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養生~飲食、運動1073輯

保健類及健康食品大多經過加工、濃縮、萃取等方式製成
不是農藥也非防腐劑!橘皮上的白色粉末是...
◎ 田欣雲/雲林報導

冬春之際,是茂谷柑豐收的季節,不過你是否曾發現?橘子皮上有些殘留的白色粉末,它們不是農藥、也非防腐劑,原來,是用來幫橘子防曬的碳酸鈣!橙色農作休閒果園園主林秋福說,給茂谷柑噴碳酸鈣,功用跟人敷面膜一樣,「如果沒有防曬的話,太陽太大,茂谷柑會曬到硬硬的,裡面就比較沒有汁了!」林秋福以自家的茂谷柑舉例,在正式對外販售前,果實會經過刷去粉末、機器篩選等作業流程,所以表皮上的碳酸鈣,基本上已清除乾淨。遊客3月中之前來雲林林內,還能親自到果園裡,體驗採果嘗鮮的樂趣呢!

【採果片】不是農藥也非防腐劑!橘皮上的白色粉末是...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1日
【進補片】春天食補喝蚌肉煲湯,滋陰寜神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1日


潘若迪瘦身操,過年不忘甩肉
◎ 陳威叡/新北報導

「我是亞洲有氧天王,也是碩『狗』僅存的潘老師。」農曆新年大魚大肉少不了,潘若迪提醒讀者過年大吃大喝後,也不忘要好好動一動,親自帶來簡易好上手的瘦身操,過年後維持健康苗條好身材「潘老師給你小忠告,你不要只會發牢騷,跟著我跳跳瘦身操,保證變美變瘦又變高。」潘若迪示範第一個動作,兩腳與肩同寬,單手手臂做出伸展動作,主要訓練手臂與腹內外斜肌肉,交替進行,左右依序做1次1次2次;第二個動作為單腳抬腿,抬腿時膝蓋抬高超過肚臍,雙手手臂與身體往內縮,左右依序每次4下。
第三個動作身體呈現前弓後箭上下微幅擺動,上半身左右手前後擺動如跑步姿勢,而手的速度快過腳上下微幅速度一倍,此動作主要訓練大腿肌肉、臀大肌與手臂;最後一個動作兩腳約與肩同寬,伸展雙臂往外再縮回,接著伸展雙臂下向上縮回,主要是訊練胸大肌跟擴背肌的運動。潘若迪強調,以上介紹4動作每個動作維持一分鐘時間,每個動作中間休息10秒,每天至少2至3次,依個人體能而定,最後祝福大家凡事「開花結『狗』,有『狗』吃、有『狗』強、有『狗』錢、有『狗』讚。」

潘若迪瘦身操,過年不忘甩肉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8日


多吃這些茄紅素系水果,男生防癌、女生消水腫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西方很多研究,都發現茄紅素很有營養,包括它防癌的功效,尤其是對前列腺癌的預防作用,不過弔詭的是到目前為止,最好還是從食物中吸收,光靠補充劑反而效果不好,除了番茄外,其實我們很多食物中都有茄紅素,營養師強調,紅心番石榴、葡萄柚、木瓜、水牛莓都有很高茄紅素含量。根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香港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謝施敏解釋,「茄紅素其實是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自由基,對於心血管及眼睛健康非常好,有很多研究指出可以預防癌症。它對皮膚好,因為茄紅素可以減少紫外線的傷害。」
茄紅素是脂溶性營養素,所以跟脂肪食物進食,吸收才最理想,至於番石榴、葡萄柚、木瓜各有各的營養,也不應忽視。謝施敏強調、葡萄柚和番石榴含豐富維他命C,豐富膳食纖維,葡萄柚另有鉀,有去水腫的作用,而番石榴的籽其實可以吃,當中有豐富的鐵質營養。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建議,每人每日茄紅素安全建議攝取量是每公斤體重0.5毫克,即55公斤體重人士每日茄紅素安全建議攝取量是27.5毫克。如果吃得過量,會有機會令皮膚脫色,引起腹瀉及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同時也有實驗指出,高劑量服用會減少了對細胞的保護作用,所以靠吃營養品提升吸收未必有用。

多吃這些茄紅素系水果,男生防癌、女生消水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4日
☆ ☆ ☆
親自到菜園裡,體驗採菜嘗鮮的樂趣
年菜吃不完,營養師警告這些剩菜不反覆加熱
◎ 游瓊華/台中報導

年假結束,但年菜剩一堆吃不完,不少人怕浪費會反覆熱菜來吃,不過營養師提醒,包括火鍋、雞湯、魚湯、佛跳牆等湯品反覆加熱烹煮後,湯裡面的普林含量都很高,而葉菜類的蔬菜,反覆的加熱,過程中會釋出亞硝酸鹽,養分也會跟著流失,建議最好一次吃完。光田綜合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黃婷婷表示,火鍋、佛跳牆等高普林食物經身體代謝後形成尿酸,尿酸過多易導致急性痛風,提醒痛風患者少吃為妙。
另外,生菜沙拉、白肉切片、涼拌海鮮等,超過兩小時就會受到微生物或細菌污染而變質,最好當餐就吃完。台中醫院營養師陳姿宇則建議,若真的不想浪費,得吃隔夜菜,可以捨棄葉菜類蔬菜,改選根莖類的蘿蔔、絲瓜、胡瓜、黃瓜、菇類、海藻,這類的硝酸鹽含量低,選擇隔天再吃對人體來說相對安全。此外,隔夜的食物因長時間泡在食物湯汁中,往往會太鹽及太油,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的人最好少吃隔夜菜。

【咩姊台語】年菜吃不完,營養師警告這些剩菜不反覆加熱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1日
【美食片】老少都喜歡的番茄料理,好吃又營養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06日


【好吃片】吃內臟補身或少吃為妙?
◎ 香港蘋果日報/提供

不少人愛吃內臟,中醫有一說法是「以形補形」,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吃內臟不健康、少吃為妙。香港營養師吳耀芬(Kathy)表示,以西醫角度來說,肝臟富含維他命A、B群、C,及鐵質、鋅、磷等礦物質,可說是補品之一,不過肝臟脂肪含量也高,如鵝肝每100公克就含1茶匙的飽和脂肪。若愛吃內臟,推薦吃適量雞肝或豬肝。
其他像是心臟、腎臟、舌頭等深紅色內臟,營養也較豐富。不過,營養師提醒要留意內臟含飽和脂肪,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內臟也含高普林,在體內會形成尿酸,尿酸堆積則可能增加罹患痛風等風險。而脂肪含量高的除肝臟外,以豬大腸最需留意,每100公克的豬大腸就含有1.5茶匙的飽和脂肪,愛吃的話也別過度攝取囉。

【好吃片】吃內臟補身或少吃為妙?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3日


專家教你自我催眠,八步驟破解壓力快快入睡
◎ 香港《蘋果日報》提供

上班族工作忙碌,生活節奏緊張,壓力大加上憂慮多經常徹夜難眠,催眠治療師表示,失眠背後可能隱藏了生活、工作壓力,讓人煩到「睏末企」,運用催眠可讓人進入身心放鬆狀態,改善失眠及情緒症狀,同時有助認清導致失眠的真兇,學習處理壓力及疏導情緒。正受失眠困擾人士,不妨試試「自我催眠」放鬆一下!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香康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社工暨催眠治療師黎詠雅表示,催眠其實是一種輔導方法,透過當事人自我催眠,或由催眠師引導,進入催眠意境。
即由一個有意識狀態,進入潛意識的狀態,當事人會專注身體的反應及感受,然後令自己變得放鬆。催眠期間可能會揭露了一些潛藏在心底的負面情緒或壓力,包括令人困擾的煩惱,如失戀、離婚、子女學業出問題、裁員潮焦慮,或過往不快經歷影響如家庭暴力、校園欺凌,引致種種負面情緒。被催眠的人藉過程可更了解自己,以尋找失眠的根源,幫自己解開心鎖。
復康會與香港大學行為健康中心曾進行一項37人參加的整合式催眠治療失眠研究,參加者分別參加催眠治療個別輔導及小組,結果發現失眠問題獲得紓緩。參加者的平均睡眠時間由治療前6小時增至7小時,焦慮或抑鬱等情緒症狀也有減少。不少人認為催眠好神秘,更感到好奇,黎指,許多人是從電影或電視劇中認識催眠,惟當中有不少謬誤及誤解,有需要糾正。
① 意志力薄弱的人才容易被催眠?
【解答1】此說法不正確,也無科學根據。催眠過程著重當事人與催眠師之間的合作和信任,加上要有足夠專注,才有助接收提示,進入催眠意境,幫助找出失眠或情緒困擾的原因,故專注力較差或自我保護機制較強的人,相對上較難進入催眠意境。
② 看著來回擺動的陀錶就會被催眠?
【解答2】陀錶屬於傳統的催眠工具,以幫助人專注進入催眠意境。除陀錶外,簡單如一支筆或一隻手指,都可用作催眠導入。現代的催眠過程很少會運用陀錶,通常是透過專注呼吸,或一些音樂甚至聲音,如冷氣機、風扇等發出的聲音協助。
③ 催眠後要「啪一聲」才會醒來?
【解答3】被催眠的人表面上好像睡著了一樣,但其實仍然有意識,只是閉上眼,可幫助放鬆及進入催眠意境。過程中是知道自己感受,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情,當事人也可自行中斷催眠過程,並非完全睡著,當然也不存在「啪一聲」先會醒的情況。
④ 一旦被催眠就會被別人操控?
【解答4】催眠會令人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只是在電影或電視才會出現的橋段。真正的催眠不會令人被操控,催眠只是令當事人變得身心放鬆,並非失去意識,在催眠意境中,仍有自我防衞能力,不會做出傷害別人或自己的事,或違反個人意願的事情。
■ 自我催眠步驟:
1.  尋找舒適位置躺臥或坐下,然後閉上雙眼
2.  用鼻吸一口氣,再輕輕呼氣,過程感覺放鬆
3.  感受一下由頭部、膊頭、手臂、至雙手及10隻手指的放鬆感覺
4.  再由胸口、胃部、肚部、盆骨,上半身都處於最放鬆狀態
5.  放鬆的感覺逐漸去到大腿及小腿
6.  腦海想像自己去到一個好舒服、好美麗的地方
7.  享受此刻美麗的景像、圖畫
8.  再感受完全放鬆的感覺然後數10下完結

專家教你自我催眠,八步驟破解壓力快快入睡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7月25日
☆ ☆ ☆
將充滿愛心的溫情傳遞下去
加工食品很糟?專家告訴你真相
◎ 江慧珺/台北報導

食安案件層出不窮,也讓不少人拒吃加工食品,但專家指出,多數食品都必須經過加工程序,加工不僅可保障安全品質、提升色香味或延長保存期限,有時甚至可提高營養成分,建議掌握均衡飲食並注意營養標示即可,不必怕吃加工食品。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理事長廖啟程說,台灣每年食品消費金額超過2兆元,其中加工食品佔逾7000億元,可見加工食品市場龐大,多數食品基於安全不得不加工,如何選擇好的加工食品才是重點。
台大食科所教授吳瑞碧也說,即便是稻米也得經過去掉稻穀殼膜、烹煮等加工才能吃,「食品不應該加工」的想法幾乎已不可能,且事實上透過加工,有時還可能增加營養成分,如番茄生吃營養成分還不如煮熟高,只要注意不偏食也注意營養標示就好。國際保健營養學會會長王進崑則說,就算是添加玉米糖漿、防腐劑等深度加工食品,在符合管理法規下仍屬安全,但建議分散風險,、廣泛攝取各種食物為佳。

加工食品很糟?專家告訴你真相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9日
【手作片】過年零食自己做,健康零負擔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0日


市售礦泉水竟裝自來水醫師:長期飲用會致癌
◎ 曾珮瑛/高雄報導

高雄今爆出有業者將回收礦泉水空瓶,充入經簡易過路處理的自來水裝瓶,成品裝銷銷往小吃部、餐館、酒店等地,竟已販售10年之久,對於民眾若不慎飲用市售「瓶裝自來水」,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曾耀賢表示,長期飲用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嚴重恐有致癌風險。曾耀賢醫師解釋,若長期飲用自來水填裝的礦泉水,自來水中的農藥、重金屬、清潔劑或消毒用的氯、管道中的鉛等,沒有完全煮沸或過濾、殺菌,殘留的化學或有機毒物對人體有慢性傷害,最常見的是神經、內分泌和癌症影響。
而若是偶爾或短時間飲用市售「瓶裝自來水」,曾耀賢說:「這些自來水中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濃度都相當低,大約 ppm 百萬分之多少,以健康風險評估的角度,低濃度只在長時間暴露下才會有影響。」醫師提醒,購買市售礦泉水要注意水源與工廠信譽,且避免直接以嘴對瓶口喝,也盡量不要長期選擇同一品牌礦泉水,建議可自行攜帶家中經過濾水器過濾,且經過煮沸的自來水裝瓶隨身攜帶飲用,喝下肚的水比較安心。

市售礦泉水竟裝自來水 醫師:長期飲用會致癌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6日


台灣自來水微塑膠檢驗,一公升最多驗出三顆
◎ 洪敏隆/台北報導

非營利組織 Orb Media 所做的一項全球調查指出,許多名牌礦泉水逾9成的樣品測出微小塑膠纖維或顆粒;在台灣,環保署今年也展開我國自來水含微塑膠的調查。環保署說,農曆年前已經完成台灣11處淨水場的調查,其中,原水區域檢出是0至3顆,淨水區域檢出是0至2顆。去年國外有研究多國的自來水含塑膠纖維等微塑膠的情況很嚴重,環保署因此今年將建立自來水微型塑膠纖維檢驗技術,調查89處自來水淨水場共100點的微塑膠現況,並做後續處置。
環署環境檢驗所長顏春蘭說,農曆年前已經會同環團到11處淨水場採樣,每次都採集1公升的水,再以過濾方式了解其微塑膠數量。有些是零檢出,原水場區最多是檢出3顆、淨水場區是檢出2顆,其他淨水場預計在今年內都會完成檢驗。顏春蘭說,目前國外都只是做塑膠微粒或微塑膠的數量,但環保署跟中研院合作研發檢驗技術,還要去了解台灣這些塑膠微粒或微塑膠裡面有什麼成分,做為後續該如何遏止避免微塑膠影響飲用水。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說,國外調查結果,原因可能是水源受到微塑膠污染而沒有過濾乾淨。比如該研究提到測得尼龍,然而尼龍很少用於塑膠瓶,另一可能原因是來自瓶子本身、但有待證實。謝和霖說,只要環境介質中可能存在的塑膠微粒,環保署都應該調查,不只是海域、自來水,只要塑膠微粒會進入人體的管道,比如空氣、海產等,都應該要調查;另啤酒、食鹽等可能會有微塑膠疑慮的也應調查。

台灣自來水微塑膠檢驗,一公升最多驗出三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5日


塑膠喝下肚!研究:各大品牌瓶裝水內含微小塑膠粒
◎ 桂家齊/綜合外電報導

小心!喝瓶裝礦泉水,可能也把微粒塑膠物質喝下肚。一份全球調查指出,包括 Evian、Aqua、雀巢 Nestle Pure Life 等名牌礦泉水,逾9成的樣品中均測出微小塑膠纖維或顆粒。喝下肚之後,很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總部位於美國的非營利組織 Orb Media 在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印尼、肯亞、黎巴嫩、墨西哥、泰國等9國收集250瓶瓶裝水進行測試。結果發現,93%的樣本中含有塑膠殘骸,這些塑膠成分包括聚丙烯、尼龍和聚酯粒(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被測出含有塑膠殘骸的瓶裝水包括知名品牌 Aqua、Aquafina、Dasani、Evian、雀巢優活(Nestle Pure Life)、San Pellegrino、Bisleri、Epura、Gerolsteiner、Minalba 及中國的飲料品牌娃哈哈。負責研究的紐約州立大學研究員梅森(Sherri Mason)說:「在這項研究中,65%的塑膠殘骸可說是塑膠碎片而不只是纖維而已。我認為這是飲料裝瓶過程所致。大部分的塑膠粒來自瓶子本身或瓶蓋,出自於裝瓶過程。」
瓶裝水裡的塑膠殘骸平均大小為100微米(0.1公厘),每1公升會發現約10.4個殘骸。而更小體積的殘骸則是每公升約325個。雖然目前無法確認這些塑膠成分被喝進人體內對健康會有何種影響,但梅森認為部分癌症與精蟲量稀少案例,甚至過動症(ADHD)和自閉症可能都與塑膠有關連:「我們知道這些疾病與環境中的合成化學物有關,而塑膠製品就是讓這些化學物進入人體的管道。」雖然有學者認為,這項研究仍須經過獨立單位檢驗才能證實其可信度,但也有學者表示,此研究近一步顯示塑膠對生態及人類的有害影響,主張人類不應再生產瓶裝飲料。

【警世片】塑膠喝下肚!研究:各大品牌瓶裝水內含微小塑膠粒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5日
☆ ☆ ☆
大家愛護環境、水質與這塊土地
不明原因發燒腹瀉,當心恐退伍軍人菌作怪
◎ 沈能元/台北報導

不明原因發燒、腹瀉,恐是接觸的水霧藏有退伍軍人菌所致。一名45歲男子因發燒、乾咳、腹瀉就診,檢查男子除抽菸外,無其他特殊病史,但住院治療後,男子引發肺炎、黃疸及肝功能異常,確診為感染退伍軍人菌。醫師表示,退伍軍人菌常存在除濕機、蓮蓬頭、自來水龍頭等,應定期清潔空調用冷卻水塔、熱水供應器,避免遭到感染。收治病例的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說,退伍軍人症致病菌為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去年全台確診感染者共186人,傳染方式為吸入含有退伍軍人菌的氣霧或水滴。
症狀為高燒、畏寒、乾咳、腹瀉等;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1成5,而有慢性肺部疾病、抽菸等免疫低下者,死亡率更高。該名男子經抗生素治療已痊癒出院。黃馨慧說,退伍軍人菌常存於除濕機、蓮蓬頭、自來水龍頭、空調用冷卻水塔、熱水供應器等各類水體環境,雖然該菌不會人傳人,但會因使用相同水源造成群聚感染;要避免遭退伍軍人菌感染,建議住家的除濕機、蓮蓬頭、自來水龍頭、空調用冷卻水塔、熱水供應器等,應定期清洗及消毒,降低感染風險。

不明原因發燒腹瀉,當心恐退伍軍人菌作怪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8日


新北設立肌耐力推廣員課程,帶長輩動健康延老化
◎ 曾佳俊/新北報導

「我80歲都還在帶運動了,台下6、70歲怎敢不運動!」新北市土城區頂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動健康種子老師陳國禎,為了多帶動社區長輩常運動保健康,再度報名參加社會局設立「肌耐力推廣員培訓」和「社區動健康運動帶領員培訓」課程,熱血更勝年輕人,希望學得更多專業知識,回到社區後教導更多的高齡長輩動健康。社會局副局長林昭文表示,新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高達50萬多人,佔全市人口超過12.60%,並有逐年成長的趨勢。為了照顧長輩的健康,延緩老化,朱立倫市長在2012年就成立高齡對策小組,2016年更推動社區動健康,希望透過運動處方箋,提升銀髮長輩的肌耐力和自癒力等。
這次透過菲特邦健康管理顧問公司開辦的肌耐力推廣員課程,200名額幾乎在秒殺下就報名額滿,顯示大家對運動的重視。林昭文說,社會局從2016年開始培訓社區動健康種子教師,目前已有220位,其中110位為肌耐力運動帶領員,由於反應熱烈,今年持續開班,未來200位新培訓推廣員,也將一併深入全市246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398個銀髮俱樂部及111個松年大學推廣,不僅可為長輩身體健康把關,自己在訓練和帶領過程中也會更健康快樂。
頂欣社區理事長許山英表示,社區裡有許多中高齡長輩,自成立據點後,鼓勵長輩到據點共餐、泡茶、運動,其中三位「長老」阿堂哥、阿嬌姊和阿英姊都年滿93歲,但透過持續的規律運動,身體都非常的健康。菲特邦健康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邱柏豪表示,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發現,每周至少一次中等強度運動,能增加2.5倍健康機率,減少就診次數,美國心臟協會也研究顯示,肌力訓練可降低各種疾病風險,因此透過肌力與肌耐力的運動處方,可以有效預防長輩衰弱造成跌倒或疾病發生。

新北設立肌耐力推廣員課程,帶長輩動健康延老化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5日
☆ ☆ ☆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8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7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6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5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4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3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2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動物性來源的含鐵食物,較易被人體吸收
五成國人吃肉、雜糧過量,新版「飲食指南」上路教你吃
◎ 沈能元/台北報導

國人乳品、堅果吃不夠,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教你吃。依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前三大食物攝取不足,第一是高達99.8%國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其次,堅果種子攝取不足占91%,第三為蔬菜、水果不足各為86%。國健署今公布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國民飲食指標,教導食物應如何攝取,並首度增列糖攝取上限,呼籲注意飲食均衡。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說,每日飲食指南為1975年訂定,分別於1995及2011年兩度改版,此次第三度改版為參考最新流行病學研究成果,以降低心臟血管代謝疾病及癌症風險飲食原則列入考量。
飲食建議三大營養素比例分別為蛋白質10~20%、脂質20~30%、醣類(碳水化合物)50~60%。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說,19~64歲國人雖乳品、堅果種子、蔬果攝取不足,但有53%國人每日攝取豆魚蛋肉超過6份的建議量,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的占4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的為39%,顯示國人均未達到均衡飲食。林莉茹說,此次改版將6大類食物中的全穀根莖類改為全榖雜糧類,再將豆魚肉蛋類的肉、蛋順序互調,修正為豆魚蛋肉類,低脂乳品類則刪除低脂改為乳品類,讓國人飲食攝取更為清楚。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說,這次修正全穀根莖類改為全榖雜糧類,主要是教導國人包括南瓜、馬鈴薯、玉米、綠豆等含澱粉食物也是主食的一類;豆魚肉蛋類修正為豆魚蛋肉類,原因是許多研究發現,攝取雞蛋蛋黃內的膽固醇與血液膽固醇增加沒有直接關聯,因此蛋類往前提升;最後不論是低脂、全脂乳品與體重增加、心血管疾病也無直接關係,而刪除低脂兩字。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美雲說,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原將一份水果訂為100克,取代原有1個拳頭大的指標,但許多營養師認為,100克不利臨床衛教,這次正式版修改為1 份水果為切塊水果約大半碗到1碗,再並列水果可食重量估計約為 100 公克,重量範圍介於80~120公克,份量標示也更為便民。

五成國人吃肉、雜糧過量,新版「飲食指南」上路教你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3日
驚蟄吃豆子大補蛋白,8種豆做春天沙拉
大紀元 健康1+1~2018年03月07日


亂補維他命保健食品,恐花錢傷身
◎ 蔡明樺/台北報導

很多民眾會買維他命孝親,給長輩補充營養,但藥師提醒,維他命雖是保健食品,過量食用仍會傷害健康,甚至會和藥物產生交替作用,補身不成反傷身;如過量食用維他命A、B,可能造成肝功能異常、四肢癱軟等,含鋁制酸劑如與維他命C併用,腎衰竭患者易發生鋁中毒,不得不慎。台北慈濟醫院藥師蔡佩珊表示,維他命分為水溶性、脂溶性,維他命B、C為水溶性,較易被人體吸收、代謝,但過量仍可能傷身,臨床曾有孩童因過量服用B群,導致神經、四肢癱軟的案例;維他命B6若跟巴金森氏症藥物等併用,也會影響藥效。
不少更年期婦女擔心骨質疏鬆,會額外補充維他命D,她提醒,複方的骨鬆藥已含維他命D,可促進鈣質吸收,若患者再額外補充綜合維他命,會導致維他命D濃度過高,產生高血鈣症、嘔吐和肌肉無力等急性中毒症狀。她表示,維他命E、K雖較少出現服用過量的情形,但與某些抗凝血劑、抗病毒藥物併用時,仍可能影響藥物吸收或代謝,建議民眾服用保健食品前,應先諮詢醫師、藥師等,以免花錢傷身。

亂補維他命保健食品,恐花錢傷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1日
反式脂肪塞血管,酥皮炸物應避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09日
☆ ☆ ☆
健身、紓壓活動~1071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6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5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4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3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2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與他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愛與幸福
澳洲爆發哈密瓜感染李斯特菌,已三人誤食喪命
◎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傳出哈密瓜遭到李斯特菌污染,迄昨已有3人進食後死亡,另外12人受感染,衛生當局預料受影響人數會增加。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報導,前兩例發現在新南威爾斯省,昨天最新傳出的第3例死亡病例是在維多利亞省。當局指,受影響人士全部是長者,來自維多利亞省及塔斯馬尼亞等地。
而有問題的哈密瓜來自新南威爾斯省,已全部停售,有關生產商亦已停止運作,正調查事件。感染李斯特菌後,多半只有腹瀉等輕微症狀,但年長者、免疫力低下或新生兒等族群感染,恐引起嚴重的敗血症或腦膜炎,致死率可達2至3成,也可能導致孕婦流產、死胎或早產。報導指,當局已呼籲年長者、孕婦和嬰兒,避免吃已經切片的哈密瓜,以防把病菌吃下肚。

澳洲爆發哈密瓜感染李斯特菌,已三人誤食喪命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03日
無人機天降「神兵」,荔枝椿象無路可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2日
【健康問蘋果】把握黃金期,這招讓中風病人乖乖復健(動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5日


礦泉水不等於開水,一天最多喝1瓶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市面上所賣的瓶裝水,分為蒸餾水,礦泉水及礦物質水三大類別,但究竟要怎麼選呢?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陳竟明坦言,一般來說,飲用煮沸了的水便足夠,其PH值平均8,屬鹼性,「如果怕有雜質,裝一個簡單濾水器就可以。」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如果要選擇瓶裝水,蒸餾水是首選,屬於純水;若做運動,則可以飲用天然礦泉水或礦物質飲品,「可補充身體因流汗而流失的電解質。」
礦泉水與礦物質水分別,前者是屬於天然礦泉水「不同國家地區,會因為水流經的地方不同,所以礦物質也會不一樣,消費者選擇時就要看清楚標籤礦物質成份。」此外,礦物質則屬人工添加礦物質的水,理論上跟礦泉水沒分別,「無論礦泉水或者礦物質水,最多一日喝一瓶」。腎科專科醫生蔡堅表示,腎病病人也不應飲用礦泉水或礦物質水,這會令腎石更容易形成,不利健康。

礦泉水不等於開水,一天最多喝1瓶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6月03日


每天「趴地」10分鐘,輕鬆解決長年宿便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天氣開始炎熱,沒有了厚衣的遮擋,「肚腩」即時無所遁形。有想過為什麼已經很努力減肥,但肚腩還在呢?可能是因為你有宿便 。《新假期周刊》指出,原來一個中等身材的人體重,包含了3公斤到6公斤的宿便 ,而肥胖者更有7公斤到11公斤的宿便,聽到數字已經覺得非常恐怖。不過當你知道了以下清宿便的方法,便可以輕鬆找回你的小蠻腰,清宿便無難度。
日本東邦大學附屬醫院綜合診療科教授「瓜田純久」研發出一招,只要每日「趴」個10分鐘,就年輕鬆排掉宿便,而原理是利用趴下的動下以壓住腹部,從而刺激小腸各部份促進蠕動。不過這個方法有一個大原則,就是要確保腸道要有8小時空腹時間,即是第一餐跟下一餐時間隔要有8小時。因為人類的小腸要空腹8個小時才會開始蠕動,並把排泄物排出,而便秘的形成就是因為小腸和結直腸不蠕動。步驟一,每天肚朝下方趴下10分鐘,也可邊看電視、使用手機進行。步驟2,期間要左右翻滾身體5次。
此外,日本「便便博士」的辨野義己推薦「周末排便法菜單」,即在星期五晚上吃「乳酪250克、番薯500克(蒸熟後連皮吃)、蘋果2個」,星期六晚上吃「乳酪250克、番薯500克(蒸熟後連皮吃)。」辨野義己更實施了一年,在沒有任何節食的情況下,竟然能減掉11公斤,體脂從28%降低為21%,更能每天定時排便。進行以上兩個方法後,加上每天早上飲250ml溫水及於一日3餐中加入「生食調理法」,一定可以擺脫長年宿便。

每天「趴地」10分鐘,輕鬆解決長年宿便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5月04日
☆ ☆ ☆
養生~飲食、運動1077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6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5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4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3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2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水果含的能量,可以製造出大腦所需的燃料
※ ※ ※
※ ※ ※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社會公益~新聞1072輯

花蓮震災~2018年02月雲門翠堤大樓
☆ ☆ ☆
送菜給窮苦人吃,他做了37年不喊累
◎ 許家峻/撰文

清晨,太陽剛探頭,力行菜市場內叫賣聲不曾間斷。一輛老舊貨車停放在市場旁,貨車後頭吊著一片塑膠牌,上頭寫著「今日送獨居老人院、教養院、低收戶」。站在貨車上堆貨的蔡阿和嘴裡嚷嚷:「有時候我也不知道這堆菜、那箱肉是誰放的,像這一大袋紅蘿蔔直接放著就走了,大家都惦惦在做善事。」講完,蔡阿和呵呵笑,他肉肉的臉龐,還有大肚腩,看上去像一尊「行走的」彌勒佛。有人這樣說過嗎?「有喔,我愛笑、愛吃,興趣就是做善事。」
民國六十九年原本跟著爸媽在市場賣菜的蔡阿和,遵照爸媽的主意,每逢農曆初三、十七,便把賣剩的菜送給住家附近的原住民。「以前很多來都市討生活的原住民,生活艱苦,沒學歷,都做臨時工,連米都沒有。我心軟,覺得幫的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家庭。」就這樣,市場愈來愈多人知道蔡阿和在分送物資助人,大家開始有魚出魚、有肉出肉、有菜出菜。蔡阿和更勤奮,只要有人把物資拿到菜市場給他,他便會把物資轉送到那些有需要的人手裡,「目前有二十二個弱勢家庭,還有育幼院和老人院,有的我載到里長那邊放,鄰長、志工會幫忙分。」
接近中午,蔡阿和的菜攤旁同樣堆滿待送物資,他邊收攤邊說:「不光是菜市場攤販拿來的,有些住比較遠的朋友,有空也會送來。」見我們在拍照,隔壁豬肉攤的大姊開玩笑叫喊:「阿和你要穿西裝,上鏡頭才會緣投啦!」蔡阿和靦腆地笑了笑,趕緊把地上的物資提上車,還順便向我們介紹,「今天有豆干、滷蛋、兩大袋豬腳 …,還有那麼多包米。」
話還沒講完,蔡阿和就被被騎車載鹽過來捐的彭阿姨打斷,「我載十多年了,一包鹽巴才幾百塊,人不能總是手心向上跟人討,也要多幫助別人。」接著羅大哥也拿了兩大包的豬油過來,「我在賣肉粽,快過年了,想說豬肉多出來的油,就拿來做愛心,送給獨居老人吃。」蔡阿和用紙筆紀錄要怎麼分配這些物資,再一一打電話給對方,確認他送達的時間,「社會雖然進步,還是有許多窮人連三餐都沒得吃,申請政府補助也沒那麼容易啊!」出發前,他多次環顧四周,深怕這些愛心物資被遺漏,「做三十幾年喔,不是送一、二次,是長期送,我都訪查得很清楚,人家也很信任我。」
隨車跟著蔡阿和沿路分送物資,他說著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的狀況,「我跟他們相處就跟兄弟姊妹一樣,不分你我;像昨天有個人沒錢買棺材,我LINE一發,親朋好友問一問,募到五萬多塊補貼他。對我們來說,幾萬塊不算什麼,對窮人卻是很大的幫助。」問他做了這麼多年,會不會倦怠?「賺呷郎對艱苦人比較有同理心,我做得很甘願啦!古早人說,做善事,福報會迴向,我太太、小孩也支持我。我只是橋樑,負責幫有愛心的人和窮人牽起一條線。」坐在搖搖晃晃的貨車上,我不經意地看到蔡阿和的筆記裡,寫著一句話,「只有美德能留傳到後世。」這似乎也說明了一切。

【壹週刊】送菜給窮苦人吃,他做了37年不喊累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5日


匯愛心助弱勢,林家豈待用麵5年不間斷
◎ 林泊志/宜蘭報導

助人常樂!宜蘭一間快炒店老闆林家豈,5年多前接手經營位在冬山鄉的「愛情海」乾麵店,並提供待用餐幫助弱勢。5年多來,已有數千人到店裡吃過待用餐,而親友們也受他影響,紛紛捐款共同助弱,雖店裡常入不敷出,但他仍堅持行善,也把自己比喻成社會的一根小蠟燭,要點亮光芒,讓弱勢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如今乾麵店已成了眾人的愛心轉運站,把社會各界的溫暖,傳送到每個需要的角落。
今年44歲的林家豈,出身宜蘭五結鄉農村,父親曾是村長,在農會工作到退休。林家豈從小就不愛讀書,高中夜校畢業後就投身軍旅,退伍後應徵連鎖通信行工作,憑藉著自信,從3000人中脫穎而出,拿下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也在3年內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他所經營的通訊行,更是當年北台灣業績最好的一家店。然而好的成就,讓他開始反思「人生難道就是工作賺錢嗎?」轉而嚮往單純的生活,遂再度回鍋當軍人。
「只有你要不要,沒有什麼辦不到!」三次進出軍旅的林家豈,退伍後開了一家快炒店,因是一個門外漢,常被廚師刁難,但軍人的個性讓他不輕言放棄,反而更努力找資料,補充相關知識,透過分析市場與消費者喜好,加上他愛吃美食與料理的天份,快炒店在他苦心經營下,成功闖出一片天。5年多前,快炒店一名50多歲的廚師和妻子想要創業開自助餐店,林家豈二話不說,伸出援手,除出資外,還幫忙找店面,然而當一切都打理好,店才剛開不久,廚師卻因身體不好而無法經營。
林家豈趕緊把店面接手,並和妻子陳萬湘討論後,改成經營麵店,原本的快炒店則放手給店內兩名年輕員工經營,他與妻子則專心經營這家「愛情海」乾麵店。「開店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5年多前,因華山基金會冬山站就設在乾麵店附近,常有社工上門募款,也看見社工們幫助弱勢,加上他從媒體得知國外待用咖啡的訊息相當認同理念,啟發他做待用餐的念頭,而店裡也開始提供免費的乾麵與熱湯,幫助弱勢。
起初店內的菜單是以便條紙點餐,但林家豈發現這樣會造成弱勢們的尷尬情境,貼心的他,特別製作菜單,也註明「愛心麵」與「感恩湯」,但價格全改以笑臉,讓需要幫助的弱勢可自己選,悄悄的來,靜靜的走。「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連在路上找個停車位都特別順利!」與傳統為善不欲人知的想法不同,林家豈反倒是樂於分享為善的喜悅,也希望眾人能看到他為善之後的改變並響應。他認為自己僅是社會中的一根「小蠟燭」,但要用力點亮光芒。
也因他開始做待用餐,許多親友、同學受到他感染與影響,常會主動捐款與幫忙,而他與妻子共同經營的麵店,逐漸成了各方愛心的集散地與轉運站。林家豈說,經營待用麵5年多來,上門吃待用餐常有年過半百的獨苦老人,沒有工作欠缺關懷,生活困難,也曾有羸弱的母親帶著幼兒上門,也有打零工養家的年輕人,為扶養未成懷孕的妹妹而入不敷出,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他每每見到類似場景,心裡難過:「我們還能快樂過生活,但他們呢?」
「觀念改變了,世界就改變了!」林家豈說,偶爾遇到有人上門白吃白喝,但他總是說:「就給他吃啊,如果他真的需要,吃到是我們對他的祝福,但他若只是想貪小便宜,他們是來幫忙消除業障。」但他坦言,5年來,這種人是少之又少。不過他有些堅持,對於喝酒的街友他則是拒絕在外,他認為「有錢喝酒就有錢吃東西」、「喝酒會造成社會問題」。雖店裡常入不敷出,但家人一路來的支持,八旬父親的擇善固執讓他堅持做對的事,加上他「不會讓善行獨佔」以及共享助人的快樂,他完全不擔心麵店「被吃垮」,也不怕有人刻意試探。
「我很支持他!」妻子陳萬湘笑說,從小到大都做生意,做起待用餐很得心應手,雖偶爾會遇到貪小便宜的顧客,剛開始都會跟林家豈抱怨、訴苦,但林家豈都會對她心理輔導,要她「不要想那麼多,做就對了」。陳萬湘說,原本工作滿累人的,但做待用餐並不覺得累,反而很快樂。她說,過去工作只是為了賺錢,如今可幫助別人,讓街友感受到社會的愛。「能幫助人很開心!」以往常到店裡吃麵、幫忙,最後成為店裡一員的婁姓員工,到店裡工作已三、四年。他說,看到弱勢能有一碗熱湯熱麵享用,當下覺得很滿足,還說:「他們吃飽了,就等於我吃飽了!」
「人生是一場試煉,如何交出一張成績單?」林家豈說,一雙兒女陸續長大,從小也灌輸他們「有能力就幫助別人」的觀念,小孩常會主動到店裡幫忙。他希望以身作則,透過實際行動,讓弱勢能感受到社會各界的溫暖。5年多來,他看見曾幫助過的弱勢又回到店裡,但不是吃待用餐,而是捐款幫助他人,他認為這是一種「善的循環」。他還說,若有其他的單親家庭想要開待用餐的店,他樂意伸手幫忙並分享經驗,讓社會的愛心分送到每個需要的角落。

【愛心片】匯愛心助弱勢,林家豈待用麵5年不間斷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9日


【醫病平台】心路歷程,感恩的心
◎ 陳讚寶/新光肌無力俱樂部會長

我得肌無力已經30年了,發病時先是複視,接著看人大小眼,兩眼皮下垂,只能用鼻孔看人或把眼皮撐起,看了2年多的眼科也沒改善,後來台北一間醫院的眼科翁主任才診斷出是重症肌無力,把我轉至神經內科,因為該醫院當時沒有胸腔外科,經神內醫師介紹我到台大找恩人邱醫師,他看了電腦斷層、肌電圖及乙醯膽鹼抗體後說不用開刀用藥物治療即可,開始吃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和大力丸,4個月內腰圍由29吋變到34吋,臉也腫胖,體重多了十幾公斤,等病情穩定減藥後腰圍又回到30吋,體重也變輕了。
我喜歡運動,每天5點起床搭5點30分的公車到陽明山和山友做體操,打太極拳,然後大量喝水,運動排汗,促進新陳代謝,我也曾經因感冒造成吞嚥困難,住院插鼻胃管灌食才知道肌無力只是暫時緩解,不能痊癒,30年來只有跟它和平共處,於是放下事業專心養病,有時間就和辛苦照顧我的太太到處遊山玩水,一星期有3天在醫院當快樂的志工,因病得福認識了很多好友。
大部分的肌無力病患會出現眼皮下垂、複視或視力模糊,吃東西無力咀嚼或吞嚥困難,會有嗆到的情形,頸部無力抬不起頭,講話大舌頭、口齒不清或聲音沙啞,痰液無法咳出或呼吸困難,梳頭髮、刮鬍子、上樓梯、走路等,日常生活剛開始還可以,重複幾次就沒有力氣再做。肌無力的第一殺手是感冒、過度疲勞,其次是心情不開朗,個性固執以及家庭因素等所造成,故要保持不再復發的最好方法是調適心情,保持適當的運動,多休閒善用轉念的力量擺脫無名的煩惱,保持身心靈健康,做個身有疾病但心裏健康的人。
感謝新光醫院從1992年11月12日由邱副院長所領導的醫療團隊以跨科整合會診,社工人員和病友努力成立了新光肌無力俱樂部,其目的是為病友建立一個專屬的溝通平台,為病友舉辦郊遊、聯誼等團體治療和醫學講座,定期出版會訊及相關刊物,因肌無力是一種免疫系統慢性疾病,需投注更多心力。因此為我們訓練一些熱情的病友做為幹部,為特別門診服務及病房關懷、電話關懷,以病相識更具有同理心,傾聽病友心聲讓病友初識肌無力時免於恐懼、憂鬱,例如剛得肌無力的病友會問此病能活多久?
我們就會把得病50幾年的病友請來向他說明,又有病友怕吃類固醇,小姐怕月亮臉、中老年人怕洗腎,我們就找吃類固醇的病友說服他,有的家屬問肌無力以後會不會萎縮、能否結婚生子、是否會遺傳…等諸多問題,我們幹部都會詳細回答,使病友有安全感,醫病關係也會變好,所以新光俱樂部是我們病友溫暖的家。新光肌無力中心為加強服務中南部病友,於2014年2月在彰化秀傳醫院成立肌無力症中心,由邱副院長和葉主任每月各有一次特別門診。
後邱副院長改由陳主任三位肌無力的權威名醫無微不至的照顧,真是我們的大恩人,是中南部病友的福氣,免於長途奔波來到新光,當年8月分享傳承新光的經驗,秀傳亦自創肌無力症俱樂部,新光也多一個照顧病友的好兄弟。2015年6月新光肌無力俱樂部由我會長組團跟隨邱副院長到日本岩手縣花卷市參加台日病友交流,2017年10月日本北海道病友組團也來新光醫院交流,打破了 俱樂部只在國內走向國際的里程碑。在同年和社服課團隊參加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得到了銅牌獎(全國第一)。

【醫病平台】心路歷程,感恩的心
民報 新聞 ~ 2018年01月26日
☆ ☆ ☆
花蓮震災~2018年02月搜救隊
☆ ☆ ☆
連老婆本都捐,工廠暖男月捐兩成薪行善
◎ 寶智華/雲林報導

在輪胎工廠上班的暖男陳俊合,月薪雖僅3萬多元,但每月仍慷慨解囊拿出4至6千元購買物資捐助弱勢,2年多來已捐12萬餘元。父母曾勸他多存錢娶妻,行善要量力而為,但他堅持:「能力所及盡量助人,覺得很有成就感」 也讓幫他捐助物資的民代服務處女職員感佩說:「這年輕人真不錯,若不是我已婚,一定要嫁他!」
住在雲林縣的陳俊合畢業於吳鳳科技大學消防系,目前在正新輪胎公司上班。他2年前發現雲林縣議員王又民的服務處持續在捐助物資幫助獨居老人與弱勢家庭,他覺得相當有意義,也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開始每月撥出薪水,購買物資請王又民服務處代轉給需要的人,持續不間斷,2年下來捐助的累積金額約有12萬餘元,是他近4個月的薪水。陳俊合說,目前單身無負債,錢夠用就好,以前學生時期就自我期許以後出社會要捐款貢獻己力。
畢業後初期還沒有穩定工作,直到進入正新公司後,月薪穩定下來,看到王又民服務處在捐助物資時,又觸動了他的心念,所以跟著投入,雖然父母有時會碎碎念,要他存錢娶妻,但他不以為意。王又民服務處主任游嘉慧說,要叫人捐幾千元,已經有點難度,對月薪3萬元的工廠上班族而言,更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陳俊合這年輕小伙子真的不簡單,「這年輕人真不錯,若不是我已婚,一定要嫁他!」

連老婆本都捐,工廠暖男月捐兩成薪行善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6日


輟學生成就國際公益,募百萬雙舊鞋捐非洲
◎ 潘姵如、邱中岳/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除舊佈新,台灣習俗中,多會在過年期間穿上新鞋,象徵新的一年有新的出路,但可曾想過穿過的舊鞋該如何處置?台灣有一個默默行善的國際組織,該組織在台灣募集民眾不穿的舊鞋,並將舊鞋整理後裝載貨櫃,跨海寄送到非洲,讓非洲孩童有鞋可穿,免受「沙蚤」之苦,這個極具意義的活動背後,是由一個年僅30歲、月入32K的高中輟學生發起,4年來,他已募集近兩百萬雙鞋運至非洲,成為國際公益的創舉。現職為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舊協國際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理事長的楊右任(30歲),從小愛玩、不愛念書,翹課、玩滑板、街頭塗鴉樣樣來,是老師眼中的不良學生。
國中畢業後,父母送他到澳洲念高中,但他念到高二就輟學,直到18歲回到台灣,接觸基督教,才算是他人生的轉捩。楊右任返台後在教會裡當志工,輔導當地青少年,並替他們免費上英文課,當時遇上來台宣教的加拿大籍女宣教士,兩人陷入熱戀後結婚,現育有3女。4年前,楊右任的岳父在非洲肯亞當地宣教、辦學,發現當地的孩童因沒鞋穿,全都染有沙蚤病,雖只需用針將腳底的沙蚤一隻隻挑出即可痊癒,但只要再接觸土地,便會再次感染。
楊右任得知該狀況後,在網路上號召募舊鞋,沒想到,短短一周,來自各地的舊鞋包裹湧入,堆滿了他整個屋子。第一波募鞋活動受到廣大迴響,楊右任親自到非洲將鞋送到孩童手中,「心中的感動無法言喻,那些孩子連吃都吃不飽了,根本沒想過會有鞋子穿,每個人收到時眼睛都發出光芒。」自此之後,楊右任全心投入舊鞋救命活動,並將救助範圍擴大到挖水井、興學計畫、醫療救助及養雞農耕。
「鞋子只是開端,在非洲人的生活中是很末端的需求,希望讓他們能真正自給自足,希望能教他們養雞或種植作物,讓他們能盡早脫離外界援助。」楊右任投身公益,當初曾遭到父母兄姊的反對,「他們認為一次性的活動可以,若當成工作會養不活家庭」,他堅定地說,雖然自己身為組織及公司的理事長,每月月薪僅實領32K,「但我與妻子、小孩的生活都很簡單,沒什麼物慾,不需要賺很多錢,簡單的收入也可以有不簡單的生活。」

【傳愛片】輟學生成就國際公益,募百萬雙舊鞋捐非洲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5日


送報卸貨樣樣來,這些大咖曾卑微到難以置信
◎ 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對許多人而言,吃苦或許已距離他們很遠,但消耗體力的枯燥工作能帶來一些意外好處。美國財經媒體 MarketWatch 報導,許多獲得極大成功的人都從最低階工作開始,從事這類工作的經驗常為他們開拓邁向成功之路,以下7人是從無名小卒邁向成功的例子:
■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
貝佐斯10多歲時曾在某個夏天到麥當勞工作,除了訓練出用一隻手打蛋的能力,貝佐斯還從這份許多人認為不需要動腦筋的工作學到許多東西。他說:「如果你態度認真,你能從任何工作學到責任 …這與你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不同,不要低估這些東西的價值。」
■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巴菲特13歲時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當時他是《華盛頓郵報》送報員。不過,巴菲特與一般送報員不同,他的送報路線充滿野心。根據巴菲特傳記《雪球:巴菲特傳》,巴菲特為盡快送完報紙絞盡腦汁。除了擔任送報員,巴菲特也賣日曆和雜誌,他2年總計賺進2000美元。巴菲特15歲時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州一名農民達成獲利分享協議,並用這些獲利對一塊40英畝的土地投資1200美元。
■ 前雅虎執行長梅耶(Marissa Mayer
梅耶16歲時曾在威斯康辛州沃索一家 County Market 分店工作,這讓她首次瞭解努力工作的價值。梅耶說:「我學到速度是關鍵…在快速通道工作的唯一資格是每分鐘處理40項物品並維持這個速度。我也學到許多與家庭經濟學有關的知識,以及人們權衡及就基本需求做決定的方式,例如如何餵飽自己。」
■ 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
彭博為支付他就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學費曾在停車場工作,這或許是他從政後主打交通政策的原因。彭博曾承諾他會搭大眾運輸工具上班、在紐約市推廣自行車道和自行車共享計劃及開拓高速公車專用道。
■ 歌手碧昂絲(Beyoncé
碧昂絲曾在她媽媽的美髮沙龍工作,碧昂絲與這家店顧客的談話讓她了解女性賦權的訊息,這使她成為女性主義代表人物。碧昂絲說:「與了解我的女性交談讓我成長很多。」
■ 沃爾瑪(Walmart)執行長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
BUSINESS INSIDER曾報導,麥克米倫就讀高中時開始為沃爾瑪效力,他當時在他的家鄉阿肯色州一座物流中心為卡車卸貨。麥克米倫大學畢業後成為沃爾瑪採購實習生,他取得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後進入沃爾瑪位於阿肯色州本頓維的總部工作。麥克米倫晉升速度很快,2006年被任命為沃爾瑪旗下 SAM'S CLUB 執行長,2014年他成為沃爾瑪第5任執行長。
■ 節目製作人萊梅斯(Shonda Rhimes
在《實習醫生》讓萊梅斯躋身超級製作人前,萊梅斯曾在醫院當志工,這直接影響她的第一部熱門影劇。萊梅斯說:「每間病房似乎都有上千個故事,這個想法有很棒之處。以手術來說,你能拿著人類心臟並對1個人的生命負責 …我覺得醫生是戰士,這讓我感到好奇。」

【英雄不怕出身低】送報卸貨樣樣來,這些大咖曾卑微到難以置信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9日
☆ ☆ ☆
花蓮震災~2018年02月雲門翠堤大樓
☆ ☆ ☆
癱男尋死血濺幼女,熬過雞瘟賣無毒蛋
◎ 黃競鋒、陳卓邦/新竹報導

今年51歲的陳全鴻曾經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已是月入數百萬的營造業老闆,但28歲時的一次工安意外,讓他瞬間從天堂掉到地獄。全身癱瘓、老婆離家出走留下3個嗷嗷待哺的小孩,住院期間他自殺失敗了5次。他說:「我就想,既然死不掉,那就好好活下去,但好好活下去又談何容易啊!」1993年時他在新竹一個工地指揮工人趕工,一陣風就把浪板從5樓吹落,剛好就砸中在4樓檢查女兒牆的他,直接從4樓摔到1樓。
這一摔讓他頸椎斷3節、頸部以下癱瘓,大小便完全失禁,頭上鎖了兩支大鋼釘、掛了六個秤錘,往後牽引把頸椎拉開才不會再去壓迫到神經。醫師認為他一輩子要成為植物人,只有千分之一的機會能復原。「我的太太聽到這噩耗,可能受不了打擊,包袱款一款,留下三個孩子就離家出走,再也沒有來醫院看過我。」陳全鴻說,「我看不到未來,我真的看不到未來,所以我決定自殺結束這一切。」
住院期間他自殺過5次,曾經滑下床爬去跳窗、也曾咬玻璃杯吞玻璃。「我最記得最後一次是我女兒來照顧我,她睡在我的病褟下,我把點滴管咬斷,掉下去正好滴到她的臉,女兒被我的鮮血濺醒,就哭著衝著出去找護理站護士,『阿姨!阿姨!救命啊!快點快點!我爸爸自殺。』於是我又被救活了。」陳全鴻自責的說,「 我發現我很自私,我把最不好的示範,讓孩子去承受。」
於是他下定決心好好活下去,但誰能照顧癱瘓的他呢?完全得依賴他的3個孩子。當時大兒子才唸國小四年級,女兒一年級,最小的兒子才3歲。「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必須要戴醫療手套,抹上凡士林,插進去爸爸的肛門,把大便一顆一顆的摳出來。」陳全鴻心疼的說,「怕我褥瘡,3個孩子合力幫爸爸翻身,站上去用踩的用拍的讓背部肌肉血液活化,我就是這樣靠著這3個孩子把我顧起來的。」
醫藥費與小孩的教育費壓得他喘不過氣,他不想坐以待斃,於是有了創業的念頭,想把老家的漁塭填平來養雞,親戚朋友都覺得他瘋了,只有3個孩子力挺爸爸,於是3個小孩把他推上怪手、綁在駕駛座位上,「我就用不聽話的手這樣把這片魚塭給填平了。」埋電纜、挖管溝這些粗重的工作他就指揮3個孩子幫忙完成,居然就這樣把500坪的雞舍給蓋了起來。
但其實他根本不會養雞,初期就靠農會的書刊和圖書館找的資料來養雞,一開始是養仿雞,每隻都養到8斤多,就在以為可以開始賺錢的時候,卻偏偏碰到1995年底的全台大雞瘟,讓他養的雞全軍覆沒,但他並沒有氣餒,反而擴大飼養的規模,結果隔年碰到了全台口蹄疫大流行,反而讓他的雞大賣,把前面虧掉的都賺了回來。1997年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到陳全鴻的希望牧場參訪,過程中有一隻雞跑出圍欄,陳全鴻為了把雞抓回圍欄卻不小心跌倒,李前總統就建議他,既然身體不方便,可以從養肉雞改成養蛋雞。「所以李前總統是我的貴人,他讓我變成全台第一個做無毒雞蛋的人。」
20幾年來陳全鴻每個禮拜都會從竹北的希望牧場開車到新竹市的水源市場路邊擺攤,親自叫賣自己養的雞蛋,「其實我在這邊賣蛋是想跟一些老客人們互相寒暄一下,因為他們長期的照顧我。」他說:「最主要的是我希望把好東西推薦給好朋友知道。」陳全鴻說:「我沒有被失敗擊敗,我反而得到活下去的機會,不要因為一點點挫折就想不開,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歡迎你們到希望牧場來,先來看看陳全鴻是怎麼活下去的,當你們瞭解了之後,我相信,你們會活得比我更好。」

【人生轉角】癱男尋死血濺幼女,熬過雞瘟賣無毒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4日


中學生寒冬送暖,做年菜分享慢飛天使
◎ 李宗祐/嘉義報導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為了讓若竹兒基金會慢飛天使們,也能感受到過年的氣氛,私立協同中學同學發起「協同紅十做年菜,愛心送暖弱勢童」活動,招募全校同學一起做愛心,不但向若竹兒基金會購買愛心禮盒,並且親自動手做年菜,送至基金會,與院生一起分享過年的喜悅。負責這次活動的高文心表示,平常在家不用自己煮菜,頂多在媽媽旁邊當個小幫手,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做菜,但是為了要將愛心送暖弱勢院童,特別跟媽媽學做黃金豆腐來和大家分享。

中學生寒冬送暖,做年菜分享慢飛天使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9日


上山下海的救難英雄,搜救犬一生懸命
◎ 徐珮君/台北報導

台灣處於天然災害發生頻繁的地區,每當出現地震、土石流等重大災害時,搜救犬總在第一時間深入災區,在傾頹的瓦礫堆、石頭泥沙中,尋找生還者。然而,不是每隻狗都有擔任搜救犬的天賦,從4~6個月大被選中,進入犬隊後,還必須經過控犬員嚴厲的訓練,通過測驗認證後,才能執行搜救任務。以新北市消防局土城分隊的新成員 Hulk 為例,四個月大時從6隻幼犬中挑選出來,不但有活潑、好動、反應快、好奇心強的特質,更具有喜歡親近人、不攻擊人的天性,才能成為一隻好的搜救犬。
Hulk 喜歡圍繞在控犬員的旁邊,舔一舔人,控犬員也會拿小球跟 Hulk 玩,或拿小毛巾和 Hulk 拔河,從遊戲中建立彼此的信任感,更用無比的耐心訓練,教會 Hulk「坐下」、「起來」的指令,培養服從性,只要完成動作,就會得到「GOOG BOY」的稱讚和飼料的鼓勵,這是 Hulk 最開心的時刻!當搜救犬逐漸成長,就要進入為期至少二年的嚴格訓練課程。控犬員必須教會牠們在倒榻的建築物裡工作,而且要避免受傷。
一歲大的「貝兒」在控犬員訓練下敏捷度超高,包括在不同高度的平台跳躍、走「水平梯」上、穿越用帆布包裹的空心管柱,「貝爾」都一一過關。練就一身本領後,就要面對測驗認證的挑照。要當一百分的狗,真的很不容易!當搜救犬服役到8歲時,就是牠們任務終了、光榮退役的時刻。但也有的搜救犬身體出問題,就必須提前退役。就像12歲的小辣,5歲時就因後腳受傷退場,去年10月終於被新主人領養。卸下搜救的重責大任,過著快樂的退休生活。

【致敬片】上山下海的救難英雄,搜救犬一生懸命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7日
☆ ☆ ☆
勵志~新聞1077輯
勵志~新聞1076輯
勵志~新聞1075輯
勵志~新聞1074輯
勵志~新聞1073輯
勵志~新聞1072輯
勵志~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花蓮震災~2018年02月搜救隊結束任務
☆ ☆ ☆
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計畫,今年擴大受理補助申請
◎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補助辦理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計畫」自即日起擴大受理申請,凡18至35歲青年,自組團隊達3人以上,前往海外從事志願服務7日以上,最高可補助40萬元。有志於海外志工服務的青年朋友,可結合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完成服務計畫書,由大專校院或非營利組織向青年署提出申請。
教育部指出,為讓更多有志青年一圓服務夢,青年署特別在今年修正計畫,放寬青年年齡至35歲,並將補助額度由20萬元提高至40萬元;另針對(中)低收入戶、原住民族、新住民(子女)青年,全額補助往返機票費,希望能幫助更多青年到海外擔任志工。申請時間須於出隊2個月前提出申請,暑假期間(6月至9月15日)出隊者,須於4月10日前提出申請,採線上併同書面方式,青年團隊先至「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網站」填具表單再以紙本遞送。

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計畫,今年擴大受理補助申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02日


花蓮震災宣布停止搜救,搜救隊鳴笛鞠躬結束任務
◎ 突發中心/花蓮報導

花蓮強震至上午10時已逾106小時,其中死傷最慘重的雲門翠堤大樓仍有兩名中國籍旅客受困其中,疑遭大樑卡住無法救出,今天上午花蓮縣長傅崐萁在徵得中國籍旅客家屬、專業的建築結構技師及搜救人員意見後,宣佈搜救行動即刻停止。同時將進駐大型機具,自頂樓以洋蔥式方式破壞雲門翠堤大樓,等到拆到一樓位置,再將兩人遺體完整移出。搜救人員接獲停止搜救命令後,先將搜救工具通通撤出雲門大樓現場,搜救人員也陸續撤出現場,並在大樓旁鳴笛鞠躬,向這起地震不幸的罹難者默哀致敬,同時也正式宣告為期106小時的搜救行動正式結束。

花蓮震災宣布停止搜救,搜救隊鳴笛鞠躬結束任務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1日


公益
◎ H

小時候常常想著自己可以壯大,包括身體、財力成長後,或許可以幫助在路邊看到的弱勢的人。然而當我們逐漸長大,又赫然發現,要財力無虞,可以隨心所欲地成就善行,似乎總是還要一些時間,來累積實力。那感覺就像是,如果我要捐出1元,我或許得要擁有1千元,我才會認為捐出1元既可以幫助到人,又不會傷害到自己。於是我們努力想要賺取那1千元,為的是讓自己生活過得更好之外,也希望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去付出那1元。
就這樣不斷地循環,某一天當我們賺到1千元的時候,卻發現,真正可以支配的金額,或許只有10元,因為其他的金額都被欲望以及必需或非必需品給消耗掉了。但社會上依舊有許多人,他們賺不到那麼多錢,還是默默地做公益,原因是什麼?原因在於他們認為給錢出去後,會得到更多的愛回饋到自己身上,因此他們不在乎自己能否有夠多的財富才可以幫助別人,他們在乎的是當下自己的1元,有沒有幫助到需要的人。
於是,前一陣子,我和通靈少女索菲亞等人開了直播,為了支援勵馨基金會以及人安基金會,在歲末之際,可以讓更多街友有飯吃,可以讓更多受家暴婦女,在離開傷心地之後,還可以有一些支援,幫助她們重新回到生活正軌,找到幸福。做好事助人,並不限於幫助那些遠在他方的難民或是受災戶,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就在這塊土地上,有許多弱勢團體等著大家的幫助。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勵馨基金會的臉書去查詢,這次推出的年菜義賣活動。在我們團圓圍爐之際,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得到溫暖吧!

H:公益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6日


逃毒海創少年之家,歹囝仔從良組Band
◎ 李柏毅、侯世駿、沈君帆/桃園報導

「大改樂團的成員曾經都到過少觀所,也就是我們講的非行少年。」大改樂團總監張進益解釋,同時身為桃園少年之家執行長的他,自己年輕時也有過一段荒唐歲月,吸毒販毒、兩度進出監獄。而現在的他則已經成為孩子們口中的「進益爸爸」,24小時陪伴在失親失養、行為偏差的青少年身邊,更於2010年成立大改樂團,到監獄、校園巡演,傳遞正面能量。張進益出生在有8個兄弟姊妹的大家庭,家裡貧窮讓他感到自卑,再加上國中時期老師直接在課堂上點名他的哥哥當流氓,要同學們少跟張進益在一起,讓他漸漸開始走上歧途。
「其實覺得很委屈啦,哥哥當流氓我也沒有當流氓啊,為什麼要這樣子?後來發現說,反正書也讀得不好,就放棄了。」國中畢業後他跟著哥哥在黑道上出生入死,然後染上毒品,因而進了監獄。「其實滿難過的,爸媽就這兩個兒子,一個被黑吃黑死掉了,一個在監獄關。」張進益回憶,看著爸媽以淚洗面讓他心生悔悟,卻又禁不起誘惑一錯再錯,直到哥哥過世,才讓他有強烈的決心要戒毒。「常常毒品打下去不是很開心,是哭,為什麼又要打毒品?為什麼我的人生會變成這個樣子?」
張進益試過各種戒毒方法,針灸、催眠、吃符咒,也跑遍各大醫院,最後是在一個基督教的戒毒中心,靠著信仰的力量讓他重生。戒毒後的張進益開始投入青少年陪伴的工作,和太太在2001年設立桃園少年之家,「最主要的起心動念是想說,如果當初有人拉我一把,我非常肯定就不會走像我以前那條路。」陪伴這群孩子,張進益認為同理心是關鍵,有準備菜刀和童軍繩要綁他太太的,還有帶龜殼花回來要咬人的,或是尿尿在水壺要給他們喝的,「但有同理心就會發現,我年輕的時候不是也跟他們一樣嗎?」
張進益在戒毒期間曾自學吉他,他希望孩子們也能體會彈奏樂器的感動,於是學樂器就成了桃園少年之家的特色。「在輔導的過程中,會發現這群孩子比較沒有真正完成一件事然後被誇獎的經驗,所以我很希望,學樂器和表演的過程除了是一個正向的休閒娛樂,他們還能獲得自我肯定。」談到大改樂團的緣起,張進益說是因為一次台北女子看守所的聖誕節表演。活動結束前有個孩子要上台鼓勵那些受刑人,沒想到卻是以「我覺得好恨」為開頭,講述爸爸吸毒死掉、媽媽吸毒被關,而他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開始學壞,最後則是以「我們都不要放棄自己,外面的孩子真的希望有一個媽媽。」
感性作結,讓張進益至今仍印象深刻。「回去我就跟孩子們講說,你們認真學樂器好不好,我帶你們去鼓勵更多受刑人。」他笑著說,沒想到樂團就這樣成立起來了。大改樂團至今巡演超過上百場,2016年發行了首張專輯,除了秉持做公益的初衷,現在也接商演和燈光音響服務,開始自立自足。大改樂團團長吳聖凱表示:「那些需要被幫助的孩子並不壞,只要給他們一份支持跟鼓勵,他們也能像大改樂團一樣,成為更有影響力的人。」張進益也感性地說,以前還沒來少年之家的人生大概都是被否定的,成立樂團之後變成他們有自己的才藝和職業,憑良心講真的很滿足啦!

【人生轉角】逃毒海創少年之家,歹囝仔從良組Band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5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6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1輯
張肇烜醫師 專欄~【仁醫心路】民報 新聞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花蓮震災~2018年02月搜救隊
☆ ☆ ☆
捐數百萬給弱勢溫暖,這群人默默付出數十年
◎ 葉家銘/高雄報導

吃飽穿暖是人最基本生活需求,但在社會角落卻有許多弱勢家庭缺乏資源,過著貧困艱苦的日子。高雄市社福慈善團體聯合會今日上午在高雄三民區鼎泰公園廣場,舉辦「人間有愛 寒冬送暖」活動,理事長張美煌指出,今年整合54個社福團體,受贈戶數達2828戶,將發送565.6萬元善款與424萬物資給弱勢家庭。
該聯合會從1988年成立至今已30年,以結合民間慈善團體力量統籌分配物資,減少重複發送或資源分配不均問題,今日上午舉辦送暖活動,現場除發送物資外,還有義剪與慈善小型園遊會。居興建設董事長同時也是該聯合會榮譽理事長的林詠盛,過去長期資助弱勢如街友與貧戶救濟,他指出,在社會角落常有許多邊緣弱勢家庭需要被關懷照顧,聯合會從過去到現在已服務約5萬個家庭,每年也會舉辦尾牙一同讓經濟較不富裕家庭可以感受到年節溫暖。

捐數百萬給弱勢溫暖,這群人默默付出數十年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7日


他天天買餐陪妻吃飯,警開門一看好心酸
◎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高雄市一名84歲、患有輕微失智症的葉姓老翁,不知愛妻已往生一年,天天買便當回家對愛妻遺照「一起」吃飯,訴說甜蜜過往,直到前天(14日)中午老翁為妻買午餐,在家門口忘了大門密碼無法進入,警方獲報協助進門,才發現事情真相,對於老翁如此深情呵護、思念亡妻,員警都動容,不禁眼眶泛紅。高市苓雅分局三多路派出所巡佐林中川、警員蘇鉉壬,前天下午2時20分許接獲報案,指有老翁在寒風中遭反鎖屋外,需要協助。林、蘇兩員抵達,葉姓老翁說,「我買便當要給老婆吃,我老婆生病在裡面,但門反鎖無法進入,我很擔心。」
巡佐林中川從老翁的手機查到住桃園的二兒子,連絡上後得知大門密碼鎖,順利打開進到屋內,但警方環視四周,並未發現老翁口中所稱身體不適的妻子,因老翁一直指著屋內所擺設一女子照片,稱這是其老伴,現身體不適在休養中,但是員警四處查看卻沒發現任何蹤影,讓警方一時間擔憂起婦人狀況,經再次了解方知葉翁妻子已過世約一年時間。
警方表示,葉翁患有輕微失智,妻子過世後一直將遺照放在屋內房間桌子上,與遺照一起共同生活,宛若妻子還在世一般的呵護,時時陪伴在側,還天天買餐點一起用餐,這次老翁外出購物被鎖在屋外,葉翁還情繫家中老伴擔心安危。警方向葉翁兒子問明事情原委後,終查明事情真相,警方說,葉翁育有二子,均已成家立業,長子住高雄鳳山,次子住桃園,這次事件兩子決定要把租屋在外的父親接回輪流照顧;對於老夫妻結伴一生,鶼鰈情深的感情,令人感動,可比現代梁祝再世。

【洋蔥片】他天天買餐陪妻吃飯,警開門一看好心酸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6日


桃園捐血送牛排券,熱血挽袖做公益
◎ 吳詠平/桃園報導

近期寒流來襲,持續低溫又遇花蓮強震,全台血液庫存量告急,僅有安全存量的一半。桃園分局與創意網路獅子會等慈善團體,今日在桃園家樂福經國店前廣場,舉辦「您來捐熱血  我請吃牛排」活動,來現場捐血的民眾可獲贈牛排券,共有2百張,活動從上午9時開始,到中午還有百餘張,希望民眾踴躍前往捐輸。轄區桃園分局鼓勵也同仁利用勤餘空檔時間前往捐血,並發動義警、民防及服務志工等,一起共襄盛舉。

桃園捐血送牛排券,熱血挽袖做公益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1日
不只一次!中年婦很超過,開車掃空愛心冰箱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1日


青年社區參與行動,打造古坑無憂谷
◎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雲林縣古坑鄉的桂林村是典型農村社區,近年面臨人口老化及青年外流問題。一群關心農村生態的青年組成團隊,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06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獲得補助,透過紀錄在地故事及舉辦樂學生活營,期望將桂林村打造為城鄉交流的教育平台。教育部指出,在財團法人利仁教育基金會服務的青年簡均伶與何佩珊、李欣樺等幾位中部大學生,因參與基金會辦理的「無憂谷計畫」而相識,為實現更多在地青年返鄉的願景,他們組成「Green 桂林 x 拯救地球行動小組」青年團隊,號召在地青年加入執行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的行列。
青年團隊從桂林村出發,以產業調查及蒐集文史故事為起點,透過設計樂學生活營隊的在地課程,讓參與的青年了解桂林村當地產業發展及天然資源,並經營「桂林無憂谷青年協力隊」之FB社群網站,分享定期共學的活動成果,讓青年及社區居民重新發現桂林之美。教育部說,青年署鼓勵青年團隊於社區深耕,累積行動能量,結合青年創意,協助解決社區問題,期待青年能帶給社區不一樣的活力,並深化社區文化傳承及永續發展。更多訊息請至青年署官網查詢。

青年社區參與行動,打造古坑無憂谷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0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7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5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花蓮震災~2018年02月搜救隊
※ ※ ※
※ ※ ※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勵志~新聞1072輯

堅強的生命態度,期盼激勵出社會上更多愛的力量
☆ ☆ ☆
罕病勇士以欣~巫家一生罕見的幸福
◎ 陳慧真/整理報導

今年剛跟媽媽一起從蘭陽技術學院畢業、並且即將在淡水真理大學宗教研究所繼續當同學的巫以欣,是一名罹患罕見疾病「尼曼匹克症C型」的女孩,也是該罕見疾病患者裡第一位碩士生,並且獲得今年罕見疾病基金會獎助學金的金榜題名獎。今年23歲的巫以欣,原本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孩,然而在她小二的時候,爸媽發現她的功課開始退步、簡單的加法也算錯。起初他們還以為「這小孩怎麼不好好念書?」並沒有預料到這可能與疾病有關。
直到以欣開始出現步伐不穩、連吃飯都會嗆到,巫爸巫媽驚覺不對勁,歷經一年多無數診斷的煎熬,才在2000年確診罹患全世界只有百餘個案例的罕見疾病「尼曼匹克症C型」。這是一種是神經系統病變,會導致肌肉僵硬、發育遲緩、學習障礙、智力減退、說話不清等,還會出現眼神呆滯、記憶力退化症狀、協調能力退化等症狀。治癒的唯一可能方法是骨髓移植,可是爸媽發現,他們寄託希望的弟弟巫以諾,也被檢查出患有同樣的疾病。
那時候國內醫界對這種罕見疾病還很陌生,而巫家突然要面對兩個病孩子身體逐漸退化所造成的照顧困難、還有龐大的醫療負擔、外界的異樣眼光,對巫家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還記得原本笑口常開的爸媽,那時是多麼的傷心、憂愁。」以欣也相當不捨。經過兩年的心理調適,巫家求助了專業的醫療諮詢、心理諮商,決定勇敢走出疾病的陰霾。現在,他們不僅出書、拍紀錄片,也用部落格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 她要念書,我就陪她一起去
罹病開始,以欣從不放棄每一次體驗生活的機會。她雖然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好好地開口說話,身體虛弱,偶爾需要呼吸器幫忙,連口水吞嚥都有困難。因為疾病退化的關係,一個吞口水不小心嗆到就有可能讓生命受到威脅,然而她從來沒有放棄學習和體驗人生。她曾和教會一起到布吉納法索探望孤兒、為孤兒院募款,用自身的案例成功向政府爭取罕病用藥的補助。此外,以欣也不斷的努力向學,從不放棄念書。媽媽說,「以欣好喜歡上學!」為了照顧女兒,巫以欣的媽媽周麗玲從工作崗位上提早退休,一路陪著巫以欣念大學,照顧她的身體狀況。
為了尋找適合的學校也費了一番功夫,爸媽踏遍了新竹以北的大專院校仍找不到適合身障者的就學環境,直到最後終於得到蘭陽技術學院的大力支持,願意全力配合以欣的狀況調整。巫媽表示,真的很感謝學校願意接納,並且提供他們友善的就學環境。巫以欣和媽媽一起就讀蘭陽技術學院的這四年,逢週末假日,天都還沒亮,巫家便已準備開車穿越雪隧、載以欣到學校上課。除了身體狀況不好之外,以欣和巫媽總是準時出現在教室,颳風下雨也無法阻擋。
■ 用夢想構築起孩子的希望,對生命有限的病孩子來說更重要
今年順利順利完成學業的巫以欣,秉著對生命教育的熱愛和使命感,與媽媽一同錄取了真理大學的宗教研究所碩士班。原為正取第一名的巫媽放棄資格,讓備取第一名的以欣錄取,自己則透過筆試再次獲得榜首,繼續和以欣當同學。巫以欣同時也是尼曼匹克症患者第一位碩士生。甄試時放棄正取資格的巫媽笑著說:「以欣和我都很期待持續挑戰生命的極限,今年當不了同學沒關係,我會繼續陪著他上課、超修,明年再一起考上當同學。」沒想到,巫媽就在同年的筆試憑著實力再次登上榜首。她們馬上又可以繼續當同學了。
感動於巫以欣母女的故事,真理大學除了特別安排讓以欣能夠更容易上下車的校內平面車位之外,從未開放增額的宗教系明年將特別開放特殊生的錄取名額,沒有電梯的圖書館也將盡快申請增建電梯。「我們到新的環境,不是要人家替我們改變什麼,而是希望大家一起變好,這些好的改變都會造福後來的孩子們。」巫媽對此心懷感謝的說,「活下去,對罕病的孩子來說很重要;但如何用夢想構築起孩子的希望,對生命有限的病孩子來說更重要!」
對以欣來說,家人、朋友持續的鼓勵和陪伴,一直是她努力築夢的力量來源。原本被醫生預測活不過20歲生命難關的巫以欣,如今成了第一位尼曼匹克症碩士生。將來,以欣還想要去英國留學。巫媽說,「她要念書,我就陪她一起去,陪著她一起嚮往未來。」雖然她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暢快說話、漫步在校園裡,但她擁有的,是比誰都要高遠的夢想,以及巫家一生最罕見的幸福。

罕病勇士以~巫家一生罕見的幸福
民報 新聞 ~ 2015年10月24日


給身心障礙者家庭的一封信~善良是一種選擇
◎ 劉俊麟/社團法人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很容易,畢竟它們與生俱來,而選擇則頗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賦所誘惑,這可能會損害到你做出的選擇。《摘自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2010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學士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每當社會上又出現了身心障礙家庭成員自殺身亡的消息,總是小心翼翼地處理著負面的情緒,避免群聚感染。有人說「人生苦短」應該要及時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任務都不一樣,人生或許苦短,但要提醒各位,有樂才有苦,或許快樂的美好像是冬天的暖陽那麼的宜人,讓我們舒適地連記憶都輕飄飄,所以我們忘記把它拿出來複習。如果您還記得當母親懷胎十月的辛苦,如果您還記得看著妻子肚子一天天變大的心情,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是我們大家都有著無比的勇氣與信心面對未來的日子。
沒有人知道肚子裡的孩子未來會如何?直到孩子呱呱墜地,我們都還不一定確認他是否是一位偉大的身心障礙者。每一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在謀生,身心障礙者也一樣,即使因為缺乏支持服務,或是環境的不友善,讓他們的生活辛苦、沒有尊嚴,我們都應該要一本初衷,用當初迎接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勇氣與信心與他們一同面對,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與使命。人生很短暫,匆匆數十載,很快就過完,不用急著走完,要把清晰但其實很短暫的痛苦拋在腦後,打起精神面對每天需要處理的日常庶務,像是協助家裡的障礙者、煮飯、洗衣、收拾 ……
然後去換取其實很長,但是因為太舒服了,以至於常常被我們忘在腦後的「快樂」。或許是一件好看的衣服、或許是一個好吃的水果、又或許是家裡那位可愛障礙者突如其來的迷人笑容。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輕易忘記生命中那種和煦春風般的愉悅和美好,常常複習,才不會因為太舒服而忘了它們的感覺。我們不要忽視生命中這些片段的存在,請給它們在您心中一塊該有的位置。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剝奪另一個人的生命,即使是父母也是一樣的。
我們的身心障礙家人,如果因為他們的障礙有任何的困難,應該是要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困難,人類的歷史一直是這樣進化的,但是並不是隨時都能立刻得到解決方式,有時候我們必須要默默地期待奇蹟出現,有時候人類的進步會超過我們的理解。十年前我們大家還不能想像現在每天的網路生活對吧?現在我們每天享受它,可是還有很多落後國家的人民到現在還沒有機會享受它。
我知道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現在還沒有做好該做的工作,以至於家庭受困難,我們有一百多萬的家庭一起在等待、一起受苦。沒有關係,或許再過十年,我們就會有好日子過了;或許我們遇不到那一天,可是我們的等待,就是幫之後和我們一樣的身心障礙者家庭排隊,希望我們早日可以得到該有的生活方式。人生很短暫,請將您生命中的快樂記憶喚醒,幫助我們保持善良的選擇,因為這是最偉大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印記。

障權會劉俊麟:給身心障礙者家庭的一封信~善良是一種選擇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8日
☆ ☆ ☆
☆ ☆ ☆
原本被醫生預測活不過20歲生命難關的巫以欣
☆ ☆ ☆
活下去!癌末壽命剩三個月,菸酒醫師逆轉人生
◎ 張芸甄/宜蘭報導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科主治醫生江俊廷(46歲),過去曾經生活靡爛、菸酒不拒,總是在外頭玩到天亮才回宿舍,不料頹廢生活持續7年後,身體大反撲,江俊廷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癌症末期,壽命只剩3個月,因為父親期望,江俊廷咬牙面對治療,花了4個月揮別癌症,逆轉自己的人生。「我是個乖寶寶欸!以前同學打撞球,我都覺得他們是壞學生。」江俊廷回想求學時期的自己,是個最標準的好學生,不要說抽菸喝酒,連出去玩都很少,直到33歲那一年拿到主治醫師資格,江俊廷接觸到黑道大哥,開始燈紅酒綠的生活。
江俊廷笑說,當醫生的人覺得有問題能自己治療,所以不覺得菸酒是什麼關係,當時把抽菸當成一種「有品味」的行為,酒則是娛樂工具,跟朋友在一起時,喝了就會嗨、更有話聊,彼此也更有兄弟的感覺。回想當時生活作息,江俊廷指出,因為醫院上午診比較忙,下午開始有自己的時間,四點就開始喬吃飯,六點到餐廳就定位,吃飯後接著去唱歌、喝酒再吃宵夜,每晚起碼去3間店,12點之前絕對不可能回宿舍,有時候甚至天亮才沾床,一週裡至少有5天是這種安排。
然而這樣的生活持續7年後,江俊廷開始發現臉部有疼痛感,一日清晨起床後,甚至右眼無法向右側轉,原先以為是中風,結果找了同學檢查卻發現是腮腺癌末期,在41歲那年,他被宣告只剩3個月壽命。「像我這樣的人都死了。」江俊廷表示,自己罹患的是腮腺扁平上皮細胞癌,相當罕見,根本沒人知道怎麼治療,所以原本只打算找安寧病房,輕輕鬆鬆過完最後一段時間,不料同學卻向他父親通風報信。江俊廷說,父親只說「把自己治好就對了」,雖然覺得治療不會有效果,但想到這可能是生命最後一次聽爸爸的話,他還是認命在兩週內就進醫院做化療,接著便開始漫長的電療。
因為治療的副作用,江俊廷口腔黏膜幾乎全部潰爛,吃東西變成最困難的事,他只好使用局部麻醉劑,趁還有藥效的15分鐘內盡快吞嚥,其實根本吃不到味道,只求活下去罷了。江俊廷改變生活態度,不僅改吃素,而且盡量不吃加工食品,也少油少鹽少糖,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在確診癌症的四個月後,江俊廷不但還活著,而且複檢時癌細胞也全都消失無蹤。江俊廷笑說,過去分享這段經驗時,常常跟癌友說,人距離死亡可以只有3個月,但從死亡走回健康也只要4個月,只端看自己怎麼做。

活下去!癌末壽命剩三個月,菸酒醫師逆轉人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0日


愛妻成漸凍,深情夫:換我照顧她
◎ 原出刊日期 2014年09月04日

知名卡通《海綿寶寶》的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日前驚傳得了俗稱「漸凍人」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致病原因不明,但其實它也是成人常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本刊在2014年曾專訪罹患「漸凍人」的家屬,聽他們娓娓道來這段心路歷程 ...
《陳銀中,雲林斗六,紡織廠員工退休》
十八年前,我太太得了「漸凍人」這個病,一開始只是右手無力,短短一年多,她雙腿無法走路、口齒不清。醫生說得很白:這病治不好,平均三到五年就會呼吸衰竭而死。那年她才四十三歲,兩個女兒才國高中,有整整三年她每天哭。太太是我的初戀,她笑起來好甜,很會做菜,對我和女兒好到沒話說,我以為我們家會一直幸福下去 … 太太生病後,白天外勞照顧,晚上我照顧,我告訴自己,前二十年她把我們顧得那麼好,她倒下了,該換我來顧她。但真的很苦!晚上要起床兩三次抱她上廁所,連蚊子叮她、領子歪掉、頭皮癢 …這些小事我都得幫她處理。
她鬱卒,我更不好受,煩的時候只能邊跑步邊大吼。發病三年後的某天,我看見太太扶著助行器,靠在床沿站立了一小時,因為吃力,全身都是汗,她說:她再消沉,家就要毀了,她要靠運動來延緩呼吸衰竭,她要看兩個女兒長大。此後她堅持每天站一小時,讓我很感動,她不放棄,那我更不能放棄!太太每個周末要我帶她去看海,她望著大海會笑耶,她說海讓心情開闊。她還要我帶她去山上看鳥,去文化中心看歌仔戲,這些年我們推輪椅去了好多地方。
上週,太太慫恿我也來淋冰桶,冰水潑下去,整個人很不舒服,但很欣慰大家開始關心漸凍人,我們就更有希望等到新的藥。我們家算幸運,勉強能負擔每月照護和看診費用五萬元,中南部很多病友根本請不起外勞,只能靠年邁的父母照顧。漸凍人能活十八年不容易,我們的外孫已一歲多,常圍在身邊叫「阿嬤阿嬤」。我太太常說她拖累了我,但回頭看,其實是我跟著她在珍惜每一天。

【揪心】愛妻成漸凍,深情夫:換我照顧她
台灣壹週刊 ~ 2017年03月23日
☆ ☆ ☆
☆ ☆ ☆
孫越叔叔,慈善與大愛的形象
☆ ☆ ☆
罹癌被診活不過2年,她15年來全靠這信念
◎ 孫義方/台中報導

家住苗栗的張女(54歲)15年前罹患第一期肺腺癌,經手術切除後5年,突然發生癲癇倒地,送到大甲光田醫院急診才發現癌細胞轉移至大腦,之後經歷開顱手術、放射、化療及口服標靶藥物滿3年後,經醫病共享決策停藥,至今已6年4個月都無病狀態,累計抗癌逾15年的她分享個人經歷,她說:「我從來沒有因為得癌症流過眼淚」。張女以過來人經驗,建議癌友們不要聽信偏方,一定要正面思考,不聽負面的話,她引述《聖經》箴言第17章22節內容:「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現在自己生活規律、少吃肉、不挑食,還參加古道之旅爬山賞美景,朋友看到她直誇:「氣色比以前更好」,希望能讓癌友們勇敢正面抗癌。張女說,2002年發現肺腺癌後至今邁入第16年,現在她沒有吃任何癌症藥物,生活規律,只要每4個月到半年回診健檢即可,她很健康,期盼新的一年有更多癌友和她一樣被治癒。光田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郭集慶表示,張女是院內第一個肺腺癌腦轉移後停用標靶藥的病人,肺腺癌腦轉移後服用標靶藥物存活率2年約50%,張女的案例可說是奇蹟,值得與癌友們分享。

罹癌被診活不過2年,她15年來全靠這信念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5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6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61輯
張肇烜醫師 專欄~【仁醫心路】民報 新聞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用夢想構築起孩子的希望
☆ ☆ ☆
愛與決定讓死亡變得偉大
◎ 陳志漢/新銳導演

拍攝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的導演陳志漢,領著我們從輔仁大學大門口,朝著佇立在輔大最尾巴的醫學綜合大樓走了過去。這天陽光是靜默的,鼠灰色的天空還灑著水,春雨濛濛綿綿濡成一片,像霧,冰冷地纏著人。陳志漢在寸草不生的光頭外包了層棉帽防寒,臉上帶著冬夏常青的笑容,人爽朗,虎相,塊頭又高大,行於冷風中沒半點淒迷,反而顯得精神奕奕。
到了醫學大樓,陳志漢招了招手,要我們坐上運貨用的大電梯。電梯有縱深,恰好容得下一具單人病床,他踩踩電梯鐵地板:「這就是醫院運送大體的電梯。」《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拍的就是大體捐贈的故事,陳志漢對這兒當然熟悉。然而早在兩年前,他就把片子的素材都拍妥,接著幾年都在處理剪接、後製這些事,如今電影完工待映了,陳志漢許久沒踏入這畝舊地,故此帶錯了幾次路,好不容易才找到門道。
「其實,人走了就剩下一具軀殼,活生生的人,不動也看得出來他是活著的,遺體卻只是一具沒有生命的軀殼。」陳志漢邊走,邊回想。迴廊燈暗,儘管是白天,室內仍顯得陰陰幽幽,轉哪兒都是這樣。他招呼著我們,拐上幾彎,抵達一邊間入內。他臉上還是掛著微笑,卻很俐落地把頭上的棉帽脫下。「這裡就是大體解剖實驗室。」說完這話,他脫帽的動作就變得有些肅穆了,似乎還有了致敬的意味。
■ 夫婦深情讓他感動~妻子大體存兩年,丈夫每月開車北上看
陳志漢談到為什麼要拍《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總會回溯兩個緣由。其中一個是他國中的故事,當年他成績差,在升學班裡總是最後一名,升旗時,全班同學全考進校排百名,全上台領獎,就他一人留在原地,老師還曾對著他落井下石地罵:「我要是你媽,出生就把你掐死!」讓他萌生死意,拿著美工刀向手腕比劃。
另一個緣由是,他和他媽去爬山的故事。「小時候,我媽都爬得很快。」但母親年紀到了,越爬越慢,氣喘吁吁,他心裡感傷。但死別的事尚未臨頭,這些緣由都還只是模糊的概念,沒長成完整概念。陳志漢大學念的是日文系,他從小就愛看人,參加系學會後,也拿起攝影機拍著,拍久了,他迷上了影像與記錄,從此就踏入紀錄片導演的行業。拍片對他來說,就是件「有趣,也有點意義的事」。
他拍這部片最直接的原因,也像他拍紀錄片的理由,有點意義,但不明確。當年剛好有電視台找上門,給了選項,所以他就選了「大體老師」。教室很大,冷氣也開得強,陳志漢走向幾張不鏽鋼打造的解剖檯,「這裡面還躺著大體老師。」四張解剖檯上,鐵罩子緊緊密合著,看不出裡面有人,但檯緣掛著名卡,標記著暫住者的相片與身分。鐵檯後方掛了張基督聖像畫,耶穌背著十字架,腦勺後張了一輪光暈,雖然只是畫,但也把周遭照暖了點、照得莊重了些。
確實,人都有一死,所以說到底,死亡就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死亡始終不能「稀鬆」,人該怎麼活、該怎麼走,還是得有所講究,那是馬虎不得的。《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就記錄了一場很素樸,卻很隆重的死亡。在拍這部片子前,陳志漢離「死亡」終究是有段距離的。「我國小三年級時,曾祖父過世,我從學校回來,一堆人在後面哭。」他印象最深的是,姑姑哭得最慘,但是他只覺得,「我有放假,不用上課。」
「死亡」或許就是這麼回事,它像種聲響,離得遠,細若蚊鳴;離得近點,聲音才會大些;再靠近點,它就會發出轟隆巨響,無論從時間,或是空間的角度上來看都是這樣。陳志漢拍攝這部關於「大體老師」的紀錄片,總算湊到了它身旁,凝視著「死亡」的模樣。陳志漢原本想拍的主題有點狗血,「醫學系學生參加解剖課,要解剖的是自己親人。」但死亡又不是八點檔,這種過度戲劇性的案例,根本不可行。
等到他真的開始尋找拍攝對象時,只有林惠宗一人欣然接受,完全沒得選。林惠宗是個樂觀大方的游泳教練,過去賣車,退休後不只教游泳,還學了救難的本事,他太太徐玉娥一二年因癌症去世,生前就簽下「大體捐贈」同意書。「我真正對死亡感到震撼,正是因為林先生夫婦。」陳志漢說,他站在鐵製手術台旁,躺在裡頭的大體老師,已經被解剖,又被粗線給縫合,再過一陣子,他們就會被裹上白布。
大體老師其實不是立即被解剖的,祂們剛送到醫院,會先做一年的防腐維持大體的完整,接著才會配合醫學院的課程,放上解剖檯。徐玉娥的大體存放了兩年,住在嘉義的林惠宗每隔一個多月,就會開車上台北,和老婆說說話。「從嘉義開到台北大概要三個小時。」林惠宗說,「每次開車過來,心情都很亂。」老婆過去常跟他一起去露營,罹癌後,從前不唱歌的她開始跟朋友去唱歌,那些事都像跑馬燈。
■ 大體老師教他的生命課~我也會捐出去,我和太太都會捐
解剖前夕,林惠宗最後一次探望老婆,他走進大體存放室,老婆被擺在鐵架上的塑料袋裡,林惠宗凝視著她的臉 ⋯⋯。老婆走後,林惠宗只夢過她一次,「我知道她現在已經在享樂了!」他與老婆徐玉娥很早就想捐出大體,他們都認為,肉體只是皮囊。但是悲傷不知怎地一下子全決了堤,讓他泣不成聲,「我一早出門,越想越捨不得,因為我再也看不到她了。」
林惠宗很知道生者的痛,他去年參加台南因地震倒塌的維冠金龍大樓救難,「在瓦礫堆裡,我們找到了母女三人。」他哭了起來,「她們死的時間完全不同。大姊身體是暖的,母親稍微僵了,最小的妹妹身體都硬了 ⋯⋯,」他哽咽又說,「最晚過世的,心情一定很難受 ⋯⋯。」送人最難。就像陳志漢說的,軀殼是死亡的軀殼,靈魂已經遠颺。但那些晚走的人,既要經驗死,也得連別人的份,一起活下去。
林惠宗是這樣,陳志漢也是的。他拍紀錄片時,纏著林惠宗到處跑,更緊跟著徐玉娥,經歷了解剖室裡的一切,他涉入太深,與林氏夫妻熟得很,成了朋友,早已做不成局外人,當初「解剖自己認識的人」的設定,反而應驗到他自己身上。「解剖室裡的第一刀,是從背那裡切下去的,我當時看到,馬上退到房間後面,腦袋想著,這是怎麼回事,鼻頭就酸了。」解剖室裡,學生有時嘻笑,他就生氣;學生對大體老師展現敬意,他就欣慰,回到家,他一個人又不自覺地思考著生死。
大體實驗室進門左側,有排人類切片標本,非常薄,一片片夾在鑲金屬框的壓克力板子裡,灌了蠟防腐,醫學系的老師說,這種標本多半是從第三世界如非洲等地取得,所以異常高大。在電影中,他拍了徐玉娥的臉,那是解剖前的一刻,「我想為她留下點什麼。」與林惠宗一樣,他捨不得,但死亡卻如此巨大。每一片壓克力板都可以扳動,我們把兩片扳成窗型,請陳志漢到那拍照。窗型的口子,像是生與死的夾縫,看過去是牆,牆前面又擺了一排腦的剖面標本,陳志漢站在那,沒笑,像在想著什麼。
他到底還是沒辦法定義「生死」是什麼,但他說:「大體老師,讓死亡變得偉大。這部片想傳達的就是『愛與決定』。」他說,因為拍攝這部片,他看見了林惠宗夫婦捐贈的決定,也看見他們之間的愛。陳志漢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他斬釘截鐵地說,「我也會捐出去,我和我太太都會捐。」他繼續講:「拍完片後,我認為我也決定了什麼,這部片改變了我。」
■ 新作品讓他更懂珍惜~活著就有可能,我希望改變社會
改變了什麼?他說他想繼續拍片,即使拍紀錄片是件貧窮的工作,陳志漢還是想拍。「我老婆之前嫌我沒錢,跟我媽媽告狀,我媽哭著打給我匯了十萬元⋯⋯。」死亡很痛苦,活著也不大好受。但他沒怕,「沒死就有很多可能性,活著就有可能,我已經不再思考換工作什麼。我希望能改變一點社會⋯⋯。」他靦腆地講出這番壯志豪情,再為光著的腦門戴上棉帽,趕往下一場訪問,邊笑邊搔著腦袋說:「頭好冷,好冷。」然後走入雨中,回到家後,他在臉書放上解剖實驗室的照片,留言:「舊地重遊。」

愛與決定讓死亡變得偉大
今周刊 陳亭均 1054 期~2017年03月02日


新住民開設美甲工作室,只因「讓每個人都美麗」
◎ 石明啟/桃園報導

來自越南的新移民黃凱莉(女,34歲)喜愛美容、美甲,在越南家鄉就學習美甲,19歲來台半工半讀,並學習各種技能,甚至遠赴韓國、泰國鑽研紋眉、紋繡等技術,並取得國際證照,在熟客的口耳推薦下,生意應接不暇。此外,她還教了不少學生,她希望愛美不僅可以成為喜好,還可以成為工作,相輔相成。黃凱莉的工作室裡擺設許多證照、研習證書,她說「小時候看到姊姊手上美美的指甲彩繪,就想成為一位美甲老師」,她嚮往這樣的工作,高中時毅然選擇美容科。
台灣發展進步,許多親友都到台灣工作、發展,她選擇到台灣半工半讀,婚後也不曾放棄「想讓每個人都美麗」的夢想,即使創業開店學習的腳步從未停止。看著市場逐漸成熟、穩定,這幾年,黃凱莉數度到韓國、泰國,提升自己紋繡及美容技巧,並取得紋繡國際證照。她希望自己愛美,也可讓許多人透過她的技巧,展現自信、更美、更漂亮,她學習的項目還包括美睫、微刺青、美容、美體spa等。黃凱莉的紋繡的技藝深受好評,連自己身上也有藝術紋繡,讓自己成為店裡的最佳代言。
許多顧客因為紋眉、紋繡、嘴唇美容後,覺得效果不錯,漸漸也成為她的活廣告,免費替她宣傳,經口耳相傳,熟客越來越多。黃凱莉說,她的客源大多是台灣人,越南同鄉得知,也會幫她宣傳出去。美的東西不會退流行,因此黃凱莉除了經營自己的工作室外,她也廣收學生,她說,自己毫不保留,技術也都全囊相授,教導的學生,都經她現場教導,從拿剪刀削檸檬皮開始練習基本功,再慢慢教導美甲、紋繡等功夫。
部分學生認真努力,半年之後就可以自行創業,開創一片天,她希望學生能夠儘快學得一技之長。黃凱莉見每個徒弟都可以獨當一面後,她也希望創造事業更上一層樓,於是向勞動部申請創業鳳凰貸款,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貸款額度最高100萬元,低利率免保證人、免擔保品及2年免利息,協助創業者初期面臨的經濟問題。

【水水片】新住民開設美甲工作室,只因「讓每個人都美麗」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7日
☆ ☆ ☆
☆ ☆ ☆
社會公益~新聞107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5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巫以欣參加畢業典禮
☆ ☆ ☆
國三貧生喪父不喪志,品學兼優獲選校模範生
◎ 陳威叡/新北報導

新北市光復高中國中部三年級學生王證豪,自小家境清寒,父親與越南籍母親收入微薄仍腳踏實地工作,未料父親在前年因肝癌過世,家中經濟頓時失去依靠,母親則在信封工廠擔任作業員,因家中經濟陷入困境需要別人幫忙,他原本心裡不平衡,因老師一句話:「有出息的人慷慨接受幫助,以後有能力了再去幫助別人。」讓他改念,品學兼優更獲選為校模範生代表。
就讀國三的王證豪(15歲),父親前年因肝癌離世,母親扛下家中經濟重擔,在信封工廠工作,每月賺取微薄的薪水,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同住在板橋租屋處,而王證豪也從沒讓母親擔心課業與品德,今年更獲選為校模範生代表。王證豪不同於同齡學子,少了稚氣多了些成熟穩重,全因前年家中發生遽變,父親被檢查出罹患肝癌末期,發現僅一個半月時間離世,也讓家中經濟頓失依靠,當時年僅13歲的王證豪面臨逝親之痛,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王證豪家中經濟困頓,班導師主動從旁協助生活,包括教科書等費用,心思細膩的王證豪得知後卻認為自己像是班上的特例,是需要被幫助的人,心裡並不平衡、不舒服,為此遇鬱寡歡。「有出息的人慷慨接受幫助,以後有能力了再去幫助別人。」王證豪說,班導師得知情況後說了這番話,他才因而轉念,接受班導的協助;而其正面、積極、樂觀等特質獲選靈鷲山「普仁獎」。
王證豪獲獎時曾說,一生中感謝父親以身教教導他「做人要踏實」;感謝母親教導他「堅強」,自從父親過世後,從來沒看過母親掉一滴眼淚,仍咬緊牙撐起這個家;最後感謝班導師在自己遭遇困頓時從旁協助,「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貴人,班導師就是我的貴人。」由衷感謝,一番話令人鼻酸。成熟懂事的王證豪受到班導師影響,希望能求學考取好學校,將來擔任老師幫助更多的人,也希望能夠從事鑑識警察的工作,能夠貼補家用。對於王證豪的好表現,班導說,證豪是個非常老實的孩子,成績優異且人緣佳,品學兼優的表現也被獲選為學校模範生代表。

【模範片】國三貧生喪父不喪志,品學兼優獲選校模範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8日
【洋蔥片】爸爸留的愛,一桌拿手菜憶亡父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08日
【洋蔥片】爸爸點完牛排「出去找朋友」,獨留三子女原因太鼻酸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6日
【洋蔥片】深夜送兩箱泡麵贈災民,回收嬤身影讓人噴淚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09日


鍾志誠從羽球教練到賣咖啡,放眼全亞洲
◎ 黎百代/桃園報導

桃園男子鍾志誠高職畢業後到紐西蘭留學念大學,為了融入當地生活圈,他參加從未涉略的羽球社團,為了不讓外國人看不起,他努力拜師學習,成為當地知名青少年羽球教練。他之後為了幫忙父親公司返台,而三年前母親的一場重病,讓鍾志誠開始思考自已人生方向;前年底母親過世,讓他毅然放下家中事業開起咖啡館;對於親友質疑,鍾說:「我喜歡和人接觸,會在這條路上不斷努力。」歡迎大家來品嚐咖啡交朋友!
家中經營物流業的鍾志誠(46歲),中壢高商會統科畢業後就到軍中服役,1994年服完兵役後為了拓展視野,出國到紐西蘭就讀奧克蘭大學會計系,由於人生地不熟,為了加快融入當地社區,他大二時選擇加入社區羽球社團,希望能很快認識朋友,並讓英語能力提升。「我把羽球想得太簡單了!」鍾志誠回憶,原以為羽球是項簡單的運動,沒想到竟然一上場就被洗臉,一位身形微胖的對手,站在原地回球就能讓他疲於奔命,他笨拙模樣讓在場社團隊員笑到捧腹大笑,甚至有外國人還以不雅的措辭,來形容他打球的樣子。
鍾說:「輸人不輸陣!」讓他發憤決定找老師學習,找了一段時日,有次看到一名來自中國的女老師,對上紐西蘭國羽球國手,這名女老師用太極的手法以柔克剛,將身形高大的對手打得無法招架,他認為這種打法適合東方人,當下決定拜師學藝,隨著每天苦練,球技也突飛猛進。鍾志誠說他也加入大學羽球社團,並開始四處參加紐西蘭國內業餘比賽,他只花了一年時間,在業餘A、B、C、D四級分級中,就從最初階D級晉升到A級。
2000年開始,鍾志誠打而優則教,他開始在紐西蘭奧克蘭市開始執教,教導青少年羽球,他所教的子弟兵也在當地各項羽球賽事中,屢屢斬獲佳績。鍾志誠說,曾有一名國手出身的外國教練,認為他根本不夠格當教練而下挑帖,為了證明自已的實力,他除了花錢找國家級選手對練,每天到沙灘練腿力、基本步法到力竭才回家,比賽當天打到對方節節敗退,連對方找來的一百多名助陣學生,看到最後也只剩十多名。
「2006年每個月執教學生已超過300名」鍾志誠說,他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培育出不少優秀選手,學生之中也有多名當選紐西蘭國家隊選手,就在羽球教學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在台灣的父親希望他返台協助,在親情的召喚下,他放下羽球教學工作回到台灣。「人生總是不斷在向前!」鍾志誠說,返台後幫忙家中物流事業,但心中總有其他的想法,母親重病後又讓他重新思考人生規劃。
母親過世後,他決定遵循心中想法為自已而活,想到在奧克蘭唸書時,透過友人介紹,認識當地一位知名咖啡烘焙師,兩人之後成為好友,返台後也一直互有連絡,多次和這位朋友懇談後,決定再飛到紐西蘭學習所有烘焙知識,三個月前正式在桃園青埔開業賣咖啡。「為客人煮一杯好喝的咖啡!」鍾志誠說開店後每件事都親力親為,人生再出發要更加努力,從煮咖啡、送貨、擦桌椅一樣工作也沒有少,因為所烘焙的咖啡豆品質不錯,已有業者找他合作,為大陸的店面提供咖啡豆原料。鍾說,未來他的目標是亞洲市場,希望能將他的咖啡產品賣到全亞洲。

【勵志片】物流少東從羽球教練到賣咖啡,不認輸的他放眼全亞洲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1日
☆ ☆ ☆
勵志~新聞1077輯
勵志~新聞1076輯
勵志~新聞1075輯
勵志~新聞1074輯
勵志~新聞1073輯
勵志~新聞1072輯
勵志~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只要心靈獲得支持,再大的困境也能克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