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叔叔,長期投入董氏基金會之戒菸宣導志工 |
我認識的老兵~孫越叔叔
◎ 謝國榮/高苑科大行銷系助理教授,曾任小金門營長
※
孫越叔叔安息主懷了,在台灣不分藍綠與朝野,齊聲對他的病逝表達哀悼與不捨,孫越用他的一生奉獻給他摯愛的部隊、戲劇、教會、公益與台灣這塊土地上。孫越叔叔,一位外省的老兵與甘草人物,平凡又偉大,留給台灣人們無盡的追思與寶貴的資產,孫越無他,「愛與榜樣」發光發熱而已! 孫越因陶大偉的緣故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他決定要退出掌聲與鎂光燈下,過一個更能提升自己價值的生活。
他是37年的老菸槍,決心戒菸之後,長期投入董氏基金會之戒菸宣導志工,關懷弱勢不遺餘力。他為基督福音之緣故,走遍世界各地,他的證道與分享,皆出自他的肺腑之言與人生智慧,不知感動與激勵了多少人心!孫越擔任志工三十年,他的座右銘:「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他拍的捐血公益廣告:「伸出你熱情的手,做個快樂的捐血人!」讓很多人響應去捐血,深受其精神感召。
孫越是大陸老兵,他曾駐防盧溝橋,後又在金門歷經了八二三炮戰,在那個戰亂動盪與流離失所的年代,一生充滿了傳奇。他在電視與電影方面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他用他的戲劇人生與觀眾分享喜怒哀樂。他在《搭錯車》及《老莫的第二個春天》電影中,無論是肢體動作與眼神,表演得至為傳神,感人肺腑。因他本身就是老兵出身,他自己就是啞叔與老莫呀!《搭錯車》裡刻劃眷村火災及重建過程中,所引起老兵安身立命之深層問題;同時,在台灣,又有多少個「老莫」,終其一生是虛度春天,讓人同情與哀嘆。
我與孫越結識,是福音之緣故。1992年,我在小金門服役,孫越與寇紹恩牧師一行人登島傳福音,當時的小金門只有一間教會「烈嶼基督教會」,由年長的聶牧師夫婦牧會,島上基督徒不多。當天,我將全營沒有值勤的弟兄們全部集合在教會裡,聆聽孫越叔叔的見證分享:他從軍及從影的過程與辛酸、決志餘生奉獻給上帝及樂當終身的公益志工,他娓娓道來,當下讓很多人受到鼓勵。然後,在我營部與全體官兵用餐,他還特別為我們全營官兵祝福禱告,像一位溫暖的父親一樣。
在國共對峙時期的大小金門島上,曾經有多少老兵們艱苦地駐守,保護大台灣的安全,這些「孫越們」的身影,我都還記得。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炮戰,如果沒有在前線老兵們的冒險犯難,傷亡無數,台灣可能早已被老共赤化了。中橫公路的長春祠,所供奉的都是當年胼手胝足,開鑿山路,犧牲生命老兵們之英靈。過去六十多年來,台灣發展經濟,人民安居樂業,當年在本島與前線服役的老兵們,是一股嚇阻敵軍來犯重要之力量。如今,孫越叔叔上天堂了,我們不可忘記了他慈善與大愛的形象及所有老兵們的故事,他們才是真正的「台灣價值」。
※
我認識的老兵~孫越叔叔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04日
※
※
里長化身學校守護神,日夜導護巡邏護童安全
◎ 曾佳俊/新北報導
※
新北市五股區成州里長陳林益堪稱「校園守護神」,他將里內唯一一所小學視為兒子般照顧,除了親自率領志工們進行上下學導護工作外,夜晚巡邏校園周邊空屋危樓安全,空閒之餘還舉辦義賣活動籌款,幫助弱勢學童就學,老舊牆面更發揮童趣,以白雪公主等主題彩繪,成為街頭打卡新地標。「成州國小是里內唯一一所學校,自己的兒子、孫子都是成州國小畢業,對學校有深厚的情感,每一個學童就像我的孩子,希望這些孩子都能安心上學、開心成長。」62歲的陳林益感性地說著。
陳林益不僅注重校園維安工作,也募集愛心資源協助弱勢學童就學,辦理二手物資義賣活動,義賣所得做為營養午餐及學務之用,並募集善款頒發獎學金鼓勵弱勢學子向學,甚至自掏腰包致贈弱勢家庭急難救助金解決燃眉之急,幫助孩子慢慢成長茁壯。另外,陳林益也協助改善校園周邊環境,學校後門車道緊鄰老舊的駁坎牆面,周邊雜草叢生、垃圾問題嚴重,民眾避之唯恐不及,他從2014年起爭取經費逐段改造駁坎牆面,利用植栽妝點牆面,打造200公尺的南方松綠圍牆,並在牆上裝飾活潑可愛的圖案,讓環境增添蓬勃生動氣息。
喜歡小孩的陳林益,更有顆赤子之心,在里內用童趣十足的彩繪為老舊牆面穿上新衣,有綠野仙蹤、白雪公主等童話故事主題,活潑可愛的畫風,好像一幅幅會說故事的牆面,不但成為街頭打卡新地標,行走其間令人有好心情。民政局地方行政科長陳炳仲表示,陳林益曾任鄉民代表,除獲新北市特優里長表揚,也屢獲全國及地方里環境比賽肯定,擔任里長8年期間,大力推動校園安全及社區綠美化,並和志工一起維護校園安全及里內清潔,廣獲好評。
※
里長化身學校守護神,日夜導護巡邏護童安全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7月06日
☆ ☆ ☆
孫越因陶大偉的緣故受洗成為基督徒 |
霧台鄉宋文生,種樹萬株復育百公頃林地
◎ 陳宏銘/屏東報導
※
霧台鄉魯凱族的宋文生(52歲),20多年來辭掉三次公務發展及穩定月薪機會,埋守霧台山來從事種樹工作,迄今已種數以萬棵的牛樟、青剛櫟等各式樹種,復育了約百公頃的林地。「不管多陡,不管多斜,就是將樹種在對的地方」宋文生表示,種樹不是種多少棵,而是能保護多少土地,多少動植物種。霧台鄉愛鄉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宋文生,年輕退伍時曾考上警察,但當了三年警察後卻辭了工作,回部落再跟爸爸守護土地。為此,家族認為留在部落沒什麼收入,隔年再說服宋文生考上了法警,但宋竟沒去報到;2001年宋再被家人說服去考上守護森林土地的林務局巡山員,但他也只當了三個月就離職。
宋文生表示,很多部落親友都問他為何有好公職不把握,卻將生命花在已滿是林木的森林中,但宋自省後只說「我也在找答案,大概是種使命吧!」可能身上留著原住民的血,在祖父、父親的逐代教養下,宋文生強調「山林是一切生活的根基」,他看到政府的伐木,或山老鼠的盜採山林珍貴木種等,就是無法接受山林為何讓人予取予求。為了種樹,只要有小積蓄,就想辦法一塊塊買地種樹,或以買地作為私地,阻擋山老鼠私闢路徑行為來護木,被視為擋人財路,起過多次糾紛卻不畏縮。陪著宋文生多年種樹的妻子 Dresedrese,平日夫妻除了忙於種樹,妻子也開早餐店貼補家用。
她說,基於理念信仰而種樹多年,後來陸續生下一對子女後,備感生活經濟壓力,一度想放棄這理想。但莫拉克風災後有友人聽聞此狀況,找了些社團、朋友來贊助支持,讓夫妻倆對種樹重燃希望。現在靠認養種樹一棵每年約1200元的贊助,雖然每年增加約20萬至30萬元間的費用,讓每年能增加約3000棵的樹,活在山林中。Dresedrese 表示,樹主要還是老公在種,她是早餐店或家事忙完,有時陪著老公駕駛「我們的藍寶堅尼」老農用車(其實是藍色小貨卡)上山,看哪區山林有空地要再種一棵、探山林中哪處山徑需修補、甚至巡視山林間水管哪裡需再補修替換,守護我們這塊大地母親。
※
三度棄公職守護山林20年,種樹萬株復育百公頃林地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5日
※
※
央大學生團隊,以農村民宿打造新屋新體驗
◎ 唐植梅/桃園報導
※
桃園千年藻礁生態備受全國矚目,位於旁邊的新屋永興社區,卻因為是老人居多的偏鄉,極少被人注意;但是,有一群大學生驚豔它的純樸,於是組成了團隊,打算引進國外的民宿制度,幫助這裡改造成為民宿,還要讓不懂英語的老農也能接待國外的旅客,讓農村民宿變成國際旅客最貼近台灣的輕旅行之一。在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擔任祕書的葉玉珍,從小就住在永興社區,她形容這個社區,沒有學校、沒有醫院、沒有便利商店,甚至沒有廟宇,是偏鄉中的偏鄉,但也因為少有外人來,所以環境非常自然。
為了讓這群大學生體驗道地的在地生活,她帶著他們早上到蓮花池採蓮蓬,把裡面的蓮子直接剝來吃,中午到田裡挖蕃薯焢窯,天黑了也不急著睡,大家一起到藻礁上觀星看月。團隊成員之一的林亦謙說,「這是以前我從未體驗的生活,很有趣,尤其是焢窯,在爸爸時代是吃到不會想再吃的東西,但對我們年輕人來說,卻是全新的體驗,我們非常想要去玩。」
中央大學大氣系二年級的林亦謙,因為參加一場農村體驗營,住在農村的民宿裡聽農場主人分享他的食農教育及農事體驗,心裡覺得感動,希望能把這個經驗帶回家鄉,於是透過學校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公室(USR)協助,招開說明會,找到了幾位財金、企管、大氣及英文等不同科系的同學,組成「新興催化劑」團隊,大家都想在學校理論之外 實際參與社區營造,希望結合各自專長,共同思考,如何把永興社區發展起來。
林亦謙認為,台灣農村年輕人外流嚴重,為了讓年輕人願意留下來,「我們就想,是否可參考國外案例,把民宿的制度引進台灣,讓民宿能夠與農村裡的輕旅行結合,只要民宿興盛了,自然就有年輕人願意留下來,不論是在地或是他鄉變故鄉,都能讓農村變活絡。」對於學生團隊進入社區一直熱心協助的永興社區協會祕書葉斯坤,他說,社區裡90%是老人,雖然設立有關懷據點,大家不定期會往來走動,但都是老人,沒有活力,這幾年社區努力改變,想種自己的農產品,想推動輕旅行,邀請外面的人來社區,看農村,看海邊,看這裡早期留下來的營房。
葉斯坤說,「未來還希望有專業的人教我們如何經營發展,目的就是朝向推行民宿,而這群年輕人出去國外參訪,把研究的心得帶回來,正好能協助我們。」為何會選擇民宿?學生團隊的指導老師賴振民,目前也是中央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他解釋,2005年以南投民宿做為碩士論文時,就發現台灣民宿沒有自己的特色,不利長期經營,2016年他帶學生到日本鹿兒島的出水市參訪,看到當地人口與桃園新屋類似約5萬人,卻有超過100間民宿,而且每間各有特色,行程也各有不同,產業發展良好,希望能引進做為參考。因此,當學生團隊詢問主題時,他第一個念頭就想到民宿。
賴振民說,日本出水市的農家主業是務農,民宿只是副業,所以有外國遊客來,當地公所都會派人接待,陪遊客體驗農家日常生活,而民宿主人也會帶遊客到小時候的祕密基地,體驗在地生活樂趣與自己的故事,這也是每家民宿各有特色的原因。農家從不敢開口到能夠接待世界各國遊客,讓民宿從原本的幾間變成超過100間,這些遊客是透過什麼管道接到的?不會英文的他們又如何與對方溝通?對於當地公部門是用什麼方法協助農家,賴振民充滿好奇。
原本計劃一開始是林亦謙的想法,透過說明會組成了跨年級的團隊,並且報名參加農委會青年洄游競賽,讓學生參與農村,協助農家再生,但在結合學校資源與社區積極的協助下,規模擴大了,整個計劃正朝著社會企業的方向邁進。根據「新興催化劑」團隊規劃,首先是找社區裡的5間農家做為民宿,共同營造一個親切又不太貴的住宿環境,安排適合親子、年輕人或背包客願意來這裡享受、走走看看的行程,同時培訓講師及建立制度,把民宿結合農村行程推行到新屋、桃園等地方,最後打造如同 airbmb 的平台,只要想知道農村民宿資訊,都可以來這裡找。
團隊成員之一的周鉦傑說,一開始他覺得還不錯玩,也喜歡與大家一起努力,只是自己念的是財金系,不知道能與社區有什麼連結,後來加入了社會企業概念,整個計劃變成有制度,才感覺自己也可以幫上忙。「從幼稚園一路念到大學,過去一直不知道為什麼學習,直到現在,終於了解發揮自己的力量、改變社會,是一件美好的事。」周鉦傑說,現在更有熱誠與動力參與這場計劃。
賴振民表示,今年學生團隊會到日本、法國或韓國等地民宿進行實地體驗,再將心得補進計劃中,連同他之前完成的論文報告,將建立一套可執行5到7年的完整制度,即使現在的學生只能參與第一年或前兩年,後面接手的學生也能按照計劃繼續做下去,現在也有成功大學等其他學校準備加入這個計劃。
七月暑假才開始,賴振民已經帶著學生前往日本出水市及小豆島等地,透過當地公所及民宿負責人的解說,了解他們經營民宿的方式,並從中找出台灣農村的特色。從一個想法轉型成為未來可以營利的地方創生事業,目標遠大,但執行大不易,不過當初 Airbmb 也是從兩個年輕人想找個可以睡覺的床的簡單想法,一躍而成為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出租網站,有成功的案例在前,誰說這群大學生的創生計劃不會成功呢?
※
央大學生團隊,以農村民宿打造新屋新體驗
民報 新聞 ~ 2018年07月06日
☆ ☆ ☆
孫越叔叔,留給台灣人們無盡的追思與寶貴的資產 |
救助套餐七月將用罄,救助團體籲到 ibon 認捐
◎ 許麗珍/台北報導
※
基督教救助協會表示,推估全台得不到政府補助的「社福邊緣戶」至少有160萬人約55萬戶,該會「1919食物銀行」每年需至少募集6萬套「1919救助套餐」,才能供應4500個受助戶的需求,但今年到5月底止,只募到1萬5000套,所有庫存將於7月用完,呼籲民眾到 ibon 認捐一份300元的「1919救助套餐」,讓所有弱勢家庭都能餐餐有飯吃。基督教救助協會今與 7-ELEVEN 舉行「食食來相助,餐餐有飯吃」記者會,邀請藝人小禎擔任愛心大使,呼籲全台一起響應認捐「1919救助套餐」,現場並播放食物銀行個案紀錄片「幸福是什麼?」。
影片描述高雄潮寮黃阿嬤一家人的困苦生活,潮寮1919服務中心志工陳金樹與黃阿嬤的大女兒也現身會場分享。基督教救助協會表示,去年全台可請領政府補助的低收、中低收入戶數共66萬7682人,約佔總人口3.01%,若以日韓貧窮線以下人口佔其總人口10%至15%來看,台灣至少還有約160萬人約55萬戶,是得不到政府補助的「社福邊緣戶」。這些邊緣戶中,很多都是獨居老人、身心障礙、沒有穩定工作者,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有問題,亟需仰賴外界救助。
根據去年「1919食物銀行分析報告」統計,去年1919食物銀行幫助4999個受助家庭,月平均所得為1萬6305元,基督教救助協會表示,此連全台最低所得20%家庭平均2萬7450元的6成都不到,但扶養比(0.74)卻是一般家庭(0.37)的2倍。案家月平均支出22226元,造成月平均超支5921元,長期入不敷出。基督教救助協會統計自去年第四季起,1919食物銀行用來幫助案家的主要物資「1919救助套餐」,每套含米2kg、麵條1包、沙拉油760ml、土豆麵筋、泡菜罐頭,募集數量越來越少。今年截至5月底,僅募到1.5萬套,僅達今年度整體需求6萬套的25%,庫存量僅夠發放到7月份。
因此1919食物銀行特別與 7-ELEVEN 合作,呼籲全台民眾能以全台5263家門巿為訂購據點,運用 ibon 的便利訂購機制,就近認捐。7-ELEVEN 表示,遍及全台大街小巷,甚至離島的 7-ELEVEN 門市,已成為社區服務中心,近幾年來 7-ELEVEN 積極將此便利性延伸到公益面向,因此特與基督教救助協會合作,發起利用 ibon 認捐「1919救助套餐」。民眾只要認捐,7-ELEVEN 就會以內部物流配送系統,將套餐送至1919食物銀行全台6個集散點,由超過1800位的1919志工送到受助家庭。由於 ibon 去年就有超過2.6億人次使用,因此 7-ELEVEN 期望藉由 ibon 的高使用度與便利性,使「1919救助套餐」能達成年度募集目標,幫助更多弱勢家庭。
※
救助套餐七月將用罄,救助團體籲到ibon認捐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0日
※
※
小人物狂想曲製作人:追憶永遠的孫叔叔
◎ 葉天健/台視節目《凹凸鏡》、《小人物狂想曲》製作人
※
我是台視當年13集《小人物狂想曲》的製作人,日前應邀參加了「永遠的孫叔叔」感恩會,見到好多當年當紅的老藝人,心中的感觸很多。想想當年台灣的電視才剛起步不久,但是所有的工作人員(製作團隊,工程人員,電視台的高層以及藝人)都是戰戰兢兢的盡可能把節目做好,相信老一輩的觀眾朋友都會覺得以前的台灣電視節目比現在的好看很多而且更多元化。
回憶過去在錄製《小人物狂想曲》那2個月,當時孫越、陶大偉這個組合不但新鮮而且討好,他們兩位是先有我製作的節目「凹凸鏡」,因為收視率很好,再加上他們又剛剛跟夏玲玲拍了一部電影,於是他們倆就找我,跟我說可以做一個只有他們三個人的綜藝節目。經過兩三次的開會討論後,決定來嘗試做一個前所未有的~既唱又跳還演的短劇節目!
當時由於是台視內製的節目因此必須要業務部同意,但是他們卻不認為廣告商會托播給只有三人要撐起一個小時的節目,最後我只好向台視高層提出先譲我們做一次過年特別節目,在年初二晚上播出,看看觀眾及廠商的反應,結果播出後不但收視冠軍而且廣告也爆滿!於是我們馬上就被台視要求續做一季12集!在此特別透露一個沒人知道的祕密:那就是當時夏玲玲已懷孕三個月,她卻還是照常跳舞摔來摔去的演出,讓我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好怕她會小產!
另外還有一個當時錄「凹凸鏡」時的狀況,相信應該會譲當年的觀眾朋友回憶起時感觸很多,那就是有一天録影到半夜時,孫叔叔飾演一個小偷爬上攝影棚搭建的二樓,手上拿了一個剪花草的大利剪,也許他當時太累了,一不小心就跌落下來,當下利剪的刀頭插入他頸部,鮮血直流,我馬上從副控室衝下去探視他,看到他血流不止當下馬上就呼叫救護車,我以為他會因此而過世,越想越自責害怕,竟自己昏倒在他旁邊,後來送醫急救後孫叔叔總算撿回一條命,但我卻一直覺得很對不起他,可見他真的是好人,有好報,演藝事業越來越紅,直到他退出演藝圈投身公益!
我已經退休了,但每天看電視尤其是新聞報導,每台都是播出不是交通意外就是殺人或偷拍事件,對於那些真正關心台灣的未來及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議題卻鮮少被提起或探討,當然有些新聞台會在其他時段專題報導一些這類的議題,但這樣的效果不會太大,因為大多數的觀眾會看日、韓、大陸劇或是電影頻道。我提出這些問題只是希望台灣能更好,希望能夠譲各大電視台的老闆們及新聞主管們正視這個建議,因為台灣不能再只是綠藍互鬥,而是全民一起努力為大家的台灣奮鬥!一些個人的感觸及淺見,希望能獲得一些迴響!
※
小人物狂想曲製作人:追憶永遠的孫叔叔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02日
張艾嘉奔台憶友,虞戡平抖孫叔偷吃
孫越感恩會,兒代領褒揚令,張小燕「期待再相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01日
【直播結束】孫越獲頒總統褒揚令,兒穿老爸西裝代領榮耀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31日
☆ ☆ ☆
勵志~新聞1077輯
勵志~新聞1076輯
勵志~新聞1075輯
勵志~新聞1074輯
勵志~新聞1073輯
勵志~新聞1072輯
勵志~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愛與榜樣,發光發熱 |
不捨麵包浪費,情侶創業開惜食餐廳找到價值
◎ 洪敏隆/台北報導
※
原本從事烘焙業的情侶檔柯詩語及簡鉉堼,因為看到很多麵包只是隔夜不討喜,就被丟掉浪費,經過一番努力仍無法完全改善後,兩人在捷運大坪林站附近開了一間「原粹蔬食作」餐廳,善用食材並使用賣相不佳「格外品」的農產品,雖然花的人事成本增加,但兩人認為環境是自己塑造,經由顧客到餐廳消費帶動惜食觀念,這是真正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
柯詩語及簡鉉堼曾經都在連鎖餐飲集團的烘焙業工作,面臨的是「一定要報廢6%」的規定,也就是若每天銷售3萬元營業額,大概要丟棄2000元的麵包,因為公司規定要先作好,等客人來買,大量成品庫存,若當天沒有賣完,隔夜產品顧客就不喜歡,導致造成很多丟棄浪費。簡鉉堼說,他曾經幫公司做產品控管,針對產品去分析,那些銷售量好的,增加數量,若賣不好就不要出那麼多。
且顧客多以下午4至6點消費為主,其他時間不用作很大量,造成損耗,曾經努力一段時間,讓每天食材浪費減少到1000元,但因為公司擔心客人晚上8點來採購,看到架上只有2、3個麵包,不太好,公司堅持客人取向,應該要大量呈現,他們倆人就決定自己出來開餐廳。柯詩語說,麵包賣完,視為準備量不夠,而賣不完的,卻也只能報廢不能他用。
這種狀況讓她們自己開餐廳時,餐點作限量,當天食材賣完就沒了,就沒有損耗,不會造成無謂浪費,且善用食材,將賣相不好的食材例如花椰菜梗作可樂餅、磨豆漿後的豆渣可以做成鬆餅等。他們並堅持使用「格外品」的農產品,讓這些蔬果本來因為賣相不佳,原本農場就可能放棄不採收,有機會不浪費。柯詩語說,惜食並沒有因此減少營運成本,甚至增加人事成本,因為要把賣相不好蔬菜留下來,要花更多心力,但環境是自己塑造,經由顧客消費帶動觀念,這是真正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
※
不捨麵包浪費,情侶創業開惜食餐廳找到價值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0日
※
※
孫越的三段人生
◎ 蘋論/蘋果日報
※
台灣演藝界多的是俊男美女,運氣好的年進斗金,但是聽說誰長年在做公益慈善事業了?孫越長相平凡,即使演技優秀,也不受追星男女的青睞,但他的慈善能量卻十分強大,不但救助許多人,也啟發不少人從事慈善事業。
■ 演壞人致自我厭惡
他的人生分三個階段:小演員、大影帝、慈善家。台灣演藝界從古至今都貪戀青春,往往到幾乎戀童癖的地步,以致孫越受長相所累,早年只能當小演員演小癟三。西方和日本的演藝界老早拋棄了俊男美女的魔咒,完全看角色的特色決定演員,於是經常看到歐吉桑、歐巴桑擔綱當主角的電影和電視劇,演來老練穩健,勁道十足。現在普遍進入老年社會,消費群也偏銀髮族,正是老年人的黃金時代,孫越是老演員中的翹楚,理當大走老運,可是他不再留戀人人稱羨的演藝界,看透其中的浮華虛榮,後半生40年以做公益為志業,成為眾人口中的台灣大天使。
當時演藝界有個說法,「演壞人就要像孫越」,尤其演活了癟三、痞子、混混,但就是沒機會挑大樑演主角。由於他已成為台灣演壞人的「典範」,在善惡二元論的淺薄影視邏輯裡,都需要有壞人的角色來陪襯並凸顯主角的正派及勇敢,但是演好人的演員太多了,反而飾演壞人的角色很少,於是壞人典範就吃香了,孫越演藝生涯的高峰同時軋9部片子,總共拍了超過200多部電影,還在1969年以《揚子江風雲》反派一角奪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慧根豐厚的孫越在巔峰時反而不快樂,覺得演戲已經麻木無感,而且壞人演多了相由心生,自己也覺得醜陋,最難過的是兒女在外人面前不敢認他這個爸爸,他因此罹患憂鬱症,3次動自殺的念頭,有從舞台高架跳下、開車撞電桿的衝動,埋下了日後退出影壇從事慈善的種子。 1983年他以《搭錯車》主演撿破爛的啞巴老兵獲得金馬獎影帝,開啟了他大影帝的時代,就在他演藝事業的巔峰期,1989年拍完《兩個油漆匠》之後,宣布退出影壇,此後只為公益而活,開始他公益生涯的階段。
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孫越以自己為例子勸人戒菸的著名廣告的由來。表演是種虛構,亦即在自我理解或主體認同的塑造過程中,常透過戲劇性的演出來強調其意義與效用。孫越被規定演出壞人一角,竟內化成對自我的背叛與厭惡,乃至出現精神異常,對他的自我很具傷害性。由此可見證他演戲的認真與誠懇,以致無法自我欺騙,形成角色內化,假戲真做。這足以顯現他內在的善良與單純。孫越主演的《搭錯車》是由虞戡平所導演,是第一部外省眷村的寫實電影,拍得很好,動人心弦,眷村人看了感慨尤深。
■ 電影顛覆省籍認識
此片糾正了若干省籍矛盾的誤解,像是外省人並非如某些本省人所想像的騎在台灣人的頭上、外省人並非個個是統治階級,沉在社會底層的外省人所在多有;外省人並非都是二二八事件的兇手、而且從眷村生活的事實來看,許多外省家庭其實很貧窮,說明了並不是外省人殖民本省人,而是包括本省人在內的黨國體制統治集團,騎在包括外省人在內的被統治者頭上。孫越的弱勢老兵形象非常生動地再現了這個事實。有了他的詮釋,我們對省籍的認識應該更寬容、更友善。
※
孫越的三段人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04日
孫越離世「記得最好的一面」,遺孀持家忍慟別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04日
追思永遠的孫叔叔,本月底在新店美河堂舉辦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09日
張小燕三個最後痛悼孫越,「來夢中告訴我你好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11日
【壹週刊】〈送別孫越1〉曾寶儀:他勇敢又誠實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30日
※
※
七成漸凍人需外籍看護,長照2.0照顧不足
◎ 沈能元/台北報導
※
照顧漸凍人十分不易,需照顧者24小時服務,但受限外籍看護工作最長年限不得超過14年,且長照2.0在聘僱外籍看護服務費用僅給付3成,困難重重。明天是全球漸凍人日,漸凍人協會今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將漸凍人等需要長照的族群一併納入長照制度,並放寬外籍看護在同一住家的服務年限,協助漸凍人等病友維繫生活品質。
漸凍人協會秘書長劉琬怡說,漸凍人病友發病開始受疾病惡化影響,慢慢會無法吞嚥、喪失語言表達能力、呼吸困難,但患者意識是清楚的;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以上,男女比例為1.5比1;經協會調查,8成5病友採居家照顧,其中7成需要外籍看護的照顧,3成為家人照顧。劉琬怡說,全台漸凍人患者約為1千人,平均3天就有1名新增患者。照顧漸凍人十分不容易,從翻身、拍背、灌食等,均需要照顧者24小時服務,但受限外籍看護工作最長年限不得超過14年,反讓患者所受的照顧中斷。
協會特拍攝《你是我的家人》影片,紀錄病友與看護互動、發展出有如家人的感情,以此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放寬外籍看護在同一住家的服務年限。今參與活動的陽明大學醫學院前院長、台北市市長參選人邱文祥說,政府應放寬外籍看護工作年限,讓患者照顧不中斷;他並提出北市願景,希望未來能選定一行政區做好全面無障礙空間,讓漸凍人等行動不便族群,享有更好的日常活動空間。
※
七成漸凍人需外籍看護,長照2.0照顧不足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0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6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1輯
張肇烜醫師 專欄~【仁醫心路】民報 新聞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
終身反菸,戰友憶孫越:全世界絕無僅有
◎ 江慧珺/台北報導
※
擔任終身反菸大使的資深藝人孫越,昨晚因因敗血症合併多重器官衰竭不治。同參與菸害防制的戰友、國家衛生研究院榮譽研究員溫啟邦表示,相當感佩孫越身為演藝人員,深受菸害所苦仍終身投入反菸,「幾乎是全世界絕無僅有」,他也盼持續檢討台灣菸害防制,以慰孫越在天之靈。溫啟邦回憶,過去常與孫越一同出席反菸活動或聆聽他演講,孫越待人和藹可親,且EQ高又有幽默感,非常讓人景仰;過去演藝經驗豐富的他,又受慢性肺阻塞(COPD)所苦,現身說法格外有說服力。
溫啟邦說,孫越因COPD接受很多治療,但治療過程中仍不斷宣導「菸害是最大的敵人」。溫也提到,台灣菸害防制仍有改進空間,從民眾到政治人物都認為空污比菸害防制重要,多虧孫越站出來,讓民眾了解菸害的嚴重性。溫啟邦感嘆,孫越若當初沒有吸菸,肯定還可以多活好多年。他盼台灣持續檢討菸害防制,讓孫越在天之靈知道,大家對菸害防制毫不鬆懈。
※
終身反菸,戰友憶孫越:全世界絕無僅有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02日
瓊瑤不忍孫越插管,致哀「不再痛了」倡善終權
【孫叔暖故事】Ella永記孫越那句「孩子~打通電話回家吧」
【孫叔暖故事】曾寶儀淚謝最年長酒友,感動孫越與父和解
【孫叔暖故事】堅信正能量,趙自強劇團字幕致敬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03日
※
※
聖嘉民啟智中心的財務危機,是社福寒冬的預兆
◎ 張國輝/現從事社會工作,曾任台中市議員
※
報載,以照顧急重度智障和病童為主的宜蘭聖嘉民啟智中心募款不佳,面臨800萬的財務缺口,創辦人呂若瑟神父31年來首度公開對外求援,拜託「台灣的朋友救救我們的病童」。 聖嘉民啟智中心是全國極少數照顧重度智障的專業機構,如果因財務困難撐不下去,這些院童究就算有家庭,家庭裡有能力照顧的也不多,何況有些是生下來就是被遺棄的孤兒,若中心真的倒閉,有些院童勢必成為街頭的新遊民,也將是新的社會問題。
再說,聖嘉民的困境也是多數社福機構的共同問題,一家頗具歷史的社福機構說,去年(106)受年金改革的影響,來自退休公教的固定捐款即少了一半,志工也大幅縮水,雪上加霜的是今年7月,退休的公教即要面臨年金縮水的問題,加上將到來的9合1選舉,勢必政治獻金又吸走大部分的捐款。筆者所悉迄自目前為止,沒有營利事業支撐的社福機構多數均有營運困難的問題,而像照顧重度智障兒童,政府應覈實補助,明明每位多重障的院童每月的支出是27000元,但政府的補助只有21000元,差額6000元的部分聖嘉民由捐款彌補。
從報載中得知,該中心安置了134名院生,一年至少要募到800萬才能彌平缺口,一旦募款有困難,財務缺口將拖跨中心的運作。 以打折將業務委外,雖說是政府一貫的作法,但物價調整、經濟景氣變化,政府卻從未隨著配合調整,一旦募款困難就陷入絕境,這幾天從媒體知道,包括桃竹苗地區的生命線也陷入缺人、缺經費的窘境,由此不難了解聖嘉民啟智中心的問題是社福團體的共同問題,中央與地方的主管機關一定要重視,研擬一套可行的方案,避免發生政府吃定弱勢社福團體的社會觀感。
※
聖嘉民啟智中心的財務危機,是社福寒冬的預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1日
※
※
慈濟推青年公益計畫,讓青年夢想發芽
◎ 許麗珍/台北報導
※
為了讓青年的夢想及抱負發芽甚至將夢想轉化可實現的具體計畫,慈濟基金會舉辦全國第一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獲選的10組團隊,包括 UBAG 二手袋循環計畫、「健康秒懂狂人」國內外衛教推廣計畫,改善糧食危機的「全國第一座共享工廠」計畫等,讓青年的夢想有機會發芽壯大。慈濟基金會長期投入社會公益,觀察到許多青年對身處世界懷有夢想及抱負,但苦惱於不知該如何將夢想轉化可實現、有時間表的具體計畫。
為進一步協助青年落實公益夢想,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指導下,基金會去年底舉辦全國第一屆「Fun 大視野‧想向未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向全國青年徵求公益實踐相關的種子計畫,共吸引245組團隊提案,最後決選誕生10組團隊。慈濟基金會表示,青年公益提案關注的議題領域廣泛,包括弱勢、國內外偏遠地區兒童教育、新住民培力、長者關懷改善糧食危機、防災教育宣導、社區(慈善)總體營造、國內外衛教推廣、青銀共創、循環經濟、環保等,這次的活動激發更多青年朋友投身公益,讓錄取團隊能被更多產、官、NPO、學界看見青年的慈善心與實踐力。
其中青年提出的 UBAG 二手袋循環計畫,取自 YouBike 甲地租乙地還的概念,希望環保袋在民眾甲方手中,能過渡到有需要的乙方手中,不印新的環保袋,而是鼓勵民眾捐出家中的二手袋,青年團隊表示,進行4年多二手袋循環推廣,過程中練習從什麼資源都沒有的原點,企劃執行並捲起袖子實地拜訪店家,學會尋找資源,邊實驗邊調整循環模式。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青年朋友嘗試將自己的公益夢想寫成一份計畫,議題廣泛探討台灣社會關懷,並向慈濟基金會提出申請,該計畫本身就像是一個「公益孵化器」,給年輕人一個發揮創意、執行創新的青年舞台。
※
慈濟推青年公益計畫,讓青年夢想發芽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13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7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5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孫越叔叔,一位外省的老兵與甘草人物,平凡又偉大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