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勵志~新聞1074輯

面對生活艱難,谷麗芳堅毅承擔不被擊倒
☆ ☆ ☆
「老公是我選的」,勇婦養三子守癱夫14年
◎ 魏嘉良、張喆喜/南投報導

在醫院裡聽到丈夫癱瘓,得終生坐輪椅,當年才26歲的谷麗芳不敢哭出聲。儘管丈夫開口要離婚放她自由,但谷麗芳一口拒絕。14年來,她靠著瘦小的身軀扛起家計,照料丈夫,拉拔3名孩子長大。她曾被朋友問到為何不離開這個家?谷麗芳堅定地說:「我生了3個小孩,老公是我選擇的,我不是相親的,我怎麼可能放下他們不管?」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媽媽谷麗芳(40歲)和先生全介垣(43歲)廿餘年前在他鄉相遇,彼此情投意合共組家庭,在婚後育有兩女一男,一家五口原先幸福和樂卻在2004年遭逢意外陷入困境。
當時在東埔工作的全介垣風狂雨驟颱風中摔落水池,擠壓頸椎第5、6節造成全身癱瘓,之後長期治療復健也僅能減緩他手腳萎縮,日常生活都需要谷麗芳從旁照顧。「糟糕,這下完蛋了,身體都不能動了。」全介垣說,受傷後他意志消沉,一度要求離婚,「我沒辦法照顧妳了,但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儘管知道自己要扛起家計,還要扶養3名小孩,會非常辛苦,這是一個「解脫」的機會,但谷麗芳不肯答應。「如果我今天離開這個家庭,我的良心過不去。」她說:「我生了三個小孩,老公是我選擇的,我不是相親的,我怎麼可能放下他們不管?」
她在信義鄉達瑪巒部落賣章魚燒、打零工努力攢錢,每天一早到山上種龍鬚菜,中午前挑下山販售,還積極參加部落所舉辦職訓課程充實技能取得中餐丙級證照外,也學習手工編織做工藝品及農務加工品販售賺錢。生活壓力沉重,谷麗芳早知自己左髖關節致病卻不敢開刀就醫,僅靠吃止痛藥拖延手術時間。「我倒下去的話,不曉得他們怎麼辦?」她一路撐到5年前,一一安排好小孩、先生,才答應到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置換手術。
看見谷麗芳每天忙進忙出,還要幫他按摩復健,全介垣非常心疼。他說,結婚20年了,雖然有時候不打算活那麼久,「因為活太久,我太太更辛苦。」但真的很愛谷麗芳,很希望能一起度過下個20年。即便生活困頓,谷麗芳還是很重視教育,3名子女分別讀大一、高二及國三,不管是生活常規、課業皆能持平,養成自我負責的態度。她還教導孩子要常懷感恩心,丈夫在傷前曾有樂團經歷,近年也透過口述指導孩子們學習吉他、貝斯、鼓等樂器。
父子還組成「Rose Bomb 玫瑰炸彈樂團」,不定期參加公益演出頗受好評,麗芳媽媽則負責開車接送、裝卸器材,默默扮演著幕後堅定推手。「再一年就換我支撐這個家。」二子全仕翔就讀高二,大方說出心聲內心、早定志向要從軍,減輕家中負擔。「媽,謝謝您,把我們家顧得這麼好」小女兒全雅平則以影片傳達心聲,感念母親將家庭照顧的無微不至,叮嚀她照顧好自己身體,別太辛苦勞累。
「麗芳媽媽加油!」南投家扶中心社工黃凱靖說,訪視扶助個案時見麗芳媽媽不屈服於困境、承擔家庭從不喊苦,教養孩子們各個孝順懂事,含辛茹苦令人動容,為她舉大拇指說讚。布農媽媽谷麗芳的事蹟傳出成為地方美談,曾於2017年獲獎表揚為「南投自強媽媽」。面對生活艱難,她堅毅承擔不被擊倒,內心依然有夢。她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小孩子們長大後各有所成將來能回饋社會,若時間允許,「想去學服裝設計,把年輕時未竟的夢給完成。」

【微視蘋】「老公是我選的」,勇婦養三子守癱夫14年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12日
☆ ☆ ☆
谷麗芳拿著手機讓全介垣看歌詞哼唱
☆ ☆ ☆
為身障兒討回童年,勇媽催生樂園
◎ 黃競鋒、梁建裕、侯世駿/台北報導

有別於一般公園裡的所謂「罐頭遊具」,「共融遊戲場」在2年前開始在台北市、新北市甚至全台灣各縣市陸續完工落成,這是「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為了肌肉萎縮症女兒陳玟聿所推動的。周淑菁女兒陳玟聿在10個月時被確診罹患脊髓型肌肉萎縮症,當時醫生說可能活不過2歲,女兒身體是處在沒有力氣的狀況,包括吃東西和拿東西都需要人協助,甚至睡覺的時候需要配戴呼吸器。
「她也是個孩子,她也會喜歡去盪鞦韆與溜滑梯,但這些遊具都不是為了她們設計。」周淑菁說,「小學的時候,下課時間同學們會約玟聿一起去遊戲場玩,但同學沒有注意到玟聿無法下場玩,久了之後她變得不想去玩,也覺得這些遊戲跟她一點關係都沒有。」現在已經15歲的陳玟聿,也早已經過了玩這些遊具的年紀。「當時我不知道能做什麼,我心裡也覺得很遺憾。」2014年時,周淑菁在網路上看到國外朋友分享的有關「共融遊戲場」的文章,並且跟女兒分享這件事。
女兒開心的跟她說「國外既然有了怎麼可以不進來呢?應該要讓台灣政府知道有這種東西。」在女兒的鼓勵之下,周淑菁就開始嘗試推動「共融遊戲場」,一開始是在網路上不斷地分享影片與照片,試圖引起大家的關注。「可是因為我只有一個人,我又要賺錢又要照顧她,但那時候已經分身乏術了。」但女兒鼓勵她說,「如果不做的話就沒有人做了,那其他的孩子就會跟她一樣,一樣有這種沒有辦法遊戲的童年。」所以周淑菁就開始寫信給各縣市政府,但四處碰壁的她覺得很沮喪,「其實大家給我的回應都很官腔,什麼悉聽什麼什麼的,然後其實就沒有了,就是這樣子而已。」周淑菁沮喪的說。
後來終於有台北市議員看到了她的需求,收集資料後就在議會質詢。就在2016年終於催生出台灣第一座共融遊戲場,而且一口氣就推出三座公園,包括中研公園、碧湖公園與榮星公園。「我還記得中研公園落成的時候我們去場勘,每個身障的孩子上去都是笑呵呵的下來,因為他們不需要被攙扶,不用被移位。」周淑菁回憶說,「雖然這三個公園是中途變更設計,只有部分的設施改成共融遊具,但我覺得這是過程,我們至少要先有改變初步的改變。」
「所有的成果我只能說是因為女兒,因為她才有機會,共融遊戲場才能發展到現在。」周淑菁希望在女兒有限的生命裡可以有多一些時間陪她,「有時候我自己也很掙扎,因為很多家長都在家陪自己的小孩,可是我卻把時間都花在開會上,可是如果我不做這件事的話我不知道有誰可以來做。」「我也擔心說將來如果她離開我的話我會不會後悔,說為什麼沒有把時間花在陪她上面。但因為這是她希望我做的,那我就應該要把這些做好,不然就枉費了當初她的期待。」周淑菁說,「重點是我很愛她,我非常愛她,我才有辦法做到這些」

【人生轉角】為身障兒討回童年,勇媽催生樂園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13日
☆ ☆ ☆
南投信義鄉達瑪巒部落,布農族媽媽谷麗芳
☆ ☆ ☆
癱男尋死血濺幼女,熬過雞瘟賣無毒蛋
◎ 黃競鋒、陳卓邦/新竹報導

今年51歲的陳全鴻曾經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已是月入數百萬的營造業老闆,但28歲時的一次工安意外,讓他瞬間從天堂掉到地獄。全身癱瘓、老婆離家出走留下3個嗷嗷待哺的小孩,住院期間他自殺失敗了5次。他說:「我就想,既然死不掉,那就好好活下去,但好好活下去又談何容易啊!」1993年時他在新竹一個工地指揮工人趕工,一陣風就把浪板從5樓吹落,剛好就砸中在4樓檢查女兒牆的他,直接從4樓摔到1樓。
這一摔讓他頸椎斷3節、頸部以下癱瘓,大小便完全失禁,頭上鎖了兩支大鋼釘、掛了六個秤錘,往後牽引把頸椎拉開才不會再去壓迫到神經。醫師認為他一輩子要成為植物人,只有千分之一的機會能復原。「我的太太聽到這噩耗,可能受不了打擊,包袱款一款,留下三個孩子就離家出走,再也沒有來醫院看過我。」陳全鴻說,「我看不到未來,我真的看不到未來,所以我決定自殺結束這一切。」
住院期間他自殺過5次,曾經滑下床爬去跳窗、也曾咬玻璃杯吞玻璃。「我最記得最後一次是我女兒來照顧我,她睡在我的病褟下,我把點滴管咬斷,掉下去正好滴到她的臉,女兒被我的鮮血濺醒,就哭著衝著出去找護理站護士,『阿姨!阿姨!救命啊!快點快點!我爸爸自殺。』於是我又被救活了。」陳全鴻自責的說,「 我發現我很自私,我把最不好的示範,讓孩子去承受。」
於是他下定決心好好活下去,但誰能照顧癱瘓的他呢?完全得依賴他的3個孩子。當時大兒子才唸國小四年級,女兒一年級,最小的兒子才3歲。「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必須要戴醫療手套,抹上凡士林,插進去爸爸的肛門,把大便一顆一顆的摳出來。」陳全鴻心疼的說,「怕我褥瘡,3個孩子合力幫爸爸翻身,站上去用踩的用拍的讓背部肌肉血液活化,我就是這樣靠著這3個孩子把我顧起來的。」
醫藥費與小孩的教育費壓得他喘不過氣,他不想坐以待斃,於是有了創業的念頭,想把老家的漁塭填平來養雞,親戚朋友都覺得他瘋了,只有3個孩子力挺爸爸,於是3個小孩把他推上怪手、綁在駕駛座位上,「我就用不聽話的手這樣把這片魚塭給填平了。」埋電纜、挖管溝這些粗重的工作他就指揮3個孩子幫忙完成,居然就這樣把500坪的雞舍給蓋了起來。
但其實他根本不會養雞,初期就靠農會的書刊和圖書館找的資料來養雞,一開始是養仿雞,每隻都養到8斤多,就在以為可以開始賺錢的時候,卻偏偏碰到1995年底的全台大雞瘟,讓他養的雞全軍覆沒,但他並沒有氣餒,反而擴大飼養的規模,結果隔年碰到了全台口蹄疫大流行,反而讓他的雞大賣,把前面虧掉的都賺了回來。1997年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到陳全鴻的希望牧場參訪,過程中有一隻雞跑出圍欄,陳全鴻為了把雞抓回圍欄卻不小心跌倒,李前總統就建議他,既然身體不方便,可以從養肉雞改成養蛋雞。「所以李前總統是我的貴人,他讓我變成全台第一個做無毒雞蛋的人。」
20幾年來陳全鴻每個禮拜都會從竹北的希望牧場開車到新竹市的水源市場路邊擺攤,親自叫賣自己養的雞蛋,「其實我在這邊賣蛋是想跟一些老客人們互相寒暄一下,因為他們長期的照顧我。」他說:「最主要的是我希望把好東西推薦給好朋友知道。」陳全鴻說:「我沒有被失敗擊敗,我反而得到活下去的機會,不要因為一點點挫折就想不開,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歡迎你們到希望牧場來,先來看看陳全鴻是怎麼活下去的,當你們瞭解了之後,我相信,你們會活得比我更好。」

【人生轉角】癱男尋死血濺幼女,熬過雞瘟賣無毒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4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6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1輯
張肇烜醫師 專欄~【仁醫心路】民報 新聞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谷麗芳樂觀照顧癱瘓先生多年
☆ ☆ ☆
先低頭認識自己的錯誤,才能看清遠方的成功
◎ Mr.T(Thinking)/曾明騰

在人生路途中,跌倒重不重要?很重要!有時候是你自己不小心跌倒,有時候是別人有意或無意將你絆倒,有時候是老天爺希望你跌倒,但跌倒的真正用意是希望你再爬起來,勇敢前進並學習到經驗與教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為成功之母。」我小時候常會想如果失敗是成功的媽媽,那成功的爸爸是誰呢?而這個很無厘頭的問題直到我出社會並經歷了很多事件後,有一天我突然靈光一閃,我發現成功的爸爸是誰了,就是「認錯」。
當你犯錯了卻死不認錯,一意孤行,將自己、將家人、將組織帶入危險的境界,這可是會離成功越來越遠的。若當你犯錯了,馬上發現自己的錯誤,立即認錯、彌補與改進,這一段辛苦的過程可是很珍貴的,因為你會知道什麼才是你該珍惜、該保護、該守護的「成功」。所以,我認為:「認錯為成功之父!」
後來,我又想:如果成功有了爸爸和媽媽,但他的動力養分從哪裡來呢?我們知道卵生動物的胚胎發育是由卵黃和卵白來提供養份,而胎生動物的胚胎發育是由是由母體的血液來提供,那「成功」的養分來自於哪裡呢?我的小腦袋轉了轉,不就是「勇氣」嗎?跌倒了爬起來,犯錯了去認錯,這些不是都需要勇氣嗎?
所以,當你擁有滿滿的勇氣,能面對人生所有的跌倒,能勇敢挑戰所有的犯錯,能調整、修正並勇敢去完成夢想,因此,我認為:「勇氣是成功之源!」所以,我在帶領班上的孩子時,我會讓他們去嘗試錯誤,即使事先我便知道孩子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可行,可能會失敗,但我仍會讓孩子們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驗,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法去正面看待失敗這件事,無法去承受失敗所造成的衝擊,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
甚至我會在孩子們一帆風順的時候,在前方幫他們築起一道道高牆,讓他們去撞牆、去挫折,再透過陪伴與激勵的話語,鼓勵他們挑戰自我,勇敢攀爬過這一道道高牆,只為了帶孩子們去看見這些高牆後的美麗風景,並讓他們更能肯定自己且欣賞團隊內的夥伴,團隊為了共同目標與願景而努力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動的事!而這些都能透過陪伴、引導、激勵等方法將孩子們內在動機與表徵行為予以結合,形塑最佳的團隊樣貌。
我跌倒過很多次,也常常在犯錯,但每一個事件當下,我都虛心接受, 誠心認錯,即使不是我的錯誤,但總能透過反躬自省去學習到更多也感受更多,勇敢地去調整、去修正、去學習,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成功了?但我知道,我還是會不斷地堅持我的夢想,相信著正向迴圈與善念循環,終身跨領域學習並持續著我天馬行空式的思考。
■ 感謝我人生路途上的每一個人,無論好壞,都是貴人!
■ 感謝我人生路途上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都是值得!
■ 感謝我人生路途上的每一時刻,無論好壞,都是人生!
☆ ☆ ☆
【人生轉角】癌症病房護士的醒悟,港女來台翻轉甜蜜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03日
【微視蘋】褪去塵爆傷痛,「小太陽」直播主舞動新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4日
【微視蘋】視障女師收淚挑戰超馬,貼心夫伴跑寫人生新頁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6月22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7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5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谷麗芳調整好麥克風架
☆ ☆ ☆
認同臺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
◎ 林衡哲

近一百五十年來,抱著犧牲奉獻的宗教熱忱來台灣的宣教士不少,他們是促進台灣現代化的先驅,其中以馬偕牧師(Rev. Dr.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最認同台灣,他娶臺灣老婆,而且兩個摰愛的女兒都嫁給台灣人,他講得一口標準而流利的台語,當他28歲那一年經過中國的廈門、汕頭、和台灣的高雄、台南等地,最後於1872年3月9日來到北台灣的淡水時,他在日記𥚃寫道:「約下午三點,船進淡水港靠泊,我心激動,於是我立刻明白就是這個地方了,過去從未有人在此宣教,感謝主!」
他對淡水的山水之美一見鍾情,直至他1901年6月2日因喉癌去世,終身沒有改變他對淡水這塊土地的愛戀,此後他便以淡水為基地,展開長達29年的宣教生涯,除了做為上帝忠誠的僕人,成為台灣北部基督長老教會的創辦者之外,他也成為北台灣教育和醫療方面的至聖先師,他死後葬在淡江中學的馬偕墓園,雖然淡水產生了不少台灣的歷史人物,但是唯一在他去世紀念日,被全城熱烈慶祝的人,便是這位由加拿大人變成台灣人的馬偕博士。
■ 做為宣教士的馬偕
1844年3月21日馬偕出生於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牛津郡左拉村,他的父母親原是蘇格蘭人,因此馬偕遺傳了蘇格蘭祖先堅忍、強韌與虔誠的性格,在1830年他的父母抱著拓荒者的心情移民到加拿大開拓新天地,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而宗教也成為他們克服困難的重要支柱,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很自然地馬偕身上也流著拓荒者與十字架鬥士的血液,並以此自勉。
大約在十歲時,因為聽到旁人描述海外傳教士事蹟,激發他前往異國傳教的情懷,加上受「馬可福音」裡的一句話「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讓他從小便立志成為一位傳教士。22歲時,馬偕進入多倫多大學和諾士神學院深造,隔年轉入美國普林斯敦神學院。1970年畢業返國後,他立刻向海外宣道會申請成為海外宣教士,在等待期間,他還回到祖先的原鄕~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繼續深造。
經過9個月的漫長等待,馬偕終於接到加拿大長老會總會通知,他獲准成為海外宣教士,並被指定前往中國傳教。1871年10月19日,馬偕離開了家鄉,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旅程中,他一路經過日本、香港、廣東及廈門,最後終於在12月30日抵達台灣的打狗(即今天的高雄)。其實渡海來台,並非他的原訂計劃,不過正如他日記裡的自述:「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缐,牽我到這美麗之島」,因此對馬偕而言,既來之則安之,一切就順從神的旨意吧!
在打狗短暫停留之後,馬偕前往屏東里港拜訪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除了向這位前輩學習閩南語,他還從李牧師口中得悉台灣北部人口雖多,卻沒有傳教士前往,因此在宣教熱情的驅使下,馬偕就這麼決定了他接下來的目的地,終於在1872年3月9月下午三點,當他塔乘的「海龍號」帆船駛入淡水河口時,馬偕在日記裏贊嘆道:「我舉目向北向南,然後向内陸遙望青翠的山嶺,心靈非常的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有一股明確的聲音對著我說:此地就是了。而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同時對我說:馬偕這就是你宣教的地方了。」
下了船,馬偕陪同李牧師南下到大社(今台中豐原),並在沿途中考察自己將來要進行傳教的地區。與李牧師在大社辭別後,馬偕決定回到淡水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日後傳教的據點,為了更流利地與淡水居民溝通以便傳教,他就近找了一位牧童,每天跟他練習用閩南語對談,經過五個月苦練,馬偕終於站上講台,開始嚐試用閩南語向淡水民眾傳教。雖然傳教過程中,有人譏笑或侮辱馬偕,但也有不少人洗耳恭聽;1873年1月9日他初嚐甜蜜的果實,馬偕為嚴清華等五位信徒施行洗禮,他在北台灣的傳教事業終於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馬偕的宣教秘訣,就是持續不斷地旅行,其足跡踏遍半個台灣,他在淡水短暫停留後,就開始一個月的北部踏查大旅行,遠達埔里和日月潭;接著一年內兩次登大雪山,以冒險家的精神深入高山原住民禁地。他曾越過三紹嶺進出宜蘭20多次,深入在南部平埔族村落,甚至遠至花蓮數次;他也出航彭家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北方三島,甚至在龜山島建立教會,這些都是外國傳教士極少涉足的地方。他率領學生到南臺灣開會時,也都是選擇徒步往返。
當時在台灣旅行很危險,除了地形險惡,土匪劫殺、原住民出草外,惡劣的氣候和落後的衛生環境更是殺手,必須有過人的體力和適應力,才能克服這些天災人禍,因此馬偕不僅是偉大的宣教士,他更是一位偉大的探險家。馬偕牧師29年宣教成果豐碩, 在台灣共創設60間教會,並培養台灣籍傳道師60人,台灣籍聖經宣道婦24人,受洗者總共2633人。
■ 開創北台灣牛津學堂的先師
有效的訓練台灣本土人才作為宣教精兵,是馬偕牧師的成功要素,他到淡水不到半年,已經有十多位學生在他家中生活和讀書,在民眾眼中嚴然是一所書院,官方也稱其信徒為他的「門生」;這些學生除了滿足心靈與信仰的追求,並藉著馬偕所提供的西方知識,大大拓展了他們的視野。起初馬偕講課的地點並不固定,有時在海邊沙灘、有時在山坡小丘;在巡迴傳道的旅途中,他也隨時就地授課,為學生進行機會教育。
這種教育方式如同孔子週遊列國時的「消遙學院」,或是新約中的耶穌和門徒般,以「青天為頂,青草為蓆」的森林大學模式,雖然克難,實際上卻產生相當良好的教學成果,在來台的最初八年間,他培訓出21名學生,這些學生有的成為前往各地傳遞福音的種子,有些成為協助創設新教會的幫手。直到馬偕1880年返回加拿大述職時,故鄉親友聼到他這種「在大榕樹下,蒼天為屋頂」的露天教育,引起很多鄕親的同情,因此馬偕向牛津郡親友提及在淡水設立學校的計劃時,由當地報紙刊登新聞並發起募款運動,目標為五千美元,1881年馬偕休假一年返台時,已經獲得6215美元的建校經費。
返台後,馬偕在紅毛城與其寓所後方砲台埔土地上覓得土地,由他親自設計督工建造,終於在1882年7月21日落成,他以故鄉命名為 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漢文名「理學堂大書院」,在落成典禮那天的來賓中,中國官方代表孫開華提督致辭稱讚:「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而成立時間比劉銘傳的「西學堂」(1887)更早,是台灣新式教育的搖籃。
牛津學堂在1882年9月14日開學,第一期18位學生是由各地傳教士推薦的優秀青年,教學師資,則由馬偕親自培育出來的學生擔任,課程方面,除了聖經和神學之外,也教授社會科學(歷史、倫理等)、自然科學(天文、地理、植物、動物和礦物等)、醫學倫理及臨床實習、體育、音樂等。馬偕的課程設計除了除在校本部課堂外,也有野外實地授課、醫學臨床見習、傳道工作實習,甚至有畢業參觀旅行。同時他更重視學生的生活教育,嚴格培養其良好生活習慣,而且非常疼愛學生,常為學生舒困。
而自己熱心教學並做各種研究,因此深得學生愛載,他過世時學生踴躍捐款為他所立的墓碑上刻著:「偕叡理老夫子牧師翰林」的尊稱,道盡了他們對馬偕的尊重。牛津學堂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西式教育學校,學生經過三年的培訓後,便從學堂畢業前往教會服務。在馬偕的引領下,牛津學堂成為當時台灣最重要的神職人員養成中心,前後共培養了二百多位傳教士,在全台各地進行傳道的工作。1901年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由吳威廉牧師(Dr. William Gauld)接棒,日後一度成為神學院(即現今陽明山台灣神學院之前身),而牛津學堂所在地,變成現在擁有一萬師生的真理大學。
■ 北臺灣女子教育先河~淡水女學堂
台灣最早的女學校,在北部是馬偕在1884年創辦的「淡水女學堂」,在南部是李庥牧師在1887年催生的「長榮女子中學」,淡水女學堂是北台灣新式女子學校的濫觴,馬偕在傳教之餘,也看到台灣社會嚴重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他創辦「淡水女學堂」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教育來改變台灣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並割除社會上溺殺女嬰、男性蓄妾及女性纏足、深居簡出等陋習,他希望台灣女性也可以活出自信,享有與男性相同的自由與幸福,並藉此機會培養出女性的傳教士。
1884年1月「淡水女學堂」正式開學,一共有34名婦女入學,大半是來自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為鼓勵婦女入學,女學堂不僅免學費,並補助旅費、膳宿、服裝等,但當時台灣民眾遵循古老中國傳統,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不讓女子拋頭露面,但經馬偕大力推動女子教育的宣導後,女學堂也曾增加到八十人,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便是其中之一,此時女學堂是以基督教為中心,結合老少婦女的新式學堂。
女學堂校長由馬偕擔任,馬楷夫人張聰明和幾位傳道士師母擔任舍監和教師,牛津學堂的教師也來此授課,課程有:讀書、寫字、算術、歌唱、歷史、地理、婦女技能、聖經和聖經教義等,同時學生也接受教學的訓練,為的是在往後傳道之際,也能夠充分發揮她們的才能。這所開風氣之先的淡水女學堂,一直經營到馬偕博士逝世才停辦。女學堂的建立,不僅為女子帶來新的學習管道,而新穎的智識體系和教學方式,也為台灣日後的男女平等之路建立穏固的基礎。1914年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返台創辦淡江中學,他也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
■ 臺灣北部西式醫療機構的先驅
為了吸引民眾前來聼道,馬偕想出先免費醫療服務的方法,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虐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又名金雞納霜),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在29年中,他和他的弟子一共為台灣人拔了2萬1千顆牙齒。此外,馬偕同時也引進西方公共衛生的觀念,鼓勵大家除雜草、清水溝,以預防傳染病的流行,他不但進行醫療傳教,同時也為台灣引進大量的醫療資訊,讓台灣人民得以開始接觸西方文明的新知識,而1879年「滬尾偕醫館」的成立,更直接造福北台灣的民眾。
馬偕牧師雖然醫療智識豐富,醫術高明,但並非執照醫生,正式醫療則邀請淡水海關稅務司所聘的洋醫到偕醫館駐診,並請本地漢醫為助手,這些外僑公醫先後來了五位:① 林格(Dr. S. Ringer 英人)(1873-1880)他在台灣發現了肺蛭蟲。② 鍾森(Dr. C.H. Johansen 德國人)(1880-1893)。③ 瀝尼(Dr. B.S. Rinnie 英國人)(1880-1892)。④ 安基爾(Dr. F.C. Angear 英人)(1886-1895)。⑤ 魏金遜(Dr. W. Wikson 英人)(1897-1898)。
這五人先後主持「滬尾偕醫舘」,對台灣現代醫療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尤其1879年馬偕博士和林格醫師在醫館解剖一名因呼吸道致命的水手,而發現肺蛭蟲之寄生人體,此乃全球首例,因此此寄生蟲被命名為 Dr. Stoma Ringer(學名 Paragonimus Westerman)。除外,加拿大海外宣道會也在1875年華雅各醫師兼牧師(Dr. & Rev. J.B. Frazer)也來淡水主持醫療,可惜不到兩年因喪妻而返國;馬偕去逝後,加拿大長老會於1906年再派宋雅各(Dr. J.Y. Ferguson)醫師,重開馬偕的「滬尾偕醫館」,並建立護理工作,直到1912年為了紀念馬偕宣教40週年,才把醫療中心移到現在的台北馬偕醫院。
■ 馬偕對台灣農業和東西民俗文化交流的貢獻
馬偕到台灣各地傳播福音時,發現台灣蔬菜種類並不多,於是他從國外輸入不少蔬菜種子例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高麗菜、甜菜和西洋芹菜等,介紹給台灣農民種植,普遍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準以及收入。由於馬偕非常博學,因此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智慧與鑑別文物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他在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曾運走600件台灣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一代表原住民文化、三分之二代表漢人文化,原住民文物中以凱達格蘭佔大多數,這些文物被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所珍藏,在北美洲所有博物館中,以此博物館收藏最多的台灣文化寶貝,這些都是馬偕博士的功勞。
■ 由家庭生活可以知道,馬偕對台灣的熱愛與認同
馬偕雖來自異邦,但從他的家庭生活就足以證明他對臺灣的熱愛與認同,馬偕夫人張聰明是台灣五股人,小馬偕15歲,馬偕來台六年後於1878年與她結婚,此乃北台灣首位女信徒陳塔嫂居中媒妁而成,在他們同甘共苦的23年婚姻中,育有二女一男。張氏非但熟諳英語亦曾數度回加拿大,於1925年逝世台北,馬偕夫人有獨特的行事風格和聲望,「來去馬偕娘仔那裡坐坐」是學生和信徒的樂事。來台的西方人更是絡繹不絕地造訪她,而女學堂的設立期間,她當教執、舍監和事務三個任務,可以說是上帝賜給馬偕的最佳助手。
長女偕媽連匹配台灣人陳清義牧師,他們曾一起赴東京留學,夫妻兩人在艋舺教會奉獻多年,對北台灣長老教會的發展貢獻良多,膝下無子嗣,僅領養一男一女,養子陳敬輝是台灣早期的名畫家之一。 次女偕以利嫁給馬偕愛徒柯維思,也是台灣人,他是馬偕的機要秘書,常隨馬偕到處旅行傳教、拔牙治病,後來都在馬偕醫院服務,偕以利除了擔任新任女宣教士的台語老師外,並在「女學堂」和「婦學堂」二間女校的教師和舍監,他們育有一男柯設偕,他是著名的台灣文史學者,長年任教於淡江中學。他們三代都當過淡水教會的長老。
馬偕唯一的兒子叫偕叡廉,繼承父親遺志,學成歸國後,在1914年創辦淡江中學,夫人為加拿大人,夫婦兩人一直定居在淡水,偕叡廉先生曾擔任淡水長老教會長老,這間教堂是他在1933年親自設計的,晚年病逝臺灣,他們育有二男三女,他們一家人都會講流利的台語,除長男偕威理在二次大戰期間為國捐軀之外,其他後代都已回加拿大定居。
■ 自認台灣人,不想葬在外僑公墓
1901年6月2日下午4時,馬偕在淡水家中蒙主寵召, 享年57歲2個月12天,他終於渡過他多彩多姿奉獻一生的使徒生活,家人遵從他的遺囑,將馬偕安葬在他所謂:「最後的住家」(淡水砲台埔),他特別交代不要安葬在「淡水外僑公墓」,因為他自認自己是「台灣人」,在臺灣將近30年的愛的奉獻生涯中,他積極進行傳教、醫療、教學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從未因政局的變動而改變他服務上帝的信心,他憑藉著「寧可燒盡,不願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精神,將他的一生獻給台灣人民。
馬偕為台灣留下的教會、醫院和學校等硬體設施,如今在北台灣隨處可見,而他為台灣的無形付出,則在台灣歷史上留下永難磨滅的光輝史頁,每年的6月2日全淡水都在紀念馬偕的逝世紀念日;每年5月8日嘉南水利協會也在紀念烏山頭水庫的創建者八田與一,這兩位比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更愛台灣的外國人,我們台灣的電影導演們,希望能在有眼光和視野的文化部長協助下,為他們兩人拍出有歷史價值的傳記片,為台灣史留下永恆的記憶。

認同臺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民報 新聞 ~ 2017年05月08日
☆ ☆ ☆
勵志~新聞1077輯
勵志~新聞1076輯
勵志~新聞1075輯
勵志~新聞1074輯
勵志~新聞1073輯
勵志~新聞1072輯
勵志~新聞1071輯
張肇烜醫師 專欄~【仁醫心路】民報 新聞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全介垣唱歌時表情豐富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