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說明文字 |
腦中風後手腳僵硬是因為痙攣!肉毒桿菌治療幫助肢體復健
★ 盧映慈
★
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名,根據2019年統計資料,有1萬2176人死於腦中風相關的疾病,而每年會新增 3~5 萬多名腦中風的患者,每個人終生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 1/6。在今年4月,玉山金控科技長、也是 AI 專家的陳昇瑋,就是因為撞到頭而引發腦部出血性中風而死亡。但即使有 2/3 的人可以度過這段死亡關卡,這些人在之後也會有「失能」的問題,導致行動不便、無法自行穿脫衣服,甚至生活無法治療。
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中風半年之後,還有超過一半的患者會有失能的狀況,而有大約4成的患者會有「肢體痙攣」的狀況。「肢體痙攣是因為腦傷,腦部神經受損而產生的問題。在腦中風一開始,很可能只是輕微的無力、肌肉緊繃,但在經過幾個月之後,可能就會出現肢體痙攣的狀況。」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陳柔賢說。肢體痙攣是指肌肉過度緊繃、無法放鬆的狀況,比如手肘無法伸直,讓手臂一直呈現彎曲的狀況,或是手指無法攤平;走路的時候無法彎曲膝蓋、小腿過度緊繃而讓腳掌無法維持平衡等。
陳柔賢說,「基本上小關節、中關節、大關節都有可能無法正常運作,所以肩膀、手肘、手指、膝蓋、髖關節都可能失調。」而之所以會產生痙攣的狀況,是因為在復健的時候,會透過復健的動作讓周邊的肌肉繼續使用,來刺激大腦神經的「重整」,讓還沒壞死的腦細胞重新接受訓練,使得腦細胞的神經維持需要的可塑性;但大腦的腦細胞在重整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問題,就會傳遞一個「過度緊繃」的訊號,導致痙攣。
「急性期度過了之後,才是很大的難關。」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就說,因為肢體痙攣通常不會在中風當下就出現,所以仔細注意中風後的復健、症狀,就是很重要的關鍵。中風後肢體痙攣的症狀:① 手指往掌心彎曲。② 手腕內彎。③ 手臂蜷縮。④ 腿部僵直。⑤ 腳趾向下彎曲等。⑥ 無法自行吃飯喝水。⑦ 無法自行沐浴更衣。⑧ 無法自行如廁等。⑨ 甚至無法自行搔癢。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陳志昊則表示,其實現在健保已經通過使用「肉毒桿菌」來治療中風造成的肢體痙攣,「雖然肉毒桿菌可能會跟醫美聯想在一起,但肉毒桿菌是可以幫助放鬆肌肉的。」陳柔賢就說,肉毒桿菌的功能有2種,一種是放鬆肌肉,另一種是阻斷肌肉傳遞給大腦的訊號。「比如斜頸症,脖子太緊繃,肉毒桿菌可以放鬆肌肉,打下去就慢慢恢復;而另一種,就像中風造成的痙攣,其實是腦部給訊號讓肌肉僵硬,阻斷訊號可以幫助大腦不要有錯誤訊號。」
陳志昊說,無論是腦血管阻塞、或是出血造成的中風,甚至是腦部的受傷,只要是腦傷造成的痙攣,基本上都可以使用肉毒桿菌來治療。讓神經科醫師來評估時間點,可以更清楚的抓到需要使用的劑量、部位,效果可能更好。過去在中風後的治療,大宗還是復健運動等非藥物治療,但鄭建興說,復健治療對於中重度痙攣的效果不那麼好,但用口服藥物,又會有嗜睡等副作用,所以局部的肉毒桿菌注射,其實可以幫助不少。「我們讓痙攣下降到一定程度,再開始進行復健,雙管齊下會更好。」健保給付肢體痙攣肉毒桿菌注射的條件:
① 20歲以上成人中風後之手臂或下肢痙攣。
② 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6個月以上,下肢至少3個月以上仍有痙攣。
③ 痙攣程度符合中度到中重度,排除臥床及關節不可逆攣縮者。
④ 現地區醫院以上醫療機構提出申請
⑤ 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申請時須檢附病歷資料、治療計畫及照片或影片。
⑥ 每年最多3次,列出每條肌肉要注射的劑量。
曾是美髮設計師的劉先生在2018年中風,一開始很灰心,後來在朋友的鼓勵下決心復健,坐輪椅只坐2個月,拐杖走路1個半月,但後來因為肢體痙攣張力過大,讓他的左手緊緊握拳、完全不能鬆開,後來決定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注射一個月後,感覺手腳肌肉比較放鬆,不會那麼緊繃,「下一步我要進步到手可以自由的握、放。」陳柔賢則提醒,現在健保資格放寬,所以患者、照護者也可積極與神經內科或復健科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計畫,依照自己的需求,不需要再忍耐痛苦,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幫助自己恢復。
★
腦中風後手腳僵硬是因為「痙攣」!肉毒桿菌治療幫助肢體復健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1日/腦傷
☆ ☆ ☆
腦中風後復健遇瓶頸…肢體痙攣復健效果差!健保開放肉毒治療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11日/腦傷
肉毒桿菌幫助腦傷患者輕鬆復健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8月20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癱瘓可望變成可治之症!細胞療法見曙光
★ 林怡亭/報導記者
★
神經損傷導致的肢體癱瘓,患者大多無法痊癒,不僅得面臨病痛,也得接受無法站起來的殘酷事實,為了幫助更多肢體癱瘓患者,義大醫院院長、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杜元坤總會長從鼻腔幹細胞、許旺細胞到間質幹細胞的一系列研究,找到將神經細胞產品化的機制,不僅有機會將斷裂的神經再度接起來,也使治療上變得更簡單普及。醫療技術逐漸提升,未來若能將神經系產品化,癱瘓就不再是不可治之症。
過去就以脊椎神經及臂叢神經重建手術「杜氏刀法」享譽國際的總會長杜元坤表示,雖能藉由神經繞道顯微手術治療癱瘓病人,但臨床上仍有三成至今全球醫界仍束手無策,也因此讓他投入基礎及臨床研究,可望為病患找到新出路。杜元坤總會長解釋,若能將鼻腔幹細胞、許旺細胞或間質幹細胞,經過萃取及培養之後,製成醫療產品,就能幫助大部分醫師輕易投放到癱瘓患者的神經損傷處,接起斷裂的神經。但神經細胞各有優缺點,像是鼻竇炎、慢性鼻炎等患者的鼻腔幹細胞不易培養,成功率不高。
若為間質幹細胞雖不容易感染,但缺點卻得動刀才能取得,相對風險較高。在實驗中,杜元坤先透過鼻腔幹細胞取得的外泌體,協助身體內的細胞轉化為對神經生長有利的環境再將許旺細胞或間質幹細胞加上纖維後做成條狀,修補在神經受損部位上,或做成膜狀,包覆在神經受損部位外面,反應在動物實驗上,可讓斷裂的神經順利長過去,恢復功能。杜元坤理事長強調,目前仍在動物實驗階段的神經細胞產品的治療方式,可望能帶給患者們一點希望,未來重拾生活的日子。
★
癱瘓可望變成可治之症!細胞療法見曙光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13日/神經
☆ ☆ ☆
☆ ☆ ☆
國衛院:外泌體有助修復腦損、促進腦神經再生
★ 彭幸茹
★
今年七月國衛院發佈一個研究報告,他們發現在對腦部有受損的小鼠注射幹細胞的「外泌體」時,觀察到受損的神經細胞竟長出突觸,神經細胞的數量也能恢復到原本的六成,此項研究發現也受到國際幹細胞學家 Dr. Anthony Atala 的重視,期許未來在治療腦損傷和神經退化疾病上能有突破性的發展!
陽明大學生化所博士張薏雯解釋,科學家在實驗室養細胞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時時刻刻的關注細胞的變化,而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細胞在培養的過程中,會吐出許多的小泡泡,這樣的現象,科學家原以為是細胞倒垃圾的過程。但因為太好奇這些被吐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所以就有科學家把這些小泡泡收集起來,結果才發現,裡面居然存有好多的物質,後來科學家稱呼這群小泡泡為外泌體(Exosome),而它具備的功能有下列三點:
① 分子夠小:外泌體的平均大小,大約是在 30 ~ 100nm,屬於柰米等級,因為分子小,所以有容易被吸收的特性。
② 脂質雙層:
因具有脂質雙層的構造,所以和其他細胞易相容,可對身體帶來一些再生修復的作用。
③ 傳遞細胞間的訊息:外泌體存在的最大功能,就是傳遞細胞與細胞之間的傳令者,舉例來說,像是當皮膚細胞出現異常情形時,就會釋出外泌體,去跟其他的細胞傳達需要救援的訊息,讓健康的細胞到有問題的地方,進行再生修復的作業。
在《Heho Topics》的影片中,就舉國衛院運用外泌體來研究腦部受損的研究為例,研究人員將幹細胞所吐出的這些外泌體,經過純化、萃取後,再打入有腦部受損的小鼠上,被發現能夠修復神經及腦細胞的突破發現,張薏雯博士對此表示「外泌體的應用價值,或許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大」。由此可看出,生物醫學的發展,不僅是各項幹細胞的治療應用外,外泌體也是另一個重要的項目!
★
曾被當作垃圾的外泌體原來具有維修功能!國衛院研究發現:有助修復腦損、促進腦神經再生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8日
☆ ☆ ☆
失智、腦損治療大突破!國衛院:外泌體應用比幹細胞還好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7月13日
幹細胞外泌體,神經再生新突破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7月13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中風偏癱竟能彈鋼琴,經顱磁刺激可用於多項腦部疾病治療
★ 王志成/報導記者
★
台灣約每18分鐘就有一人中風,即每年約3萬人腦中風;一旦家中有人中風,整個家庭影響甚鉅,主因就在於中風後遺症。50歲的李小姐半年前發生右側肢體無力偏癱,至醫院檢查治療發現左側中大腦動脈區域梗塞及高血脂症,後續接受了復健,但是出院後其上肢動作仍不佳,對於無法回到工作崗位,無法正常自理生活,情緒難免低落,經以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已經可以流暢的彈奏一首李老師喜愛的鋼琴曲目、戴喜愛的耳環吊飾。
中山附醫復健醫學部曾聖維醫師表示,腦中風疾病會造成社會、家庭、患者各方面的沉重負擔,根據2017年衛福部的統計,台灣約每18分鐘就有一人中風,即每年約3萬人腦中風;而每10位腦中風患者中,有兩位長期癱瘓臥床,五位需家屬照護,七位無法從事原先的工作。
【重覆經顱磁刺激的原理】
曾聖維說,由於大腦兩側會透過胼胝體互相競爭,使得若一側腦細胞中風後死亡,對側腦細胞就會相對地過度活躍進而阻礙患側腦部功能的恢復;此外受損區域雖然部分神經細胞已經死亡,但周圍存活組織可能因神經可塑性替代原本喪失的功能。磁刺激就是調整腦部的活性,開啟新的鍵結,以增進功能的恢復。透過精準的腦部定位,給予連續短暫重複磁脈衝穿過顱骨,誘發出感應電流刺激,若能抑制健側腦部活性或促進患側腦部活性,使腦部迴路重建,應可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
【重覆經顱磁刺激的療程】
曾聖維表示,一般患者第一次接受治療時會先測定動作閾值來決定治療強度,一般療程為星期一至五,連續兩周共十次的經顱磁刺激搭配復健,目前研究顯示可改善中風後遺症,而在中風越早期其神經可塑性越高,接受經顱磁刺激的效果越顯著。
【重覆經顱磁刺激的應用】
曾聖維強調,目前美國使用於憂鬱症及強迫症的治療;歐盟則用於中風、嚴重憂鬱症及慢性疼痛;台灣則於2018年通過使用於藥物反應不佳的嚴重憂鬱症。目前廣泛研究可用於憂鬱症、焦慮症、腦中風後的運動、吞嚥、語言及認知後遺症、帕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等神經元退化性疾病、偏頭痛、慢性疼痛、睡眠障礙以及耳鳴患者。不過,若患者被告知不能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如有心臟節律器)、顱內有金屬植入物(如血管夾、人工電子耳)或曾經有癲癇病史則為禁忌症。少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誘發癲癇發作或血管張力失調性昏厥。
★
中風偏癱竟能彈鋼琴,經顱磁刺激可用於多項腦部疾病治療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8月28日/腦神經
☆ ☆ ☆
多年疼痛好不了,神經阻斷找回人生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7月10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車禍下身癱,她靠神經再生救下半生
★ 黃仲丘/台北報導
★
現年30歲的鄧小姐在7年前在美國發生車禍不幸脊椎發生嚴重脫位,雖然立即在當地醫院做脊椎減壓及復位手術,仍然因為神經嚴重挫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大小便都無法自理,事發5個月後回台,幸運接受北榮神經再生醫學療法,促進神經再生搭配積極復健,半年後已可大小便,一年後大腿可以開始動,5年後已可靠輔具自行走路,原本全癱的她也即將在8月步入禮堂挽救了下半生。
神經再生醫學專家、北榮神經修復科教授鄭宏志表示,鄧小姐7年前在美國華盛頓州發生車禍,造成當時23歲的她腰椎第1節第2節脫位,雖然緊急送往當地醫學中心進行急性脊椎損傷的減壓手術及復位手術,但仍因為神經嚴重挫傷,導致下半身神經傳導失效,完全癱瘓。鄧小姐表示,發生意外後下半身完全沒有感覺,直到回台將近一個月才覺得不妙,幸好加入鄭宏志醫師的神經修復專案治療計畫,於2011年9月施打「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搭配物理治療復健來幫助神經修復,接受療法半年後,她原本失去的尿意感,竟然回復了。
一年後大腿開始可以動,並可稍作站立,經過5年後已經可以靠輔具走路。鄧小姐說,因為這項療法,讓她可以再度站起來,雖然現在到戶外仍然需要靠輪椅,感覺神經仍未回復,但許多短距離的站立移動,她已經可以自理,8月即將步入禮堂的她也希望婚禮當天,能夠儘量靠自己的雙腳走在紅毯上。鄭宏志表示,台北榮總團隊自11年前起研發一種神經細胞生長因子藥物「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能夠促進神經細胞代謝再生、神經微血管生長,並幫助神經修復,鄧小姐當時是申請專案免費治療而受益。
鄭宏志表示,一般脊髓損傷,需在48小時內完成減壓手術復位手術等緊急處置,而像是注射「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則建議在事發後2個月內的黃金期接受治療會有較好效果,但提醒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適合神經尚未斷裂者注射,如果神經斷裂者要進行此療法,則須經手術接合神經後才合適,嚴重損傷者也可能僅能回復像是握滑鼠等局部功能,沒有辦法像鄧小姐有如此良好的回復成果。目前這項藥物國內已進入人體實驗第三期,預計3年到5年會有新藥問世。
★
車禍下身癱,她靠神經再生救下半生
蘋果日報 醫療創新~2018年07月19日
☆ ☆ ☆
閃到腰變壓迫神經,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拯救他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3日
★
★
脊椎電子貼片刺激,下身癱瘓者能走了
★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
★
美國3名腰部以下全癱瘓的患者,拜植入脊髓的電子貼片之賜,終於能重新走路。專家稱,這種刺激裝置裝在脊椎受傷部位下方,協助原本從大腦無法傳出的訊號抵達腿部肌肉,讓患者可以行走。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項由路易斯安那大學與梅約診所(Mayo Clinic)合作的研究結果,昨天同時刊登在《自然醫學》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其中兩名患者為完全性脊髓損傷,即受傷部位以下完全喪失運動與感覺之功能,如今靠助行器可以走路。
23歲患者湯瑪斯(Kelly Thomas)是接受路易斯安那大學治療的兩名患者之一,裝貼片後進行數個月密集復健。她說:「參與這項研究,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給了我一個在車禍受傷後不敢想的希望。」湯瑪斯說第一天自己跨出第一步時,是復健過程很令人激動的里程碑,「我將永生難忘」。因騎登山單車出意外癱瘓的35歲男子瑪奎斯(Jeff Marquis)也是受惠者,如今他靠助行器或旁人扶手,也能走路。
第3名受惠者是29歲的奇諾克(Jered Chinnock),他是騎雪地摩托車出意外,他在梅約診所接受治療,能靠助行器走逾100公尺。電子貼片無法修復損傷,但能刺激脊髓下方神經,包圍受損脊椎,讓大腦的訊號傳到目標肌肉上,讓患者可控制自己的行動。當刺激關閉,患者有意識的動作也會停止。領導梅約診所團隊的神經外科醫師坎道爾李形容這項成果:「十分令人興奮,不過它還在初步階段。」包括治療的精確作用機制,以及適用哪些患者等都需進一步研究。
★
脊椎電子貼片刺激,下身癱瘓者能走了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9月25日/腦波
☆ ☆ ☆
癱瘓病人植入脈衝產生器,大腦下肢不再失聯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11月29日/腦波
☆ ☆ ☆
新增說明文字 |
清大用晶體結構解開腦部鈣化之謎,治療失智露曙光
★ 王駿杰/新竹報導
★
類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病症起因之一是腦部基底核出現鈣化,腦細胞表面的膜蛋白通道阻塞,無法傳送信號分子及營養到細胞內。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孫玉珠研究團隊利用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光源,進行X光繞射磷酸鹽轉運膜蛋白晶體,得出繞射圖後進行運算,成功解析出膜蛋白的立體結構,並透過基因序列找到膜蛋白突變的確切位置,讓人類得以首次「看到」失智症的病因。
孫玉珠研究團隊與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蕭傳鐙實驗室合作,解開「磷酸鹽轉運膜蛋白」分子結構之謎,使失智症的治療露出一線曙光。這項由科技部尖端計畫支持的研究成果登上今年8月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成為台灣膜蛋白研究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孫玉珠表示,膜蛋白是鑲嵌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負責傳遞信號並供應能量到細胞內,在藥物開發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磷酸鹽轉運膜蛋白則是將磷酸鹽及鈉離子運送到腦細胞內的重要通道,一旦發生病變,通道阻塞,磷酸鈣就會沈澱在細胞膜表面,最終導致腦部基底核鈣化,產生類帕金森氏症的動作障礙或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病變。孫玉珠指出,解析磷酸鹽轉運膜蛋白並找到突變位置已為治療腦部鈣化踏出了第一、第二步,接下來將與醫師合作,以此結構為基礎來設計藥物,利用電腦計算及模擬,實驗篩選出有效的化學小分子,讓膜蛋白恢復正常,「重新打通阻塞的傳遞通道,撥開失智症患者腦中的迷霧。」
要解析膜蛋白分子結構,首先要培養出膜蛋白晶體,才能用X光繞射的方法看到其中的結構。孫玉珠展示顯微鏡下只有芝麻粒十分之一大小的膜蛋白晶體,「它有稜有角、晶瑩剔透,且蘊藏著重要的分子結構資訊,對我來說比鑽石還珍貴美麗。」主要負責培養膜蛋白晶體的是研究團隊中的清華大學生資所博士後研究員蔡佳吟。她說,培養第一顆的磷酸鹽轉運膜蛋白晶體就花了一年的時間,之後又耗時一年才得出優化穩定的晶體。
★
清大用晶體結構解開腦部鈣化之謎,治療失智露曙光
udn 元氣網/科別~2020年08月31日/腦細胞
☆ ☆ ☆
大腦表面光滑是罕病「平腦症」!研究找出致病新基因產前預防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2日/生物基因
長庚陽明團隊發現 「平腦症」致病新基因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22日/生物基因
大腦平滑無皺摺併發展遲緩癲癇,平腦症異常基因找到了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22日/生物基因
☆ ☆ ☆
新增說明文字 |
神經再生新藥威,有脊損患者用過後甚至重新站起
★ 黃仲丘/台北報導
★
脊損患者透過再生醫學技術將有好用新藥。台北榮總團隊自11年前起研發一種神經細胞生長因子藥物,經近300位脊損患者的人體臨床實驗,證明能有效幫助脊椎損傷患者復原,沒有副作用,即使患者病情已無法再站起,也能回復如握滑鼠能力、皮膚痛覺等,生活至少可自理,不致生褥瘡。此新藥今年3月已進入臨床試驗第3階段,預計最快約5年問世。神經再生醫學專家、北榮神經修復科教授鄭宏志,在過去的研究中找到能啟動神經細胞再生的關鍵蛋白質「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對此他表示,神經細胞會微量產出此生長因子,其扮演著促進神經細胞代謝再生、神經微血管生長的角色,還能幫助神經修復,但脊隨損傷後,會造成大量神經細胞死亡,導致患者身體已無法分泌足夠的再生因子。鄭宏志表示,透過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現已可人工製造「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北榮團隊看好該蛋白質對神經再生的效果,希望能使其成為藥物,應用在脊損患者的臨床治療,因此自11年前起,便針對300位脊椎損傷患者進行2階段人體試驗,結果發現,接受神經減壓手術的患者再搭配該藥物,癱瘓都有改善。
研究團隊成員、北榮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昭慶表示,這項藥物的好處是,目前還沒有看到脊損患者出現副作用,且都有進步,雖不能保證患者一定能從癱瘓再站起來,但有些人從原本手完全不能動,回復到可以自己握滑鼠,也有患者下肢皮膚原本無感,後找回感覺,這些小小的進步,對患者生活就有很大改善,也可望避免褥瘡,還有用藥效果特別好的患者,搭配復健6個月後,已重新站起。鄭宏志表示,這項新藥即將進入第三階段的雙盲測試,亞東醫院、高雄榮總也將一起加入,預計最快5年能問世。
★
神經再生新藥威,有脊損患者用過後甚至重新站起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6月09日/生物基因
★
★
中研院模擬漸凍人發病進程,盼找到致病機制
★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
★
漸凍症的致病機制可望被找到!中研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人則的研究團隊,利用化學生物學與光學技術,設計出光控探針,可以誘發致病蛋白在細胞中異常堆積造成病變,藉此模擬漸凍人致病的進程,並提供醫學研究人員探討致病機制。未來盼能擴及至亨丁頓氏舞蹈症、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ALS)俗稱【漸凍症】,由於無法早期診斷且病發後無法治癒,僅能透過治療延緩病情,因此找出致病原因與治療方式一直是研究者積極研究的項目。
黃人則說明,過去進行致病研究時是利用分子化學技術誘發神經細胞病變,但這項技術往往不能鎖定單一對象與位置,因此較難模擬出理想的研究樣本。透過精密的光學技術,則可以針對特定的神經細胞,使其病變,以達到研究罕見疾病的目的。近年 TDP-43 蛋白已被證實於漸凍症病友的細胞包涵體中堆積,但這個蛋白在致病機轉中所扮演的角色卻仍然不明,因此目前研究與醫療人員對於漸凍症的早期診斷及治療依舊束手無策。
黃人則表示,光控探針的技術不需使用複雜的顯微注射,利用光學照射的方式,即可讓 TDP-43 蛋白在特定細胞中聚集,進而引發神經細胞病變或死亡,藉此模擬神經細胞在退化疾病中的狀態。由於漸凍症屬於罕見疾病,因此病例收集並不容易。黃人則表示,這項研究已經進行了將近十年,目前團隊與台北榮總共同合作,透過檢測檢體,希望能找出致病的機制。
除了模擬致病環境外,未來這項技術可望投入第一線的醫療補助。黃人則說明,對於已經發病的病友,醫生可以透過這項技術檢測其活體細胞對於藥物的反應,藉此提供更為精準的醫療與投藥方針,減輕病患的痛苦。目前這項技術以漸凍症作為研究標的,黃人則表示,希望未來能逐步用於亨丁頓舞蹈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檢測與治療,造福更多病友與家屬。
★
罕病》中研院模擬漸凍人發病進程,盼找到致病機制
自由電子報/健康醫療~2017年08月10日/神經退化
☆ ☆ ☆
新增說明文字 |
研究細胞自噬,日學者獲諾獎
★ 諾貝爾獎網站、東京工業大學網站
★
2016年諾貝爾獎昨揭開序幕,71歲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以「發現及闡述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獲諾貝爾生醫獎殊榮。細胞自噬有如細胞資源回收過程,大隅以突破性研究,確認與細胞自噬有關的15種基因,解開細胞自噬之謎,有助於研究抗壓、抗老化、癌症、糖尿病和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他得知獲獎時略感驚訝,表示「倍感殊榮」。負責評選的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肯定大隅在1990年代針對細胞自噬的出色研究。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細胞自行瓦解和回收的過程。當人體接收到飢餓或壓力等訊號時,細胞會先將多種蛋白質和脂質形成吞噬泡,吞噬泡會將受損的胞器或蛋白質包圍,形成「自噬體」。自噬體有如裝滿垃圾的垃圾車,會與扮演垃圾處理場角色的「溶小體」結合,受損的胞器或蛋白質最後會在溶小體內分解或代謝,完成自噬作用。大隅昨稍晚在擔任榮譽教授的東京工業大學開記者會,面對媒體大陣仗,他表示得獎是至高榮譽,也稱「感受到諾貝爾獎特別的份量」。
據諾貝爾官網,透過大隅的研究,人們發現細胞自噬作用可快速提供細胞能量,有助於人體應付飢餓或各種壓力。當細胞感染時,該作用可消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細胞自噬也與胚胎發展和細胞分化有關。細胞更可透過自噬作用,消滅受損的蛋白質和細胞器,有助於對抗老化的負面結果。細胞自噬作用出現問題時,將導致巴金森氏症、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這是連續3年有日本科學家獲得諾獎肯定,大隅是第4名獲生醫獎的日本學者。他曾在2012年9月應邀來台演講。
中研院生化所副研究員陳光超昨說,大隅是細胞自噬調控基因的研究先驅,該機轉對目前只能延緩惡化的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可望藉細胞自噬扮演「清道夫」角色,清除細胞內不正常的蛋白質堆積,有治癒機會。 陳光超說,細胞自噬現象約在1960年代就被發現,但對其調控基因一直都是謎,直到大隅1990年投入研究後,經過近50年才揭開細胞自噬調控基因的神秘面紗,且自2000年起,細胞自噬研究領域蓬勃發展,目前已和神經退化疾病、癌症和感染醫學等連結,可望用於臨床治療。
專長癌症治療的陽明大學免疫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慕華表示,大隅的偉大發現讓細胞自噬可望用於臨床治療,目前已知癌細胞為抵抗化療,會透過細胞自噬求生,如口腔癌患者化療後,會有少部分的癌細胞無法被清除、出現抗藥性,推測與細胞自噬有關,將來若針對癌症開發抑制細胞自噬藥物搭配化療,有機會進一步清除頑強的癌細胞。
在東京工業大學擔任教授的大隅獲獎後受訪時提到為何投入細胞自噬研究,「我想要一些與他人不同的研究。我認為(細胞)自行分解是有趣的主題。」他說:「人體不斷在重複自行分解或自噬的過程,會在形成和分解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這就是所謂的生命。」諾貝爾獎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大隅可獲800萬瑞典幣(約2940萬元台幣)獎金。細胞自噬(autophagy)是從植物到人類,所有動植物共通、細胞最基本的功能。如今科學界逐步證明,它和下列各種生理機能有關。
★
研究細胞自噬,日學者獲諾獎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6年10月04日/神經退化
☆ ☆ ☆
新增說明文字 |
腦癌有新解了,中研院讓大腦血腦障壁「芝麻開門」
★ 黃仲丘/台北報導
★
大腦的血腦障壁可稱為大腦的防護罩,但這層防護罩,卻成為治療腦腫瘤時,阻絕化療藥物的障礙,中研院生醫所最近發現,在靜脈注射極低劑量的血管生長因子,能夠順利讓藥物進入腦部,從罹患膠質母腫瘤細胞的小鼠身上發現,注射血管生長因子可讓化療藥物進入腫瘤的劑量增加13.6倍,讓老鼠壽命從原先的40天延長至80天,這項發現在不久將來,也可應用治療最難纏的腦癌膠質母細胞瘤。大腦的「血腦障壁」在維持大腦生理平衡與神經系統保護上扮演關鍵角色,但這層防護罩對於腦癌患者卻是一大阻礙。
臨床上約有90%的化療藥物在靜脈注射後會被血腦障壁阻隔,現今能夠穿透血腦障壁的小分子藥物,也有多達70%的患者會出現抗藥性,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清河的研究團隊今表示,已經找到打開「血腦障壁」成功輸送奈米藥物的腦癌治療之鑰。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謝清河表示,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常見也是最致命的腦癌,此種腦瘤生長快速且極具侵犯性,無法單靠開刀清除,即使合併化療或電療,仍只有不到5%的患者可以活超過5年,在確診後患者僅剩下12個月到15個月左右的壽命。
此外,目前臨床上一般常用的化療藥物,因為90%以上都會被腦部特有的「血腦障壁」阻隔,無法穿透部位產生療效。謝清河表示,過去研究團隊在2012年發表於《轉譯醫學雜誌》的研究中,意外發現在心臟注射「血管生長因子」,可短暫卻很明顯的增加奈米粒子通過血腦障壁的程度,因此突發奇想,或許這樣的機轉可用在促進腦部的核磁共振顯影與化療藥物的傳送。
過去「血管生長因子」稱為血管滲漏因子,可大幅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相關組織液的滲漏,過去發現此滲漏因子也可增加血管增生,因此改名為「血管生長因子」。研究團隊在透過顯微手術將人類膠質母腫瘤細胞植入基因轉殖小鼠的大腦中,結果發現癌細胞會造成老鼠快速死亡,老鼠在40天內就會死亡。「血管生長因子」就像芝麻開門,打入身體中45分鐘,血腦障壁會短暫打開2小時,結合奈米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注入靜脈後,結果發現可以提高這類化療藥物進入腦內的劑量達13.6倍。
之後發現每3小時芝麻開門一次的多段式治療,不僅沒有產生明顯副作用,不用增加化療藥物用量、腫瘤迅速縮小,老鼠平均壽命延長了2倍以上,可達80天。「血管生長因子」芝麻開門,也可增加腦部核磁共振造影的效果,研究團隊從豬隻研究發現,同樣劑量的顯影劑的顯影效果,可達2.5倍,也可在腦瘤還不明顯的階段,提早發現腦瘤。這項技術已在台灣、全球拿到專利,現正向衛福部申請藥物適應正審查,希望一年後可通過,將來除了化療、顯影、也有機會應用於細胞療法、抗體等治療。
★
腦癌有新解了,中研院讓大腦血腦障壁「芝麻開門」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5日
☆ ☆ ☆
不性福竟是腦瘤惹禍,3D定位免開腦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9月02日
「逆齡再生」靠輸血?美研究人血或可治腦退化症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11月01日
★
★
暖心名醫阮郁修,後山拆彈造福花東民眾
★ 陳佳慧/報導記者
★
在花蓮慈濟醫院白色的走道上,一個個病患守在診間外等待醫師的到來,尤其放射科介入治療門診外,一群患者正等待著是他們的救星,被稱為「後山拆彈專家」的阮郁修醫師到來。阮醫師視病猶親,解釋病情時有條不紊,讓病患感到既親切又安心。病友陳媽媽說:阮郁修醫師很細心也很有耐心,不懂的都會跟我解釋清楚,我偏頭痛了好幾年就是找他治好的!台灣每100人內就有三人罹患腦動脈瘤,猶如活在不定時炸彈的威脅之下,每天都擔心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的顱內大出血。
其中病患又以女性居多,長期的高血壓、抽菸、腦血管發炎以及停經後賀爾蒙的不穩都會增加腦動脈瘤發生的可能性。早期腦動脈瘤的治療方式以開顱夾除手術為主,如今的技術已進步到血管內介入治療的微創手術,病患當天開完刀,平躺兩個小時就能下床走路。阮郁修醫師說,其實腦動脈瘤平時很少有徵兆,但有時會壓迫到腦內的神經,這時患者會出現頭痛、眩暈或是視力模糊的情形。
醫師回憶,他曾經碰過一位年僅23歲的患者,住院時本來以為是中風,但經過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腦內有個直徑五公分大的腦動脈瘤,因為動脈瘤內的血栓,才造成缺血性中風,經過置放血流導向器後,這顆巨大的腦動脈瘤被「成功拆彈」,患者也回復了正常的意識,沒了偏頭痛,生活品質也大幅改善,術前術後彷彿活在不同世界。阮郁修從小就對於圖像記憶特別拿手,念醫學系時在影像檢查的課程總是名列前茅,讓當時授課的教授印象深刻,對他圖像記憶的能力讚許有加,還送了他最新的影像醫學原文書。
阮郁修笑說:「那時的同學都說我應該去當警探破案,因為我對圖片跟影像很敏感,常常一看就發現問題在哪裡。」除了對影像檢查十分拿手,阮郁修還是實習醫師時,學長姐就常誇他的手很巧,非常適合走外科。阮郁修說:「最後我選擇神經介入診療的領域,剛好結合兩個我最擅長的部份。」也是這樣的機緣,讓阮郁修在治療與診斷腦動脈瘤這個領域成為佼佼者。
花東的醫療資源比起北部或西部,來得更少也更不方便,若是稍微專門的治療領域,往往都要舟車勞頓到其他縣市治療,阮郁修醫師在花蓮服務超過十年,這十年內成功治癒了超過500名,每天都要擔心破裂的腦動脈瘤患者。「能讓患者不再提心吊膽,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與動力。」阮郁修說,雖然要在台北與花蓮的門診兩地跑,但能夠給予花東居民更好的醫療品質,他仍會繼續服務下去。
★
暖心名醫阮郁修,後山拆彈造福花東民眾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7月13日/腦外科
☆ ☆ ☆
橘世代銀未來產業高峰會,為台灣超高齡化社會做好準備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11日
☆ ☆ ☆
腦神經1097輯~失智
腦神經1096輯~情緒
腦神經1095輯~醫技
腦神經1094輯~病變
腦神經1093輯~調養
腦神經1092輯~衰弱
腦神經1091輯~失智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