桃園市環保酵素綠世界協會 |
彩色蔬菜,讓農場像花園
◎ 顏怡今/台南報導
※◎ 顏怡今/台南報導
來到元氣家農場,主人林中智提著一籃冬春作物出來,蘿蔔、蕪菁、菾菜根等,繽紛的色彩像夢幻的糖果般誘人。還驚喜於這些五顏六色蔬菜時,林中智已經迫不及待要我嘗嘗味道,他說:「不是拿到品種種的出來就叫種東西,還要種得出品質風味才行。」看得出來,林中智對自己農場的作物充滿信心。林中智原本學的是工業設計,20幾年前回到家鄉台南佳里當農夫,儘管學的不是農業,但他靠著不斷精進與勇於嘗試,引進並成功種出許多新品種蔬菜。
他不僅堅持不用化肥農藥,高規格要求農場生產的作物,從外型到風味都要有不輸原產國的水準。20甲地的農場,林中智規劃1/5的面積做試驗田,「我的農場有生產田和試驗田的區隔,我會在日本或歐洲挑選適合台灣氣候、土壤的品種,引進國內後,開始試驗,最後挑出真正台灣適合種植的品種。」他說。嘴裡說的輕鬆,但其實從試驗開始到最後成功,往往一花就是3、5年的時間。
菾菜根田裡有3個迷你品種,包括紅色、黃色的迷你菾菜根(250元/斤)及像棒棒糖一樣一圈白一圈紅的糖果菾菜根(250元/斤)。3種迷你菾菜根不僅顏色漂亮,削去外皮,切片生吃,質地清脆、味道香甜。這裡也有外型和蘿蔔很像的蕪菁,林中智說:「蕪菁在日本、歐洲都是很常用的食材,雖然外型和蘿蔔相似,但蕪菁是淺根性,種植方法和蘿蔔並不一樣。」拿了一顆大小相近的櫻桃蘿蔔(100元/225克)和迷你蕪菁(400元/1公斤)做比較,蕪菁摸起來像美少女的皮膚細嫩,而蘿蔔觸感略粗糙些,切開品嘗,蕪菁質地細緻,櫻桃蘿蔔則脆甜多汁。
另外還有長約50公分的金時蘿蔔,林中智說:「這是很古老的日本品種,外型細長,直到今天仍是日本人在年菜中會使用的食材。」這金時蘿蔔(250元/斤)不僅顏色漂亮,甜度也甚高,而且沒有土腥味。同樣也是細長型蘿蔔,但顏色是黃色的芒果青蘿蔔(250元/斤)吃起來竟然有芒果香甜,感覺很特別。讓人驚喜的還有從中國引進品種種植的西瓜蘿蔔(120元/斤),外型像芭樂,也像小西瓜,但切開後果肉卻是亮紅色,清甜不辛辣、爽脆多汁,感覺就像在吃水果一般。
所有蘿蔔中,我覺得最漂亮的是櫻花蘿蔔(250元/斤)除了外皮是粉紅色,裡頭也是放射狀的浪漫粉紅色,切片放在盤中,就像一朵櫻花飄落。紫彩蘿蔔(100元/斤)外皮是紫色,裡頭也是紫色,而外皮與果肉都是綠色的綠蘿蔔(100元/斤)有哇沙米的辛辣味,也很特別。一一生吃品嘗菾菜根、蕪菁和蘿蔔的原味,才發現它們不只漂亮而且風味也迷人。林中智說:「色彩雖然是吸引人的第一印象,但我更希望客人是真正喜歡這些蔬菜的味道來購買。」看來,就是得有不凡的堅持,才能成就這「內外兼修」的彩色蔬菜。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3月23日
※
※
新竹鹿寮坑柑園,用改良土「手」護土壤健康
◎ 陳筱婷/新竹訊報導
※◎ 陳筱婷/新竹訊報導
讓人暫時拋下工作的周末,往往想好好休息整頓一番。不過在天氣微寒的上週六(18日),有一群人選擇於黎明啟程至新竹,轉乘中巴一路搖搖晃晃來到芎林鄉,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所舉行的鹿寮坑農村生態工作假期,於柑園親手施肥,以自製改良土餵養土壤、恢復大地健康。
■ 環境守護關鍵在於人,改變從社區開始
鹿寮坑海梨柑園位於芎林鄉東端的小山,柑園上方接近山陵線,往下俯瞰可見一片小巧可愛的山谷。而柑園園主是一位老農,因年紀漸長不再適合進行耕作,原先想撤下柑樹改種經濟價值高的樹種。恰巧受託環資,以維護低海拔森林環境為任務的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正努力結合社區力量,擴大保護生物棲地的範圍,進而向老農溝通,得以無償將這山的果園提供給環資,進行友善耕作的示範。為此,鹿寮坑農地守護計畫,與社區人們一起努力,也透過參與工作假期的志工們,開啟人跟自然環境共存的討論與可能。
■ 鹿寮坑生物角色扮演,原來你我缺一不可
工作假期由一場遊戲開始,志工分別被賜予鹿寮坑生物角色一枚,必須透過我問你答找到自己的身分。看似簡單的遊戲,卻因人人對於自然環境與生態認識程度不同,快速完成的人並不多。「請問我是夜行性動物嗎?」、「請問我吃肉嗎?」抽到人類卡的志工詢問一段時間後仍摸不著頭緒,意外地逗得旁人哈哈大笑。
本次活動工作人員謝伯鴻在揭曉彼此遊戲身分時,趁機介紹鹿寮坑生物,幫助志工更認識牠們,如有總是群體行動,於天空翱翔呼叫的大冠鷲;與其他青蛙逆道而行,冬天才求偶的台北樹蛙;與野生動物發生衝突的寵物或流浪狗,以及本次被忽略的角色~人。人不僅是自然環境的一員,更扮演整體環境未來發展的關鍵角色。在里山倡議中即看重人類生計與生活,因人類行為將影響著自然環境如何變化、其他生物得以生存與否。
■ 社區自製改良土,恢復土壤原有的韌性
長年於新竹進行社造活動的博彥老師,當天也前來與志工一同於果園施肥。在他從事社造過程就發現,社區有許多農人因慣行農法而無法適應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往往在巨大天災後,只能默默吸收慘重農損。要如何面對變化多端的氣候,他認為最大關鍵在於土壤有多健康,是否有韌性能承擔捉摸不定的環境變化。
這次使用的肥料得來不易,是由植物堆肥自製而成,主要以木屑為主體,加入稻殼、米糠、酒粕、貝殼粉等天然素材,搭配日常生活的廚餘,又在每周兩次定期翻動下,混入空氣和水份幫助其發酵,持續進行三個月待其成熟。完成的改良土肥料不僅無任何異味,外型也十分像土壤。然而過程中若某個環節出錯,肥料有異味就表示發酵失敗,將無法再使用,因此堆肥的製作不僅是繁瑣又耗工,所幸今年1月,Timberland 志工前來協助製作推肥,順利產出6000公斤改良土,得以讓今日的志工進行施肥作業。
雖然志工們才剛認識不久,但施肥期間默契十足、合作無間,於傾斜的柑園站定位,傳遞一袋袋的改良土。又有人觀察夥伴的需要,像打籃球般立即補位給予協助。施肥步伐由山頂漸漸移至山腳,從志工發紅的臉頰與緩緩流下的汗,讓人感受一份關懷土壤的真實心意與行動。休息片刻,志工們摘下柑橘品嚐,或許是親自走訪又參與了食物生產的源頭,總覺得這裡的海梨柑特別甘甜呢!
■ 走訪社區,聆聽人與自然相互交織的過去與現在
午後,嬌小的黃尾鴝在往華龍村的路口輕聲啾啾的迎接這行人。鹿寮坑「聲」態導覽,是由鹿寮坑工作人員謝伯鴻與林冠佑,帶領大家漫步在社區裡,訴說在地有趣的背景故事、聆聽與辨識蟲鳴鳥叫,進行一場活生生、熱騰騰的知識旅程。「這座小橋是用糯米做成的!」如今華龍村倖存的一座石拱橋,是早期居民以溪中石頭為素材,再以糯米搓揉反覆黏疊建造而成。
不僅如此,在小溪附近的田裡,尚保留用以構築梯田的疊石,還有長相奇特的伙房屋,外觀有如閩南三合院的牆壁,造型卻異常龐大壯觀。原來鹿寮坑早期盛產茶葉,當時黃家因應採茶人力需求而興建容納百人的房屋。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在當時盡可能取用在地素材、以自然的方式建造,如今水泥不僅能快速又方便建築,早已成為大多建材的選項,而早期具樸實美感的工藝也逐漸失傳。
「苟歸~苟歸~」林冠佑忽然要大家專心聽。原來是小彎嘴畫眉路過打招呼,還有被稱作花和尚的五色鳥發出宛如敲木魚的叫聲,以及隨伴路程的竹雞叫聲「雞狗乖、雞狗乖~」。學員感到驚奇,這些聲音平常聽過,但就不識音樂家真面目,還好這一次冠佑敏銳的耳朵,搭配圖片及時講解,帶大家從聽覺去認識自然界的音樂家。
■ 讓感動延續,創造你的守護行動
活動尾聲,這夥人在石爺石娘休息。身為兒科醫師的志工江俊毅,平時喜歡接觸大自然,心裡有個農夫夢,他說,「來參與工作假期,看見環資工作人員的付出,讓他相當感動,今天來參加是他開始的一小步,因這份感動觸發他想與自然有更多連結、有終一日找到他所要保護的那塊土地」。而在校園教書的志工王秋光,一開始看見這次活動,讓她興奮又害怕,擔心自己體力不好幫不上忙。但搭車看見沿途景色越來越天然,就知道自己來對了,她說:「今天算是開了眼界,原來身邊一直有很多生物呢,而親身參與一趟,也深刻了解環境信託的真正概念,收穫非常多!」
鹿寮坑專案經理吳佳奇也興奮地分享,「這麼多次的工作假期,都遇不到一級保育類猛禽林鵰,我們真是太幸運了!」那時,大家站在山稜線附近,正要施肥之際,忽見林鵰安靜平穩地在空中飛翔,又返回低飛越過一群瘋狂嘶吼的人們。不持辛勞,特地從遠方前來的志工,參與鹿寮坑農村生態工作假期,以實際行動守護土壤健康,每個人似乎都跨出了一小步,就離那與自然共存的未來更近了一些。願有更多人加入,參與新竹鹿寮坑守護計畫,支持「鹿寮海梨柑」認股方案,一起友善大地讓動物在這安心能成家、品嚐上天賜予最天然的柑橘!
※
※
快來當都市農夫,田園綠化講座招生中
◎ 林媛玲/台北報導
※◎ 林媛玲/台北報導
北市府為推動都市田園計畫,讓全民能參與都市種菜,產發局今年委託社區綠化聯盟促進會在懷生國中設置綠化教室,從今年3月起至12月止,每月將安排不同主題課程,邀請園藝專家解說植物、蔬果栽培技術及養生保健等知識,今年將開辦100堂,提供6500人次參與機會。產發局表示,今午將在懷生國中舉辦「快樂綠手指與園藝樂活」講座,讓民眾利用小面積花圃或閒置空間栽種蔬菜,另25日及28日也將開堂授課,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北市產發局表示,今年為推動都市田園政策,除既有的課程外,每月均增加都市田園主題課程,內容包含如何建置居家菜園、蔬果栽培技巧、有機肥製作等,上課地點將在懷生國中體育館綠化教室,除今天的課程外,另在本月25日周末將在上、下午各有一堂課程,28日下午也有開課,課程內容。
※
※
只剩一隻手仍想幫助菜農,她留下高麗菜田裡最美身影
◎ 王智勇/嘉義報導
※◎ 王智勇/嘉義報導
今年高麗菜生產過盛,菜賤傷農,讓農民不敢僱工收割,嘉義女中一名女學生林雨淳,她兒時就失去右前臂,一聽到高麗菜田找不到工人,她今天主動與嘉義女中小太陽志工隊3名同學一同下田幫農民採收高麗菜,她單手割高麗菜,讓嘉義高麗菜田留下今年冬天最美、最溫暖的風景。林雨淳的指導老師吳豪哲說,他們昨天原本的行程,是準備到日照中心贈送校園種植蔬菜,前天聽說種高麗菜的農民迫切需要志工,包括林雨淳、柯冠伃、陳姿妤、莊詠心4人就表示一定要去幫忙採收,他才決定開車載同學到田裡割高麗菜。
林雨淳一行人到了高麗菜園,她因兒時生病,結果右前臂截肢,比其他人少了一隻右手的她,進入高麗菜園後,她與3位同學合力推車、搬籃子等工作,甚至彎下腰,用她的右上臂穩住高麗菜,藉左手持鐮刀將高麗菜割下,雖然她割高麗菜比別人辛苦,但她笑說「還好吧,一下子就能習慣了!」。林雨淳特別強調,「這只是單純的社會服務,不需要特別強調!」
雖然林雨淳嘴巴嚷著不需強調,但一旁指導老師吳豪哲說,雖然雨淳少了右手,但她十分樂觀、是一位優秀的女孩。且平日在校成績優異,每次參與志工活動都全力投入。吳豪哲說,每次參與公益活動,見她用僅存的左臂幫忙,不要說長期和她相處的同學看了感動,連民眾第一次看見她單手作公益都感動的紅了眼眶。在嘉義女中青村小太陽志工隊社長林雨淳和3名同學下田幫忙下,4個人2小時就採收500顆高麗菜,讓一旁的高麗農看了十分感動,林雨淳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下田幫忙,一同幫忙解決最近高麗菜農的「高麗菜爆頭」的燃眉之急。
※
新竹市香山區樹下里里長吳國亮 |
里長伯魚菜共生農場,想吃什麼自己種
◎ 黃羿馨/新竹報導
※◎ 黃羿馨/新竹報導
打造社區無毒環境,給里民健康生活!新竹市香山區樹下里里長吳國亮,為了讓里民都能吃到健康無毒蔬菜魚肉,自己去上課、實驗、學習,經過多年試驗,終於成功打造小型生態「魚菜共生」健康農場,想吃什麼全都自己種,舉凡小白菜、絲瓜、青椒、番茄應有盡有,不但如此,還能吃到天然養殖、香甜細嫩的各種魚肉,連蚯蚓都是自己養的,全程有機、無毒,吳國亮表示,未來將推廣到每個里民家中,真正落實「無毒生活。」
吳國亮表示,香山區很多田地,但長期經過工業污染,許多田地種出來的農作物,根本不能吃,即使吃下肚,也隱藏許多重金屬汙染危機,多年前他到市政府上課,學習魚菜共生有機養殖,還自己學習人工授粉,最後成功打造小型生態「魚菜共生」健康農場。吳國亮說,以往魚養在水裡,菜種在土裡,兩者毫不相干,現在將兩者合而為一,利用魚的排泄物轉化成植物所需養分,植物淨化了水質,再回到魚槽,如此平衡循環,就能夠全程有機栽培,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也因為全程密閉溫室栽植,不會有蚊蟲的問題,也因此不必灑農藥。
吳國亮今天上午將「魚菜共生」的理念與里民分享,將蔬菜、魚肉以及水果讓里民享用,也親自指導、推廣也想學習「魚菜共生」健康農場的里民,吳國亮說,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社區共餐,餐點食材全都來自「魚菜共生」健康農場,讓社區真正落實無毒生活。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3月31日
※
※
新北鄧公里洗刷髒亂汙名,變身生態農場
◎ 曾佳俊/新北報導
※◎ 曾佳俊/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水鄧公路麗陽社區大樓旁原本是一處停滿廢棄車輛及堆滿垃圾的髒亂點,在鄧公里長邱美津及志工努力清運10卡車垃圾後重生,當地並種植台灣原生種及具有誘蝶效應的植栽,增加生態豐富性,整個空地經過綠美化後煥然一新,現在不僅有石板步道、長椅可以休息,連平地少見的金線蛙也出現蹤跡,讓里民們驚艷不已。
淡水區鄧公里內沒有鄰里公園,里長邱美津最初只想將髒亂點打造成居民可以休憩的小公園,但移除廢棄車輛和垃圾後,看到眼前久停的工程小山貓、鏽蝕傾斜的鐵皮屋、和滿坑滿谷的垃圾,她決心整頓這塊空地,經過多次和地主協商爭取同意,足足載走10卡車的垃圾,才有這處開心農場。在鄧公開心農場入口處,邱美津及40名環保志工將廢棄輪胎和其他回收物進行妝點,化身成可愛的卡通人物藝術裝置,還一起動手進行綠美化、鋪設石板步道後,變成一座可供里民休憩的口袋公園。
另外,為增加生態豐富性,鄧公開心農場種了許多台灣原生種的本土植物,包括山菊花、桃金孃、野牡丹、七里香、麥門冬、腎蕨及薜荔等花種,還種了檸檬、芭樂、四季橘、木瓜等果樹,菜圃區內種了割菜、鴨菜、菠菜、A菜等,有機無毒的耕作方式讓作物青綠飽滿,也活化土壤和生態,菜圃裡還發現金線蛙的蹤跡,儼然已成為一個小小的生態園區。
邱姓志工表示,開心農場的作物不僅給居民隨時取用,平常志工們維護菜園時所採收的蔬果,也分享給里內弱勢家庭或獨居老人,由於蔬果青脆飽滿,口感佳,更深受里民青睞。民政局地方行政科長陳炳仲表示,淡水區鄧公里在資源回收及環境綠美化長期有傑出的成果,連續3年獲得五星級里環境認證,歡迎民眾到淡水滬尾櫻花大道健行時,也來這裡打卡,逛逛生氣盎然的鄧公開心農場。
※
※
採藥草不用上山!內湖運動中心有「草王」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想採藥草不用上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化身「神農氏」,今要帶民眾到內湖運動公園草地尋「草王」。衛工處說,內湖運動公園草地散布一種一株一葉的「一葉草」,看似不起眼,但在藥草界有「草王」之稱,別名瓶爾小草、一枝箭、獨葉草、金劍草,具有一株一葉的特徵,沒有毒性,可內服外用也可入菜,民間當成草藥,用來清熱消炎、解毒、退燒等。
衛工處內湖廠長張賢德說,一葉草適合生長在高溼度的環境,內湖地區因為多雨濕度高適合生長,它們隱身在草叢間,小小一株卻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在春冬盛產期1斤要價約1千元,產量少的夏季甚至喊價到4千元,對「巷仔內」的藥草族來說是價值不斐的「綠」金。
張賢德說,衛工處說,內湖運動公園面積廣達3.8公頃,綠草如茵,園內設置環園步道、PU跑道、攀岩場、極限運動場、兒童遊戲場、體健設施、景觀戲水池及砂坑等運動休閒設施,在公園巡視時,常見好眼力的識貨的民眾專心低頭在公園草地上尋找「草王」的一葉草,尤其是雨後,來公園「採藥」的民眾比平常多了2倍,為公園增添尋寶樂趣,也歡迎民眾到公園運動、野餐或尋寶。
※
※
留美藝術碩士返鄉承父業,結合小農創市場
◎ 徐彩媚/嘉義報導
※◎ 徐彩媚/嘉義報導
曾在雲嘉南紅透半邊天,擁有19家店的老字號「全買連鎖大賣場兼生鮮超市」,4年前不敵全聯等超商崛起,被迫關門。67歲的全買創辦人蔡榮昌在留美女兒蔡泳瀠(Lily)游說下,與一群務實肯幹的小農青年合作,販售自家種的有機新鮮蔬果,目前試營運第4天,人潮絡繹不絕獲得好評。蔡泳瀠在美國舊金山攻讀藝術碩士,在美工作10年,返台後在台北創辦動畫公司。反觀父親的公司卻不順利,4年前因不敵進貨量大、低成本大賣場及便利超商崛起,被迫退出市場。
身為長女的蔡泳瀠不忍父親年邁還要為事業煩憂,返鄉接掌父業。她參考日本築地市場、韓國貨櫃百貨以及美國假日農夫市場,這些經營成功的國際案例,結合在地小農,希望經營出新型態的生活市場。蔡泳瀠花了3年時間,與雲嘉南及台中50多名默默耕作的小農合作,說服父親同意出資2500萬,在660坪面積上,仿照國外農夫市集,打造「榮町市場」,取名榮町是取自父親名字的榮字,希望打造如同日本人潮聚集街市「町」。
蔡泳瀠說,「榮町市場」以食要健康及安心理念,規畫4大場域,其中「榮市集」嚴選各地友善者的安心食材,每天供應蔬果魚肉;「嘉鄉味」以各式認證健康食材烹調傳統美味,提供親民價格便當;「十豆加烘焙坊」提供少油低糖烘焙品;「春泱‧粗食宴」推出一系列符合時令節氣的粗食料理及異國風味美食;希望再引進創藝手工藝品,盼能創造成為嘉義人喜愛的景點,並能成為吸引外地遊客的亮點。
※
新竹市香山區樹下里社區共餐 |
國中生養蚯蚓,把學校變菜園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北市教育局推動「小田園」至今,各校師生透過相關領域的課程融入或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來進行統整式的教學,其中北市民生國中推「蚓菜共生」課程教學,規劃校園土地及教學活動,從跨領域課程實施到國際教育社團「蚓菜共生」活動推行。
教育局指出,民生國中由國際教育社團學生以午餐食用剩下的果皮,以及小田園收成後的剩餘菜葉餵養蚯蚓,再以蚯蚓的糞便製成有機肥料,可用來種植小田園的蔬菜,以實際行動落實綠能環保,學生體現感恩惜福和永續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局說,透過教育方式推動田園城市,以「食農教育向下扎根」為主軸,採分階段實施方式,本學年度小田園參與校數265所,而小田園和綠屋頂總種植面積約2萬9510平方公尺,約等於減碳量1451頓,相當種植88公頃的森林面積。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2月24日
※
※
自食其力拚畢旅,小五生種菜擺攤籌20萬
◎ 魏嘉良/南投報導
※◎ 魏嘉良/南投報導
「飯糰裡的菜脯是我們自己種、自己切、自己曬的!」國小五年級的鄧筱瑜奮力叫賣,充滿元氣的模樣吸引許多遊客駐足。別的小朋友在228連假和家人出遊,她卻和同學一起到南投妖怪村擺攤,販賣自己種的高麗菜,自製飯糰和冷泡茶。這群小朋友心中有一個夢,想靠自己的力量籌明年單車環島畢業旅行20萬元旅費。
南投妖怪村在228連假湧進大批遊客,滿滿的人潮中,南投縣鹿谷鄉廣興國小五年甲班11名小朋友特別醒目,他們向妖怪村借了1個角落擺攤賣菜,圍著客人熱情推銷。「看!菜蟲超肥的。」鄧筱瑜隨手拿起1顆高麗菜向客人介紹,這些都是他們在學校的自然課程裡種出來的高麗菜,雖然沒有市面上賣的大,外圍菜葉還被蟲咬得坑坑巴巴,甚至「附送」1條蟲,「有蟲就表示沒有撒農藥,這樣吃得才健康。」
除了高麗菜,他們也種了蘿蔔,而且還自己曬成菜脯,再捏成飯糰販售。他們仔細地解說手中飯糰的產製過程,路過的妖怪村商圈理事長林修誠「感受到小朋友們的認真踏實!」二話不說地掏出荷包買了40個,讓鄧筱瑜笑得跳了起來。之所以這麼努力,是因為他們想靠自己的力量,籌措明年單車環島畢業旅行的20萬元旅費。他們從過年前就四處擺攤,目前已經籌到9萬元,預計下月將再利用假日前往紫南宮,全力追夢。
「別小看偏鄉的小五生,其實山裡的孩子各個執行力都很高!」帶隊出門的老師葉益嘉說,種高麗菜對他們而言,不只是在校園裡自然課程的一環,後續做成各種產品,以及如何販售都相當有主見,絲毫無半點畏縮和生疏。學生也在過程中學會溝通互動,看到他們樂在其中,大家也都樂觀其成。
※
※
里長開放千坪農地,里民免費耕種樂收成
◎ 黃子騰/新北報導
※◎ 黃子騰/新北報導
新北市鶯歌區二甲里里長林水土,為了永續經營活化農地,將自家千坪農地免費提供里民種植蔬果,採收後的新鮮蔬果也回饋社區,贈送弱勢家庭或作為「老人共餐」食材,林水土未來也將引進更多適合栽種的雜糧,以活化閒置里內農地,鼓勵年輕人返鄉謀生。里長林水土家中三代都是務農,家族擁有2甲農地,林水土與妻子共同種植500坪菜園、800坪綠竹筍,但還有1千多坪農地無人耕種雜生叢生,讓他看了很心痛。
林水土表示,沒有再利用的土地也應做好排水、進水工程,種甘蔗或任何雜糧如豆子、玉米、蒜頭都可以,就是不應任其荒廢,否則農地不僅會乾枯、雜草叢生、老鼠蟲害多,影響鄰田生態,復耕時還需要再次除草翻土整地,也是一種資源耗費。林水土於是花費10年時間讓休耕農地活化,現在農地不僅提供里民免費耕作,林水土每天更準時去菜園和里民話家常,鼓勵里民投入農耕,感受耕作及收割的喜悅。林水土還傳授里民栽種技巧,在他的指導下,不懂農作的里民也成為種菜好手。
除了免費提供農地供里民耕種外,也開放自家耕種的菜園供里民免費採收,里內家庭主婦不用去市場買菜就能吃到現採的高麗菜、空心菜、 絲瓜等季節性蔬果,不僅未灑農藥且口感鮮甜,廣獲好評。林水土也不忘照顧弱勢,每回採收後親自分送弱勢家庭,及作為老人共餐活動的蔬果,造福無數長者民政局地方行政科陳炳仲科長表示,連任2屆的林水土里長,大力推動里內老人共餐活動,更結合自家菜園為共餐加菜,憑藉著堅毅勤奮、腳踏實地的精神為里民健康著想,有效運用農地活化,回饋最實質的服務予里民。
※
※
媽開刀爸中風,三姊弟守護父母菜園下田採收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媽媽去年開刀身體還在休養,2個月後父親又累到中風倒下,3名姊弟不捨爸爸的菜園荒廢,利用寒假下田採收,感動鄰居及網友。今日出版的《自由時報》報導,南投縣埔里鎮魏姓農民去年底中風,其妻又因先前手術仍在休養,大學一年級的大姊趁寒假,挽起袖子下田,2位高職、國中的正面臨四技二專統測、國中會考的壓力的弟弟,也跟著大姊下田採收高麗菜,鄰居義務幫忙仍忙不過來。姊弟在網路發文,開發菜園民眾自採,一顆重約3公斤只要20元,有PTT版主訂了100顆幫忙銷售,網友大讚姊弟還說,「怎麼高麗菜多了洋蔥味」。
※
北市民生國中「蚓菜共生」 |
丹麥團隊 SPACE 10 公開設計圖幫你圓夢
◎ 范震華/綜合外電報導翻譯
※◎ 范震華/綜合外電報導翻譯
宜家(IKEA)旗下的 SPACE 10 工作室以注重未來性和解決問題的設計導向著稱。這個工作室甫在2016年設計出一種階梯式球體植栽亭~The Growroom,企圖打造足以餵養整個城市的空間。Growroom 是由 SPACE 10 和建築師辛.林霍爾姆(Sine Lindholm)與梅茲烏瑞克.胡森(Mads-Ulrik Husum)設計。
宣稱只需要17個步驟,運用合板、鎚子、螺絲釘和一些耐心,再請教一下社區裡的「自造工坊」(local community workshop),就能自行組裝完成。為了鼓勵在地種植、在地食用的精神,SPACE 10 在上個月公開設計圖,供民眾免費下載使用。SPACE 10 接受《赫芬頓郵報》採訪時表示,這項設計原本是希望為城市鄰里提供食物來源,但人們也可以蓋在自家後院,享受自給自足的樂趣。
■ 「自造者」時代來臨,在地生產更可行
Growroom 不像其它宜家家居的產品一樣採用「平板包裝」,事實上,這項產品正架在網路上~使用者只要拿著從網路下載的設計圖,請鄰近的「自造工坊」協助切割出正確大小的板材,再依照免費的線上說明書操作,就能組裝出自己的 Growroom。SPACE 10 認為,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的出現,讓一般大眾能在自造工坊裡操作3D列印、雷射切割和表面黏著製造技術。這表示,理論上人們幾乎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在地客製出任何東西。就像隨處可見的印表機一樣,數位製造可望成為未來的常態。
2016年 Grow room 第一次公開在哥本哈根的藝術展(Chart Art Fair)展出後,SPACE 10 陸續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或展示需求,最終,SPACE 10 向世人開放了設計圖,因為「要從地球某個角落裝運說明書和原料到世界各地,實在與鼓勵在地永續農業的設計初衷相違背。」
■ 變身都市農人,丹麥團隊幫你解決空間問題
SPACE 10 官網上寫道:「在地食材是全球糧食模式的一種重要替代方案,不僅能降低食物里程以及環境壓力,還能讓小朋友知道糧食是從哪裡生產出來的。挑戰在於,傳統農業需要大量的空間,而空間正是城市所匱乏的。」「Growroom 的設計是為了讓都市人在生活日常裡感到幸福。它是一座小綠洲,一個讓人能在繁忙的都市環境裡『喘息』的空間。它讓我們能在城市中嗅聞芳草馨香、品嘗鮮蔬,重新與自然產生連結。」SPACE 10 創始人兼總監卡拉.約特(Carla Cammilla Hjort)更進一步表示,期待這項設計能做到的是,激發人們對種植自己食物的熱情,「我們想像在未來,能看見人們在城市生產更多食物」,而且就只在生活周遭做這件事。
為了更易於裝卸,2016年 Growroom 首度問世後,SPACE 10 團隊改良了設計,除了省去各層金屬支架,現在 Growroom 的開源版本(open source version)尺寸縮小至2.8公尺乘以2.5公尺,可容身在城市角落。垂直栽種的設計能節省栽種空間,此外,階梯式的構造,旨在讓每一層植栽都得到充分的光線和水份,也能替身處其內的訪客遮陽避雨。不過,在社區裡找到公共空間搭建 Growroom 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工作:讓這些植物欣欣向榮。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2017年03月10日
※
※
山蘇花品種、習性及繁殖方法
◎ 陳俊仁、謝桑煙、黃山內/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 一、前言
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非常適合蕨類的生長,原生的蕨類多達675種,堪稱蕨類王國。蕨類用途非常廣,除食用、葯用、綠肥、摩擦、工藝,葉材、盆栽、造景、支柱、水草外,更是野外求生的重要植物。其中最炙手可熱是山蘇花,為熱門的葉材、優美的盆栽及美味的野菜,現今已出現大規模企業化栽培,本文就先從其品種分類、生育習性和繁殖方法逐一介紹。
◆ 二、型態及植物分類
山蘇花類植物或稱巢蕨類植物為鐵角蕨科(Aspleniaceae)的成員,大多數學者把它放在鐵角蕨屬(Asplenium)中,但也有少數學者將它和一些非常相近的種類,自行獨立所謂的巢蕨屬。這些蕨類植株都呈鳥巢狀、單葉、側脈平行並在近葉緣處結合,原產在小笠原島、沖繩、台灣及中國大陸南方。這類植物原生在台灣共有三種,即南洋巢蕨或稱南洋山蘇花(Asplenium australasicum (J.Sm.)Hook.)、台灣山蘇花(Asplenium nidus L.)和山蘇花(Asplenium antiquum Makino),其中南洋巢蕨和台灣山蘇花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地區,而山蘇花分佈在中海拔山區。此3種的差異為:山蘇花其孢子囊長度約和側脈長度等長,且其株型較小,而南洋巢蕨和台灣山蘇花株型較大,孢子囊長度約為側脈長度的一半。另外南洋巢蕨其葉軸在遠軸面具有顯著隆起的中稜,而台灣山蘇花其葉軸在遠軸面僅為一段的突起,且其上不具中稜。除此之外,亦發現疑是山蘇花與台灣山蘇花的雜交種。目前種植以南洋巢蕨和台灣山蘇花較多且產量較高,而山蘇花較少。為避免混淆,以上3種本文接下來皆以「山蘇花」作為通稱。
除原生種山蘇花外,市面上也出現許多園藝品種,例如圓葉山蘇花(Asplenium nidus cv.“Avis”),葉片較短且寬,葉形柔美,株形飽滿緊密,為優美的盆栽品種。羽葉山蘇花(Asplenium nidus cv.“Fimbriatum”)葉較短,且葉緣呈羽狀刻裂,是不可多得的小品盆栽。波浪山蘇花,葉片較窄,葉緣呈現有規律波浪,也是不錯的盆栽品種。因野生山蘇花皆為實生植株,葉形和株形變異頗大,應可篩選出更多適合切葉、盆栽或蔬菜用品種。
◆ 三、生育習性
山蘇花俗稱鳥巢蕨、鳥蕨羊齒、山翅菜、歪頭菜、老鷹翅,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山地、林區之樹幹或岩縫中,根莖塊狀,外被多數氣生根,葉片叢生在根莖頂端,長披針形,單葉簇生,長可達1 公尺以上,呈軸射狀向四周散開,近似鳥巢。於是雨水、落塵與落葉,就被向上斜舉的葉片,接引到根莖的部位,也正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收集水分和腐植質,所以山蘇花是台灣少數屬於大型常綠附生性蕨類之一。 山蘇花生性強健,對於大多數土壤或栽培介質皆可適應,因有其發達的氣生根來緊固腐植質,所以介質的保肥性更為重要,故以有機質成份較高、通氣和保水性佳的介質最好。
在溫度方面,山蘇花在夏季高溫期生長快速,以20~30℃生育最適合,而冬、春低溫期生長緩慢,倘若氣溫低於15℃,會有黃化、壞疽的寒害現象產生。山蘇花雖然耐旱但忌強光,一般在有遮光下才能生長良好,尤其是在夏季生長旺盛,光線不能太強,至少要遮光 70~80%,否則會造成葉片黃化,植株矮小,更嚴重時有燒焦現象。 雖然短時間缺水對山蘇花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但最好經常保持濕潤。栽培地點以灌排水方便為優,若能配合人工噴灌,在夏季可增加濕度及降低溫度,可供山蘇花最佳的生育環境,在旱季時一天可噴灌2~3次,冬天則一天一次即可。山蘇花對化學肥料(如花寶、百得肥)較敏感,濃度不可過高,建議在生育旺盛期每個月施用二次,濃度1,500~2,000倍即可,另外也可每年在其植株四周施用有機質或堆肥,以固定植株並增加產量。
◆ 四、繁殖方法
山蘇花在本省山區是非常普遍的蕨類,以前要大量種植皆靠山採為主,以致於現今野生族群逐漸減少,其實山蘇花與其他蕨類一樣可利用孢子播種、分割法,甚至組織培養方式來繁殖種苗。
▶ 1. 分割法
山蘇花沒有匍匐莖,也沒有不定芽,所以要簡易無性繁殖就要靠分割法來進行。通常山蘇花只有一個頂芽,當頂芽受傷時生長點才會長出側芽,所以將其短縮莖縱切1/2或1/4分別種植,二、三個月後在傷口近芽體處會長出新的芽體,再將其分切就可分離出許多植株。
▶ 2. 孢子播種法
蕨類繁殖主要以孢子為主,我們平常看到的蕨類是它的孢子體,孢子體產生孢子,孢子發芽後成為配子體,配子體含藏精器和藏卵器,藏精器的精子藉著水膜游至藏卵器與卵結合成接合子,之後就長出屬於孢子體葉片,即孢子體植株。
山蘇花孢子著生於葉背,當孢子成熟時會轉成褐色,此時即可採集播種。首先將已有孢子成熟的葉片剪下,用刀片小心將孢子刮下收集起來,貯藏在乾燥陰涼處,或將帶有孢子的葉片部分切成塊狀(1公分×1公分)並風乾。播種使用清潔且較細小的介質如細蛇木屑、泥炭土、炭化稻殼或水苔等,為了避免藻類或蘚苔滋生危害山蘇花配子體的生長,介質皆以煮沸過的水浸泡或澆濕。將介質裝在透明塑膠盒或水稻秧盤內,將孢子均勻撒播在介質上或是將帶有孢子的葉片以孢子面朝上放置,然後蓋上蓋子或用保鮮膜封好以保持高濕度,並置於有遮蔭的溫網室植床下或室內較明亮處,確記不要直射陽光。
孢子播種後約十天就可發芽並開始形成配子體,經3個月開始長出孢子葉,至6-8個月時可陸續將較大的植株移植。本場雲林分場進行山蘇花的穴盤育苗,先將葉片已有2、3公分長的植株假植在72格穴盤,經過3個月的生長,再移植到35格穴盤,再經3個月就可移植至4吋盆上。雖然山蘇花利用孢子播種至成株至少需2年以上,但此方法簡單且可獲得大量的植株。另外在所栽培的山蘇花成株下面,孢子因成熟自然掉落而發芽,叢生許多小苗,將其挖起後種植,數量也很可觀。
▶ 3. 組織培養法
(1)無菌播種法
蕨類植物孢子因其本身所含養份極少,播種繁殖需要甚久時間,加上容易遭受藻類感染而競爭養份降低發芽率,或常因強光、乾旱逆境造成死亡。利用無菌播種可提高孢子發芽率並加速生育。 為了取得較乾淨的植物材料,先將具有成熟孢子的山蘇花植株移至室內至少一個月,並避免澆水時碰及葉片。用剪刀將帶有孢子的葉片剪成長4公分寬1.5公分的長條,先用70%酒精浸泡25~30秒,再以1%的次氯酸鈉振盪消毒20分鐘,經無菌水清洗3次後,切成0.5公分×0.5公分的大小,以孢子面朝上平放在培養基上,並稍微壓入培養基中以吸收足夠的水份。
孢子播種用培養基配方以不含生長素的1/2MS培養基為主,添加10~20克/公升的蔗糖。孢子在瓶內播種7~10天可見發芽,若繼續在固體培養基培養則需要3~5個月才可長出少量的孢子體。為了快速增殖,將配子體塊取出培養在相同配方的液體培養基,經液體振盪培養2週可長出更多的配子體及癒合組織,並因在水中使藏精器的精子和藏卵器的卵產生受精作用,此時若將癒合組織和配子體取出放在不含生長素或含BA 5mg/L的固體培養基,經一個月後就可長出許多孢子體植株。待小苗長至3公分左右即可移出馴化。另外若要快速增殖,也可將瓶內小苗分切數塊繼續培養,就可在短時間獲得大量的苗。
(2)葉原體培養
山蘇花孢子播種為有性繁殖,若選拔出優良植株,我們可以在瓶內利用葉原體培養進行組織培養。山蘇花的葉原體存在短縮莖的頂端,且上面覆蓋很多黑褐色鱗片。將葉原體切除後,徹底清除上面的鱗片,先用棉花沾70%的酒精將葉原體擦拭乾淨,再經1%的次氯酸鈉振盪消毒20分鐘,再經無菌水清洗3次,經切成1公分×1公分的大小,培養在含BA 5mg/L的1/2MS培養基中,一個月後在已白化的葉原體會長出綠色的芽原體或癒合組織,將其分切放在相同配方的固體或液體培養基,繼續增殖更多的芽原體或癒合組織。若將芽原體或癒合組織放在不含生長素的培養基中就可長出幼孢子體,待苗長至3公分時就可經馴化移出瓶外種植。
◆ 五、結語
山蘇花在台灣是用途最廣的蕨類,不論蔬菜、葉材和盆栽皆有其重要性,也是能造就它大面積栽培的主要原因。目前所需的種苗已不用只靠山採,已有人工繁殖的種苗出現。未來應著重在品種的選拔,選出不具苦味且產量高的蔬菜用品種以及葉形優美奇特、株型完整的切葉或盆栽用品種,再利用組織培養方式大量繁殖,這也是本場雲林分場努力的方向。
※
※
家有這六種植物,蚊蟲再也不敢進門了
◎ 會生活/發表于 家居
※◎ 會生活/發表于 家居
夏天到了,各種討厭的蚊蟲如「暴雨」般襲來,除了用各種殺蟲劑、防蚊液等對付,其實還有一種純天然的應對方法,那就是家中擺上幾盆驅蚊蟲的盆栽,不僅清新自然,還能讓蚊蟲再也不敢進門,一舉兩得!
◆ 驅蚊草盆栽
修剪的肉桂枝葉,帶有淡淡氣味,若肉桂樹置於門口附近則有驅蚊的效果。
◆ 薰衣草乾花
浪漫的薰衣草乾花,是純天然的蚊香,可安全的防止蚊蟲叮咬。有安神的作用,擺放在房間好看,且能永久保存,優雅的紫色,大愛!
◆ 薄荷盆栽
薄荷品種很多,帶有非常舒爽的清涼味,香氣比較重,驅蚊效果非常好,如果有不幸被蚊蟲叮咬了,摘片葉子揉擦,也會很快緩解。
◆ 天竺葵
在盛夏時節,在窗台,放上天竺葵盆栽,嬌艷欲滴,不僅美美的裝飾了愛家,而且具有一種特有的氣味,足以讓蚊蠅聞味而逃。
◆ 豬籠草
豬籠草,它雖然不驅蚊,但是它可以捕食蚊蟲,放在家中的床邊,或者床邊,外觀不僅萌趣,而且捕食蚊蟲蠻厲害的的呢。
◆ 迷迭香盆栽
迷迭香盆栽,不僅能驅散蚊子,還可以提取其油,放入乳液,在旅途使用一樣可以驅蚊;人家也是可食用香草植物,可做料理食材;放在光線良好的窗台邊最好了。
※
※
高手在民間,這房子儲水種菜樣樣行
◎ 洪子恩/台中報導
※現代人生活便利,無意中也對資源的浪費習以為常,不過台中市卻有座特殊的屋子,設計上處處考量著環境的永續發展。這屋子不但是食品商店、食品工廠、會議廳,它居然還有集水、節能、種植作物、汙水處理,製造推肥的功能,甚至配備了台中唯一一座「生態廁所」。這個屋子叫「樹合苑」,隱身在北區中清路、英才路口加油站旁,是座200坪大的鐵皮屋,2年多前曾是釣蝦場,後來由合樸農學市集承租下來,著手進行大改造。
建築師孫崇傑表示,雖然這裡有咖啡店、蔬果店等商業空間,但它更是一個「社群生活場域」,集合了農友、志工、支持者的集體智慧,共同實踐「永續生活的設計」。釣蝦場進行改造時,建築架構大體不變,但他們把鐵皮屋改成太子樓,以增加空氣對流、節省電費,屋頂也改成透明的,可以引進光線、種植作物。原本是廁所的地方,拆除後留下化糞池,並改成汙水處理池,加入天然酵素後,房子的汙水經處理會變乾淨,有效降低環境污染。
此外,「樹合苑」還設置一套雨水回收系統,屋頂的雨水先流進水箱後沉澱淨化,使用時先讓底部的髒水排出,同時乾淨的水會經由Y字管回沖,這樣就能得到大量的乾淨水源,如果雨水太多,下面的汙水處理池就會變成滯洪池。生態廁所則是「樹合苑」最大的巧思,它以小木屋打造,乾溼分離不用沖水,但卻不臭也不長蛆,上完廁所後轉動轉盤,讓排泄物在下方的容器中,與木屑、稻穀及酵素攪拌混和,發酵2次後就會變成肥沃的土壤,可以應用在景觀的綠化。
人每天只喝2公升的水,但光沖馬桶每人每天就用掉66公升,生態廁所宣導的就是節水的概念,這些永續生活的設計,其實都是把農村的生活經驗拿到城市做更細緻的應用,合樸農學市集創辦人陳孟凱說:「只要有方法、有信心,友善環境和經濟發展,是絕對不衝突,而且可以共存的。」
※
元氣家農場林中智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