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社會公益~新聞1077輯

9453(就是有鬆),計畫在今年底前找出100個以上的友善旅遊景點
☆ ☆ ☆
半身癱小丑爺爺助身障者「出走」,網友讃「生命導師」
◎ 陳宏銘/綜合報導

看了小丑爺爺不但走出下半身癱瘓的囚心魔牢,更努力助身障者「出走」探勘100個以上友善景點。網友紛留「簡單中見偉大」、「小明老師真的不簡單 造福更多銀髮族、身障者」、「這些身體不完美但心理最良善的人,是一般俗夫(婦)若我者的生命導師!」「我是小丑、小丑就是要把歡樂帶給大家,扮起笑臉、看起來就不是那麼悲情了。別人也會改變〝他是可憐〞的印象,然後自己也會覺得〝很好〞。」、「小丑的紅鼻子有股神奇的魔力,坐在輪椅上,我已不再懼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更找到了讓自己及他人快樂的方法與核心價值。 ~張世明覺得快樂~」
22歲的一場手術,從此張世明的下半身便癱了。沒錯,身體始終是脊椎損傷者,但他走出低谷後的生活角色,早就能隨時間流轉而變化,他曾是年齡最大的身障學生、資訊行老闆、脊髓損傷者潛能發展中心的小明老師、小丑爺爺。而小明老師最甘願扮的就是小丑爺爺了,現在67歲的小丑小明要出任務嘍!他擔任起9453(就是有鬆)友善小旅行團、新版的「老殘遊記」無障礙旅行最佳特派員,想在今年底前為行動不便者「旅」勘出100個以上友善景點。OK,今天就直指宜蘭傳藝中心!
在民國60年代大學可是菁英窄門,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的少之又少、考上了就是天之驕子,更何況張世明讀的還是充滿前景的建築,可是大三那年暑假手術失敗卻導致他下半身癱瘓,晴天霹靂的一開始他並沒有放棄自己、努力地作起復健,只是當醫生宣判下半身「唯一死刑」時,也只能心灰意冷的被迫接受現實,在那個「好手好腳」叨掛嘴邊的年代,對身障人士並不像現在那麼友善,甚至眼光還會閃射出幾分有意無意的毒辣,自尊難受啊!於是他在家一窩就是16年。
不甘、有怨、害怕、封閉了16年後的一場大病,「人生有幾個16年?」他才驚覺不能再這樣過了,38歲鼓起勇氣走出囚心的魔牢,學習技能、甚至創業、輾轉又加入桃園脊髓損傷者潛能發展中心,在習得小丑和表演等各種技能,先後也鼓勵跟教導近百位身障朋友積極活出自我、參與社會,這時他成了別人眼裡堅強的「小明老師」。2017年「小明老師」從服務許久的桃園脊髓損傷者潛能發展中心退休,退休之後又搖身一變成了小丑爺爺,作起氣球布置、當起街頭藝人。即使67歲了仍想對社會證明「我還有油,我還有夢」。就這樣「小丑爺爺」積極投入各種公益活動、慈善演出。
2017年退休的他在一個巧合中,聽到裕隆集團與众社會企業正在推動家庭無障礙小旅行,希望「被照顧的高齡銀髮族、身心障礙者」以及「陪伴照顧的人」,都能藉此出來透透氣、來趟放放鬆的小旅行,當日子有了美好的回憶、人就有繼續勇敢走下去的力氣。小明老師被這個「休喘」、「喘歇」想法觸動,他憶起了五年前媽媽過世,其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多帶她出去走走,因此自告奮勇加入了9453這支友善小旅行「及行軍」。
■ 他為自己許下三個圓夢任務:
▶ 第一個夢:今年底前找出台灣100個以上友善旅遊景點。
▶ 第二個夢:途中扮小丑送氣球把歡笑帶給遊客,樂當個引路人。
▶ 第三個夢:拜訪日照、長照機構,分享帶行動不便者出門並不難的經驗談。
小丑爺爺跟著9453一起上山下海走遍台灣,計畫在今年底前找出100個以上的友善旅遊景點。而「他」身障又是銀髮族的身分「既老且殘」,確實是「新老殘遊記」最好用的「測試員」,目前「新老殘遊記」已經到過日月潭、阿里山、馬祖、茂林、大鵬灣等地,截稿同時還在繼續擴點中 …。跟著小明老師來到宜蘭傳藝中心、壯圍沙丘的旅勘也很棒。看著小明老師一邊記錄著這些友善景點資料,透過《9453友善旅人誌》分享給更多家裡有行動不便長輩的家庭,讓大家能方便的帶阿公、阿嬤出來玩、把握當下每一個全家人一起的幸福時刻。
一邊沿路扮小丑送氣球給遊客,希望更多人看見身心障礙朋友也能自在出遊,也要大家知道67歲的他油箱還有油、還有夢、還可以當友善小旅行的引路人,即使身障對社會還有用。甚至這個「小明」更計畫明年拜訪全台灣的日照與長照機構,就像到醫院取悅小朋友的小丑,他想當取悅老人家的小丑,不僅把歡樂帶給這些長輩和家庭,更要讓每一個家庭知道帶行動不便長輩出門一點也不難。

【微視蘋】半身癱小丑爺爺助身障者「出走」,網友讃「生命導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7月15日


1032名里長化身溫心天使,新北結合在地助弱勢
◎ 莊淇鈞/新北報導

新北市自2012年成立溫心天使方案,是全國首創結合在地人力、物力資源及里、鄰長的服務模式,建構高風險家庭整合型安全網絡,迄今已培訓近5千名溫心天使,其中獲頒2018年度有功人士表揚的五股區五股里長陳義銓與妻子陳蔡燕女,長期邀請里民、鄰長投入里內關懷,獲得協助個案已達上百位。
最令陳義銓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曾有個弱勢家庭,媽媽因患有地中海型貧血,生產雙胞胎時小孩腦部嚴重缺氧受損成為多重障礙,生活無法自理,爸爸不但不負擔家計還失去聯絡,他得知後緊急通報社福單位,協助申請低收入戶,並且協助解決經濟問題,讓媽媽能在照顧孩子的情況下開店做個小生意貼補家用,一家3口終於能過得舒適些。
陳義銓說,溫心天使是協助社工共同關懷在地弱勢,讓弱勢家庭可以獲得及時援助,但因部分家庭背景慘澹不欲人知,里內溫心天使主動關懷時,也常遇到被辱罵或被拒於門外的情形,還得顧慮個案隱私避免造成家庭失和,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但大家卻甘之如飴,愈做愈起勁。民政局地方行政科長陳炳仲表示,新北市有1032個里,每個里長都是里內的溫心天使,還有757個鄰長也加入服務行列,共同用心關懷每一個個案,建立綿密安全服務網絡,成為社區重要的守護力量。

1032名里長化身溫心天使,新北結合在地助弱勢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4日
【暖醫到你家】埔基醫院虧損18年,不悔投入居家醫療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18日
☆ ☆ ☆
小明老師表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丑
☆ ☆ ☆
嘉縣推廣家戶養黑水虻,一隻可吃三公斤廚餘
◎ 徐彩媚/嘉義報導

台灣的廚餘量一年近200萬噸,平均每人製造96公斤,每年燒掉1.3萬座101大樓的廚餘。如何處理廚餘是連柯P都感頭痛的問題。嘉義縣從學校、社區建置,向寺廟推廣飼養黑水虻,縣府表示,嘉義縣是全國第一個縣市政府全面推動黑水虻飼養、解決廚餘和農業廢棄物清理問題的縣市。退出民進黨參選嘉縣長的副縣長吳芳銘表示,黒水虻的幼蟲愛吃廚餘、農畜廢棄物、動物排泄物等,未羽化之前黑水虻的蛹,是最棒的資源性蛋白質,提供給魚、雞、豬等動物作為食物,解決食品殘餘、農業和環保問題,永續生態循環,也讓垃圾變黃金,減少飼料支出及增加社區收入,一舉數得。
吳芳銘說,一隻幼蟲在成長過程,有吃食廚餘或農牧廢棄物2~3公斤的能力,幼蟲孵化出生18天內,體積體重增長4000倍,有效解決垃圾的環境污染問題,既不傳染疾病,在處理廚餘時也有趨除蒼蠅的效果,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鏈重要一環,堪稱最完美的昆蟲。羽化之後的黑水虻不再進食,僅靠水維繫生命,此時唯一的工作就是交配和產卵,繁衍下一代。每隻成雌黑水虻可生育800-1000個卵,黒水虻的卵1克目前收購價格30元,蛹可以作為魚菜共生餵食魚,魚的排泄物提供給蔬菜養分;蛹也是鷄鴨鵝豬最喜歡的食物。更神奇的是被開發用在手術的縫合線,具商業商機。
另外,虻肥可以取代豆粉或魚粉,經虻蟲處理完畢的殘料(虻肥),可成為天然的土壤改良資材,改善耕地土壤普遍酸化問題,達成資源再生、農畜生產與環境保護三贏的永續經營目標。吳芳銘指出,民雄興中社區在他的推介下,今年開始在田間導入飼養黑水虻,除可以收穫卵、蛹之外,虻肥也作為農場的有機液肥,未來還將持續擴大飼養,將農場建設為有機循環永續生態農場,收入也將用於社區老人食堂、福利和建設使用。

嘉縣推廣家戶養黑水虻,一隻可吃三公斤廚餘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4日


當你沮喪的時候,歡迎想起我的樣子、我的故事
◎ 黃漢華/拼豆女孩莊雅菁

八仙塵爆的傷者傳出有人死亡、有人截肢保命的消息,再次讓社會為他們感到難過與不捨。但是,一名21歲的燒燙傷者莊雅菁最近出版《酷啦!我有一雙鋼鐵腳》,書中透露她的堅強求生意志,靠著拼豆工藝,她走出另外一片天,為仍在醫院治療的傷者帶來無限希望。 來自單親家庭的莊雅菁,曾經叛逆,學會抽菸、吃檳榔。在13歲那年騎車時,發生嚴重車禍,造成全身70%以上燒燙傷,她昏迷兩個月,歷經20次手術,截去了雙腳和左手,心跳還一度停止,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毀容、四肢僅剩下右手。
失去美麗容貌和肢體的莊雅菁,本來一心求死。可是,當時的她,連動的力氣都沒有,想死也死不成。於是,她開始反省思考,想到自己在車禍前多次和意外擦身而過,但是,能活下來,已是奇蹟。 意外讓她領悟人生,她明白人生不是遊戲,不是一個按鍵,就能輕易重新開始,而是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謹慎。雖然這是痛不欲生的領悟,她也了解要對自己的選擇與行為負起責任。
在住院的167天,莊雅菁從昏迷到清醒,她看到親友的臉色沉重又不安,每個人都在搖頭,嘆氣,頻頻拭淚。她並不清楚發生什麼事,直到護士要她把雙腳向上抬,才驚覺兩隻腳都不見了!接下來,護士要她翻身,她的左手,也不見了! 她心中萬分惶恐不安,她想要照鏡子,想要看見自己的樣子,就藉著媽媽幫她放CD的時候,要媽媽把CD拿給她,她翻到背面。於是,看到自己的模樣。她的嘴裡插著呼吸器、只剩半截的鼻子、不完整的耳朵,還有被滲出血漬的紗布包覆著,她覺得自己像極了木乃伊。
儘管表面告訴媽媽沒有事,但是,她早已情緒崩潰,每一天,腦中總是浮現自己恐怖的模樣,生不如死的念頭也愈加強烈。她開始責怪醫生、家人,為什麼要把她救活,讓她葬身火海不是更好? 她在想,以後要如何有勇氣繼續活下去呢?自己變得破碎不堪,存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她不敢想像。 她知道不該怪任何人,她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想到自己才13歲,沒有能力,也沒有勇氣,承擔起如此重大的意外。 莊雅菁的痛苦不只如此,每一次復健肌肉伸展拉扯,像極了執行酷刑,過程生不如死,還有一次又一次的整型手術。
終於,她出院回家了,陽光基金會也協助她重新面對人生,此時,她想找份工作幫助家計。一天在網路上找工作,「教會」二字映入眼簾,於是她走進教會,開始認識上帝。她發現,身體受損並不是叫她舉白旗,而是要愈挫愈勇。她也體會「不完美」是一種獨特,與眾不同也能有吸引力,與其逃避,不如堅強面對。 豈知屋漏偏逢連夜雨,莊雅菁的媽媽得了乳癌,她知道此時得先學會照顧自己,才能減輕媽媽的負擔。
正在化療的媽媽,不能搬重物,於是,三肢殘缺的她即使雙腿紫紅、膝蓋破皮流血,也不放棄學習跪著走、挑戰自己上下床、上下馬桶、上下車、洗澡、煮飯、甚至學習照顧生病的媽媽! 如今,她裝上鋼鐵義肢,自立更生,從網路上學會拼豆創作技能,開設「小n拼豆手創館」,靠著僅存的右手,展開拼鬥人生。將小豆子做成鑰匙圈、筆筒等用品,還受邀到各地演講,說出自己的故事。 「當你沮喪的時候,歡迎想起我的樣子、和我的故事,這樣的我都沒放棄了,你怎麼可以不堅持下去!」莊雅菁這樣告訴大家,她的故事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當你沮喪的時候,歡迎想起我的樣子、我的故事
遠見雜誌 ~ 2015年07月19日


北門中小學遠征教育行動計畫
◎ 專案介紹/回饋進度

2014年11月13日,由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白色耶誕點燈儀式,乘載了北門區近六百位學童的願望與希望。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在2014年10月,陸續進入北門區7所國中小,藉由動機引發,讓孩童不只許下想收到聖誕禮物的願望,也承諾了明年當任起給予希望的聖誕老公公。我們不願這只是曇花一現的希望,而是不間斷的、不停止的深入這兒孩童的教育,並深根孩童服務學習的精神,讓這群孩子在長大後,回到這片美麗的土地,回饋這個充滿溫度的小鄉鎮,繼續延續北門的希望之燈 …
當你親自來到這個鄉鎮,你或許感受不到大時代遺留下來的貧困,你遇到的會是在大廟前、小巷內歡樂嬉戲的孩童,他們臉上露出的天真笑容,不會讓你感受這兒的資源匱乏,你遇到的大人,會讓你還念起台灣的人情味與善良。但在你細看此處的歷史,你會發現,這兒養家活口的產業找不到,進而延伸出嚴重的隔代教養、單親與新移民家庭等問題;當你進一步細看這兒的人口數據,你會發現學校有一半以上的家庭被歸類在弱勢家庭 (例如,北門國小比例高達54.2%)。
我們不認為這裡的人們貧窮,因為比起計較能賺多少錢,他們更在意來到這兒的客人能不能吃飽;我們不會覺得這兒的小孩處於弱勢環境,因為他們的快樂不亞於任何城市的小孩,但不可否認的,這兒的小孩,擁有的是相對弱勢的資源,他們可以很快樂的長大,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教育資源的匱乏,他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如何運作,不懂的夢想如何偉大,沒有人為他們打開更遼闊的視野,他們許下的聖誕禮物願望,可能是一支自動鉛筆或想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 …
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的前身為團隊發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有17年的發展,而為了提供台灣青少年更多的體驗式學習課程元素,執行長於2005年前往英國取得 Outward Bound International 國際外展學校授權戶外冒險教育系統,於2006年3月成立台灣外展教育中心(Outward Bound Taiwan, OBT)。台灣外展致力於重塑台灣青少年價值觀,提供嶄新的冒險教育學習經驗,讓參與者重新用不同的角度親近台灣、認識台灣、真愛台灣,增加台灣青少年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

北門中小學遠征教育行動計畫
群募貝果 WeBackers~2015年06月25日
☆ ☆ ☆
小丑爺爺教視障朋友折氣球
☆ ☆ ☆
「給他們機會養活自己」,他五年救回800名街友
◎ 陳昭妤/撰文

「我幾年前進去服刑,出來後房東不讓我住了,我沒地方可去,就來到這裡,還好老闆願意給我工作。」50歲的慧婷幾年前因吸毒入獄,出來後無家可歸,來到張茗富在台中開設的清潔公司,眼前的她用刮刀細心清理著大樓玻璃。「每次看到玻璃被擦得很乾淨,就很有成就感,從沒想過我也能做好這樣的工作。」慧婷口中的清潔公司,是張茗富五年前在台中開設的,和一般清潔公司不同,他專門聘用無家可歸的街友和身心障礙者,除了給他們工作,也提供宿舍讓他們居住。
「我自己有個重度自閉兒,知道弱勢的困難。幾年前勞工局來找我談,他說台中市沒有企業願意用這些街友,看能不能幫忙他,減少這些街頭流浪者。我想說給他們一份工作,不管賺多賺少,讓他們能養活自己和家人。」只是,聘用街友和有前科者,剛開始也遇到不少困境。「三天兩頭就出一些問題啊!有的要跳樓,有的要自殺,不然就喝完酒去亂,那段日子我們本來都受不了,是慢慢才找到方式處理。看到有些把他救回來,用自己存的錢到外面重新開始,都覺得很感動。十個裡面就算只成功兩三個,我也是甘之如飴。」
「玻璃要這樣刮才乾淨。」領著慧婷,張茗富仔細地教著清潔眉角,他曾是月入十萬的行銷經理,為了開設清潔公司,一切從頭學起。「現在的收入當然是有差,但就是跟一般上班族差不多。我是覺得就慢慢這樣子做就好,一方面可以幫助到人,一方面又能有一點收入養活自己就好了。」這天的台中,傾盆大雨,張茗富準備了火鍋和水餃,在宿舍等著辛苦了一天的員工們回家。「好吃嗎?多吃點!」扒沒幾口,他又領著我們冒大雨外出,買了四、五袋的水煎包和蔥油餅,「雨天啊,街友一般都不會出去,會待在地下道,怕他們沒東西吃。」
果然一入地下道,成群街友或坐或臥,看到張茗富提著食物來無不興奮說著謝謝。望著他們,張茗富有感而發,「有些業主會給我們打壓,不太信任這些街友,我們只能鍥而不捨地去拜託:『請給他們一個機會』。你看到的一些街友,很多曾經都是老闆級,有些會跟我講,他們以前就是不懂珍惜,吃喝嫖賭一大堆,導致妻離子散、淪落街頭,但再請他投入工作時,他會更認真,因為他懂得珍惜。」
確實,看著慧婷仔細清潔的背影,看得出她想藉這工作重新開始的決心。「家這個字對我來說好像真的很遠了,但來到這裡會有想爬起來的感覺,雖然説很累,可是真的做得很開心,會想把這份工作當成我以後的職業。」慧婷有些興奮地說著。清潔公司成立至今,張茗富已救回800名街友,其中有三分之二成功重返社會。有時,跌倒的人需要的只是個機會。「我的事業雖然不是讓我賺大錢,但卻是讓我能去幫助人的,這種是無形中的一些感動啦!會激勵你一直做下去。」地下道外,車聲、雨聲交疊。地下道內,卻因著張茗富遞出的食物和機會,蒸騰而溫暖。

「給他們機會養活自己」,他五年救回800名街友【真英雄】
壹週刊 推薦~2018年09月06日


剩食別丟棄!看看國外正夯的社區冰箱拯救食物
◎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食力 foodNEXT 授權》英國居民每日丟掉22萬條麵包、500萬顆馬鈴薯以及66萬顆雞蛋;諷刺的是,與此同時仍有大約400萬人生活在食物短缺之中。全球性的食物浪費危機逼迫各國拼奇招,英國倫敦南部的布里克斯頓區(Brixton),2017年2月正式設置一台「人民冰箱」(People's Fridge),盼能透過捐贈多餘的食物來減少浪費,同時餵飽挨餓的人。
■ 群眾募資的「人民冰箱」
一群布里克斯頓區的居民與集市商人協力,透過群眾募資計劃將「人民冰箱」帶進社區,目前正積極與隸屬的蘭貝斯區政府(Lambeth Council)合作,尋找永久的經營地點。這台「人民冰箱」歡迎小商販及在地民眾捐出自己剩餘的食品,但是不接受生肉、鮮魚或已開罐的牛奶,而且只有登記的食品商可以捐獻預製或煮熟的食物;一般民眾需放入包裝合格或完整未食的農產品。沒有守衛,只有志工每天巡邏2次,以公共食品衛生標準為他人把關食物的安全,最後再以處理掉不新鮮的食物作為一天的結束。
■ 社區冰箱運動源自西班牙
2015年4月,西班牙的第一台社區冰箱於巴斯克自治區加爾達考鎮(Galdakao)正式啟用。曾是該地區食物銀行的主持人賽茲(Alvaro Saiz),為了讓當地困頓的居民不在垃圾堆裡找吃的,得到鎮長的首肯以5000歐元的政府資助實施「團結冰箱」(Solidarity Fridge)計劃。這台人民互助共享的冰箱不可放置生肉、鮮魚或雞蛋,居家準備的熟食須標明烹飪日期,並於4天後丟棄。由於冰箱的設立,社區內的關懷氛圍也跟著逐漸凝聚,志工表示有幾位老奶奶會特地為此下廚,還有社區菜園會定期送上新鮮蔬菜。消息傳開來後,西班牙東南部的穆爾西亞市(Murcia)也加入了行列,而加爾達考鎮的「團結冰箱」則成為小學生學習食物浪費問題的戶外教學熱點。
■ 世界的社區冰箱擴張中
除了英國和西班牙,德國、阿根廷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出現了社區冰箱。德國「食物救星」(Lebensmittelretter)在柏林設置「城市冰箱」(Urban Refrigerator)已有3年的歷史,以解決饑餓與浪費問題為目標,據稱使用者達11萬人。透過7500個合作夥伴與1700名志工,「食物救星」努力在大都市收集仍然可用的糧食。甚至連有機超市 Bio Company 也積極參與,慷慨捐出柏林、波茨坦以及漢堡所有分店所剩餘的食品。
據法國媒體《The Observers》報導,2016年2月阿根廷圖庫曼的幾名餐廳老闆,合力設立了自助式社區冰箱(Heladora Social),並且觀察到每天大約有60位低收入戶居民或遊民前來取用。同年,薩爾塔省(Salta)、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等地也開始看見社區冰箱的互助服務。2016年6月,杜拜的許多藍領工人從「共享冰箱」(Sharing Fridge)獲得免費的冰水和簡餐,該計劃的發起人認為,穆斯林豐盛的開齋飯後,即每天齋戒結束時所進食的晚餐,往往有許多剩餘的食物,與其浪費,不如開設一個公共冰箱分享給辛苦、收入低的外地工人。
於穆斯林齋戒月期間,志工們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境內包括阿布達比和沙迦供應90台冰箱補給水和食物,一日補給次數可達15次之多。同年7月,「共享冰箱」的概念延伸至學校、加油站以及餐廳;齋戒月結束後,杜拜仍有65台冰箱繼續服務社群。著名的都市計劃師:珍.雅各(Jane Jacobs)曾說,「即使互相沒有關聯,人也必須為彼此承擔一點社會責任」。
每位社區冰箱的發起人都一致感受到,分享機制喚醒了市民的共生意識、食物浪費的關注、不分你我的情懷以及公民責任心。無論是後院裡多採收的幾粒蕃茄,還是即將過期卻用不到的麵條,只要有方便的地方可以捐,人們就會不加思索的付諸行動。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希望轉角的便利商店外就有一台「城市冰箱」;在沒有車就等於沒有腳的國家,希望24小時的加油站有一台「人民冰箱」;在治安混亂的地方,希望有一台移動式的冰箱,定時定點為有心人士收集和發送食物。

剩食別丟棄!看看國外正夯的社區冰箱拯救食物
新北惜食分享網 惜食新知~2018年08月14日
☆ ☆ ☆
勵志~新聞1077輯
勵志~新聞1076輯
勵志~新聞1075輯
勵志~新聞1074輯
勵志~新聞1073輯
勵志~新聞1072輯
勵志~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小丑爺爺勘查宜蘭傳藝中心
☆ ☆ ☆
孫越送炭做愛心,女兒孫向瑩今接棒
◎ 洪敏隆/台北報導

今年5月1日病逝的資深藝人孫越,生前擔任「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代言人,一齊推動泰北關懷難民、蘭嶼關懷原住民、晨曦會戒毒等工作,今天孫越女兒孫向瑩接棒接下父親服務公益的棒子,要效法父親「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宇宙光總幹事林治平說,宇宙光從1977年開始泰北送炭工作,1981年又投入蘭嶼服務,也是孫越第一次到宇宙光當志工,也使他踏入基督教,隨後宇宙光邀請孫越參與「送炭到泰北」,看過當地難民情況後,孫越翻轉他的生命,1989年宣布退出影壇,擔任宇宙光終身代言人。
戴著父親帽子來到會場的孫向瑩說,父親生前一直希望她能夠接下公益棒子,「但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因為父親的公益形象這麼高,她在公益界則是一張白紙,憶起高中時被父親帶進宇宙光擔任志工,工作是把雜誌裝到信封袋內,當時不是心甘情願到宇宙光做義工,只是她是很乖的孩子而照做,現在她52歲,是3個孩子的媽,跟爸爸當終身志工時的年紀差不多,是「懷著感恩的心情」。
孫向瑩說,她父親因為送炭到泰北,為當地難胞服務,也讓他生命有很大翻轉,父親也因此宣布退出影壇,「只見公益不見孫越」,現在她要追隨父親,做有意義的事,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在公益路上很榮幸接下棒子,要將送炭精神繼續傳承下去。長期與孫越一同投入公益的資深藝人陳淑麗分享孫越對他影響最大的事,有一次參加一個活動,孫越突然把她叫出去,說「這是商業產品發表會,不是如邀請的公益活動」。
孫越要她回到會場拿包包離開,他自己去跟主辦單位說,陳淑麗當時覺得人都來了,這樣好嗎?孫越告訴她,「我們要誠實,對的事情要做,不對的事情也要勇敢拒絕」,往後才不會再有第二、第三、第四次。陳淑麗說,孫越分辨的智慧與有勇氣做該做的事,影響她很深,也勉勵孫向瑩向父親學習。宇宙光今天也特別準備孫越跟孫向瑩合照製成的T恤,象徵傳承接棒。

孫越送炭做愛心,女兒孫向瑩今接棒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5日
【暖醫到你家】他為探病妻賣房,仁心醫護助返家圓夢
從小為母把屎把尿,11歲女讓癱媽心疼又驕傲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18日
來台關懷腦麻兒25年,韓籍修女柳貞順獲我國籍
12幅唇顎裂兒夢想畫作,2019桌曆義賣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6日


自強媽媽開創社會企業,自閉少年迎接未來
◎ 香港蘋果日報副刊果籽/提供

「沒有母親想自己的孩子有自閉症,但正因我的兒子患上自閉症,反而讓我明白,學習障礙者面對的歧視和就業困難,所以創辦社企。」本來是測量工程師的劉詠珊(阿Jo),因憂慮兒子日後難以就業,九個月前與另一位自閉學童的媽媽,成立社企「安其兒」,打造「星星堂」廚房,製作各類手工食品,為自閉症青年提供就業機會。阿發是阿Jo的兒子,3歲半時證實患上自閉症,言語發展遲緩,加上旁人無法理解的「古怪」行為,曾令他倆遭受無盡白眼。
她苦笑說:「因為兒子不滿時會在街上大叫,冷眼就少不免,好尷尬也沒辦法。當他的媽媽,早已變成最厚臉皮的人。」阿Jo已經習慣面對不屑的眼神,但是人身攻擊還是令她難以釋懷,「有一次兒子在地鐵,撞到一位姐姐,即使我們已道歉,她還是不接受。最後她說了一句『你活生個有問題的孩子』」為人母親最痛恨這種,也是對自閉症孩子家庭最大的傷害,所以阿Jo憶及舊事仍難掩怒氣。
阿Jo感慨社會對自閉症的認知不足,憂慮孩子成為孤立無助的弱勢社群,日後難以投入社會,於是連同幾位自閉症青年的媽媽,一起用食物為孩子謀出路,「星星堂」的前身是家庭式廚房,阿Jo戲稱為「山寨廠」,幾位媽媽閒時,做一些餅乾和蛋糕出售,目標是為孩子們存一筆錢開店。後來希望讓更多弱勢青年受惠,她們多走一步,申請成立「安其兒」社會企業,為適齡的自閉症患者,提供就業和培訓機會。雖然兒子阿發仍在求學,放假時也會來工作,除了下廚,也會打掃和送外賣。
由零起步,事事也要親力親為,阿Jo說自己過去很少進廚房,拿鍋鏟對她來說,比當工程師、看工程技術文件還要難得多,忙不過來的時候常有,但她豪氣地說:「幾億工程我也能運籌帷幄,沒理由入廚房會應付不來,不過是幾千至幾萬的定單而已。」支持阿Jo的不只是女強人不服輸的性格,還有她放不下這群自閉症的孩子,希望與他們一同成長。
她說:「他們能力上有限制,工作時有失誤,外面的很多僱主也不能諒解,常責難大罵,讓他們失去自信。相反,我們會包容,對他們而言,多鼓勵和肯定他們的付出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為他們提供清晰的步驟,因自閉症患者大多重視規律和程序,清晰的步驟能讓他們工作時更安心,「孩子們也喜愛餐飲業,因為製作食物有食譜可依,有步驟可跟,令他們有信心。」
不僅在工場烹調美食,「安其兒」與這班年輕人今年更走進會展,在美食博覽擺攤賣手工麵、羅漢果茶、餅乾等手工食物。阿Jo指出,不少人誤會自閉症患者只會躲在後面,害怕人群而不說話,其實他們也喜歡和人溝通,只是有些行為需要大眾的包容和諒解而已。她期望透過參展的籌備工作,讓自閉症患者能享受一夥人共同努力和付出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正常不正常,但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誰來定義?希望大家包容和接受自閉症患者,相信他們也是有能力工作的一群。」

【溫馨社會】自強媽媽開創社會企業,自閉少年迎接未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9日
溪邊抓魚、隔夜菜吃三天,幫台北弱勢家庭換「鍋」生活【弱勢族群動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3日
30萬顆做公益,義峰高中鳳梨酥只送不賣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4日
愛心總舖師組義廚團,免費辦桌做公益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7日


中市推動校園資源共享,教育局:明年完成70據點
◎ 游瓊華/台中報導

為了鼓勵資源共享,台中市推動校園社區化,已在12所學校建置社區資訊站並計畫補助58所高中、國中、小學打造社區共讀站,繼台中高工已啟用後,有44校從本月開始啟用,預計109年前完成。台中市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市府爭取到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費核定近1億6000萬元,規劃在109年前,逐年完成58所社區共讀站以及12所社區資訊站,共計70個據點。社區共讀站部分,繼台中高工已完成並啟用,今年度有44校從9月起陸續啟用,鼓勵台中市閱讀風氣深入社區,並將結合校園,推動親子共讀、老少共讀、樂齡書香、社區愛閱等活動。
例如南屯國小結合校內幼教資源中心與社區公廟,將推動在地文史閱讀探查、而華龍國小結合智慧教室推動數位閱讀,中港高中建置圖書借用APP、行動圖書推薦採訪系統、Line推播系統、手持式尋書APP,運用科技提高閱讀便利性。至於社區資訊站部分,目前已補助12所學校購置平板電腦、3D列印機、VR等相關配備,除提供學生使用,也免費提供社區民眾運用,包括新成國小在暑期開辦APP教學課程,教社區長輩使用手機;甲南國小、土牛國小則結合 PaGamO 遊戲式數位平台設計暑假作業,讓家長帶著孩子至社區資訊站親子共學。

中市推動校園資源共享,教育局:明年完成70據點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5日
【人生轉角】海底大傻瓜,軟絲爺爺復育千萬隻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2日
桃芝颱風重創花蓮後17年,志工為長者修漏水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1日
義工幫忙蓋新教室,蚵寮學堂創辦人感動落淚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2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6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交趾陶融合雕塑、釉彩、燒陶,是極富台灣味的傳統藝術
☆ ☆ ☆
國保遺屬年金誰可補發,衛福部公布處理原則
◎ 唐鎮宇/台北報導

大法官會議日前公告釋字第766號解釋,宣告《國民年金法》第18條之1違憲,國保遺屬年金一律應追溯自被保險人死亡當月起。766號解釋公布之後,澎湖地院公設辯護人兼書記官長張寅煥替八旬老人林挺泰撰寫釋憲聲請文的感人故事因而曝光。衛福部今公告處理原則,若已經提出申請的民眾但尚未核定者,將由勞保局主動補發;若先前已經核定但可追溯發給的民眾,需另行向勞保局提出申請,且申請沒有期限。相關原則自7月13日生效。
《國民年金法》原規定,遺屬申請國保遺屬年金,是自申請日起後開始按月發放;之後2016年時修法增訂第18條之1,明訂2016年3月1日之後死亡的投保人,遺屬年金改追溯從死亡當月起發給,因《民法》請求權時效為5年,遺屬仍須在投保人死亡5年內提出申請。但大法官認為,相關規定未保障人民財產權及生存權,宣告即日起失效,實質上亦即2013年7月到2016年2月國保被保險人死亡的遺屬,都可向勞保局申請補發遺屬年金。
衛福部公告的處理原則共分4種,第一種是釋憲聲請人直接由勞保局追溯補發;第二種是已向勞保局申請但尚未核定、或已經核定但處分尚未確定者,勞保局會直接追溯補發,民眾不需另外申請。第三種是已向勞保局申請且核定已經確定者,追溯的部分遺屬可另外向勞保局申請補發,且申請沒有期限。第四種是大法官釋憲後才向勞保局申請遺屬年金者,就由勞保局依被保險人死亡當月起發給遺屬年金。衛福部說,這些追溯補發案件,追溯範圍是從初次申請日起算,追溯一次補發被保險人死亡後5年內尚未領取的遺屬年金給付。
勞保局說,目前勞保局已主動補發100多件、合計1035萬餘元;資料陸續清查中,粗估約有5萬2000件符合追溯補發資格。但符合補發條件的遺屬已經死亡,能否再申請補發?依衛福部處理原則,考量人權利能力終於死亡,不能再提出申請,加上遺屬年金給付資格不能繼承,因此不再補發。國民年金保險2008年10月起開辦,334萬名未投勞、農、軍、公教等其他社會保險者,如家庭主婦和失業者,25歲以上到未滿65歲前會自動納保,目前每月保費為932元。按時繳費者,保險期間可領生育、喪葬給付;繳費至65歲後,每月至少可領3628元老年年金給付。

國保遺屬年金誰可補發,衛福部公布處理原則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7日
【暖流】男痛心「罹癌毀了所有求婚時的承諾」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1日
【暖流】護專女發現父下巴硬塊查出癌末,自責「太晚察覺」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31日
【暖流】18歲男孩休學做物流,「只剩我能撐住家」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4日
【暖流】「生活怎麼走到這地步」,癱兄與弟相視而泣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3日
【暖流】癌男撐顧八旬病母,「盡人子責任」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7日
【暖流】妻生產不順、父又中風,新手爸爸沒了喜悅辭工撐顧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9日
【暖流】單親母罹癌倒,高三孝女轉讀夜間部,加油站打工兼顧母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4日
【暖流】30多顆腫瘤滿腹腔,男疼痛指數達8堅忍面對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6日
【暖流】弟幼母癱,大二女「全家只剩我能靠,會加油」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7日
【暖流】男頭痛耳鳴發現七公分腦瘤,由肺腺癌轉移,「11歲子怎辦」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0日


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9月17日起開放申請
◎ 唐鎮宇/台北報導

新學期展開,勞動部107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下周一到下月12日也將受理申請。勞動部說,針對非自願離職的失業勞工,失業期間1個月以上並經核付失業給付者,其與配偶最近一年度綜合所得總額在148萬元以下,且至申請起始日止未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未參加政府機關促進就業性質相關措施(方案),其子女就讀於高中職或大專校院具正式學籍者,皆可申請。勞動部說,補助金額為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子女每學期補助2萬2000元,公立大專校院子女每學期補助1萬2000元,私立高中職子女每學期補助6000元,公立高中職子女每學期補助4000元。
此外,對於獨力負擔家計者(例如:離婚、喪偶、配偶身心障礙或罹患重大傷病致不能工作等)或子女有2人以上就讀大專校院的失業勞工,補助金額再加給2成;以同時有2名子女就讀私立大學為例,每名子女可獲得2萬2000元再加2成的補助,合計5萬2800元。勞動部表示,本項補助一律採掛號郵寄方式申請,有需求者自下周一起至下月12日止,可向各地方政府、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就業中心(就服台)、勞保局各辦事處,及勞動部4樓服務台等地點索取申請表。

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下周一起開放申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7日
【暖流】多劫單親父育二女,挺過鼻咽癌氣爆「無奈再罹舌癌」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0日
【暖流】「人生洗成黑白了」腎病父嘆沒了勞力養家,「孩子才3歲」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5日
【微視蘋】7旬寡母守護植物兒,母親節只想聽一聲媽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4月30日
【微視蘋】好感動,花蓮瓜農捐公益金助慈母護癱兒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9日
【暖蘋果】阿嬤拾荒養三孫,她一句話讓嬤淚崩
【暖流】規律婦牙齦腫竟癌末,高一子盼能好,少了媽,家不像家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4日
【暖流】夫中風,思覺失調婦洗碗撐家,「我不能幫太多 但不會添麻煩」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3日
【暖蘋果】一顆發黑的舊枕頭,道出單親爸的心酸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6日
【暖流】癌女顧癌父 憂若先倒下,「爸爸該怎麼辦」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7日
【暖流】扛磚男乾咳不止拼上工,發現已喉癌末,「顧家庭從沒想自己」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20日
【暖流】妻癌末,男自幼出養無至親,求天「一定要讓太太過關」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9日
【暖流】妻癱女憨,男從未放棄她們,因19年前的一件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8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79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5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在復古相館戴起豬哥亮式假髮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