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社區農場1065輯

桃園大檜溪社區發展協會
明年田園城市計畫,優先推老人公宅綠屋頂
◎ 林媛玲/台北報導

台北市工務局今表示,「田園城市」在市府推廣下,已闢建田園總面積共計13萬8547平方公尺,參與人數已達9萬3322人次,推廣頗有成效。工務局指出,今年目標朝向擴大綠屋頂耕種面積,未來將優先透過公有建築物屋頂如學校、老人住宅、公共住宅等建置快樂農園、綠屋頂及小田園,並提供各種栽培技術的培訓與輔導;明年田園城市推廣將以老人住宅(公寓)「綠屋頂」為主軸,優先評估規劃公辦民營建物屋頂,以4處老人公宅建築物綠化為目標。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03日
亞洲集約畜牧問題多 肉類需求刺激抗藥菌大增
台灣英文新聞 ~ 2017年08月15日
農委會推廣食農教育,農村體驗活動後天開放報名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農委會大力推動食農教育,藉由舉辦農村體驗,讓民眾了解食物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及在地農業及飲食文化、4章1Q標章等意涵。農委會表示,8月21日上午10時將於農民學院網站,提供各種類型食農教育體驗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報名。農委會這次 食農教育推廣對象是全國民眾,活動主要分為學童體驗、親子體驗、大眾體驗等3類型。為了使食農教育體驗活動更為多樣化,本次辦理單位包括農村社區、公司行號、民間團體及各級學校等多種類型單位,活動內容包括農夫體驗營、跟著茶香去旅行、採蓮趣等,活動內容相當多元。
輔導處副處長周若男表示,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的日期從8月底到12月初都有,多達316場次,每場次20人,分為學童體驗(國小3至6年級學校師生)、親子體驗以及大眾體驗等3類型,許多活動都是免費的。除了希望透過體驗活動,讓學童瞭解學校午餐的食材來源,農委會也邀請全民參與,共同認識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等相關知識,增進對國產農產品的認同。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9日
免插電!「綠能蔬果烘乾箱」創意奪金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9日
「有機」是台灣農業的未來嗎?
◎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我國推動有機農業該不該立專法,經多方討論,行政院終於正式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共六章四十二條,並期盼農委會與立法院盡快完成協調溝通,早日完成立法程序,讓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能持續成長。把重要的農業施政入法,讓公務員可以依法行政,避免重要施政因政黨更迭而人亡政息,讓農業施政得以發揮長期功效,從這個觀點外界多樂觀其成,唯如何避免為衝業績而放鬆把關,值得後續關注。然而細觀該草案內容仍有值得探討之處:
首先該草案對農產品定義為農作、林產、 水產、畜牧等,目前國內對於有機水產品除藻類外,並沒有完善的定義與規範,不利於有機水產品(包括漁撈及水產養殖)業務的推動,應該參考國外標準以及國內養殖漁業特色盡快訂出認證規範,尤其漁業有其特殊性,因此應有專責的認驗證機構需與農作物有所區別,才能勝任。
其次國內現有有機農業驗證面積為7200公頃,年產值37億元,政府希望「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通過後四年內,國內有機農業面積可以倍增到1.5萬公頃,達到全台耕地面積2%的目標,產值也翻倍到76億元。這讓人想起當初ECFA通過,馬政府也力推國內石斑魚養殖倍增計畫,將大筆經費及人力投注在石斑魚產業,儘管很快達成目標,但因成長過於快速加以外銷市場過度集中於中國大陸,不僅排擠其他養殖魚類經費,也造成日後國內石斑魚產業面臨產銷失衡的困境。
尤其受限於土壤品質不佳、潔淨水質及水源供應短缺、落塵污染、隔離緩衝帶不足易遭鄰近農田噴藥污染、氣候潮濕易生病蟲害、難採規模化生產、驗證過程繁瑣、規範嚴格等,要通過驗證相當不容易,很難在短期內達成政府設立目標。而為政者很喜歡唱高調,譁眾取寵,過去雲林縣政府也曾將推廣800公頃有機農地列為施政重點,如今物換星移,目前全縣有機農業面積僅300公頃上下,達成率不到4成。有了前車之鑑,有機農業還是要因地制宜,量力而為,應該先規畫可實施有機的農地區位,再採專區模式鼓勵周邊業者參與,數量不在多在精,生產端顧好了再配合後端的有機認驗證,才能強化消費者對國產有機農產品的信心,透過需求端拉動,國內有機農業才會有穩定的成長。
還有該草案指出法案施行後一年內,凡未與我國完成簽訂雙邊「有機產品貿易同等效力協定或協定者(即在其中一國驗證為有機的產品,就能在另一國掛上有機的標籤),我方將廢止其有機同等性認可公告。」目前台灣認可有機驗證同等性國家總共有22國(每年進口1.28噸、價值12.5億元的有機農產品),不過多採取單邊同等性認可。若這些國家未遵照台灣政府規定,而遭禁止輸入,很可能讓我國的有機驗證產品,在國際的有機市場中進一步邊緣化,部立台灣有機農產品出口,這中間的利弊得失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全面考量,以免令出不行有損國格!
最後有機農產品認驗證機構的素質非常重要。事實上,國內某些驗證機構認可的有機農產品,仍被驗出含有不當的農藥殘留,讓消費者對市售貼有有機驗證的農產品缺乏信心,因此對於有機認驗證機構,政府應該要制定嚴謹的考核及監管機制,不能只是採警告或處以2個月以上2年以下停止其受理新申請認證業務之處分,才能確保我國有機農產品的品質及信譽。台灣有機農業生產在可預見的將來,仍然很難成為台灣農業主流,而台灣究竟該以「無毒安全」農產品作為品牌,還是要以「有機農業島」作為施政主軸,攸關台灣農業的未來。問題是政府有問過多數農民的意見嗎?此種由少數菁英決定的決策模式,是否是最佳選擇,只能留待時間證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08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7月21日
電影擺爛有G,農業GG
◎ 文青別鬼扯

醜蔬果才是好蔬果,蟲蟲是最佳的品管員?如果你還在迷信這件事,可就太天真了。今天有個「X公X有G農場」在FB上PO文,強調他們做的是有G農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完全都不用農藥,比瞎米安全農業、無毒農業強太多。而他的有G農業最好的證明與差異點就是,溫室內能抓到一大堆又肥又黑的毛毛蟲。就是說,因為有G所以有蟲,因為有蟲所以是有G。
對於文青這種缺乏專業又鬼扯的行徑,然後整天吹捧有G、鬼扯有G的作為,說真的,我們已經徹底受夠了。你們自己缺乏專業、管理能力不足,還鬼扯說有G就是這樣搞,同時詆毀其他務農的同業,這就是你們文青有G農的水準與格調嗎?首先,就先說他PO出的毛毛蟲好了。照片上的毛毛蟲就是「斜紋夜蛾」的幼蟲,俗稱「夜盜蟲」。要預防這種蟲侵入溫室並不難,只要包覆溫室的防蟲網(比家庭紗窗網格還要密)做好,平時進出溫室時記得趕快把門關好,就能阻絕斜紋夜蛾侵入。
這個「X公X有G農場」會出現斜紋夜蛾幼蟲,可見就是斜紋夜蛾飛入溫室,在裡面產卵、孵化、長大的結果。為何會飛進去?很簡單啊,不是紗網有破洞,你沒去補好,不然就是平日進出溫室時,自己根本毫無基本的生物防治概念,門沒迅速關好、讓飛蛾跑進去所致。
請問這跟有G農法有啥關係?沒啊!無論你是慣行溫室農,或有G溫室農,這都是必須具備的基本管理能力。你以為做有G,除了不噴化肥不灑農藥外,其他都可以擺爛不用管嗎?會跑出蟲蟲,明明就是你自己管理能力差,還鬼扯這就是有G。
其次,百密難免會有一疏,就算蟲蟲出現了,難道沒有辦法用有G農法處理嗎?NO!當蟲子跑進溫室裡的時候,就是「蘇力菌」登場的時候。蘇力菌是有機農業認可的使用資材,簡單來說,這就是鱗翅目幼蟲的瀉藥,葉子上若是有蘇力菌,夜盜蟲吃了就是一路拉肚子拉到脫肛而死,這就是生物製劑的防治。最後,除了防蟲網隔絕、蘇力菌使用之外,田裡都會懸吊黃色的黏蟲紙,亦即「捕蠅紙」的概念。或是在溫室內外懸吊「夜蛾燈」,也就是費洛蒙誘引劑,以母蛾的氣味吸引公蛾進入特殊的塑膠瓶內,減少讓田裡的母蛾交配產卵的機會。
所以囉,就算你不使用農藥,還是有許多方法進行蟲害防制。換句話說,有G不是你擺爛什麼都不做,放任蟲蟲滋生才叫有G。今天你的溫室跑出這樣的蟲蟲,就表示你連基本的管理能力都不足,同時更缺乏有G農業相關知識。各位愛農文青,返鄉務農雖然不錯,但也請你們注意一下,該有的農業知識和訓練是必要的,不要以為做有G就是啥都不做、擺爛不管,然後自己的蔬果生一堆蟲蟲,個個都是醜蔬果,還跑去跟消費者講這才是最好最安心最有G的,蟲蟲是最佳的品管員。
這種欺騙消費者的行徑,搞到後來反而讓大家傻傻相信,有蟲的才是有G,醜蔬果才是最棒的,而真正努力發揮專業,種出漂亮蔬果的農民卻被變相詆毀為惡質農民。劣幣除良幣的結果,只會讓台灣農業GG惹。親愛的鬼友,如果你身邊還有人迷信有蟲才是有G、醜蔬果才是最棒的親友,就請盡快轉發此文吧。有轉有保佑,增加陰德值!
文青別鬼扯 【農 = 農 + 業】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6年11月27日
民報 新聞 ~ 2017年07月13日
桃園冠倫大國社區
【翻轉教育】孩子眼裡家鄉真美
◎ 潘怡靜/台北報導

■ 色彩,改變了部落的孩子。
嘉蘭國小,位於台東縣金峰鄉,建校於日治時期(西元1933年),位於排灣族的聖山北大武山內、太麻里溪中游,學生主要為排灣族及少部份魯凱族。「嘉蘭」在排灣族語是「多霧窪地」之意,擁有美麗的風光與濃厚的人文氣息。嘉蘭地區經歷過莫拉克風災,當時大水沖毀了57棟房屋與部份校舍,這幾年陸續進行重建。重建,有許多有形無形方式,藝術創作,是其中方法之一。
「藝起來學學-台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劃」透過「色彩師資培訓」、「師生尋找在地文化色彩」、「彩繪創作在地主題與配色」、「展覽及校外教學」4個階段,鼓勵老師帶領學生,找到代表自己家鄉的5個顏色。「嘉蘭的孩子特別喜愛採集戶外色彩,一開始孩子們只觀察到大片的自然色彩,如山巒的綠、天空的藍。」嘉蘭國小校長洪婉莉表示,透過色彩團隊教師引導,孩子開始發現屬於部落文化的色彩。
■ 家鄉的色彩,好美!
嘉蘭國小的孩子,分別找出在地特色的5個顏色,包括:嘉蘭盛產如紅寶石般的「洛神花紅」、排灣族與魯凱族傳統建築的「石板屋灰」、祖先故鄉的「大武山青」、繚繞山林的「嘉蘭霧白」,及特色農作的「小米黃」。「孩子了解自己家鄉傳統的文化和色彩是非常重要的,進而認同自己的土地,展現家鄉特色。」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董事長徐莉玲表示。這樣的色彩試驗,目前已在全省101個學校開展,透過色彩探索,從巨觀到微觀的色彩觀察,透過藝術創作建立孩子自信,翻轉孩子對家鄉文化的記憶連結。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02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09日
金山青農引進多品種地瓜,色彩繽紛供選創商機
◎ 曾佳俊/新北報導

新北市甘藷進入盛產季節,金山區一名青年農民楊新基發揮創意,除了種植常見的台農66號紅心甘藷和台農57號黃心甘藷外,近來又增加口感香Q,富含花青素的日本品種紫玉甘藷,各種顏色的甘藷集合在一起色彩繽紛,相當吸睛也令人食指大動。北海岸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地區背山面海,土壤略帶沙質,排水性佳,特別適合種植甘藷,每年通常在4至5月種植,8月份開始採收,且北海岸地區夏季日照充足雨量少,光合作用旺盛,生產的甘藷特別優質,香甜可口,現在吃正是時候。
青年農民楊新基是金山區種植甘藷面積最大的青農代表,年輕時曾從事鐵工的他,15年前因不捨父親年邁辛勞,下定決心返鄉繼承家業種植甘藷,卻因為農村人口嚴重老化,年年面臨缺工窘況,近年來他嘗試改變,在農業局補助下引進甘藷自動插苗機,漸漸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種植出高品質甘藷撐起一家生計,目前與家人共同經營知名店家「金山楊家紅心蕃薯」,自產自銷。
楊新基表示,金山地區主要種植甘藷品種以台農66號紅心甘藷為主,產期在每年的8至11月,口感軟Q,香甜可口,為了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近來增加種植57號黃心甘藷,以及富含花青素的日本品種紫玉甘藷等,各種顏色甘藷集合在一起,色彩繽紛,歡迎大家來品嚐香甜可口又健康的「多彩甘藷」。農業局表示,為了解決農村人力不足的問題,新北市積極鼓勵青年農民返鄉務農,補助農友購入自動化機械協助耕作,並且每年補助農友購買甘藷種苗及生產資材,降低農友生產成本,民眾如欲購買甘藷,可洽各區農會。

金山青農引進多品種地瓜,色彩繽紛供選創商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9日
【高美溼地調查】鋪木棧道4年,讓路給螃蟹見成效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2日
裕隆打造7300坪生態公園,首階段命名「森公園」勝出
◎ 陳慜蔚/台北報導

裕隆集團積極進行新店廠區開發計劃,其中,在開發計劃當中規劃打造一大型友善生態公園,實踐宜居、生態城市願景,將由裕隆汽車(2201)認養,在第一階段命名活動起跑後,前十大名稱出爐,在評審團投票表決後,由「森公園」奪得冠軍,接下來自9月1日起至30日,將進入第二階段網路票選。根據前十大名稱,除第一名的「森公園」,其他依序為「綠緞帶」、「裕隆生態森林公園」、「綠湖公園」、「新店中央公園」、「四季森林」、「中興生態公園」、「心森活生態公園」、「裕寶公園」與「新店森林都會公園」。
裕隆說明,此一排名由業界、主管機關及地方代表所組成評審團,考量名稱創意、易熟記度、生態公園相關性等面向後,公平公正投票表決。裕隆表示,位於裕隆新店廠區當中的生態公園開發計劃,為新店第一座7300坪的生態公園,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承諾,在新北市綠美化環境景觀處以及新店區公所指導下,由裕隆汽車認養。裕隆指出,公園規劃以國際級都會生態公園為範本,透過完整的生態佈局建構體驗,期望能為民眾帶來全新感受,並為動植物創造友善的棲息生長環境。
同時,因希望公園可成為民眾共享參與空間,創造民眾重新在地探索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因此特別邀請民眾共享環境、共想公園名字。裕隆表示,自命名活動起跑後,引發各界熱情迴響,從這次投稿可看到民眾對公園命名的創意,也展現出民眾對於公園議題的重視,感受到新店居民是如何期待這座公園的誕生。裕隆指出,第一階段總共參與命名的名字多達646個,其中新店區參與人有272個(約42%),新北市其它區域的參與人有88個(約14%),住在台北市的参與人有88個(約14%),其它縣市參與命名的人更有高達198個(約30%)。
裕隆表示,在前十大名稱出爐後,網路票選階段將自9月開始,為鼓勵大家踴躍參加,網路票選凡投票者都有機會拿到威秀影城電影票2張。裕隆指出,命名結果並將於10月20日出爐,結果主要根據第一階段評選分數(50%),加上第二階段民眾投票數/總票數(50%)加總得分。總分第一名可獲獎金新台幣5萬元,其餘9名入圍者可獲誠品禮券3000元。至於參加命名及成功投票者,則將抽選100位,每人獲得威秀影城電影票2張。

裕隆打造7300坪生態公園,首階段命名「森公園」勝出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24日
想吃得健康又放心?先搞懂手上的食物怎麼來!
自由電子報 廚房生活小知識~2017年06月28日
搶救全台平地最大「茄苳樹王」第三部曲
◎ 王伯仁/台中報導

位於西區茄苳公園內的千年茄苳樹王,樹高20公尺,樹冠面積達1500平方公尺,為台灣平地最老最大茄苳樹,被譽為「台中之寶」。市府建設局為此斥資總經費約1800萬元,規劃打造面積約0.6公頃的「茄苳樹王文化生態公園」。市長林佳龍表示,市府發動「搶救茄苳樹王三部曲」,先從棲地改善,再向大樓建商協調換地、拆除擋住陽光的婦幼活動中心,最後營造生態文化園區,一步步「還地於樹」,讓老樹自然生長。
8日林佳龍在建設局長黃玉霖、都發局長王俊傑、農業局長王俊雄陪同下,前往茄苳公園視察,並聽取文化生態公園工程規劃簡報,市議員江肇國、西區區長陳麗珠到場關心。林佳龍表示,台中市西區有棵千年茄苳樹王,形成地方文化信仰中心。近幾年茄苳樹王面臨生存危機,當地居民發現老樹枯黃落葉,展開一連串搶救茄苳樹王活動;市府為此改善老樹棲地,接著「以地易地」阻止老樹周邊興建大樓,並拆除阻擋樹王日照的婦幼活動中心,進而規劃打造「茄苳樹王文化生態公園」,營造以茄苳樹王為中心的生態文化環境,設計未來環境教育、親子教育及觀光遊憩的好地方。
林佳龍指出,「搶救茄苳樹王三部曲」從棲地、土壤及水源改善,到拆除建物、換地成功,進入到規劃文化生態公園,顯示出台中人重視生態及文化的理念,一步步「還地於樹」,形成人樹共生的環境,也是最好的生態環境教育素材。茄苳樹王在台中歷經千年,代表台中擁有良好的水源與氣候,背後所具備的生態及文化意義相當值得探討傳承,因此市府定位此處為「茄苳樹王文化生態公園」。
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市府已辦理廢除棲地內柏油路面、鋪設碎石步道、木棧道打除等工程,拆除阻擋老樹生長所需日照的婦幼活動中心,並和建商以地易地等維護老樹棲地;接下來將進行「茄苳樹王文化生態公園」營造工程,以茄苳公廟為中心,向外延伸規劃棲地改良區、賞樹平台、生態池、活動草坪區、歷史紀年步道及停車場等,園區總面積約0.6公頃,工程總經費約1800萬元。
黃玉霖也期待藉由老樹棲地整體改善,讓茄苳樹王的主幹重見天日,並以古時湧泉意象營造蓮花或荷花生態池,以及打造富含當地歷史記憶的步道與活動草地,融入當地歷史文化,營造自然且可供居民休閒漫步的茄苳樹王文化生態公園。建設局說明,為保護老樹根系,市府先以鑽探測量位於老樹較外圍的湧泉高度與流向,並以空氣挖掘機噴氣方式逐層開挖,工程全程更由樹藝師監控及縮時攝影檢視,小心保護茄苳樹王棲地。園區營造工程預計9至10月開工,明年中第一期工程將可完工與市民見面,接著進行第二期棲地改良工程,預計明年9月整體園區工程完竣啟用。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07日

生態城市~桃園市虎頭山
生態城市,巴黎也瘋城市農業
◎ 陳智琪/巴黎報導

也許你不相信,在法國巴黎,除了艾菲爾鐵塔和羅浮宮外,市中心有超出一百個社區共享田園。對於長居在擁擠都市的巴黎人,最大的夢想不外是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政府與民間的團體合作下,巴黎人利用公寓之間的空地,陸陸續續的建立社區共享田園,不但讓居民親自耕作有機食物,更增加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機會。
生活在巴黎超過十年的朱臻民,不僅管理巴黎四區的共享田園,在友人和巴黎市政府的支持下,更在今年建立了巴黎五區的共享田園。對於朱臻民來說,城市的共享田園不僅美化市區綠意,提供人呼吸的空間,更可以促進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居民學習輪流耕種,共同分享收栽的青菜水果,加強了社區的凝結力,也提供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親近大自然開始認識蔬果的好機會。
歐美先進國家的城市不斷的鼓吹這股風氣,巴黎政府更是雄心勃勃,要把綠化的決心落實在各個公寓和商務大樓的屋頂上。台灣地小人稠,但副熱帶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讓寶貴的土地更充富的往綠的方向被利用。像是國宅中庭,大企業的廠房園區,學校園區,屋頂,居家陽台,只要用心去發掘,透過個人或是團體的行動,便可以將這生態城市的概念實行。讓城市不僅有人行道的樹蔭,也有果樹和蔬果的樹苗。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02日
唉!日後蕉農們還是自求多福吧?
◎ 許輝煌/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生
時間可以淡忘一切?日前「香蕉價格崩盤、綠委疾呼支持國產香蕉」。當蔬果滯銷時,都會上演類似的戲碼,差別只在農產品、發生原因與出席演員不同而已。幾場激情「挺蕉大會」過後,到底為滯銷的香蕉去化多少?又為蕉農解決多少困難?說實在的,大家都不太清楚。就當「船過真能水無痕」嗎?雖然當時農糧署也解釋,因受連續風災影響,打亂香蕉時序,蕉農同時復耕,加上暖冬適合香蕉生長,使得價格急速崩盤;綠委們也全力獻策,提供諸多建議方案:
1. 趕緊將香蕉外銷到國外。
2. 將香蕉進行二次加工。
3. 加強香蕉規畫銷售策略與宣傳。
4. 補助蕉農購置冷藏設備儲存。
5. 協助蕉農契作。
6. 開辦蕉農收入保險。甚至請機關、學校、部隊、監獄,一起多吃香蕉 …等等,各出奇招啟動「補破網」的措施。
農糧署幫忙找尋賣場、超商進行合作,規劃促銷方案。或許是產銷系統尚未健全,導致每次遇到類似問題,相關單位總像亂了譜似的。但事件過後,現在看似一切又回歸平靜,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農產品滯銷這已經是第N次上演了!過去從芒果、荔枝、茄子、大蒜、高麗菜、柳丁到香蕉、紅豆,都曾因為生產過剩而價格慘跌。只是感覺香蕉戲碼播放次數較多而已。綠委們的建議或許是救急之一,若就長遠角度,當其他果農也要求比照辦理時?上述補貼方案恐讓財政負擔更形加重。令立委百感「蕉」急的產銷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寶島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譽。如果辛苦的農民們現在連該種甚麼農作物才能賴以維生都一臉茫然的話,豈不是一件很諷刺的事。解決滯銷不能只治標不治本。主管機關也不能只找藉口、塞理由、怪氣候。有沒有更有效的治本之道?事情的根源在哪裡?現代科技如此進步,農政單位能否做到事先預測與防範?此問題相關單位應予以重視。事件告一段落後,應該有專責單位好好檢討找出如何「防止再發生」的對策?不能讓類似個案不斷再發生,積極從「系統性問題」角度,「源頭」著手。筆者建議:
▶ 思考一:農作物種植資訊,是否有效宣導?
當農作物種植資訊無法有效宣導時,導致農民看到市面上哪一種蔬果價格好,便一窩蜂盲目搶種,最後不是「賤價拋售」就是不符成本「棄收」。於是落入「蛛網困局」的現象,農民永遠無法跟上市場供需的腳步。
▶ 思考二:農產品供需資訊,是否有效整合?
市場供需失衡問題,當貿易商進口農產品時,相關資料能否與農政單位有效整合,提供農民最新「市場訊息」,提醒農友該注意那些作物已達市場「供過於求」的警示,請審慎評估下一期該栽種何種作物? 以防範於未然。
▶ 思考三:農作物預測系統,是否有效發揮?
據資料顯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經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針對敏感性作物進行系統建置作業,從歷年生產統計中鎖定易發生產銷失調的作物:大蒜、柳橙、木瓜、香蕉、鳳梨、洋蔥及落花生等 7 項。進行地籍資料調查及種植面積建檔,以提供生產預測及產銷預警使用。但為何沒能發揮功效?相關單位也應查核檢討,避免產銷失衡問題一再發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06日
社區有營造差很大,小社區自己創造新景點
◎ 洪子恩/台中報導

今年度台中市社區規劃成果展上周登場,展現54個參與社區的豐碩成果,系列活動還有紀錄片放映會、社區達人DIY教室等內容。副市長林陵三表示,為迎接明年世界花博,台中持續推動社區環境自力營造及規劃人才培力,也獲內政部營建署補助經費。去年10月啟動的社區規劃培力計畫,共計有91個社區、346人參與,前10名獲得典範的社區如下:
綠環境營造典範
台中市北屯區水湳社區發展協會
台中市大雅區秀山社區發展協會
台中市烏日區光明社區發展協會
窳陋改善典範
台中市大雅區橫山社區發展協會
台中市烏日區成功社區發展協會
台中市烏日區榮和社區發展協會
生態共食典範
台中市大雅區大雅社區發展協會
設施美化典範
台中市南區工學社區發展協會
台中市梧棲區下寮社區發展協會
年度新人獎
台中市南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
都發局長王俊傑表示,市府依山、海、屯、都四大區域進行分區輔導,推動社區民眾參與公共事務,自力營造及維護公共空間,也凝聚向心力。「今日起移師東勢、大甲、烏日及南區分區展出,台中市府歡迎民眾一起參與,響應明年花博,加入社區規劃行列。」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21日
12種常見花卉的澆水技巧,別再把花澆死了!
每日頭條 家居 ~ 2017年08月28日
什麼有機,蔡政府該先給百姓安全無虞的農產品吧?
◎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農委會自九月一日起實施「友善環境耕作補貼」新制,「每公頃一年最高可領9萬元友善耕作補助」(包括生態補貼及減損補貼),鼓勵農民轉向友善與有機栽培,希望在年底能夠將國內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從目前的七千多公頃衝上一萬公頃的目標(該新制並不適用漁業)。對於「有機」定義由於推廣多年,農民及消費者有較清楚的概念,執行起來較無爭議,不過國內有機農業仍存在認證嚴謹度、假有機等問題。至於何謂友善環境耕作,農民及消費者則並沒有清楚認知,儘管農委會官員表示,友善耕作認定的基本原則為:
▶ 1. 不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基因改造生物之製劑與資材等。
▶ 2. 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
前者雖然規定明確,但是因友善環境耕作沒有認證標章,政府部門要如何確實去查核農民有無遵守是項規定避免浮濫呢?政府計畫透過「友善農業審認團體」去審定稽核,目前官方公告認可的審認團體只有「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後續有三個審認團體,肯定無法因應政府預期的農民申請數量;何況從過去經有機驗證機構驗證的農產品上市後,仍出現農藥超標的教訓,對於審認團體的資格審定、相關管理規則以及退場機制等均未見完善的規範,也沒有印製指導手冊幫農民解惑,相關資訊也不夠公開透明。
後者對維護生態環境等規定則過於籠統,缺乏具體規範,未來除非採寬鬆認定標準,否則將產生認定上的爭議。政府透過補貼來提高農民實施友善環境的意願,固然可行,但是從目前公布的內容,可明顯看出該項新政推動過於倉促,恐衍生新的農業問題。另該項友善環境耕作補貼,遭到需向人承租農地的小農質疑看的到吃不到,原因在於政府規定想申請補助的農民,必須提供「土地謄本、分區使用證明、土地租賃契約或土地耕作使用同意書等影本」,而多數租地農民無法從地主那裡拿到這些必要文件。
這也是「承租農」每次遇到政府給予補貼救助時,碰到的難題,畢竟地主與承租農係處於不對等的關係,地主如覺得太難搞可以不續租,這跟蔡總統要弱勢勞工去向雇主爭取薪資福利一樣。農政機關應正視該問題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還有該項新補貼將採密閉型環控設施經營之農地如植物工廠、環控菇舍等排除在外,原因在於係採非自然栽培狀態,農地已不是原始樣貌,且無法回復,不符綠色環境補貼概念,唯傳統溫網室若採友善及有機耕作,仍可補貼。
政府一方面宣導植物工廠是因應未來極端氣候衝擊,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農法,卻又否定它的綠色環保功能,也引發爭議。事實上植物工廠與垂直農場(都士農業)可以減少戶外耕地,讓更多土地回歸自然並節約用水,生產潔淨水(含獨立水再生系統),減少農藥、化肥、抗生素使用,提供健康安全的農產品等,有助於環境維護。而因應氣候快速變遷是人類面臨最重要的環境議題,政府實不必拘泥於字面解釋而將其排除。
農政機關政府將施政重心放在友善及有機耕作,蔡總統也表達現在投入有機農業發展最時宜(卻還未訂定國內有機養殖漁業標準及規範),擴大有機農業的栽種和行銷,確保農業永續經營,將是政府未來的目標。問題是即便四年後一如政府預期將有機農業的面積衝到1萬5千公頃,屆時台灣絕大部分還是採用慣行農法,雖然消費者知道有機農業較安全,應該採買有機農產品,但是有多少家庭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長期食用有機農產品呢?蔡總統能但多數民眾不能!建議蔡政府無論推動何種農法,請給百姓食用安全的農產品好嗎?

什麼有機,蔡政府該先給百姓安全無虞的農產品吧?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07日

台大新竹分院
閒置學校用地作長照,好處多
◎ 張國輝/現從事社會工作,曾任台中市政府社會處長

推動中的長照2.0,並不如預期的順利,除了錢之外,場所也是問題。坦白說不論是健康長者的休閒、健康活络及終身學習的場所或需人照顧的日託、安養的場所等,在在都十分的匱乏。由於我國是一向重視教育,《憲法》更明文規定義務教育,所以各縣市最普及的公共設施預定地就屬文中、文小了,唯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今天,有些文教用地成了閒置土地,尤其已征收而未使用的土地,政府應可考慮釋放出來做為長照使用。       
民國100年台中縣市合併的時候,台中市政府曾清查全市的文教用地,結果是已取得土地但仍未開闢的文中小學預定地有四九處,面積為114公頃,而被畫定但尚未征收的學校預定地則多達五二處,面積為177公頃。這些學校預定地被畫定的時間有些長達二、三十年了,但受少子化與高齡化影響,已完成土地取得者,因考慮設校的效益,擔心再新設學校會成為未來的「蚊子學校」,皆已全面喊停。在地方民意的要求下,包括尚未徵收的學校預定地均納入檢討解編,有些依地方發展的趨勢變更為住宅、公園、綠地及停車場等。
任何一個閒置的學校用地提供做為長照場所,其空間應用較能揮灑,且其位置較集中於社區,對照顧的家屬而言也較為便利。其實不光台中市,各縣市均有類似的情況,祇是大部分的縣市均如如不動,這種情況對原土地業主不公平,也不利地方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在因應人口高齡化的現在與未來,可將老人的運動、休閒設施納入檢討,部份或可設立公立的老人安養場所,亦可設立失能、失智者的照顧場所,場所不克服,長照2.0的路很難走下去。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9日
這時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八月豐收的水果有哪些呢?
◎ 三更覓食

火龍果是八月豐收的季節,火龍果是很多水果當中零熱量的水果,減肥養顏的最佳選擇,而且火龍果也很是很耐肚子的一種水果,適合減肥的佳果。
▶ 八月的獼猴桃,也要回收啦,可以在市場上陸續的看到它的身影了。
芒果,熱帶水果,也是消費者喜歡的水果,選擇開始陸續上市了,尤其是八月,果子的最佳成熟時期。
葡萄也是這時候的豐收時節,漂亮的葡萄本事水果中很暢銷的果子,正好季節時,價格可能會沒有那麼的昂貴吧?
▶ 還有一種就是石榴,開口笑的石榴,也是這時候採摘的最佳時節,看到這麼不錯的果子,應該買個不錯的價錢吧?
以上五種水果是這時候豐收的好時節,果子一個個長的又漂亮又光滑,看上去應該會賣個不錯的價錢,果農們應該都很開心吧?

每日頭條 農業 ~ 2017年08月28日
夏天你必須知道的水果「謊言」與「常識」
每日頭條 健康 ~ 2017年06月09日
2018年花博在台中,豐原葫蘆墩公園
◎ 王伯仁/台中報導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將於后里、外埔及豐原三展區登場,其中豐原葫蘆墩公園展區內有軟埤仔溪流經,台中市政府建設局規劃從園區圓環北路一段入口處開始,建構一條長約1公里的人行花廊步道,並搭建跨河的「鵲橋」及三座跨道路人行橋,整體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將讓民眾享受如同空中漫步般的雅致,也提供拍攝婚紗的新人美麗景點,提升都市生活美學。
建設局表示,豐原葫蘆墩公園因有三豐路、文昌街、豐洲路、五權路經過而被分割為5個區域,因此規劃從園區圓環北路一段入口處開始,打造一條長約1公里不間斷的人行花廊道,平面步道設計以平面型花廊架及包覆性主體花廊架為主;跨河鵲橋及三座跨道路人行橋則以立體型螺旋造型設計,目前都已施作中。建設局表示,花博期間,民眾可透過平面道路或步道橋逛園區,感受如同空中漫步般的雅致,享受美麗花海;人行花廊道並設計以白、粉紅、粉藍、粉紫等色系布置,整體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
此外,建設局指出,市府保留葫蘆墩公園內大量喬木,讓地面上的生態與自然景觀保存延續,結合花廊道此項新地域性設施,不僅體現「花現 GNP ─ Green 生態、Nature 生產、People 生活」的三生精神,加上軟埤仔溪整治,以「綠、水、人」三元素打造「克拉級寶石」公園,提升都市整體景觀美學,打造水岸花都休閒新去處。
這家公司供團膳餐,還可做公益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0日
小農食材入菜,吃得更安心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這年頭做吃的很辛苦,食材人事成本居高不下,消費者又愛比價,讓許多業者在品質與價位競爭力上左右為難,位在高雄鳥松的馨窩良行,堅持使用在地小農食材,佐以少油、少鹽的概念烹調,提供客人健康無負擔的料理,店名的「良」字,就是自許為做個有良心的業者。來到這個幽靜的社區,感覺很舒服,餐廳植栽綠意盎然,店內空間不大,但也小巧溫馨,一旁食材區有許多小農的果醬、乳品、雞蛋、醬料等,都是老闆與小農合作使用的產品。
才剛入座,老闆娘就為我們端來水杯,我看水壺裡有綠色香草,老闆娘說:「今天放的是薄荷葉、檸檬香蜂,都是自己種的。」原該無滋無味的開水,因著淡雅清香,多了一份幸福感。這裡除了三明治輕食,還有些簡單的定食,在老闆的推薦下,我選了紙包香料鮭魚(290元),鮭魚與九層塔、百里香、薄荷葉等香草一起烤熟,魚香中帶香草辛香,夏天吃來清爽不油膩。整套餐還有一碗三色米飯、多樣蔬菜、自製溏心蛋、炒筍片、醋漬海帶芽,及多種藥材燉煮的養生猴頭菇湯,十分豐盛,老闆端餐來時,還給我一小罐鹽說:「這湯沒有加鹽巴,如果覺得味道不夠,可以自己加點鹽。」原味湯汁醇厚甘香,其實不用加鹽巴就很好喝。
另外,我還點了一份醬燒梅花豬蓋飯(270元),醬燒肉片鋪滿大碗上,老闆娘說:「豬肉用的也是小農飼養的豬肉,成本比一般高許多。」我嘗了一口,肉片肉質嫩Q有嚼勁,調味不重,吃得到肉甜,沒有腥羶味。值得一提的是,餐後還有咖啡或茶的附餐飲料,咖啡挑選的是精品咖啡豆沖煮,另外,花蓮蜜香紅茶葉沖泡的紅茶,帶著特殊甘甜茶香,氣味迷人,為整套餐劃下完美句點。用好食材簡單烹調所呈現的美味,讓人放心享受幸福的一餐!
馨窩良行 ~ 高雄市鳥松區竹安街67號

【祕密客】小農食材入菜,吃得更安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6日
光影幻相遊瓏 ▶ 部落格文章輯

自製環保酵素
加籍牧師助原鄉推農務,尋土地文化情感
◎ 陳宏銘/屏東報導

60歲加拿大籍牧師聶大衛,來台宣教16年,從早年921大地震到南投賑災,近年幫忙屏縣的霧台、瑪家等原住民部落,在當地積極廣推產銷班的有機農業,更鼓勵原住民年輕人返鄉投入農業,他直言:「原住民與土地的感情不該被切割,我希望原住民年輕人能返鄉、尋根,親近自己的生活、文化。」聶大衛來台多年,從921賑災、88水災協助地方產業復興,近年幫助霧台魯凱族原住民農友成立產銷班,教友還免費提供內埔一塊「安農之地」,一起耕作玉米、樹薯、高粱等作物,現在更鼓勵種植紅藜,申請有機認證。
聶大衛表示,來台多年主要從事青少年反毒、反暴力及心理輔導等工作,鑑於部落很多年輕人長大後離鄉到都會區等異地找工作,不只年輕人本人內心是失去根的,部落的生活文化也出現斷層,他才想透過鼓勵部落把年輕人找回來,大家一起灌溉原住民部落自己的這塊田園,傳承原鄉產業與文化,結合更多人力量把機會做大。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表示,聶大衛不諳農務,但聶有心幫忙原鄉部落發展,上月聶大衛與他聊到如何引導更多原住民投入農業生產時,他建議應該引入一套有組織、訓練、行銷等農務體系運作模式進部落,輔導部落成立產銷班,推動紅藜等作物有機認證,發展更健全的農務模式,讓部落這條路可走的更長遠更穩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28日
養花不一定招蟲子,看常見的驅蚊植物
每日頭條 家居 ~ 2017年05月30日
農委會補貼友善耕作,宜農業處前處長:來亂的!
◎ 林泊志/宜蘭報導

農委會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要點」9月起上路,每年每公頃最高補助9萬元,補助經費達12.94億元,預計要在今年底,讓有機加友善耕作面積從現有近7000公頃提高到1萬公頃。前宜蘭縣農業處長、倆佰甲發起人楊文全近來在臉書發文,批評農委會是「來亂的」!他也說,農委會不思改善小農在生產、行銷面臨的困境,而只是「撒錢衝業績」,為的只是選舉能說嘴!
來自新竹的楊文全,原在宜蘭從事農村規劃10多年,2012年底在宜蘭員山成立「倆佰甲」育成平台,積極投入友善耕種,號召年輕農民投入,至今已協助35戶以上的新手農夫,創造新的農村型態,而他也出任宜蘭縣政府農業處長,受命推動農地農用政策,引發爭議。農委會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要點」在9月上路,他說:「只是短期作法,解決不了問題!」更認為「根本是來亂的!」
「小農根本拿不到補貼!」他說,補貼政策的關鍵,要申請補助的小農提供「土地登記簿謄本、分區使用證明、土地租賃契約或土地耕作使用同意書等影本」等措施,已脫離現實,「因為小農沒辦法與地主簽訂租賃契約」,也拿不到這些資料。楊文全表示,除少數地主沒有過去三七五減租的陰影,願意簽訂租賃契約外,多數地主年紀大,對現有制度、法令不清楚,要地主簽訂租賃契約,恐引發遐想,使雙方關係緊張,甚至會臆測小農可領補貼進而透過提高地租分一杯羹。
「不期待政府給多少補貼!」楊文全說,小農真正遇到的問題,是現有的農田、水利、找農地等生產環境能否改善。至於市場的經營與銷售,在投入友善耕作之時,就已清楚知道,得在自由市場中競爭,自立自強站起來。「錢發完後呢?」楊文全認為,當務之急,應是要著手改善產銷等大環境、改善每塊田旁邊的農舍妨害問題,才能讓未來不論誰接手耕作,都能得到實質好處。他表示,產銷環境的改善,是小農無法做到的,卻影響小農的操作,而握有權力的政府,應建立好的制度,讓大環境有利於友善耕作的發展。
「2012年蘇拉颱風肆虐造成農損,當時有友善小農去申請災害補助,但最後政府補貼全都進了地主的戶頭裡」楊文全提到,小農與地主間最重要的是信任,地主才願意把土地交給小農耕作,而政府如今推出這項補貼措施,就像都更的容積補貼,易激發人性的貪念,「有錢誰不想要」,但小農是「挫哩等」。「撒錢是最不好的事情!」「過去的農業大家就等著要領政府的補助,但這樣對嗎?」楊文全以自身經驗,羅列13項友善小農面臨的問題,包括找不到土地、找不到住房、找不到代耕業者、鄰田農藥污染的問題、農舍問題、沒有社會保險、職災保險、欠缺農機具等生產環境上面臨的問題,呼籲政府改善。
此外,農委會打算以補貼方式,讓現有的有機、友善耕作面積,讓現有的七千公頃,到年底時能提高至一萬公頃,楊文全認為,「只是收編現有的友善耕作面積」,該項補貼措施僅3年,領完後呢?「小農遇到的生產、行銷的困難並未獲得改善」,而3年後適逢總統大選,此舉只是「撒錢衝業績」,於總統大選時好拿出來說嘴。楊文全說,友善農業是一個產業,得有足夠獲利才能支撐、存活下去,若連最基本的養家活口都達不到,那就不用做了。他說,台灣友善小農近年來越來越多,多是從都市到農村的年輕人,知識水平提高,其面臨到的問題大多自行解決,並在市場上努力存活,「政府只是越幫越忙」。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04日
進口鳳梨摻甜精,營養師「多吃傷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09日
 
 
溫室會呼吸,菜公主不曬暈
◎ 郭逸君

日頭毒辣辣,人都被熱暈了,種在溫室裡的水耕蔬菜,會不會也被曬成蔬菜乾阿。王藝蓉、王藝達姊弟兩人共同創業,二○一四年在桃園市大園成立水野菜農場,專門種植水耕蔬菜,王藝達領著我們走進溫室裡,一入內,立刻感覺到室內溫度好像降了幾度,「這就是能讓溫室降溫的秘密」,王藝達指向一面黑壓壓的牆面。王藝達解釋,「我們打造蘭花等級的溫室,讓蔬菜有一個比較舒適的生長空間」,一整排黑壓壓的牆面是水簾,它具有降溫功能,當溫度過高時就會開啟,空氣經過水簾冷卻降溫,一旁還有負壓風扇,可以將熱風抽出。
為蔬菜營造舒適的生長環境,另一個讓農場主人頭痛的問題是蟲害,「我們不灑農藥,要用其他的方式防治」,除了透過辣椒水、菸葉水驅蟲外,農場裡還掛滿黃色黏黏的膠紙,「那是黏蟲板,昆蟲都有趨光性,看到黃色就會飛過來,此外板子上的黏膠會散發香味,也會吸引昆蟲。」許多人也好奇,栽植在水道上的蔬菜,吃什麼來長大,王藝達說:「水裡會加入營養液,其實就是礦物質」,他解釋,蔬菜生長所需的礦物質有十六種,包括:氮、磷、鉀等,依照不同蔬菜,營養液調配比例也不同,會注入水道,供植物生長。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4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06日
他山之石:淺談紐西蘭奇異果模式
◎ 焦鈞 專欄

紐西蘭奇異果的成功,是以「農民利益為核心」而樹立典範。給台灣農業的最大啟示在於,如何將生產者農民組織化,引進現代化管理知識,提升產業競爭力,又能兼顧照顧小農、青農權益,以因應未來可能遭遇加入自由貿易組織所引發對農業的衝擊。
一再被提起,作為農產品出口典範的「紐西蘭奇異果外銷模式」,有沒有可能成為台灣農業未來發展的一個參照典範?在台灣有哪些接近此模式的成功案例,可以從紐西蘭奇異果模式找到啟發與靈感?在新政府即將啟動台灣新農業改革之際,有必要重新爬梳;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如何取人之長、避己之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台灣成功模式,益顯重要。談論紐西蘭奇異果的成功營運模式,必須先從紐西蘭奇異果的歷史談起。
獼猴桃(Chinese Gooseberry,後統稱 Kiwifruit,奇異果)1904年由赴中國長江上游宜昌一代考察學校教育的 Mary Isabel Fraser 帶回紐西蘭;20世紀50年代,一種名為「海沃德品種(Hayward Wright)」,成為後來紐西蘭奇異果品種的出口標準。為了市場行銷策略的需要,Chinese gooseberry 的名稱經過多次更名,終於在1959年在紐西蘭北島大城奧克蘭召開的生產者大會上,由 Jack Turner 先生建議更名為 Kiwifruit,至此 Kiwifruit 被廣泛認定與使用。1970年代,紐西蘭又引進黃金奇異果品種,其光滑外表與更熱帶風味的口感,黃金奇異果如今已成為佳沛公司(Zespri)的金雞母。
佳沛公司的出現,其遠因就在於上個世紀70年代紐西蘭奇異果外銷熱潮下,導致國內生產過剩;到了1980年代,當其他國家也開始種植奇異果並外銷時,出口商彼此銷價競爭,紐西蘭奇異果農收益銳減,因此,紐西蘭政府在1988年成立由200多名紐西蘭奇異果果農組成的「紐西蘭奇異果行銷局(New Zealand Kiwifruit Marketing Board,Zespri的前身)」,負責紐西蘭奇異果的生產口與海外市場布局。
上個世紀90年代紐西蘭政府取消補貼政策,1999年紐西蘭政府更進一步通過「奇異果產業重整法(Kiwifruit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ct 1999)」與「奇異果出口規範(Kiwifruit Export Regulations 1999)」。依據上述的法令規章,紐西蘭奇異果行銷局改組成為 Kiwifruit New Zealand(簡稱 KNZ),和 Zespri Group Ltd;前者負責產業政策問題,後者負責國際行銷。
此重整法過後,確立了佳沛公司架構、資金運用的法源,同時也確認 KNZ 作為紐西蘭奇異果出口規範執行者與監督者的法定地位。此出口規範的授予,不僅僅讓 Zespri 可以扮演「單一窗口:單一品牌、單一海外價格」,也讓 KNZ 扮演協調 Zespri 與其他「合作經營商」出口配額的相關事宜。KNZ 負責紐西蘭奇異果產業策略制定與協調等相關問題的上位組織,Zespri 是市場營運的執行者,從全球行銷,統籌管理紐西蘭奇異果的海外銷售與生產基地管理。不過,上述的組織架構,並不適用紐西蘭奇異果出口澳大利亞市場的規範,紐西蘭政府將出口澳洲的奇異果業務,在2004年交由園藝出口管理局來監管統籌。
因應情勢,逐步轉型
綜觀紐西蘭奇異果產業這段出口簡史,可知 Zespri 強勢行銷全球其篳路藍縷,從產品名稱、新品種引進、法令規範,公司化組織運作,最重要核心宗旨仍圍繞在「照顧奇異果農,讓奇異果農的利益極大化」。台灣接下來在思考農產品出口,不論花卉、生鮮蔬果、畜產加工品,市場開拓與生產端源頭的整合,勢必得雙軌同步進行。目前結球萵苣外銷日本、鳳梨外銷中國大陸,基本上已初步具備這樣的型態:農民生產者、合作社組織,出口商、到海外經銷商,產銷供應鏈的建構已初步成形。
紐西蘭奇異果模式的可取之處,在於透過法令的授予,由生產者透過專業經理人的協助,共同制定符合外銷市場需求的產品標準,包括奇異果的果實大小、質量、包裝等,且巧妙地用運 KNZ 與 Zespri 這樣的分權有互補的關係,敏捷快速地反饋市場訊息給政府部門,善用民營組織的靈活性,來因應全球市場的瞬息萬變。紐西蘭奇異果的成功,是以「農民利益為核心」而樹立典範。給台灣農業的最大啟示在於,如何將生產者農民組織化,引進現代化管理知識,提升產業競爭力,又能兼顧照顧小農、青農權益,以因應未來可能遭遇加入自由貿易組織所引發對農業的衝擊。
近3千名紐西蘭奇異果果農,可以自由加入「紐西蘭奇異果生產者協會 (NZ Kiwifruit Growers Inc., NZKGI)Kiwifruit Growers Inc., NZKGI)」,此協會對 Zespri 公司董事會、專業經理人之選任,有實質影響力。同樣以水果來看,目前外銷最火熱的鳳梨,同樣有各種不同品種、不同風味、不同採收熟度控制與不同包裝型式,能否在這些外銷出口貿易商與農民生產者之間,出現一家類似 Zespri 的單一平台整合公司?或是,有一個類似 KNZ 組織型態的,負責台灣鳳梨外銷產業整體戰略思維與規劃?
回到以農民為主體的思考,加上清楚的國家農業戰略方向,不管是鳳梨或是其他水果,才能避免市場過度快速成長下所帶來的危機:削價競爭,折損農民權益。鳳梨,確實已經到了這個關口,借助紐西蘭奇異果成功模式,取其精髓要義,組織化、單一平台、政府與生產者間的政策協調機制,這些都必須與強大的國際行銷能力相配合,鳳梨,絕對會是一個可以嘗試建立「台灣奇異果模式」的試金石!
農業二三事》 焦鈞 專欄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6年04月22日

社區農場1066輯
社區農場1065輯
社區農場1064輯
社區農場1063輯
社區農場1062輯
社區農場106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新竹市城隍廟~2017年九月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