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健康醫療1072輯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 ☆ ☆
解決下背痛,國研院實驗這刺激器能緩解症狀
★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全球約有3千萬病患,深受嚴重下背部疼痛之苦。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表示,由該院協助精能醫學所開發的「植入式脊髓高頻電刺激器」,可有效緩解下背部疼痛症狀,目前已完成原型試製、產品法規驗證、動物實驗等,現正進行人體試驗。國研院指出,傳統上治療下背痛和其引起的下肢疼痛,只能靠手術或止痛藥,但約有4成病患手術後仍無法緩解疼痛,而止痛藥濫用上癮情形,使得美國和先進國家政府大力發展其他療法。
國研院說,解決下背痛目前最被看好的方式,為神經調控意即植入式電刺激器的方式,可以管理抗藥性、頑固性或者退化性的慢性疾病,目前各大廠如 Medtronic、Abbott 與 Boston Scientifics 皆積極發展相關產品。國研院分析,精能醫學所開發的「植入式脊髓高頻電刺激器」,與歐美市面上類似產品相較,可有效縮短電刺激處理時間,且止痛時間長達數10倍,目前這項產品已在進行研究型臨床試驗中,預計2018年中完成試驗。

解決下背痛,國研院實驗這刺激器能緩解症狀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8日


手指發麻可能是「血液淤堵」或者「中風前兆」
★ 养生小达人

說到中風,大家都知道手和腦是相連的,容易中風的人心腦血管存在隱患,這種隱患表現在手上,有的人手指發麻,但是都不當回事,其實這是中風前兆,尤其是年過40的人都應該學一學,一招教你及時救命! 人體的十個手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器官,沒有手指將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特別是在學習上和工作上,所以我們要愛護它。手指發麻也會預示著疾病的發生,這是我們提前診斷疾病的一種快速方法。當你的手指經常發麻的時候你就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身體啦。一般來說,手指發麻預示著十種疾病的發生。
① 頸椎病:由於頸椎的一係列病理變化,脊神經跟很可能受到壓迫,牽拉和刺激,導致手指發麻,腫脹。
② 短暫性缺血發作:因為血液粘稠度增高,晚上睡覺時血流相對緩慢,這些因素就會導致一次性腦缺血而引起的手指單側發麻。
③ 中風:中風患者常常會出現頭痛,頭暈,肢體麻木,舌頭腫脹等情況。手指發麻也是癥狀之一。
④ 糖尿病:糖尿病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如果周圍神經病變,就會出現四肢發麻等感覺。
⑤ 類風濕性關節炎:手指發麻是早期的癥狀之一,嚴重的會關節疼痛。
⑥ 腕管綜合症:主要是腕部受傷,骨折,脫位,扭傷或腕部勞累過度引起腕橫韌帶增厚。手指麻木無力是其癥狀之一。
⑦ 手機肘:主要是因為平時用手機接聽電話或者用彎著手臂枕著睡造成的,壓迫神經線,導致手指發麻無力。
⑧ 末梢神經炎:長期吸收消化功能差,營養不良,導致缺乏維生素B1,也會引起手指發麻,所以平時要注意營養的吸收。
⑨ 慢性酒精中毒:對於一些經常喝酒的人來說,手指發麻極有可能是酒精慢性中毒。
⑩ 心血管堵塞:因為血液不流通,可能會導致手指發麻。
★ 手指發麻的按摩方法:
① 捏壓撚揉內外勞宮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右拇指按壓左手心勞宮(在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便是此穴),右食指按壓左手背外勞宮(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右手拇食指齊用力,一捏壓撚揉一松 2~3 分鐘;再換用左手捏壓撚揉內外勞宮 2~3 分鐘。
② 捏壓十宣:
十宣(在十指尖端,去爪甲一分,雙手共10穴)。兩手交換,一手母食指岔開,一指一指挨著捏壓兩側,10指共捏 2~3 分鐘。
③ 叉擊八邪:
八邪(在十指第一至第五指縫端,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兩手共8穴)。兩手十指張開,手心向內,兩手同時用力互擊手丫,一撞擊一撥開,連續不斷反覆擊 2~3 分鐘。
④ 捏壓按揉內外關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右拇指按壓左腕內關(在腕橫紋正中上2寸),右食指按壓左腕背外關(在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右手拇食指齊用力,一捏壓按揉一松 1~2 分鐘,再換左手捏壓按揉右手內外關 1~2 分鐘。

手指發麻竟如此可怕,可能是「血液淤堵」或者「中風前兆」,一招教你及時救命
健康者~2017年09月26日
☆ ☆ ☆
桃園區大檜溪社區發展協會
☆ ☆ ☆
腸道菌叢捐糞救親有效
★ 江慧珺/台北報導

腸道菌落不健康,易引發腸道疾病,國內陸續有「捐糞救親」案例,此技術被視為本世紀最重要科技發展之一。前衛生福利部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林奏延今率感染症、消化系等醫界代表呼籲,盼儘速開放相關法規並釐清管理方式,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回應,糞菌叢植入術治療困難梭菌醫界已有共識有成效,最快4月預告特管辦法,並於下半年正式上路。國衛院今舉辦「2018微菌移植FMT共識會議」,邀請衛福部、學界與醫界代表討論微菌移植的臨床案例、發展趨勢與相關法規說明。
困難梭菌是難纏的腸道細菌,若腸道菌落失衡,該菌會大量繁殖,會導致反覆腹瀉甚至脫水,即使用最強的泛古黴素抗生素也難殺菌,藉由糞便微生物移植治療,使用健康人體的糞便經處理後,直接植入病患腸道,使腸道菌叢恢復正常,以抑制困難梭狀桿菌,就不須持續用抗生素。台北榮總轉譯研究科主任吳俊穎說,國際間對於感染治療困難梭狀桿菌已無爭論,另有研究顯示,糞菌還可望治療肥胖、巴金森氏症、憂鬱症、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可視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科技發展之一。
林奏延指出,國內陸續有成功的臨床案例,醫界也盼能將其普遍作為醫療方式,但卡在法規未過,台灣在醫療及生技上的優勢與條件,但仍需在學研、法規、轉譯及產業等面向與時俱進。林奏延說,法規上需先釐清糞便腸道移植到底是新技術或藥品,如為新技術則由醫事司依醫療法規處理,如為藥品則要通過食藥署的臨床試驗。
吳俊穎表示,國內臨床個案仍限於親人捐贈,國外甚至早已發展出有健康人的捐糞制度,成立「糞便庫」,關於捐贈者、受贈者與操作者的相關規範,都是需要考慮的課題。對此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醫界對於糞菌叢植入術治療困難梭菌導致的嚴重腹瀉有成效,最快將在4月預告納入特管辦法,並於下半年公告,但用於治療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等非腸道疾病,則還需人體試驗證實療效才可行。

腸道菌叢捐糞救親有效,衛福部:最快下半年納管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4日
☆ ☆ ☆
德雷莎修女~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小小的事
☆ ☆ ☆
寒流來襲,這部位沒保暖,全身冷吱吱
★ 沈能元/台北報導

寒流低溫將持續到下周二,要如何度過這波低溫,醫師表示,在家、通勤須注意這些撇步。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說,最近冷氣團、寒流接連來襲,氣溫明顯降低,天冷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機會,提醒年紀較大者最好不要外出,但待在家中也應注意保暖,特別在家要穿襪子,切忌赤腳接觸冰冷地板。甄瑞興說,手腳末梢有許多感覺神經,因此當手腳冰冷時,冷的感覺會傳送到脊椎、腦部,讓人感覺特別寒冷。
建議天冷在家活動、睡覺,最好穿上襪子,切忌赤腳直接接觸冰冷地板,增加身體暖和程度;天冷在家時,應開啟電暖器,並閉門窗,但若熱水器裝在室內的家庭須注意通風,以防一氧化碳中毒。在交通方面,甄瑞興提醒,天冷外出時應減少走路、騎機車的時間,最好是搭乘捷運、公車,避免身體長時間處在低溫環境,但當進出車站、上下公車時,應戴口罩、帽子、圍巾,穿好外套、毛衣,以防溫差變化過大,引起血壓飆升,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等。

寒流來襲,這部位沒保暖,全身冷吱吱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04日


「經皮毒」遭質疑恐嚇行銷,食藥署:不違法
★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標榜販售天然有機產品的電商保養品牌「ZOOCCi 質物系」,因網路宣傳指市面上醫粧產品有「經皮毒」,遭網友質疑是「恐嚇行銷」,在PTT上掀起討論。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因未指涉單一產品,無法認定是否涉及標榜療效或廣告誇大不實。民眾張小姐向《蘋果》投訴,指 ZOOCCi 質物系先前在臉書貼文,提及市售產品化學物質恐經由皮膚吸收,即「經皮毒」,並呼籲避開使用三氯沙、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等爭議成分,遭外界質疑資訊不實,有網友提出國際期刊打臉,也一律封鎖刪文禁言。
對此食藥署回應,依照《藥事法》規定,非藥物不得宣稱醫療療效,意即產品非屬藥物,卻宣稱療效才違反規定,若只是購物平台提供的知識訊息,但未涉及產品,無法判定是否違法。不過食藥署也強調,三氯沙與 Paraben 都是國際間可合法添加在醫粧品的防腐劑成分,但有限量,我國規定三氯沙限量為0.3%,Paraben 則限總量為1%,明年4月開始則依照不同 Paraben 種類,總量上限下調至0.14到0.8%,且含此成分的乳液等非沖洗的產品,不得用在3歲以下孩童的尿布部位。
食藥署強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三氯沙與 Paraben 在限量以下,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若民眾有疑慮,選購醫粧品可留意標示,避開這些成分即可。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經皮膚吸收的講法很籠統,是廠商的行銷手法,對此不予置評;三氯沙與 Paraben 雖有研究指出,可能干擾內分泌,但屬於合法醫粧品添加物,只要符合相關規範應無大礙。ZOOCCi 質物系則回應,「經皮毒」的概念就像中西醫理念、立場不同一樣,臉書只是平台,貼文分享觀念,並未推薦商品。

「經皮毒」遭質疑恐嚇行銷,食藥署:不違法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28日
☆ ☆ ☆
花蓮震災~2018年02月雲門翠堤大樓
☆ ☆ ☆
男人真命苦,身心4大徵兆恐是更年期報到

★ 江慧珺/台北報導

不是只有女性才會面臨更年期,國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世鋒指出,男性步入中年,若脾氣變得易怒,也容易覺得累,假日不想出門只想睡覺,對嘿咻也提不起勁,可能是因睪丸功能減退、睪固酮減少,所引起的身心變化,這就是男性更年期。王世鋒說,男性更年期常見症狀包含身體易疲倦、體力減退、肥胖、睪丸萎縮;心理方面,則常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此外,也會性慾降低、勃起障礙、射精困難;最後可能出現熱潮紅、心悸、骨密度下降等其他狀況。
王世鋒表示,上述症狀也可能是三高疾病、內分泌失調或肝病引起,必須抽血檢驗睪固酮才能確診;不過,補充睪固酮雖可改善更年期症狀,但可能增加罹患攝護腺癌風險,若有攝護腺肥大,病情也可能更嚴重,因此較好的做法是從生活、飲食方面調整。王世鋒建議,邁入更年期的男性,生活應放慢腳步,並維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加上適度運動與減重,搭配保健食品,另多吃帶殼海鮮類,都可望能提升體內睪固酮。

男人真命苦,身心4大徵兆恐是更年期報到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28日


脖子腫塊大如乓乒球,原來是唾液腺管阻塞
★ 黃仲丘/台北報導

脖子腫得跟乓乒球一樣,小心是唾液腺管阻塞問題。萬芳醫院日前收治一名患者,右頸部腫得跟乓乒球一樣大,經檢查有一顆6公釐的頷下腺結石引發唾液線阻塞,為病人進行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同時在手術中為唾液腺管路重建支架,最後成功為病人移除結石,恢復唾液腺正常分泌,也完整保留腺體功能。萬芳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丁義芳表示,造成這名患者右頸腫脹大如乓乒球,是因唾液腺管阻塞影響唾液分泌所致,一開始結石較小,唾液還可以緩慢從唾液管中流出,所以經過一段時間腫塊即會消失,也因此許多人不以為意;但結石會隨著時間逐漸增大,唾液無法流出積在腺管中,就容易造成腫塊持續腫脹。
丁義芳說,這名患者結石大小約6公釐,且在深層位置,經評估最後決定為病人進行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同時在手術中為唾液腺管路重建支架;傳統唾液腺結石移除手術是將導管切開再取出結石,或是直接將唾液腺摘除,但術後容易發生唾液腺管路狹窄、口乾或顏面神經失調等症狀;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則是使用1.3公釐內視鏡,由唾液腺管路開口進入後直接將結石移除,無須住院也可避免插管麻醉的不適,許多病人在手術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
丁義芳表示,造成唾液腺結石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攝取不足、抽菸、過度疲勞或未注意口腔清潔等;提醒民眾平時應多喝水補充水分、減少抽菸、適當休息、盡量調適心情避免壓力過大,減少食用油炸食物,才能有效預防唾液腺結石產生;唾液腺結石如在3公釐以下,還有機會靠著多喝水排出,但如反覆發作,建議及早就醫治療,以免結石越來越大進而造成細菌感染。

脖子腫塊大如乓乒球,原來是這毛病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21日
☆ ☆ ☆
簡單的收入~可以有不簡單的生活
☆ ☆ ☆
做出一模一樣的你?體細胞複製靈長類已成功
◎ 歪蘋妹/一粥國際

21年前人類首次成功以體細胞移植技術複製哺乳類動物,桃莉羊誕生;過了21年,中國用類似技術,成功複製與人最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猴子。這周就來看複製基因科技。在鏡頭前蹦蹦跳跳的兩隻可愛的猴猴,外表個性從裡到外都一樣,因為他們的DNA完全相同。這是全球第一對體細胞複製猴「中中」與「華華」。
《全球首例複製猴,中國誕生》
不同於1999年,以不涉及DNA轉移技術的「胚胎分裂」方式,創造出的恆河猴泰特拉(Tetra),中中與華華與桃莉羊一樣,都是由體細胞移植技術被「製造」出來,所需技術更為繁複,因此這對猴子被稱為全球第一對複製猴。這種基因複製技術有別於生物繁衍的正常程序~精卵結合,而是透過體細胞移植技術。科學家先從一隻流產的母獼猴胎兒中,取出含有遺傳物質的體細胞;接著找來另一個卵細胞,將它的細胞核拿掉,再將剛剛體細胞裡的細胞核注射到卵細胞裡,之後將酶加入刺激卵細胞的胚胎發育,過程就像一般受精卵分裂。
中國科學家將79個成功胚胎植入21個母猴體內,但只有6隻猴子成功受孕,在2017年尾只剩2隻順利誕生。21年前,地表第一隻複製哺乳動物桃莉羊的出現引起大恐慌,有人指控科學家是在扮演上帝也有預測之後可能連大學生都會複製人類。不過事實證明,在體細胞移植技術上,從複製羊到複製與人類最相近的靈長類猴子,人類足足花了21年,可見技術上有很多困難要克服。但走到這步,離過去的大量複製人的預言是不是也近了呢?
《美成功複製成年猴胚胎,突破靈長類技術複製人「指日可待」》
參與複製猴研究的中國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說:「從原理上來講,人的克隆(複製,Clone)是有可能的,但是沒有人會去做,我們也絕對不會去做。」那複製動物是為了什麼呢?蒲慕明表示,複製非人靈長類的目標,是為了人的健康。中國科學家解釋,在做新藥測試時,若實驗對象的遺傳背景不同,做出來的結果準確度就不高。
目前方便大量取得基因相似的動物是老鼠,因為他們可以快速近親繁殖,但是老鼠和人類差太遠,測驗結果同樣也常常不準。因此能複製猴子,就可以更有效地研究新藥,尤其是腦部疾病方面。但惹來殘忍的罵名,中國科學家是這麼認為的。蒲慕明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人們或許會覺得用猴子做實驗不道德,但其實猴子被藥廠拿來當作測試帕金森氏症行之有年。單單在美國,藥廠每年就進口3至4萬猴子來做實驗。」

【一粥國際】做出一模一樣的你?體細胞複製靈長類已成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8日
《首例!科學家自體複製胚胎,皮膚細胞結合卵子訂做幹細胞》
《皮膚細胞複製出幹細胞,可培育神經軟骨》
《人豬混種胚胎首度育成,有助器官移植》
《胚胎幹細胞首度複製,可訂做移植器官》


醫院送禮探病勿鐵齒,這些水果千萬別出現
★ 曾雪蒨/台中報導

中秋快到了,許多人會送中秋禮,很多病友想趁佳節感謝醫師送中秋禮,建議這些水果千萬不要送!豐原醫院急診急診室主任林技政就說,有人說農曆七月祭拜,意味台語發音的「招(蕉)你(李)來(梨)」千萬別拿來;而在醫院急診室,「無論鬼月閏月平常日,鳳梨、芒果、西瓜、小番茄都是最忌諱的水果!」但醫師也有歡迎的水果,就是蘋果,因為象徵「平平安安」。
林技政分析,急診室最忌諱的水果首推芒果跟鳳梨,因為鳳梨台語發音「旺來」、芒果、芒果青表示「很忙」,另西瓜、小番茄則因為是紅色,意味「出血」;除此之外,最後歡迎的甜點之一芋圓因台語發音連續唸起來就是救護車鳴笛聲「咿喔咿喔」,表示救護人潮不斷;還有另一種名叫每日C飲料,則是一有人買來喝,就會出現需要CPR急救的患者,因為屢試不爽,也就成了講究科學的醫界公開的秘密與默契。
林技政說,之前就有同事把芒果放在辦公室內,想說下診後可以補充一下維他命C,他當天一早就從看到芒果那一刻起,整個急診室就忙到不行,直到下午五點才有機會喘口氣吃午餐,「屢試不爽,不得不信。」該院急診室護理師范怡雯也說,有次表妹到急診室探視她,拿著每日C要慰勞她的辛苦,沒想到每日C還沒開,就聽到病患需要CPR,從此之後她再也不喝每日C,因為每日C就是代表有人需要急救作CPR。
護理師鍾玟玥也碰到有次值夜班檢傷區,上班時帶了一碗芋圓冰進去當點心,結果原本平常一晚約二到三台急診救護車送患者急診,當天晚上竟然救護車不斷,一個晚上就來了十九輛救護車,嚇得她再也不敢再亂帶芋圓到急診了。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就說,其實所有食物、水果都富含各種維他命等營養素,雖然急診室內有忌諱,但走出急診室脫下醫護袍,還是可以正常攝取各類蔬果,均衡營養。

醫院送禮探病勿鐵齒,這些水果千萬別出現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23日


恐怖醫生長期在水杯下藥,害主管患病自殺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內蒙古赤峰市第二醫院放射科副主任田繼偉,在兩年內持續在張姓女科主任水杯中下藥,導致張姓主任患上股骨頭壞死、白內障、子宮肌瘤、糖尿病、肝囊腫等多種疾病,最後更因不堪病痛折磨而服藥自殺。田繼偉一審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上訴後近日遭駁回,維持原判。《新京報》、《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報導,46歲的田繼偉是赤峰市第二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擅長通過放射科設備檢查達到明確診斷和輔助診斷。他供述稱,由於張姓女主任平時在放射科開會總罵人,他對張某的工作方法不滿,二人相處得很不愉快。
後來,他聽張某說自己血糖高,對荷爾蒙過敏,就想偷偷給張下點藥和糖,讓張喝下去之後加重病情,無法上班,在單位就見不到張某了。2014年3、4月間,田繼偉多次將混合藥物倒入張某飲水杯、保溫壺內,張某飲用後,身體出現發胖、面色潮紅、腿變細、肌無力等症狀。張某先後到多間醫院治療,但未見好轉,且病情逐步加重,頭髮全部掉光。2015年12月29日8時許,張某在其辦公室門口發現田某將不明物體放入自己飲水杯中,於是打開手機錄影模式,放在辦公室檔案櫃裡,錄到田某多次在她飲水杯裡投放不明藥物的過程。
2016年1月21日,張某報案;3月19日,民警在其辦公室將投放藥品的田某抓獲歸案。經法醫鑑定,被害人張某因長期大量攝入荷爾蒙藥物,致兩側股骨頭缺血壞死,並罹患賀爾蒙障礙的庫欣氏症候群,皆構成二級重傷;另外也導致她左眼白內障,胸椎、腰椎體壓縮骨折,構成輕傷。2016年5月23日,張某告知丈夫王某中午不回家吃飯後,離開單位,並關閉手機。王某發現張某失蹤後向公安機關報警。5月26日,在赤峰市紅山公園內一座山上發現張某遺體。經法醫鑑定,張某是服藥中毒死亡。
經鑑定,田繼偉在張某飲水中投放的是皮質類固醇 Dexamethasone,導致健康狀況惡化,後服用安眠藥自殺,法院據此對田繼偉從重處罰。2017年4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田繼偉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需民事賠償4821元人民幣(約2.2萬元台幣)給死者丈夫王某。宣判後,田繼偉以「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有誤,應以故意傷害罪(未遂)定罪處罰;因沒有證據證明其行為對張某造成傷害結果,故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或對其免予刑事處罰」等為由,提出上訴。
2018年1月3內蒙古高院公布二審判決書,認為田繼偉採取秘密手段,長時間持續往張某飲水杯中投放自製藥物混合液體,導致張的健康狀況惡化,致張某重傷,張因不堪忍受而過量服用安定類藥物自殺,原告構成故意殺人罪,且手段卑劣,情節惡劣,後果嚴重,其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主觀故意明顯,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故維持原判。

恐怖醫生長期在水杯下藥,害主管患病自殺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07日
☆ ☆ ☆
健康醫療1077輯
健康醫療1076輯
健康醫療1075輯
健康醫療1074輯
健康醫療1073輯
健康醫療1072輯
健康醫療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有許多邊緣弱勢家庭,需要被關懷照顧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