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失智1091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帕金森氏症 vs 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
★ 照護線上/文章授權提供

帕金森氏症是腦部變化帶來的問題,患者可能動作比較慢,比較不協調,看起來很僵硬,還常常跌倒,甚至拿杯子、寫字時手抖個不停。由於多數患者介於50歲到70歲之間,剛開始發病時大家都會說:「啊,沒什麼,應該就是變老了,不中用了。」而疏於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沒能及時面對帕金森氏症,之後生活品質可是會大打折扣。帕金森氏症是從過去病史與身體檢查來診斷的疾病。如果家屬觀察到身邊的人或長輩最近在動作、活動上好像怪怪的,可以先用以下的表格自我檢測。
這裡有十個問題,其中若有三個回答「是」,請趕緊到神經科就診。看門診的過程中,醫師會仔細詢問患者的狀況變化,並了解患者動作不協調的程度。假使需要影像學檢查,會選用腦部核磁共振,看看是否有發炎或腦瘤等其他狀況。假使連核磁共振都無法支持診斷,或當不確定究竟是原發性震顫或帕金森氏症的話,還是可以輔以單光子電腦斷層造影,藉著多巴胺轉運體活性及影像活性分佈來做診斷。
確診之後,有藥可以醫嗎?帕金森氏症的治療選項不少,例如左旋多巴(Levodopa),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B Inhibitor),和多巴胺受體增強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等。每個人症狀不同,做的工作不同,像有些患者受到動作僵硬的困擾,有些則是面臨震顫抖動的折磨,這時所需要的藥物就不一樣。假使患者工作很常需要打字,卻又受帕金森氏症所苦,通常依經驗來說,使用上左旋多巴會帶來最大的好處,醫師就會選擇左旋多巴作為起始用藥。
復健對帕金森氏症患者有用嗎?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患者最常受動作僵硬、緩慢、或顫抖之苦,也就是說,患者沒辦法好好做日常生活中的動作,過去拿個杯子,寫個字,或穿衣服都不是難事,但當帕金森氏症變嚴重的時候,這些都會變成大事,喝個水就掉杯子灑水,要填個病歷資料寫很久,甚至衣服都套不上、扣不上,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另外,帕金森氏症患者走路時手臂不會自然跟著擺動,平衡變差,容易跌倒。一跌倒,可能就還會造成骨折、頭部出血等更麻煩的狀況。因此,早期介入動作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之後,就要開始介入運動治療。運動可以幫忙控制體重,同時在學習正確的運動方式及學習肌肉運用後,協調性會比較好,減少走路跌倒的機會,職能治療師則能幫助患者熟悉如何處理日常生活遇上的困難。因此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在整個過程中都非常重要。疾病的進程總是因人而異,有的患者患病後狀況會急轉直下,有的則是還算穩定,而且這跟在疾病的哪個時期診斷發覺也有關係。
如果在帕金森氏症早期就注意到狀況不對勁,及早帶患者去就醫,早一點用上適合的藥物,就可能改善症狀,減緩個人變差的速度。若太晚才注意到,就醫時疾病已經比較嚴重,當然後來就比較難治療比較難改善。不過整體而言,帕金森氏症的神經退化是相對緩慢的,患者常是經過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才會進展到生活失能。(若像「漸凍人」這樣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發病到死亡平均是三到六年,僅有極少數的患者會活超過十年。)
另外,大家應該也常聽到另一個與神經退化有關的疾病:阿茲海默症。雖然這兩個都是神經退化的疾病,但退化的方向不一樣。阿茲海默症主要是從認知功能退化,所以患者會先表現記憶力很差、情緒控管不佳等變化。而帕金森氏症則是以動作功能開始退化,先表現出僵硬、緩慢、和顫抖的動作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假使患者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但後來很快就表現出記憶力變差的認知功能障礙,代表預後不佳!患者可能會比較快速的惡化。還有一個預後差的指標則是使用左多巴胺但成效不彰。
帕金森氏症會致死嗎?帕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介在50到70歲之間,在這階段的人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比例較高,慢性病較多,就比較容易感染,或有心血管疾病、中風、癌症等問題,所以一般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並不是死於帕金森氏症,而是心臟病發、癌症等這年齡層的常見死因。然而,若患者已經罹患帕金森氏症多年,動作很不協調、容易跌倒,那就可能因為吃東西咀嚼、吞嚥不順,嗆到變成吸入性肺炎,或是跌倒導致骨折、顱內出血。這些狀況就可能致命。

帕金森氏症 vs 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5月26日
☆ ☆ ☆
☆ ☆ ☆
帕金森氏症可能源自腸道!長期便秘、手抖、肢體僵硬
★ 盧映慈 /HEHO 健康

帕金森氏症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大腦退化」的疾病,因為患者會出現手抖、記憶失調等症狀,臨床上的確也發現大腦控制精細動作的基底核,當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出現退化。但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包含帕金森氏症在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可能起源於腸道,而不僅僅是先前認為的大腦。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帕金森氏症患者會在其他症狀出現之前就抱怨便秘和腸道相關症狀。
過去已經發現,「α-突觸核蛋白纖維」會堆積在大腦的神經元,導致帕金森氏症,也被認為是致病原因,但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在發現手抖、身體不自主震顫等症狀之前,通常已經有長達10年以上的消化系統問題,仔細檢查腸道細菌,也發現帕金森氏症的腸道菌與其他健康成年人不同。在最新的研究中,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研究了轉基因小鼠,小鼠都有過量生產的α-突觸核蛋白纖維;研究團隊將這些小鼠分為2組,分別養在「非無菌籠」、「無菌籠」中;在無菌籠中飼養的小鼠,出現較少的運動障礙,大腦中的α-突觸核蛋白也較少,但是在非無菌環境中飼養的小鼠卻出現了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而給出現症狀的小鼠「抗生素」,殺死腸道中的菌叢,可減輕他們的症狀,表示腸道細菌會影響帕金森氏症的發展。研究團隊又將人類帕金森氏患者的腸道細菌,注入無菌(也無症狀)的小鼠腸道中,他們很快就從健康迅速轉為「嚴重惡化的帕金森氏症」,但從健康人身上攝取的腸道細菌,就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沒有相同的作用。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佳維說,其實現代科學已經證實,腸道跟大腦之間有雙向的管道,稱為:腸腦軸(Gut-brain axis),腸道的菌落會影響腦部的運作
也有人認為,帕金森氏症的病因,是由於人體接觸環境毒素後,先造成「嗅覺」和「腸道神經」的退化,再由支配腸胃道的神經往大腦蔓延,進而影響到腦部的運作,所以在出現顫抖、動作障礙之前的症狀之前常有便秘的困擾。「在出現典型症狀之前,可能已經有長期便秘、疲倦、憂鬱、焦慮、失眠等非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病人可能已經看過腸胃科、身心科、復健科、骨科,也有可能因為肢體的僵硬,誤以為是五十肩或是頸椎退化而延遲確診。」李佳維說。
不過,如果發現腸道跟大腦的退化有關,或許可以從保護腸道、多吃腸道益生菌來開始做,避免大腦的退化,或許這也是健康飲食可以改變大腦的原因之一。「所以,除了手抖之外,如果出現長期便秘、肢體僵硬等症狀,在看了腸胃科、復健科都沒有好轉的時候,就建議到神經內科來看診,了解自己是不是帕金森氏症。」李佳維說。

帕金森氏症可能源自腸道!出現長期便秘、手抖、肢體僵硬3前兆快就醫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7月08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源頭可能在盲腸
★ 盧宥竹/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一項周三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源頭可能不在腦部,而是在盲腸。美國密西根州范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瑞典的國家健康數據庫,檢視自1964年開始追蹤的近170萬人的醫療紀錄後發現,接受過闌尾切除術的人,數十年後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較一般人低19%。進一步的分析指出,年輕時割過盲腸,但仍患有帕金森氏症的人,他們的病症會比同齡患者還要晚幾年才出現。
研究指出,盲腸是會在帕金森氏症患中腦中出現的異常蛋白質 α-synuclein(突觸核蛋白)的「儲存庫」。不過,領導研究團隊的神經學和遺傳學家拉布莉(Viviane Labrie)強調,「我們不是叫你趕快去割盲腸。」她指出,畢竟有很多沒有盲腸的人仍然罹患帕金森氏症,許多人沒有割過盲腸卻沒有生病。醫師與患者早就知道腸胃道與帕金森氏症之間存在某種連結,在患者出現顫抖、運動功能減退等症狀前,便秘和其他腸胃道疾病是非常常見的。這項研究重新燃起找出其中原因的動力。
沒有參與研究的賓州大學帕金森氏症專家威利斯(Allison Willis)說,「這是個很大的難題,這是基本的線索。」她說,患者經常詢問腸道與病症的關聯。但她警告,帕金森氏症還有其他與腸胃道無關的罹病風險,如創傷性腦損傷,「這可能是導致帕金森氏症的眾多途徑之一,但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同樣沒有參與研究的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帕金森氏症研究所主任費金(Andrew Feigin)也警告,這項研究並不能證明切除闌尾能降低罹病風險。

研究: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源頭可能在盲腸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11月01日
☆ ☆ ☆
☆ ☆ ☆
巴金森氏症前兆多,發現這些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
★ 王澍清/台南報導

一位60多歲的林先生至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佳維門診求診,表示2年前右邊的肩膀容易痠痛,一開始到骨科部就診以為是頸椎退化合併五十肩,然而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直到上一次回診時骨科部醫師發現林先生的右手會抖,建議轉至神經內科門診追蹤。而這次林先生從門口進來時,一坐下來,放在膝蓋上的右手指,微微繞小圈地顫抖,經李醫師仔細詢問後,陪診的林太太表示最近覺得先生反應、動作越來越慢,跟以前不一樣,睡眠不安穩,寫字也不太靈活。李醫師門診評估後,跟林先生與太太解釋,疑似是巴金森氏症,給予藥物治療後,林先生的肩膀緊繃痠痛的情形好了很多,右手抖動的部分也改善很多。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失智症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起因於大腦控制精細動作的基底核當中的多巴胺神經元退化所造成。人們對於巴金森氏症的印象多半侷限於典型的運動功能障礙,例如:肢體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然而在這些症狀之前,可能已經有長期便秘、疲倦、憂鬱、焦慮、失眠等非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因此病人在確診前通常已經跑過其他科別(腸胃科、身心科、復健科、骨科),也有可能因為肢體的僵硬誤以為是五十肩或是頸椎退化而延遲確診。
現代科學證實了「腸腦軸(Gut-brain axis)」的存在,證實腸道和腦部之間有雙向溝通的管道,腸道的菌落會影響腦部的運作。有一假說認為巴金森氏症的病因是由於人體接觸環境毒素後,先造成嗅覺和腸道神經的退化,再由支配腸胃道的神經往大腦蔓延,進而影響到腦部的運作,此假說應證之前所提的,巴金森氏症人在有動作障礙的症狀之前常有便秘的困擾。李佳維醫師表示,若是經過症狀的自我觀察懷疑自己罹患巴金森氏症時,請至腦神經內科就醫讓醫師來診斷。巴金森氏症的診斷及治療需要長期固定跟著一位醫師配合,切莫因為焦慮而到處求診,恐造成醫師無法調整藥物,並呼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症狀減緩,讓病人能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巴金森氏症前兆多,發現這些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7月09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移除大腦「殭屍」細胞,逆轉阿茲海默症出現曙光
★ 中央社 巴黎/綜合外電報導

研究顯示,移除老鼠大腦中的殭屍細胞,與阿茲海默症存在因果關係。科學家讓老鼠體內生產這些自然形成的殭屍細胞,用來模擬阿茲海默症引起的慢性神經元損傷與相關的記憶喪失。這項今天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可望為對抗失智症開闢新戰線。堆積在體內的殭屍細胞無法再分裂,但仍會傷害其他健康細胞,這種過程稱為衰老,是所有哺乳動物的常見現象。科學家早已知道,這些不再活躍的細胞聚集在大腦中與老年疾病相關的區域,從骨關節炎、動脈硬化到巴金森氏症和失智症
先前研究也顯示,移除年老老鼠體內的衰老細胞,延長了牠們的健康壽命。不過科學家說,最新研究結果首度證實這類細胞與阿茲海默症這種特定疾病存在因果關係。但他們也警告,研究中可能出現的任何治療方法還得經過多年檢驗。在實驗中,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Rochester)梅約醫院(Mayo Clinic)的布希安(Tyler Bussian)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轉基因老鼠,製造出阿茲海默症患者神經元中形成的破壞性、蜘蛛網狀 Tau 蛋白纏結。這些老鼠還被編碼為能夠消除同一區域的「殭屍」細胞。
梅約醫院的研究資深執筆人貝克(Darren Baker)說:「移除衰老細胞時,我們發現患病動物不僅保留了構成記憶的能力,發炎的跡象也消失了。」這些老鼠也沒有發展出阿茲海默症的蛋白「纏結」特徵,腦質量也正常。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潘尼(Jay Penney)和蔡立慧在一篇評論中寫道:「阻擋衰老的神經膠質形成,就能阻止這些老鼠經歷的認知衰退和神經退化」。
布希安和研究小組用藥物複製了研究結果,顯示有朝一日能利用藥物抑制這些殭屍細胞的存在,來減緩或阻止阿茲海默症。全球65歲以上者約有7%罹患阿茲海默症或某種形式的失智症,85歲以上者則上升至4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到2050年,患病人數預計增加兩倍,達到1.52億人,為醫療照護系統帶來巨大挑戰。

移除大腦「殭屍」細胞,逆轉阿茲海默症出現曙光
udn 元氣網/新聞~2018年09月20日
☆ ☆ ☆
☆ ☆ ☆
研究:遠離阿茲海默症,先從保健眼睛做起
朱明珠/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罹患退化性眼部疾病患者,日後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較一般人高。該研究於8日 發表在「阿茲海默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研究人員隨機挑選3877位眼部疾病患者,年齡皆為65歲以上,追蹤5年後,其中有792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結果發現,相較於眼部健康的長者,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的患者,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高出40到50%
外電報導,任職於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眼科助理教授,也是該研究的主要研究員 Cecilia Lee,表示,研究結果希望能提高眼部疾病患者和眼科醫師的警覺性,雖然罹患這三種眼部疾病的人,不一定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只是兩者之間有其關聯性。失智症分為兩類,其中最常見的為阿茲海默症,全球約有4千6百萬名患者,學者預估,到了2050年,患者人數恐達1億3千多萬人。

研究:遠離阿茲海默症,先從保健眼睛做起
台灣英文新聞~2018年08月13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性情大變,老人3D警訊
★ 黃菁萍/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時常忘東忘西,時間與空間感變差了;情緒總是低落,睡不好、食慾也改變了;情緒躁動頻率變多,性情轉變,還常出現妄想或幻覺!您家的長者是否有這樣的表現呢?請注意,可能是常見的老人「3D」症狀! 常見的老人「3D」症狀指的是失智(Dementia)、憂鬱(Depression)與譫妄(Delirium),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智功能障礙。
失智 Dementia】非正常老化現象,指的是老人的腦部功能逐漸退化的一種疾患,尤其是記憶力、定向感與時序感的退化,嚴重會影響人際社交、情緒與自理能力。
譫妄 Delirium】指的是精神混亂的狀態,像是老人說話內容已脫離現實,有幻覺、情緒煩躁不安、行為魯莽、時常懷疑他人或騷擾他人的行為,甚至作息混亂或日夜顛倒等表現。
憂鬱 Depression】在當今老年人中相當普遍。當老年人有憂鬱傾向時,常主述睡不好或是睡不飽、身體不特定部位的疼痛、食慾降低或對原本有熱忱的事物不再感興趣等。
此三種症狀常交互影響,例如,憂鬱老人社交圈退縮、生活範圍狹隘、情緒長期低落、作息不規律,衍生而成失智症的高危險群。失智長者因為認知功能退化,影響到工作或自理能力而產生憂鬱情緒等,且嚴重失智症者常伴有幻覺等譫妄症狀。此三種症狀容易在短時間內使老年人的整體功能退化,漸進影響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功能與自我照顧能力,也會對照顧者造成照顧上的負擔。年輕一代的照顧者需留意家中長者是否有前述情形,若發現老年人有前述問題,應陪同他們及早就醫,尋求醫療與社福資源協助,以延緩疾病對老年人生活功能的影響。

《健康聚寶盆》性情大變,老人3D警訊
自由電子報 健康醫療~2017年09月03日
☆ ☆ ☆
☆ ☆ ☆
牙周病治不好,當心失智症上身
★ 林晟涵/健康

六年多前的李炳輝,曾經滿口爛牙,「沒有牙齒,很多食物都咬不動,真不方便,講話也不太清楚。現在有牙齒卡舒適,這攏要感謝優質生命協會和黃醫師的贊助和幫忙。」牙醫師黃明裕還記得,當時李炳輝僅剩十顆牙,還有中度牙周病,「再晚一點來治療牙周病,牙齒可能就掉光了。」據衛福部一份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之口腔保健的資料顯示,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99.2 %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罹患率居亞洲之冠。
【中風、心臟病、早產風險增】
「不清潔牙齒,就是死亡!Floss or Die」這是美國牙醫師公會宣導牙齒清潔的重要性與牙菌斑對健康影響的文宣,看似聳動,其實,正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發生。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牙醫全聯會)理事長謝尚廷表示,國內外很多研究均已證實,牙周病與很多慢性疾病都有極大的關係,「像是糖尿病、心臟病,還有失智症等。」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張育超與博士生陳昶愷研究發現,牙周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風險竟較沒有牙周病的人高出七成。
該研究在今年八月初發表後,馬上引起國際關注與英國《泰晤士報》等媒體報導。而牙醫全聯會引用美國衛生研究院報告也指出,牙周病患者中風機率是常人的三倍,心臟病致死率是常人的兩倍,罹患牙周病孕婦的早產機率甚至高出七至十倍。主因是牙周細菌會經由血液循環,到達身體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發炎。謝尚廷則舉台灣臨床數據證實,「根據國健署資料,52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有93%有牙周炎或牙周病,當我們把(患者)牙周病治療好時,醣化血色素(糖尿病相關指數)會明顯下降(指糖尿病有效控制)。」
謝尚廷透露臨床驚人數字,「你知道嗎?台灣成年人將近九百萬人有牙周疾病問題。」「國人大多是三十歲開始牙周炎,四、五十歲是好發高峰期。」謝尚廷語重心長說:「牙周病預防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真的很重要!」在牙醫全聯會呼籲下,2011年政府開始正視,並推出牙周統合照護計畫,謝尚廷表示:「去年相較於前年,少拔七萬顆牙齒,我們預估至明年接受牙周治療的患者總計將達百萬人。」
黃明裕提醒,「其實牙齦有紅腫流血情況就要注意,可能已罹患牙周炎。」牙周病醫學會理事長林世榮也指出,患者常因初期忽略延誤治療,就診時,通常已是中重度,程度嚴重的,還可能得拔掉好幾顆牙。「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全口缺牙比率高達近14%。」黃明裕指出長輩缺牙的嚴重性。除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營養攝取不足、肌力退化,失能與臥床風險將提高外,也會影響語言功能與外觀,若長輩因此缺乏社交,還會影響心靈健康。
【口齒未清潔乾淨,恐釀肺炎】
「日本很早就開始推行8020,意即八十歲要保留至少二十顆牙齒。根據日本研究,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僅存五顆牙以下的醫療耗用率,要比尚有二十顆牙以上的要高出1.5倍。」近年台灣不少地方政府補貼中低收入長者製作活動式假牙,新北市雙和醫院老人牙科醫師王本華提醒,假牙沒做好,吻合度差,反而容易造成牙齦傷害與萎縮。
尤其替老人做假牙,更需要經驗與耐心。看到台灣人口急速老化,原在美國執業的王本華決定放棄高收入返台,除推廣老人牙醫專科,並接下新竹南門醫院老人免費全口裝假牙的任務,將經驗傳承給更多年輕醫師。長期關注老人口腔照護的黃明裕則透露另一個驚人的現象,牙齒(含假牙)沒清潔乾淨,口腔衛生沒顧好,竟是老人死因前三名~吸入性肺炎最大幫兇之一。
日本米山武義教授研究證實,咀嚼障礙的老人,沒做好口腔清潔,罹患吸入性肺炎機率多兩倍。關鍵在老人常因吞嚥困難嗆到,口腔清潔若沒做好,細菌嗆入肺部,便會引起致命的肺炎。黃明裕表示,口腔照護除了清潔、定期檢查等,口腔運動也很重要,「像是每口食物咀嚼30下、健口操運動,都有幫助。」要擁有健康快樂的銀髮生活,就不能忽視口腔照護,從現在開始,替自己預約好牙樂活人生。

牙周病治不好,當心失智症上身
今周刊 1081期~2017年09月07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當家人輕微失智,這四件事要及早決定
★ 宛家禾

當摯愛的家人確定罹患失智,該怎麼辦?儘量在家人失智初期徵詢本人意見,將這四件事情決定好,維持失智者的尊嚴,也保護家庭和諧。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Society)曾在一篇文章引述了一名處於失智早期患者的談話。這名病患如此說:「當我得依賴他人才能生活的那天到來,我希望,仍然有人會徵詢我的意見,仍然可以有些自主權。」短短幾句話凸顯了失智者本人想法的重要性。
當家人已出現輕微認知退化的現象,周遭親人如果能及早確定病患在重大事情上的意向,不但是維持對失智者應有的尊重,也可避免日後家族成員間,針對失智家人就醫或財務處理上的紛爭。由英國政府成立的社會照護卓越機構(Social Care Institute for Excellence,簡稱SCIE)指出,了解失智者本人意願的方式,除了在疾病發展初期儘早直接詢問,也包括詳實記錄他們平日對關乎己身的事物曾表達過的意見。再者,如果失智者本身在重大事項上無法決定,或未表達意見,英國SCIE建議,要請失智者在仍有思考能力時,委任一位親友,做為將來代為決定的人。這四件事,在家人失智初期,就應儘早決定:
重大醫療的決定
英國SCIE說,當家庭成員出現輕微失智,身邊的親人要在早期便徵詢他們關於醫療方面的想法,這包括尊重失智者本人拒絕醫療的權利。病患本身的意願如果能先確知,遇到醫療狀況時,家人便知道是要採取積極治療與急救措施,或是在危急之時選擇不插管,而不違背本人的意願。
居住的決定
失智常伴隨身體多處功能的退化,家人要及早決定當失智者多次進出醫院後,要住在哪裡。
《日本經濟新聞》旗下的健康網站《日經 Gooday》指出,失智者要與家人同住,或是前往長期養護機構,最好能在失智初期決定好。英國SCIE也說,如果失智本人無法確定決定日後的居所,失智者的委任人也可以在未來代為決定。
財務決定
英國SCIE認為,失智者的財務規劃,在疾病初期仍應依照本人的意願,不過財務上的事情如銀行存摺、房屋的購買或出售還是要有一個委任人從旁協助較好。
日常生活決定
日常維生的事物,如當吞嚥不良時,是否要開始使用鼻胃管,也最好能在早期就徵詢本人的意見,使將來的決定不違背失智者的想法。

當家人輕微失智,這四件事要及早決定
康健雜誌/醫療~2016年08月01日
☆ ☆ ☆
☆ ☆ ☆
照顧93歲失智母,70歲的她也失智「快沒命」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當公教年改成為社會關注話題時,70歲退休教師白婉芝心思全在93歲失智母親身上。今日出版的《聯合報》報導,白婉芝丈夫早逝,她獨自照顧失智媽媽。2年前,她發現自己騎車常騎過頭、事情記不住,沒想到自己也確診失智。白婉芝大受打擊,曾把自己封閉了大半年,但為了媽媽,她重新振作,積極參加各種健康講座、找資料、參加團康活動,防止失智惡化。「我自己照顧媽媽也覺得快沒命了!」白婉芝說,她有孩子,但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未來當她和媽媽都認不出彼此時,將攜手一起住進安養中心,她表示,已經預約好了,只是不知這天何時會到來。

照顧93歲失智母,70歲的她也失智「快沒命」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7月02日
【恐怖片】睡眠差惡夢多,竟可能導致失智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9日/糖尿病
研究:半數女性會失智、中風或罹帕金森症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10月02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長輩言行異常,小心「失智症」
★ 何柏陵/岡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天氣很熱,67歲的柯太太卻是穿了大外套來門診,問她:「不熱嗎?」她說有人會偷她的東西和錢,所以把貴重的、喜歡的都穿戴在身上才不會被偷。 陪同來就醫的女兒說,媽媽原本是工廠的領班,10年前退休後,就很少和同事聯絡,但仍維持一星期去市場買菜和食物。在家就是做簡單的家務,其餘時間大部分看電視;大約1年前她變得比較健忘,常常買的東西忘記帶回來,皮包放冰箱、煮菜不是忘了加鹽,就是加2、3次,最近說有小偷來偷她的東西。
從家屬的描述及病人的表現,柯太太有失智的傾向了,但還是要再做智能測驗及相關生理檢查,以正確診斷作妥善治療,防止失智快速惡化。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台灣已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相關的失智症也日漸受到重視。依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約佔總人口的12.51%,其中失智症人口約有23-24萬人(約佔8%)。意即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12人中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每5人即有1人患有失智症。
失智症的成因中,大約5-6成是因大腦退化而造成的阿茲海默氏症,有15-30%是因腦中風而造成血管性失智症,其他可逆性失智症約佔5-10%。 如果是「可逆性失智症」,例如:常壓性水腦症、腦部腫瘤、甲狀腺功能異常、維生素缺乏及神經性梅毒等,若能及早診斷,適切治療,病症可望獲得改善。 失智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記憶力減退,特別是持續性、漸進性的退化,而且不是偶爾發生的健忘。
其他認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者會影響患者的工作或家庭生活,有時會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忘記如何穿衣服、吃飯或洗澡。 建議應養成規律運動並多動腦、調適生活壓力,並配合低卡低脂飲食,以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若懷疑有失智症症狀,應及早至醫療院所尋求專業診斷評估,及時治療,並改善失智症病程。

《健康聚寶盆》長輩言行異常,小心「失智症」
自由電子報/健康醫療~2017年08月06日
☆ ☆ ☆
☆ ☆ ☆
故意找碴、冷漠,專家:這些失智症狀恐加速認知功能衰退
★ 朱明珠/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常見的失智症狀,約4成5的失智患者都有此現象,呈現出缺乏興趣和情緒,易讓照顧者誤以為是「懶惰」或「故意」。由於目前「情感淡漠」尚無有效的治療,需要家屬或照顧者有更多的認識與體諒。9月是國際失智月,隨著此議題的防治宣導,越來越多民眾對憂鬱症及失智症的差異有所關注。不過,根據一篇7月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會呈現出缺乏興趣和情緒,但與憂鬱不同,且它對於環境產生的干擾較少,因此經常被忽略。
該研究為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所進行,研究者將來自20項的世代研究,共4,320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瞭解情感淡漠隨著時間發展的流行率。研究結果發現,在研究初期有45%的失智症患者呈現情感淡漠,而有20%的患者隨著時間持續呈現,但有部份情感淡漠的失智症患者並沒有憂鬱症狀。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明,「情感淡漠」與「憂鬱」的表現有部分相似,但情感淡漠不會出現悲傷情緒與負面思考。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常見於大腦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或慢性精神病,若發現家中長輩持續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應求助專家診察是否有腦部疾患。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也指出,情感淡漠有可能會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對家庭帶來影響。建議親友避免因對方反應而有負面聯想,並影響自己的情緒,像是誤以為對方是不喜歡自己或故意找碴,瞭解他是因為疾病才會對人不打招呼、不理不睬…,就能以平常心看待並能不厭其煩地給予關懷。
她提醒,當感覺到身旁的親友開始有些冷漠,跟他講話明明有聽到卻沒反應、對本來感興趣的事物不再有興趣,都是覺察及辨識情感淡漠的指標,特別是高齡者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被忽略,當確認對方並不是沒有接收到訊息而是無法反應時,應更積極去看待並進一步確認是否因疾病所引起。

故意找碴、冷漠,專家:這些失智症狀恐加速認知功能衰退
台灣英文新聞~2019年09月16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照顧失智症親人:這七種方法協助生活
★ Louis Zhang

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統計,全球有將近5千萬名失智症(Dementia)患者,每3秒就有1名新患者。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台灣失智症人口可能達到27萬,隨著老年人口愈來愈多,這數字也快速攀升,同時意味著有更多家庭需要好好了解失智症,才能夠給予家中患者最適切的照顧。失智症不是單獨的一種疾病名,而是所有失智疾病的總稱,失智症與一般正常老化不同,除了記憶力減退,其他認知功能也都在退化。
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常見的失智症包括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dementia)、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等。失智初期,患者情況可能還不嚴重,對家人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但隨著病情惡化,患者變得易怒、記憶力嚴重衰退,甚至無法正常生活時,家人可能會開始手忙腳亂,因此家人間最好仔細溝通過,尋求醫療與社會資源協助,互相合作,才好制定良善的時間安排。
① 從溝通開始:對失智症患者說話要輕柔簡短易懂。
與失智症患者說話,保持輕柔、不疾不徐,儘量用簡短易懂的句子,並且多給予一些答案選項,以達到方便溝通的目的。在患者回答時,別因為語速較慢,就打斷他們,這樣他們會暗自挫折,變得更不善言辭。在他們回答您之後,別忘了適時回應,表示您聽到了,同時,多給予讚美,鼓勵他們繼續說出更多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② 從飲食開始:提醒患者多喝水且耐心讓他們慢慢吃。
如果家中有失智症親人,記得要體貼三餐健康,提醒他們多喝水,有時候雖然患者口乾舌燥,但他們會察覺不到或無法表達,若長時間沒補充水分,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s)、便祕(Constipation)就容易找上門,衍生更多生理及心理問題。另外,關於飲食方面,失智患者除了在進食上需要他人協助之外,還可能無法辨認食物、忘記喜歡吃什麼、拒絕吃東西,甚至還會要求異常的飲食。
至於如何幫助患者用餐這項問題,根據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Society)指出,失智症患者之所以食慾不振,可能是因為憂鬱症(Depression)、溝通問題(例如無法表達飢餓)、進食不順暢(牙齒或牙齦痛)、疲倦、藥物作用、缺乏活動,以及便祕這些因素所造成。所以,家人們要盡可能體諒,多留時間用餐,別去催促患者,造成他們進食壓力。此外,針對食物也要花些心思,除了色香味俱全會更添食慾之外,將食物切成小塊,也好方便入口、咀嚼,以及消化。在飲食溝通上,嘗試理解患者表示的訊息,用多一點耐心去化解他們的心理不適。
③ 從如廁開始:注意患者可能失禁和忘記如何上廁所。
失智親人若有泌尿道感染、便祕、攝護腺肥大等困擾,容易造成大小便失禁的問題,而且失智患者還可能忘記怎麼上廁所(例如:忘記脫褲子、使用衛生紙、上完沖馬桶等)、忘記廁所怎麼去,如果照護者沒有妥善處理,可能造成患者尷尬、壓抑等情緒,以至於後續上廁所不願意求助,不小心就會尿在褲子上。因此,家人除了要預先設想患者的狀況,可以在廁所明顯位置張貼上廁所的步驟,甚至在馬桶、衛生紙盒上標示名稱,以提醒患者。最後,記得照顧患者時要體恤他們的心情,或許他們忘記某些事情,但從言語動作,還是能感受到照顧的人有沒有不耐煩或負面情緒。
④ 從睡眠開始:患者作息要穩定白天多外出活動。
失智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時鐘,讓患者常會有睡眠上的困擾,例如入睡後頻頻醒來,或在夜裡到處晃,若家人沒注意,容易有危險,而這種狀況一旦延續,會造成作息日夜顛倒、白天精神不濟,以及睡眠不足等衍生問題。遇到這些情形,家人首先要讓患者作息穩定、維持良好睡眠習慣。白天多讓患者出外運動,傍晚後減少進食,避免攝取咖啡因,切勿吃消夜。另外,確保臥室能幫助患者睡眠,除了環境靜謐、沒有光線干擾之外,記得設置24小時制時鐘,能讓患者夜間醒來時知道時間。
⑤ 從自理能力開始:陪患者一起從簡單的生活小事做起。
失智患者不但記憶衰退,言語溝通和判斷能力也跟著變差,即使以往熟悉擅長的事情,也變得陌生。所以基於安全考量,家人可以讓失智親人從簡單的生活小事做起,一方面可以教導患者熟悉生活瑣事,一方面不至於讓患者遭逢太危險或難以勝任的工作。建議家人可以趁下班後或週末,和患者一起到附近超市採買,偶爾一起整理庭院、拔拔草、種種花,都是很好的選擇。
⑥ 建立友善的居家環境:陰暗處設自動感應照明防摔倒。
建議家人保持環境整潔、地板乾燥,家具物品可以貼上名稱標籤,幫助患者記憶,並且去除環境裡多餘的家飾、家具有稜角處應小心包好、刀具危險物品也應收藏好,以免患者誤觸發生危險。另外,燈光明亮對於失智患者行動上有很大助益,患者有時精神意識不清,若樓梯、廁所、家裡角落處昏暗不明,容易有摔倒危險,所以陰暗處最好裝設自動感應照明,其他燈光開關的設置也必須方便觸及。
尋求社會資源:可打衛福部失智症專線與相關協會機構協助。
衛福部指導編制的「失智症診療手冊」歸納出,照護者可以透過居家式照護(如聘請外籍看護)、社區式照護(如瑞智學堂協助日間照護)、機構式照護(如醫院開設的護理之家、榮民之家等照護單位),以及其他資源(如身心障礙手冊、輔具租借補助)等方面得到社會幫助,更多最新資訊可以上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社會支持網了解,也可以撥打衛福部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請求協助。

照顧失智症親人:這七種方法協助生活
Hello 醫師/Louis Zhang~2020年05月11日
照顧失智親人心力交瘁?讓個管師協助延緩失智、促進認知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5月16日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全台失智者已破26萬人,18年後翻倍達55萬
★ 黃仲丘/台北報導

台灣在今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到14.05%,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除了高齡化,國內的失智問題也需要重視。衛福部今公布數據指出,目前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6萬;再依國發會之人口推計數據推估,到了2036年台灣失智人口將高達55萬人,等同失智人口將翻倍;但目前不少民眾仍對失智存有錯誤迷思,誤認失智等於失能,衛福部呼籲民眾、社區一起打造對失智更友善的環境。
衛福部次長呂寶靜表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比想像的快,隨著國內「老老人」增加,失智人口也會越來越多。根據衛福部2011年至2013年的委託研究,推估目前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6萬人;再依國發會的人口推計數據推估,到了2036年台灣失智人口將來到55萬人,為現在失智人口雙倍以上。失智人口逐年攀升,但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指出,台灣民眾仍對失智患者有許多錯誤認知,常見的錯誤認知,會誤認為失智症是老化症狀之一、失智者皆會伴隨失能問題,無法自理生活等。
國內失智者有9成以上是居住在家中,6成以上無失能或僅有輕度失能問題,即使被診斷失智症,還是可透過身旁家人或親友的協助,參與社區活動。9月份為「國際失智症月」,衛生福利部於8月31日首映宣導影片《I Can:雖然失智,但我仍可以》,由失智者親自分享自身經驗,也期待打破一般民眾認為失智者總是需要被照護,無法自理生活的刻板印象,透過身旁家人、親友或社區鄰里、環境的共同照護與互相扶持,讓失智者仍可以持續參與社區活動
國健署目前正推動失智友善示範社區計畫,目標讓失智者在熟悉友善社區環境中保有尊重、安心與安全的生活,並將於2018年9月14日至9月16日在萬華區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3天的社區活動,包括與失智者PK象棋和麻將等,期待大眾為失智者給予最熱烈的支持與鼓舞。民眾如有問題可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 (失智時,我幫您),失智症十大警訊及預防等相關詳細資訊,可於國健署網站/健康學習資源/文宣手冊/衛教宣導海報及單張專區/活躍老化查詢及下載。

全台​失智者已破26萬人,18年後翻倍達55萬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8月31日
☆ ☆ ☆
☆ ☆ ☆
失智確診三合一,2至4月療程縮為半天
★ 孫義方/台中報導

梧棲童綜合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今日開幕,該中心主任黃尚堅說,目前失智症確診率偏低原因很多,除民眾的認識不足,就醫不便是主因,中心推出「確診三合一」快速流程,由中心安排門診、血液檢查、電腦斷層或磁振照影檢查、心理師失智症測驗,將已往須2至4個月才能確診的療程,在半天內完成。
黃尚堅說,今年3月底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4%,邁入「高齡社會」,預估2026年老年人口將突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8%。如果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將可延緩失能的進程,並提供適當的照護服務。黃尚堅表示,澳洲失智專家研究發現,若能延後失智症發病時間兩年,失智症盛行率可降低近兩成,若能延後五年,失智症盛行率可降低近5成。因此努力降低失智風險、延後失智發病時間,可減緩失智人口增加速度。

失智確診三合一,2至4月療程縮為半天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7月31日
☆ ☆ ☆
☆ ☆ ☆
逾五成民眾忽略失智症警訊,僅5%有完整認識
★ 許麗珍/台北報導

守護偏鄉失智症者的屏東基督教醫院,今年針對四十歲以上民眾進行「失智症認知」網路調查,調查發現逾五成填答者自己家中就有失智症患者,或是身邊曾聽過有失智症案例,若談及對失智症的了解,卻僅5%民眾認為對失智症有完整認識,更有高達54%的人忽略「對生活突然失去興趣」是一項失智症警訊。屏東基督教醫院表示失智警訊易忽略且確診率僅三成,今年1月至3月底該院與 7-ELEVEN 合作「及早救智」計畫,呼籲民眾踴躍捐款。
屏東基督教醫院與 7-ELEVEN 合作「及早救智」計畫邁入第五年,有鑑於過去四年投入偏鄉失智症照護的服務經驗,期望透過提高國人對失智症的敏感度與識能率,來消除對失智症的污名化,進而達成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並提升偏鄉醫療照顧的目標。屏東基督教醫院表示,今年特別針對40歲以上民眾進行「失智症認知」網路調查,調查發現超過60%的民眾採取家中自行照顧或雇請看護,對於這些照顧者而言,最恐懼失智症患者發生的行為。
前三名分別為忘記關火、攻擊行為、迷路遊走,雖然填答者中,聽過或有實際接觸失智症患者經驗的比例很高,但當問及對失智症的認識程度,僅5%民眾認為對失智症有完整認識。另外屏東基督教醫院表示,更有高達54%的人忽略「對生活突然失去興趣」是一項失智症警訊,57%的填答者認為對於自身或身邊長輩來說,失智篩檢最大的阻礙竟是「面子問題」,因此加強社區民眾對失智症的理解,透過鄉里網絡建立失智症患者安全的防護網,串連社區單位支援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的需求,變得非常重要。
屏東基督教醫院與 7-ELEVEN 自2015年合作「及早救智」計畫,今年即將邁入第五年,運用民眾捐款,已推動多項服務,去年更開始以「有敏感、能辨識、會對應、有行動」四項指標,不只關心失智者與失能者在病程上的生理需求,更創建跨代互動服務與多元照顧。面對大環境挑戰,屏東基督教醫院發現,連續兩年捐款整體下滑四成,因此透過 7-ELEVEN 「把愛找回來」愛心零錢捐的支持,得以持續守護每一個偏鄉失智者,即日起至3月31日,民眾可到 7-ELEVEN 全台門市募款箱投下零錢,千元以上可利用 ibon 便利生活站捐款。

逾五成民眾忽略失智症警訊,僅5%有完整認識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9日
看電視時數長,罹患失智風險達1.3倍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9月19日
【醫療保健】治療阿茲海默症突破,新藥稱可延緩失智達三成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7月29日
☆ ☆ ☆
失智109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免疫生醫1095輯~幹細胞

新增說明文字
☆ ☆ ☆
科學家又發現幹細胞的超能力!研究:抗氧化效果超好
★ 林以璿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在疾病治療上的巨大潛力,包括治療巴金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多發性硬化疾病。近日,又有研究指出,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除了解釋了為何它有這麼多「超能力」,也讓抗衰老的科研有了新的方向。氧化是人體衰老的最大威脅,如吸菸、空氣污染、水污染、放射線(X光、紫外線)、殺蟲劑、生活壓力大、運動過度等,都會出現使自由基濃度增加的情形,我們稱之為氧化壓力
陽明大學生化所博士張薏雯表示,氧化伴隨著細胞損傷、炎症和代謝失調等,氧化壓力越大,體內自由基的濃度就越高。國內外已有多篇研究證實,自由基過多會提高各種疾病的發生率,如:各大癌症、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硬化、栓塞)、神經性退化疾病(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症)等,因為自由基會攻擊脂質、蛋白質和DNA,從而導致細胞或組織的病理或損傷。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科研團隊在近期的《幹細胞》期刊上,指出間充質幹細胞的抗氧化功能。
過去的研究已經知道,間充質幹細胞促進組織再生、分泌抗炎因子、免疫調節功能、促進免疫系統平衡。張薏雯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在衰老、化療等多種疾病動物模型中,發揮抗氧化特性。具體的方式包括清除自由基、促進內源性抗氧化防禦、免疫調節粒線體。「抗氧化」到底有什麼好處?身體重要的免疫功能,就深受自由基的影響。張薏雯解釋,免疫功能受自由基和氧化還原系統的調節,而發炎促進自由基的形成,擾亂氧化還原環境,反過來又會造成免疫功能失衡,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如果間充質幹細胞的抗氧化功能可以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就可以恢復氧化還原系統,發揮抗炎症作用。研究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可在腸炎、胰腺炎、關節炎、敗血症、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中,減少炎症和氧化情形。張薏雯表示,間充質幹細胞就是透過調控粒線體,來發揮抗氧化作用,而粒線體是細胞中產生能量的重要關鍵。
曾經有一項試驗,讓小鼠的心室肌細胞模型缺血,然後再灌注間充質幹細胞。15分鐘後,與對照組相比,有加入間充質幹細胞的模型,能夠阻止紊亂的粒線體產生更多的自由基等氧化產物,避免對細胞產生損傷。生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需要保持精確的平衡狀態,粒線體不足的話,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影響細胞功能,而過度的氧化又會導致細胞損傷。張薏雯指出:而間充質幹細胞的抗氧化性質,在多種疾病中具有潛在的利用價值。

科學家又發現幹細胞的超能力!研究:抗氧化效果超好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6月29日/粒線體
☆ ☆ ☆
☆ ☆ ☆
美國癌症協會年度報告 新增癌症高風險因子:心理壓力、夜班工作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30日
☆ ☆ ☆
記住六症狀,早期發現淋巴癌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15日
淋巴癌初期症狀易與感冒混淆,若出現這六大症狀應提防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15日
面對淋巴癌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懼,抗癌有LINE神隊友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15日
治療方式選擇多!淋巴癌最新治療資訊、用藥訊息,問Line就知道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5日
「淋巴癌攻略」數位上線,聚焦個人化治療策略,守護癌友不迷航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16日
☆ ☆ ☆
晚上才頭痛可能是腦瘤!7個腦瘤的合併徵兆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8日
腦瘤卻誤為癲癇,頭痛合併神經學症狀應即就醫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22日
不怕頭頸癌復發日本核准新療法!台大醫師:侵入性低、副作用小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0月01日
☆ ☆ ☆
臺大肺癌團隊傳授抗癌計畫,肺癌診治照護全書上市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22日
年輕靚女頻手麻,竟意外發現甲狀腺腫瘤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29日
胸腺瘤竟拖延八年,五旬婦險喪命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25日
食道癌是主動脈破裂高危險群,台大醫院開創治療新準則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23日
☆ ☆ ☆
☆ ☆ ☆
正視慢性骨髓性白血症,人生也能髓心所欲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22日
☆ ☆ ☆
☆ ☆ ☆
☆ ☆ ☆
失眠又暴躁以為青春期壓力大,竟是這病導致甲狀腺亢進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24日/免疫疾病
開學後常失眠,竟是甲狀腺亢進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28日
☆ ☆ ☆
因禍得福!一場車禍提前得知腸癌轉移腦部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10月07日
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也因這疾病辭世!一次看懂10大警訊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15日/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化療引發嘔吐不適!中醫證實:治療前一小時先針灸降低副作用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0月08日
罹癌者多發生於50歲以後,若要預防有無這習慣是關鍵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19日
癌症治療產生抗藥性?「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再度開啟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06日
有助逆轉關節炎、肺纖維化的細胞療法!究竟骨子裡賣的是什麼藥?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0月16日
☆ ☆ ☆
肩頸痠痛、腰痠背痛看不好,過敏體質調一下,痠痛就會好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19日
預防秋冬新冠肺炎疫情,中醫師提四招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20日
☆ ☆ ☆
☆ ☆ ☆
皰疹病毒入侵腦部,六旬婦突然失語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10月07日
水痘就是帶狀皰疹,傳染力更勝新冠肺炎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07日
☆ ☆ ☆
HPV與HIV兩個不一樣,常見三迷思,你也分不清嗎?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03日/病毒
美國最新治療指南:抗愛滋病毒藥物注意體重,醫:變重與醫師討論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13日
☆ ☆ ☆
相應世界紫斑週一起健走去!紫斑瘀青、異常出血ITP別跑錯科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 ~2020年10月15日/免疫疾病
國三生食慾佳卻失眠,非課業壓力大!小心是葛瑞夫茲病導致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14日/甲狀腺亢進
為什麼會有蠶豆症?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09月29日/代謝疾病
☆ ☆ ☆
流感疫苗接種後的注意須知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10月16日
對雞蛋過敏,還能打流感疫苗嗎?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10月13日
接受器捐就是「重生」了嗎?醫解析: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必要時切片檢查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0月10日
少年吃藥治痘竟肝衰死亡!長庚研究:這款抗生素不是人人能用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0月12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肌肉無力、萎縮?運用幹細胞讓肌肉、神經再次長出
★ 彭幸茹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因4年無出現新的小兒麻痹病例,宣佈非洲已絕跡這項大型傳播病毒。而台灣曾在 1982年爆發過小兒麻痺症的大流行,在推動接種口服沙賓疫苗後,隔年後台灣就不曾再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經過10多年的努力,台灣才在2000年終於根除小兒麻痺病毒。小兒麻痺症是由小兒麻痺病毒(又稱脊髓灰質炎病毒)所引起的,而且人類是此種病毒的唯一宿主,通常會透過糞口及飛沫造成感染,主要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
在1970年時期的台灣,平均每年會有兩、三千的孩童因為感染小兒麻痹病毒,進而造成肢體殘障的情形。而這樣的情形,則是在民國53年,政府開始免費提供小兒麻痺症疫苗後才獲得控制。而目前幼兒所接受的常規疫苗,小兒麻痹已併在五合一疫苗之中,讓孩童免受感染的風險。雖然不會再有新病例的產生,但過去受過感染的病人,卻留下了行走障礙的後遺症,需要靠拐杖或是助行器才能活動。後來也在這些病人們身上也發現,明明在適當的復健,以及拐杖的輔助下,可達到日常生活的自理。
但隨著年紀漸增,卻出現體力下降,身體越來越容易感到疲倦,甚至再度出現肌肉疼痛及萎縮等情形,醫學上將其稱為「小兒麻痺後症候群」。因為小兒麻痺病毒破壞了肌肉組織,以及侵犯了中樞神經運動神經元所致。受到這個症候群影響的肌肉,通常只有四肢和背部的肌肉群,對於其他肌肉是不太會有影響的,故針對小兒麻痺後症候群,幾乎都採取預防肌肉繼續受到損害,所以重點會擺在病人生活型態的調整及運動觀念的改變,以避免肌肉因為過度使用,造成更大的負擔。
有網友提問「幹細胞可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那對於小兒麻痹病人的肌肉萎縮也有幫助嗎?」於是《Heho Topics》特地訪問了健眾細胞生醫執行長張薏雯博士。因為小兒麻痹是因為病毒入侵了運動神經元,後面就導致肌肉會產生萎縮的情形,針對這二個層面的問題,張薏雯博士表示因為人體的所有組織,都是從幹細胞分化而來的,連同肌肉和神經組織都是,所以要運用幹細胞來改善小兒麻痺後症候群是可以被期待的!在現在大宗的臨床試驗案中,運用最廣的是一種幹細胞是「間充質幹細胞」。
因為具備了分化能力,所以可以被長成肌肉或是神經,再去植入到受損的區域,達到修復的作用。另外,當間充質幹細胞植入人體後,會釋出一種「旁分泌效果」,有助保護神經元細胞,避免它繼續衰退下去,進而達到改善小兒麻痺症所帶來的肌肉萎縮和無力的問題。張薏雯博士也表示「雖說可運用幹細胞的修復、取代、再生,讓受損的部位再長回來,但要長回神經細胞確實很有難度」。因為神經元細胞並不是由單一種細胞長成的,至少要三種以上的細胞才能構成,這過程之中也存有特殊的機轉
是有研究團隊在體外成功分化出神經元細胞,但還需要透過大型的動物及人體實驗,才能證明「長出新神經」是有可能的!而現階段的幹細胞再生技術,因發現肌肉的構造較為單純,於是科學家運用間充質幹細胞長成的「肌肉層片」,再植入到肌肉壞死或是萎縮的地方,確實可以達到再生、修復的作用,這樣的技術在人體實驗上也獲得了證實。透過張薏雯博士的解說,除了再次認識到「幹細胞」修復人體的神奇之處外,在科學家不斷努力的研發下,未來將可以看見因小兒麻痹病毒造成肌肉萎縮所造成的行動不便,有望獲得大幅的改善!

面對肌肉無力、萎縮該怎麼做?科學家運用「幹細胞」讓肌肉、神經再次長出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04日/神經退化
關節、韌帶、肌肉一旦受傷就回不去了?面對這些傷幹細胞可能是最佳救援手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09日/神經退化
☆ ☆ ☆
已婚仍可施打HPV疫苗!專家列舉三大最佳時機:產後別錯過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5日/子宮頸癌
男女一起預防HPV,走入衛教友善診所,避免重複感染危機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16日/菜花癌
病毒疣復發難道是免疫力問題?醫師:從指紋判斷疣是否恢復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6日/HPV ☆ ☆
☆ ☆ ☆
食慾不振、疲倦與發炎相關,癌友別讓「炎」值破表,掌握營養五原則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18日
打破癌友的飲食4迷思,營養師:要掌握5個營養原則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2日
炎值破表影響存活!癌友飲食5好原則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9月21日
癌友「炎值」破表降存活率,營養師提醒「食體倦」警訊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24日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首戰即決戰的軟組織腫瘤:小心看待你身上的腫塊
★ 曾正豪/報導記者

三年前一名大學生偶然於左大腿外側摸到約5公分左右的不明腫塊,但無疼痛,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該腫塊有骨質沈積現象,醫師依其年齡及組織細針切片判斷可能是與運動傷害有關的肌肉骨化。經一年半後腫塊長大到十五公分以上,轉至高雄長庚醫院就診,經骨科、放射科、腫瘤科等多科聯合會診後,再經病理科的分子診斷方才確診是「惡性骨化性纖維黏液樣腫瘤」,為惡性軟組織腫瘤(又稱肉瘤)中極罕見的一種。
★ 軟組織腫瘤複雜多變,型態超過100種:
高雄長庚醫院解剖病理科教授黃玄贏醫師表示,軟組織肉瘤在臨床上容易被誤診,全身上下包括肌肉、血管、脂肪、纖維等及其所組成之四肢、軀幹、內臟、關節、體腔等構造,都有可能出現病灶。病理診斷之精確性更是一大挑戰: 依照2020年即將出版的世界衛生組織腫瘤分類,軟組織腫瘤的組織型態可分為11大類,涵蓋118種腫瘤型態(有些甚至還會呈現各種亞型),其中約一半屬於非良性的中間型(21種)及明顯型(36種)惡性軟組織腫瘤。「軟組織肉瘤」則是這些惡性腫瘤的通稱,可能發生於嬰兒到老人等各種年齡層,然而不同年齡層所好發的腫瘤型態也各不相同。
黃玄贏醫師進一步解釋,由於早期未必會疼痛,且腫瘤位於深處不易觸摸,不少病人拖到晚期腫瘤長大,產生壓迫症狀才被發現。然而軟組織腫瘤病程進展不一,快的如高級別(grade 3)肉瘤一個月內即成長一倍大小,並有較高的轉移能力。因此,除了進行原發部位的核磁共振檢查外,仍須確定腫瘤是否有發生轉移,再決定後續的治療方案,故需要多科團隊的共同參與。軟組織肉瘤在臨床上相對罕見,也因為組織型態多變,對於非專門治療軟組織肉瘤的醫療團隊來說,病理報告不見得精準。但重要的是—不同型態、惡性度級別、期別皆會影響後續治療方案,進而決定治療成效,故對患者而言,初次診斷的精準度對於治療結果影響相當大。
★ 軟組織肉瘤治療首要目標:避免復發、轉移以提高存活率:
黃玄贏醫師表示,治療軟組織腫瘤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但切除範圍多大則牽涉腫瘤之型態、級別、期別等變數。過大、侵犯神經血管以及如位於後腹腔等深部,常難以進行保留功能但廣泛之切除,因此也伴隨復發風險。為了提升軟組織肉瘤局部控制率,會搭配放射治療,轉移性疾病則以化學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另外,現有新型標靶治療藥物,副作用比傳統治療少,有望可成為軟組織肉瘤另外一種新的選擇,但前提是正確的病理診斷分類,有時尚需分子診斷以確認決定藥物療效的標靶基因變異。
因軟組織肉瘤在臨床上經常被誤診,故在初診時,需特別小心謹慎,民眾也應對自身異狀提高警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黃玄贏醫師呼籲: 「若身體摸到五公分以上或持續變大的腫塊,無論深淺、是否疼痛,一定要儘速找骨科、整形外科,並且是對軟組織肉瘤有經驗的醫師就診。此外,若一開始並非由專業團隊治療或病理診斷分類不明確,也應到醫學中心的肉瘤專業團隊尋求第二意見並複閱病理切片。」

首戰即決戰的軟組織腫瘤:小心看待你身上的腫塊
健康醫療網/曾正豪~2020年01月10日
☆ ☆ ☆
利用自身免疫機制來對抗癌症,刺激腫瘤殺手抑制壞細胞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18日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開啟癌症治療新希望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21日
提升胰臟癌存活率,再生緣與彰基啟動臨床NK細胞療法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21日
細胞療法「三道失衡」發展陷僵局!秘心吾博士用「自動化」改寫市場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2日
細胞治療難保效果?專家揭實驗室真相:治療前一步驟提高成功率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8日
☆ ☆ ☆
血癌關鍵原因找到了!陽明團隊:抑制特定蛋白有望根治白血病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6日
血癌成因找到了!原來是血球幹細胞主宰因子遭基因綁架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29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國衛院:外泌體有助修復腦損、促進腦神經再生
★ 彭幸茹

今年七月國衛院發佈一個研究報告,他們發現在對腦部有受損的小鼠注射幹細胞的「外泌體」時,觀察到受損的神經細胞竟長出突觸,神經細胞的數量也能恢復到原本的六成,此項研究發現也受到國際幹細胞學家 Dr. Anthony Atala 的重視,期許未來在治療腦損傷和神經退化疾病上能有突破性的發展!
陽明大學生化所博士張薏雯解釋,科學家在實驗室養細胞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時時刻刻的關注細胞的變化,而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細胞在培養的過程中,會吐出許多的小泡泡,這樣的現象,科學家原以為是細胞倒垃圾的過程。但因為太好奇這些被吐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所以就有科學家把這些小泡泡收集起來,結果才發現,裡面居然存有好多的物質,後來科學家稱呼這群小泡泡為外泌體(Exosome),而它具備的功能有下列三點:
分子夠小:外泌體的平均大小,大約是在 30 ~ 100nm,屬於柰米等級,因為分子小,所以有容易被吸收的特性。
脂質雙層
因具有脂質雙層的構造,所以和其他細胞易相容,可對身體帶來一些再生修復的作用
傳遞細胞間的訊息:外泌體存在的最大功能,就是傳遞細胞與細胞之間的傳令者,舉例來說,像是當皮膚細胞出現異常情形時,就會釋出外泌體,去跟其他的細胞傳達需要救援的訊息,讓健康的細胞到有問題的地方,進行再生修復的作業
在《Heho Topics》的影片中,就舉國衛院運用外泌體來研究腦部受損的研究為例,研究人員將幹細胞所吐出的這些外泌體,經過純化、萃取後,再打入有腦部受損的小鼠上,被發現能夠修復神經及腦細胞的突破發現,張薏雯博士對此表示「外泌體的應用價值,或許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大」。由此可看出,生物醫學的發展,不僅是各項幹細胞的治療應用外,外泌體也是另一個重要的項目!

曾被當作垃圾的外泌體原來具有維修功能!國衛院研究發現:有助修復腦損、促進腦神經再生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8日
☆ ☆ ☆
☆ ☆ ☆
對抗癌症怎麼做?了解疾病、營養支持很重要
★ 陳佳慧/報導記者

台灣罹癌人數屢創新高,每年更有約17萬人死於癌症,而體重和營養是影響癌症整體治療成效很重要的因素,醫師指出,20%的癌症病患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本身的腫瘤疾病,因此,維持營養,避免體重減輕造成的惡病質,才是抗癌的致勝關鍵。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胡萬祥主任指出,根據臨床顯示,每5人就有1位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非癌症本身。在癌症營養諮詢的過程中,有很多病友以為不要吃或是營養的食物,就可減緩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殊不知適得其反導致營養不良,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增加感染機會。
甚至讓正常細胞無法對抗癌細胞,而加速癌細胞不正常分裂及生長,反而加重病情,正確營養是戰勝疾病的良藥,有體力才能長期與癌細胞共處。胡萬祥主任建議,許多癌友在抗癌的路上往往因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導致減低化、放療治療的效果,甚至會降低患者的存活率,若要避免因營養不良產生惡病質的情況,建議化療期間適時補充癌症專用營養品,能使療程更順利,降低治療時的副作用並提升成效,成為患者在漫長治療路上強而有力的後盾,加上養成三多一少的好習慣:多運動、多蔬果、多魚蝦以及少肉類,就能遠離癌症的威脅。
為傳達正確的癌症營養與衛教知識,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將於7月25日下午,於高雄集思亞灣會議中心舉辦免費《癌症營養》衛教講座,邀請權威腸癌與乳癌專科醫師、營養師及護理師分享癌症治療方程式、營養相關訊息以及如何克服抗癌期間的副作用,邀請民眾一起共襄盛舉!報名請洽 02- 2541-0969,或上網搜尋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官網及臉書專業報名。

對抗癌症怎麼做?了解疾病、營養支持很重要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7月13日
☆ ☆ ☆
肝癌術後3年復發多次,免疫組合療法救命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04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免疫治療到底是怎麼抗癌?
★ 蔣仁人

說起癌症治療,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免疫療法,其實它就是喚起免疫系統重新消滅癌細胞的能力;但醫師提醒,免疫療法雖然產生抗藥性機率比標靶治療低,但還是會有副作用,例如像是身體組織的發炎,因此,接受免疫療法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追蹤檢測,這樣才能及時讓副作用受到控制。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解釋,癌細胞是非常狡猾的細胞,會遮蓋住細胞生物標記,躲過免疫系統的摧毀,例如如果癌細胞有 PD-L1 這個分子就會躲過免疫系統攻擊,繼續在體內作怪。
而免疫療法就是利用這個機轉,讓免疫系統不被癌細胞騙過去,正確地去阻殺癌細胞生長。現在很多人在討論到底免疫療法與標靶治療有何不同,楊慕華指出,標靶治療因為可以縮小腫瘤所以病人在前兩年會有比較好的存活率,但三五年後會產生抗藥性,最後治療可能還是沒有效果;但免疫療法最大的不同就在這裡,如果以比較長期的治療效果來看,免疫療法在這方面的表現是比較好的。
不過,免疫療法還是會產生副作用;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就說,免疫治療副作用可能是在身體各器官組織發生發炎反應,他就曾有個病患用藥後原本病情控制得不錯,沒想到發生肺炎,經過研判認為是免疫治療所引起,因此由抗生素治療改為類固醇治療,肺部積水狀況馬上改善。張義芳強調,匯集各科別的醫療團隊合作,是未來新型免疫治療之副作用監測與控制的必要組合,除此之外,更需要提醒患者注意各種發炎的前兆,讓自己握有監測副作用的主控權。

【壹週刊】免疫治療到底是怎麼抗癌?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7年09月16日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腳扭傷後易反覆發作站不久!細胞因子有望短時間能治好
★ 彭幸茹

最常遇到的運動傷害,非腳踝扭傷莫屬啦!但這個扭傷不一定是發生在運動中,一般人在日常中,會因為地面不平、落差,又或是穿著不合宜的鞋子,如高跟鞋等,進而造成腳踝受傷的情形!腳踝扭傷又可分為外側和內側,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外側腳踝扭傷,這是因為腳踝在活動時需要承受全身的重量,所以相對於身體其他的關節需要更高的「穩定性」。為維持穩定性,腳踝有許多的韌帶包覆著,並且是層層相疊著,而內側韌帶又比外側強壯,所以在腳踝扭傷中,有高達 8 成的機率是發生在外側韌帶。
當腳踝發生扭傷的第一時間,必須停止所有活動,包括走路,這樣的做法是為了要保護踝關節,不讓韌帶繼續受到傷害,但有許多人因為很能忍痛,所以會忍痛繼續走路,造成更大的傷害。在《Heho Topics》的節目中,就談到了主持人以璿因為穿著高跟鞋不小心扭傷過左腳,但好了之後,因工作需要仍會穿上高跟鞋,之後卻發現左腳很容易再次扭傷,讓她感到非常困擾。
會造成這樣的情形,健眾細胞生醫執行長張薏雯博士文表示,可能是因為本身結構出了問題,像是關節、韌帶、肌肉的位置已經歪掉了,所以就容易造成扭傷易發生的情形,另一種則屬於是長期性發炎所造成,這樣的情形常見於久站工作者,因為腳受傷卻又要一直長時間站立,久而久之下來,使得韌帶發炎的狀態無法自行修復了!
當出現腳踝扭傷,大家一定會去骨科或復建科進行治療,最常見的就是使用消炎止痛或肌肉放鬆的藥劑,另外也會搭配冰熱敷、電療等復健來幫助修復。但經過以上的治療仍無法獲得顯著的改善時,張薏雯文博士表示「這時候透過幹細胞的自然機轉,很有可能幫助腳踝周圍的組織再生,進而達到修復的作用。」而且能夠達到迅速的消炎作用,讓人可以減輕疼痛感!
究竟為什麼幹細胞能夠達到這樣的作用呢?原來是因為幹細胞本身是個有助於免疫調節的物質,所以可以提升組織修復的能力。另外很多研究團隊發現,在幹細胞在運作的時候,會分泌一種細胞因子,名叫外泌體,大家又將其形容為「幹細胞修復因子」。這一種的細胞因子是幫助幹細胞調節組織修復、取代、再生時,不可或缺的存在,因為它們是幹細胞的傳令兵,需要將身體發出的指令,傳達給各種細胞知道,好讓修復的過程進行得順利及迅速

腳扭傷後易反覆發作使人站不久!具備消炎、修復功能的傳令兵細胞因子有望短時間能治好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4日/外泌體
☆ ☆ ☆
肚子上的肥油竟能對抗炎症!《Nature》旗下刊物:免疫細胞逆轉老化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4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愛滋有望自癒!少數免疫者基因有望改寫治療方式
★ 林以璿

八月27日,一項會改寫愛滋病治療史的研究登上了頂級期刊《Nature》期刊。美國的免疫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群感染HIV卻不用治療能「自癒」的患者。未來有望用這群人的基因特徵,真正「治癒愛滋病」。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現年66歲的洛倫·威倫堡(Loreen Willenburg)可能是第一位在沒有經過治療的情況下,自行痊癒的愛滋病人。她並不是唯一具有這樣「特異體質」的人,目前科學家將這群人稱為「精英控制者。」
這些人的免疫系統,可以自行發揮抗病毒藥的作用:它可以抑制病毒,因此病毒幾乎無法檢測,無法傳輸,並且無法複製。由麻省總醫院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免疫學家 Yu Xu 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深入研究了在 HIV-1 感染者中佔比不到0.5%,無需接受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ART)就能持續抑制病毒複製的「精英控制者」。團隊發現,與需要長期接受ART治療的感染者相比,精英控制者體內的完整 HIV-1 序列,會被封印在不利於 HIV-1 轉錄複製的位置。
這意味著 HIV-1 病毒庫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可以成為功能性治癒 HIV-1 感染的一個重要區分特徵。更讓人激動的是,在一個精英控制者中,儘管Yu教授團隊分析了超過15億個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s),仍無法檢測到完整的前病毒序列。Yu教授認為,這個發現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以前只在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才觀察到的 HIV-1 感染的清除性治癒,在極少數情況下有可能自行發生。
具體來說,HIV在感染者體內的一些細胞中,會把自己的遺傳訊息插入人類的基因中,成為所謂的「前病毒」。這些前病毒不生產自己的病毒蛋白,也就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出來。它們沉默地等待著合適的活化時機,然後再次大量複製。而被潛伏感染的宿主細胞則成為了病毒儲存庫,通過克隆增殖,長期存在於體內。在「精英控制者」的體內,科學家們同樣找到了潛伏的前病毒和具備複製能力的病毒儲存庫。
那麼,這些控制者的不同之處到底在哪裡呢?為了找出他們的潛伏病毒儲存庫有什麼不同於一般HIV感染者的特點,研究團隊對長期隨訪的64名精英控制者,和41名接受ART治療的感染者展開分析。透過比較細胞中的前病毒序列,研究人員發現,精英控制者細胞中的前病毒,從「數量」上來看,顯著低於ART治療者。
研究者進一步觀察發現,這兩群人病毒的插入位置有顯著差異。精英控制者體內的HIV 病毒,會被嵌入到不利於複製的區域,也就是說病毒的轉錄受到抑制,處於深度的潛伏(休眠)狀態。研究人員認為,從這些數據來看:前病毒的獨特結構特徵與對HIV的天然控制能力有關;潛伏病毒儲存庫的質量而非數量,可能是功能性治癒HIV感染的重要區別特徵。
Yu教授團隊認為,EC2很有可能透過自然免疫的形式,實現了HIV感染的清除性自癒,雖然科學邏輯不支持她們的假設,但是她們採用了多種互補和高靈敏度的檢測手段,仍舊沒有找到完整的前病毒序列,也就是說沒有證據證明她們的假設是錯的。未來,這樣抑制HIV病毒的思路是否可以普及?墨爾本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所長 Sharon Lewin 向紐約時報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發現!當然,真正的挑戰是如何進行對一般的愛滋病患者進行干預,這關係到3700萬感染者的未來。」

愛滋有望自癒!《Nature》重量級研究:少數免疫者基因有望改寫治療方式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8月30日/免疫系統
☆ ☆ ☆
☆ ☆ ☆
實施斷食排掉老廢細胞!日研究獲諾貝爾認證:抗腫瘤、提高免疫力
爆新聞~2019年03月21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人體有「細胞更新」週期表,趁換新的週期好好保養
★ 黃聖筑

人體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一些器官和細胞會持續不斷地更新,美國科學家與醫學專家稱之為「維護性再生」。因此,只要營養充足,受損的器官通過細胞受損的組織和器官,就會被“軟性置換”,產生出“新”的組織與器官。以下就讓你一次稿懂各細胞和器官的更新時間。
01、 【人體最快更新的細胞是腸細胞】
腸道細胞的更新周期是2~3天;它們是分布在腸上的腸絨毛,長得像手指狀的觸角,功能是增加表面積幫助腸吸收營養,因為常常暴露在高腐蝕的胃酸中,所以更新的速度極快!此外,腸的其他部分會分泌一層黏液保護細胞,但也沒辦法對抗胃酸腐蝕太久,這些位置的細胞更新時間稍微久一點,約3~5天。
02、 【平均7天,胃細胞會更新】
胃粘膜的上皮細胞更新速度很快,每分鐘約有50萬個細胞會脫落,被新生的胃黏膜細胞取代,整個胃黏膜更新的時間約為3天;而胃部其他的特殊細胞則負責分泌胃酸及保護性的黏液,讓胃部保持酸性,也同時防止酸性造成的傷害。所有的胃部細胞,更新一次的時間約為7天。
03、 【平均10天,大腦的嗅覺及記憶區域細胞更新】
人體約有1000億個腦細胞,出生時數量已固定,傳統科學對大腦認知為:腦細胞不斷地死亡且永不復生!但後來科學家發現,大腦中負責嗅覺和記憶的嗅球和海馬迴這兩個區域是例外,它們可經由神經幹細胞再生而進行細胞更新。因此,直到人邁入中老年,這兩個腦區域退化前,人類都有維持嗅覺和學習的能力。
04、 【平均10~14天,味蕾會更新】
味蕾是舌頭表面細胞的集合,每個味蕾有大約50個味覺細胞,整個舌頭則約有9000個味蕾,幫助人們感受食物的酸甜苦鹹等味道。通常味覺細胞大概10~14會更新一次,但是感染、發炎或吃重辣及吸菸都會傷害味蕾,降低味覺的敏感性及讓細胞更新的速度變慢。
05、 【平均13~20天,白血球細胞會更新】
骨髓幹細胞平均13~20天,會分裂生長出白血球細胞。當細菌或病毒侵犯人體或體內有發炎反應時,產生白血球的速度就會增加,所以當血液檢查報告中,白血球增高時,就是體內有發炎反應;而血癌是骨隨幹細胞不斷地分裂生長出白血球細胞,讓人體各器官系統失衡。
06、 【平均14~21天,肺表面細胞會更新】
肺部表面細胞約每隔14~21天會進行自我更新。它們是肺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必須快速更新。而肺部深處的用來交換氧氣和氣體的氣泡或者氣囊細胞,則需要約1年的更新時間
07、 【平均28天,皮膚表皮更新一次】
皮膚表面的上皮細胞,約28天會自我更新一次,因為皮膚暴露在污染和負責保護身體外層,因時常損傷,所以要時常更新。當洗澡時,身體偶爾會搓出一層「泥」,其實是上皮細胞凋亡的「屍體」。為什麼皮膚更新,隨著年紀增長,皮膚還是會長皺紋呢?因為皺紋是皮膚老化失去膠原蛋白和彈性造成的。
08、 【平均6~8周,睫毛和眉毛會更新】
一般健康正常人的睫毛和眉毛的更新週期約6~8周,但是經常拔眉毛會破壞6~8周的生長循環週期,導致眉毛停止生長。
09、 【平均4個月,紅血球會更新】
身體每天有300萬個紅血球凋亡,也同時有這麼多的紅血球生長,當身體受傷或女性月經時,造血機制會合成更多紅血球。它的生命週期為80~120天,而更新頻率為4個月,而衰老的紅血球會被脾臟、肝臟等處破壞。
10、 【平均5個月,肝臟更新一次】
在血液供應充足的條件下,肝擁有驚人的自我恢復和再生的能力!專家解釋:「若在一次手術中切除患者肝臟的70%,只要2個月的時間,大約90%的肝就會長出來。」因為,肝只要150天就能更新一次,也就是有些酒鬼的肝功能也可提高的原因!
11、 【平均6~10個月為指甲的更新週期】
手指甲每個月大約會長3.4毫米,完整生長的時間約為6個月;而腳趾甲生長則需要10個月。這是由於手部循環較腳部循環好的緣故。而指甲的生長速度也會受年齡與疾病影響,例如:牛皮癬會讓指甲變慢。
12、 【平均3~6年是頭髮的更新周期】
頭髮的壽命取決於它的長度,通常每個月頭髮會生長1厘米。女人每根頭髮的生長時間可達6年,男人的頭髮會長3年。
13、 【平均10年骨骼更新一次】
骨骼中的破骨細胞將老舊的骨頭分解,而造骨細胞負責製造新的骨組織,完成一次骨骼的更新需要10年。當中年後,骨骼更新的速度會變慢,這是導致骨骼疏鬆的原因。
14、 【平均20年心臟幹細胞會更新】
過去一直以為心臟細胞無法自我更新。但科學研究發現,心臟上其實有許多可以自我更新的心臟幹細胞,約20年會更新一次。
15、 【你活多久都不會改變的器官:眼睛】
眼睛是人體少數不會更新的器官。眼睛中唯一會更新的部位是角膜,若角膜受損,能在24小時內復原。但其餘的眼睛部位,例如:水晶體並不會更新,而是會失去彈性,因此視力也只能隨著老化變差。

人體有「細胞更新」週期表,趁肝和皮膚換新的週期好好保養
HEHO 健康/黃聖筑~2018年03月26日/再生
☆ ☆ ☆
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成為癌症治療新利器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7月20日
你的免疫細胞也會精疲力盡!權威期刊:回輸細胞能抗病毒、治癌症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3月12日
用細針燙死癌細胞!在早期治療食道癌,有9成能痊癒
HEHO 健康~2020年03月11日
胰臟癌癌末病患,延長生命新希望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3月04日
白血病和淋巴癌差在那?如何運用造血幹細胞治療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3月01日
治雄性禿、攝護腺癌、乳癌,可望從腸道厭氧菌找答案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3月04日
讓人快速衰老的荷爾蒙失調!這9種症狀可能代表副甲狀腺長了腫瘤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3月08日
☆ ☆ ☆
免疫生醫1095輯~幹細胞
免疫生醫1092輯~腫瘤癌症②
免疫生醫1091輯~腫瘤癌症①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血管1097輯~主動脈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血管1098輯
血管1097輯~主動脈
血管1096輯~中風
血管1095輯~腦神經
血管1094輯~中風
血管1093輯~心梗
血管1092輯~血管
血管109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腦神經1096輯~情緒

新增說明文字
☆ ☆ ☆
老是莫名感到焦慮?小心是大腦發炎惹禍
★ 曾正豪/報導記者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因加強防護下,使得國內流行性感冒也跟著減少,但臨床上,因疲倦、焦慮、失眠、食慾差、莫名不適等症狀就診的個案卻有明顯增加趨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治醫師黃智群在《發炎世代》一書中指出,這種現象可能就是因大腦發炎導致,若想恢復健康身心狀態,不妨可以學習如何正確對抗發炎的方法,甚至有效預防發炎。
究竟為何有大腦發炎的現象出現呢?黃智群醫師在書中指出,根據疫情期間求診的病患而言,因疫情影響減少外出與人群互動,日間的活動量下降,導致日夜作息混亂,影響睡眠品質,進而造成神經性發炎、大腦發炎,而這些發炎就會促使情緒難穩定,甚至使得身體其他系統的問題,引發疾病。過去發炎多認為是紅、腫、熱等特徵,但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腦部發炎」會引發精神疾病的證據,改變了對發炎的認知。
黃智群醫師解釋,其實發炎是人體正常的防禦機制,當身體遭受到病菌、異物入侵時,免疫系統會啟動一連串反應將它移除,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包過PM2.5細懸浮微粒、不健康的飲食等,都可能埋下慢性發炎的危險因子。因此,若發現自己出現疲倦、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或消化道、皮膚與呼吸道症狀,卻無法解釋的疼痛,甚至經常感冒,就可能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黃智群醫師也在書中強調,想要遠離慢性發炎困擾,可透過減壓、良好飲食以及正常作息幫助改善,其中更應調整讓自己心情,學習正念呼吸,養成一種習慣後,自然而然就能控制發炎狀態。

老是莫名感到焦慮?小心是大腦發炎惹禍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7月20日
☆ ☆ ☆
如何表達疼痛程度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09月18日
如何自述疼痛狀況?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09月24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早睡還會累是因為打呼!日本醫師2招教你深度睡眠
★ 工藤孝文/高寶書版出版

為什麼早睡、週末補眠以後還是很累?其實都是因為沒有深度睡眠。現代人因為睡前玩手機以及打呼問題,常常導致大腦無法進入熟睡狀態,但熟睡才是消除疲憊的唯一辦法。起床時若感到「總覺得懶懶的」、「沒有熟睡的感覺」,有可能是在睡眠中打呼的關係。打呼不僅會妨礙熟睡,這個壞習慣也會阻塞氣管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所以必須要有因應對策。預防打呼最好的方法是以右躺的姿勢睡覺。側躺的話較能確保氣管暢通,不容易打呼。睡眠時無呼吸狀態的頻率也會減少,有這問題的人請務必試看看這方法。
以右躺的姿勢睡覺比較好的原因在於,胃的位置是朝向身體右側呈弧狀。身體沿著胃的弧狀橫躺,有助於消化的流動。也能減輕對自律神經的負擔,能夠保有優質的睡眠品質。睡眠中翻身是很自然的事,半夜改變姿勢也無可奈何,但剛要睡覺時請記得刻意往右躺。活用抱枕之類的睡眠用品,更容易確保氣管的暢通。
在網路與手機普及的現代,我們的大腦每天不間斷地曝曬在各種情報資訊下。大腦只要接受情報就不會停止思考,如此一來就會不斷累積疲勞。 我想很多人在沒有工作的休假日也會長時間盯著手機吧,然而,若不趁機讓大腦好好休息,也會對平日的工作效率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週末時應該要徹底執行手機斷食法。盡可能不碰網路、電話與電子郵件,關掉大腦的電源,有意識地讓大腦休息很重要。
專司人類高層次腦機能,如知覺、隨意運動(voluntary movement)、思考、記憶等的是大腦的前額葉。白天活動時前額葉會不停歇地被過度使用。前額葉一旦持續處於慢性疲勞的狀態下,就會產生判斷力、注意力降低或憂鬱症狀等各種弊害。透過手機斷食法的數位排毒(Digital detox), 就能有意識地讓前額葉休息。若有餘力也可試試正念冥想(Mindfulness),讓位於前額葉的前額葉皮質的活動停下來,提高腦部的休息度。

早睡還會累是因為打呼!日本醫師2招教你深度睡眠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7日
☆ ☆ ☆
早早就寢還是好累?日本醫師教3招提升睡眠品質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6日
活化大腦增加兒童學習力!神經內科醫師:「睡飽」8小時是關鍵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7日
十分鐘休息不嫌少!《科學報告》:短期放鬆更能幫助身體抵抗壓力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22日
☆ ☆ ☆
5招提高快樂激素「多巴胺」,讓人天天都開心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6日/神經激素
你的「放鬆指數」有多少?看懂「生理回饋」找出放鬆要訣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5日/神經內科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睡不好,中風機率增4倍
★ 鄭綿綿/綜合報導

夜晚睡不安穩,打呼又易驚醒,白天上班專注力難集中,小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作祟。亞東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羅武嘉表示,研究顯示,長期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的人,若未積極治療,中風機率比起一般人約增加4倍。由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有呼吸道狹窄和堵塞的情況,會讓血氧交換能力下降,產生缺氧的現象。導致心臟血管負荷增加,易造成高血壓、心律不整、動脈硬化,也會增加腦中風的機會。
耳鼻喉科醫師羅武嘉表示,除了打呼聲音大,影響枕邊人,且由於呼吸道阻塞,容易造成呼吸中止而半夜容易醒來,大口吸氣加上因為有缺氧的狀況,常見早上起床劇烈頭痛。治療上除了可以選擇睡覺時戴正壓呼吸器,避免呼吸道塌陷,若效果較差或戴不慣,目前臨床上還有新的「低溫電漿刀」懸雍垂顎咽成型術可選擇。
相較於有健保給付的傳統電燒刀手術,需要3周復原,「低溫電漿刀」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手術,減少對其他組織的傷害,降低疼痛感, 2周即可復原,但需要自費,費用約1萬5~2萬元。羅武嘉醫師也提醒,睡前應少喝酒,以免容易讓呼吸道塌陷,有肥胖問題的人也應積極減重,才能減少呼吸道阻塞的機會,真正改善睡眠。

【警世片】睡不好,中風機率增4倍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24日
☆ ☆ ☆
喝點酒必助眠?失眠這4壞習慣要改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08日
睡不飽疲勞又遲鈍?長期睡眠少於6小時,增加事故傷亡風險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14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憂鬱兒刺腹自殺慘死,父淚訴:強制送醫也許能救他
★ 黃瑞娟、王文傑/花蓮報導

花蓮市昨日發生一件自殺案,一名殘障並罹患憂鬱症的張姓男子(30歲)在租屋處持利剪刺腹自殺身亡,張父與警消破門而入發現時已挽不回悲劇。張父泣訴,在兒自殺前一天有向社工求助,盼能強制就醫,但不知為何「就是不送」認為自己求助無門,讓他相當無奈且心痛。對此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表示,死者在生前曾通報遭父家暴,當下即介入處理,對於整起事件「並無不聞不問」。
張父表示,兒子在5年前出車禍傷及脊椎,導致下半身不遂,必須以輪椅代步,因久病痛苦引發憂鬱症,家人曾將他送往花蓮各大醫院治療,但狀況都無法改善,兒子精神狀態不穩定,認為家人會對他不利,因此堅持要搬出去,一位兒子信任的朋友篤信宗教,認為可以幫助他,因此兩人一起同住,日前友人因家庭因素無法繼續照顧兒子而搬離,兒子的精神狀況急轉直下,本月有過一次自殺未遂紀錄,張父十分擔心兒子安危,但兒子堅持不與他見面,只好轉向警方及社工求援。
張父堅定認為:「如果可以強制就醫,兒子就不會死」對此,花蓮縣社會處回覆,張男罹患憂鬱症,又是身心障礙者,是社會處的服務個案,過去曾多次住院治療,但他配合度不高,對社工員也不願敞開心防。本月9日張男主動通報遭受父親家暴,根據相關法令規定,必須在24小時內接觸個案,因此社工員會同警方、自殺防治中心等專業人士到張男租屋處與他面談,對於張男控訴父親家暴細節不方便透漏,但能確定的是他非常排斥與父親接觸。
花蓮縣社會處副處長陳加富表示,社工員曾試圖和張男相約昨日上午碰面,但張男堅持不肯,表示時間改約下午,到了約定時間張男沒有應門,因此會同里長與警消破門,當時張男已自殺身亡。陳加富表示,社工員必須取得個案信任,才能有效輔導,因此不是用「強制」就能達到效果,對於張男之死表示相當遺憾,但強調「公部門可以做的都做了」。今日下午花蓮地檢署檢察官到花蓮殯儀館驗屍釐清張男死因。
花蓮縣衛生局副局長鍾美珠表示,本月13日衛生局心衛中心曾到張男租屋處訪視,他情緒平穩,對談正常,當下評估沒有立即送醫之必要,根據《精神衛生法》之相關規定,當病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險,可以將病人緊急安置。但緊急安置的期限最多以5日為限,病人在出院時若無按照醫囑服藥,病情可能反反覆覆,因此強制就醫只是權宜之計,不能永遠解決問題,重點還是需要病人及家屬能與醫護、社工之間互相配合,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憂鬱兒刺腹自殺慘死,父淚訴:強制送醫也許能救他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15日
☆ ☆ ☆
你心情感冒了嗎?遠離憂鬱症5個方法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9月17日
你今天快樂嗎?預防憂鬱症這5點每天都要做到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25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恐慌、憂鬱未來有望食療!《BMJ》益生菌可緩解症狀
★ 林以璿

過去的研究指出,心理健康的問題與腸道息息相關,而且這個影響是雙向的,也就是說情緒可以透過神經途徑影響胃腸道健康,而反過來腸道微生物群也可能會影響行為和情緒。通過特定的飲食改變腸道細菌,可能有助於治療與壓力有關的神經發育障礙。近日,來自英國布萊頓大學和薩塞克斯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證實,攝入改善腸道有益細菌(統稱為益生菌)分佈的食物,確實可以幫助緩解恐慌和憂鬱。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上。
全球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有兩大類型,分別是憂鬱症以及恐慌症。憂鬱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心理健康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2015年全球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3億,許多人通常還會同時出現恐慌症。這些精神障礙,不止造成個人與家庭困擾,甚至還會造成社會損失。研究團隊查看了2003年至2019年間發表的71項研究,這些研究探討了益生菌如何幫助患有恐慌和憂鬱症的成年人。最終入選的7項研究顯示,與未進行治療或安慰劑相比,服用益生菌的憂鬱症、恐慌症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
也就是說,益生菌可能是緩解恐慌和憂鬱症症狀的輔助治療方法。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同時患有腸躁症等疾病的患者,還能夠同時改善自身症狀。而益生菌要如何在這之中起到作用呢?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消化道中存在至少有400種細菌。這些微生物對於消化食物、抵禦潛在的病原體或有害微生物以及合成維生素至關重要。益生菌能幫助人體維持腸道內健康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群落,因此,補充益生菌能夠讓腸道的好菌成為優勢微生物群落,腸道微生物群能進一步影響大腦的行為和情緒。
「腸道是人體免疫相當重要的一環,促進腸道健康,對人體的健康狀態都是有益處的,」營養師呂孟凡曾表示,若是要補充益生菌,建議採用粉狀或是錠劑形式的益生菌,純度較高。「優酪乳、多多類的飲料雖然也可以補充益生菌,但因為加了非常多的糖,像是100c.c.的多多就有15公克的糖,因此,飲用時要控制量,以免造成肥胖問題。」另外,也可以選擇多補充膳食纖維,同樣有助於穩固腸道微生物聚落。

恐慌、憂鬱未來有望「食療」!《BMJ》:益生菌可緩解症狀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8月11日
☆ ☆ ☆
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24日
思覺失調規律服藥回歸社會不脫序,恐懼反造成對立傷害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24日
獨特機轉治療思覺失調症,增加患者回歸社會勇氣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25日
獨特機轉治思覺失調,高材生重返校園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9月25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腦神經1097輯~失智
腦神經1096輯~情緒
腦神經1095輯~醫技
腦神經1094輯~病變
腦神經1093輯~調養
腦神經1092輯~衰弱
腦神經1091輯~失智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養生~飲食、運動1062輯

維持運動習慣,少服用來路不明的止痛藥或保健食品
☆ ☆ ☆
荔枝的黑頭,比粉刺還難搞
★ 諶淑婷

荔枝季節從農曆五月起,依不同品種由南台灣至中台灣的產區,可以一路吃到七月,如產量最大的黑葉種要果皮全紅最好吃、糖酸比例合宜的玉荷包則要半紅半綠,吃起來才能甜而不膩口,少了荔枝的躁熱感,另外還有糯米荔枝、桂味荔枝,種類多到難以選擇,且多是皮薄、肉厚、汁甜、籽小,楊貴妃知道都會想投胎來台灣吧。
除了美味,荔枝鮮度難以存放也是自古就有名,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講:「若離本枝,—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矣。」幸好台灣寶島夠小,加上冷藏宅配便利,昨天從荔枝園摘下的鮮果,今天下午已經送到主婦家中。過去,荔枝常被貼標示是用藥量和農藥殘留量「雙高」的水果,我還記得曾有某些網路文章寫,曾有人直接剝殼吃荔枝,雙手沾滿農藥,又觸摸果肉,再送進口中,最後也把自己送進醫院…,驚嚇之餘,也苦惱荔枝這東西就是要邊吃邊剝皮啊,全剝好後才端上桌就不對味了。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荔枝農戶於採收前主動經過310項農藥檢驗,並比照外銷模式,在採收日前有兩週以上停藥期,盡量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這對於高度依賴農藥的荔枝來說當然是很大的考驗。因為消費者除了怕農藥殘留,也很怕蟲,剝開荔枝蒂頭的剎那看到小小的細蟲蠕動,實在很讓人崩潰,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荔枝細蛾。
荔枝細蛾喜歡產卵在果實表面、新梢葉腋間及嫩葉葉背等處,產卵後約三至五天孵化,小小的幼蟲便這麼鑽入果實種子、蒂部,新梢中髓、嫩葉葉肉組織或葉片主脈危害,幼蟲成熟後,又從寄生部位鑽出,然後化蛹、成蟲,雖然成蟲後壽命只有一週,但再度產卵,然後再來一次…七天一次的世代,天氣變熱更會加速新世代的形成 。
如此週而復始,從花蕊受粉至結成小粒果之後,約二十天後,立刻就要進行防治措施,包括清除多餘過於陰暗的枝條,以更增加光線透進的能力,以及噴灑藥物的觸殺位置,當早期荔枝果肉還沒包裹種子前,種子遭殃,後期果肉包裹種子後,蒂部遭殃、果實脫落,如果已經收成,就是消費者遭殃…。
根據研究,施藥果樹產量比沒有施藥的果樹高上六至八倍,有時在產期末端,收購盤商只要看到該農戶有荔枝細蛾的蟲況產生,立刻折殺收購價的一半,此時農戶只好重金多請工人,加快全區的採收速度,人力成本的增成,農戶面對的是再也回不去的盤價了。消費者看了只是驚嚇,農民卻是承受收入減少問題甚至血本無歸的可能,除了要把握施藥時間,還要勤快收拾果園內的落果、落葉、廢棄雜物,減少細蛾蟲源;然後就是在荔枝花落開始結小果後不久,開始每隔七至十天施藥,直到採收期前的停藥日。
接下來怎麼辦呢?用心管理的農民只能努力挑選出貨,但停藥期間約當十天左右,荔枝細蛾抓準時間繼續入侵,實在難以避免,當然仍有不肖農戶濫用藥物,以現今公開拍賣市場的抽檢機制,曾有農戶被抽檢到農藥殘留過高,處罰須十四天後才可以採收的強制命令,消息一出實為震撼產區,當然也達到有效嚇阻的效果,以免媒體報導,又是全面崩盤的效應產生。
主婦誠心建議消費者,除了向願意把關用藥安全的農友購買,支持他們,剝開荔枝後如果沒有異味或幼蟲,都請安心食用,務必一粒粒好好挑選,幾顆受害,不代表整包荔枝都不能吃,即便要丟掉有蟲害的荔枝,也請記得與家人、孩子說明農民種植到完整果粒的辛苦,並非農民故意取巧,刻意售出有問題的農產品,然後用感恩的心,快速將良好的荔枝吃完吧!
保存:將荔枝留0.5公分果蒂後剪下顆粒,全數沖水讓荔枝外皮全濕後撈起,再以沾濕紙巾鋪在保鮮盒底,放入荔枝鋪平再蓋一層濕紙巾,重複交疊後蓋上蓋子冷藏,可保鮮一至二週,如果一次大量購買,也可以剝皮後冷凍存放,即便荔枝產季結束,也隨時都有美味的冷凍荔枝可以吃。

【主婦買菜學堂】荔枝的黑頭,比粉刺還難搞
農傳媒/食與育~2017年06月30日
【主婦買菜學堂】 市場買好筍
農傳媒 食與育 ~ 2017年06月10日
【綠主張】赤皮仔自學團:飛出學校的學習社群
農傳媒 食與育 ~ 2017年06月15日
天然尚好?食物中的天然毒素不可輕忽
農傳媒 食與育 ~ 2017年06月09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吃蔬果也便秘?問題出在這
★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中心

便秘問題的困擾大家都經歷過,不少人都會多吃蔬菜、水果和燕麥片幫助腸道暢通,但原來吃得太多,反而會釀成便秘問題更嚴重。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吃太多膳食纖維,反讓它們有機會吸收腸道過多水分,從而令腸道水分不足,引致排便困難。而且過多纖維亦可引起胃腸脹氣、腹脹及腹部絞痛等不適,營養師指出吃膳食纖維時,必須要同時多喝水才有用。

【破解迷思】吃蔬果也便秘?問題出在這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17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吃醋學問大!補血又養肝,過量則損筋骨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醋是家庭必備的調味品,能夠除腥去膻、添香引甜。而近年來,醋除了作為日常調味之外,民眾更開始了解其保健的功效,在品嚐佳餚時,並提高料理的營養價值。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醋是一種發酵而成的調味品,多由糯米、高粱、大米、玉米、小麥以及糖類和酒類發酵製成。醋在古代稱「酢」,於各地的口味差異甚遠,主要是因為不同的來源及製法。醋在中國菜的烹飪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常用於溜菜、涼拌菜等。
醋味酸性溫,中醫有云:五味入五臟,認為酸味入肝,對肝有好好的保健作用,並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殺蟲等功效,古代醫籍也經常提及醋的醫療作用。《本草衍義》認為酸味入肝,有補益肝血的功效。《本草備要》記載其能「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醫林纂要》中記載其能「補肺,發音聲;殺魚蟲諸毒,伏蛔」。《隨息居飲食譜》則說其能「開胃,養肝,強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氣辟邪,解魚蟹鱗介諸毒。」
醋還有軟化血管,以及預防高血壓的效用,有研究指出,每天喝兩匙醋,不僅能夠降低血壓,而且內臟脂肪比率和體重均有明顯降低。這有機會是因為醋裏的皂素會移除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肪,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起到軟化血管的作用。另外,不少國外文獻表示,多喝醋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過剩的鈉,達到預防高血壓的目的。醋的中醫保健價值雖然高,但是喝起來也要適量,中醫認為,喝醋過量,不但傷筋,對於骨骼虛弱、或者有腸胃毛病的人士亦不宜多喝。骨折病人在康復期間應避免吃醋。因醋酸可軟化骨骼和脫鈣,破壞鈣質在人體內的平衡,影響骨折癒合。

吃醋學問大!補血又養肝,過量則損筋骨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06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吃香蕉好處多,但腎臟及糖尿病患者少吃
◎ 魏嘉良/南投報導

香蕉價格持續低迷,從年初的每公斤百元一路下滑迄今,又正逢中南部地區盛產期,產地批發價格甚至跌破10元,蕉農多愁雲慘淡,而民眾搶便宜正是時候。衛福部南投醫院採購香蕉分送同仁,營養師也現身說法分析吃香蕉好處,對人體腸胃消化、調整情緒幫助睡眠有幫助,但腎臟及糖尿病患者應少吃,以免影響腎臟功能及血糖控制。衛福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近期曾購買香蕉致贈院內同仁引起迴響,幽默指出俗話「失戀要吃香蕉皮」療傷,其實說明香蕉營養價值高,除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能量,適時補充可協助調整情緒、改善睡眠品質。
營養師蔡玉思分析,香蕉包含了醣份、蛋白質、鉀、磷及膳食纖維。對於生活壓力較大的現代人,香蕉含有血清素與色胺酸,能使人心境變得舒暢,進而助眠。植物固醇的成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及果寡糖成份,則有助平衡腸道,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排便,促進消化。蔡玉思也提醒民眾,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每100克的香蕉可提供358mg的鉀,高鉀低鈉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降低血壓。但因香蕉富含鉀離子及糖份,建議若有腎臟及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過度攝取。

吃香蕉好處多,但腎臟及糖尿病患者少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18日


香蕉千萬別和這些食物一起吃,90%會得癌 ...
◎ 傻大姐

香蕉的助消化,治便秘的功效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平時上火的人多吃點香蕉還能清熱敗火。但是,吃香蕉的禁忌你們又瞭解多少呢?想知道吃香蕉有什麼好處以及香蕉做法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隨著香蕉越來越多產,以及完全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但是再好吃再有營養的食物,都會有它的禁忌。
1、未熟透的香蕉易致便秘
大家都知道,香蕉未成熟時,外皮呈青綠色,剝去外皮,澀得不能下嚥。熟透了的香蕉,澀味一掃而凈,軟糯香甜,深受孩子和老年人的喜愛。香蕉是熱帶、亞熱帶的水果,為了便於保存和運輸,採摘香蕉的時候,不能等它熟了,而是在香蕉皮青綠時就得摘下入庫。
我們在北方吃到的香蕉都是經過催熟後才成熟的。生香蕉的澀味來自於香蕉中含有的大量的鞣酸。當香蕉成熟之後,雖然已嘗不出澀味了,但鞣酸的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強的收斂作用,可以將糞便結成幹硬的糞便,從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過香蕉之後,非但不能幫助通便,反而可發生明顯的便秘。
2、過量吃香蕉可引起微量元素比例失調
香蕉是香糯可口的水果,因而有些人一次大量食用香蕉。殊不知,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鎂、鉀等元素,這些礦物質元素雖然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但若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攝入過多,就會引起血液中鎂、鉀含量急劇增加,造成體內鉀、鈉、鈣、鎂等元素的比例失調,對健康產生危害。此外,多吃香蕉還會因胃酸分泌大大減少而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和情緒波動過大。因此,香蕉不宜過量食用。
3、香蕉忌放於冰箱中冷藏
大家知道香蕉長到六七成熟便被採摘,因其自身成熟很快,如果成熟時才採摘,味道不好,看上去也不新鮮。那麼香蕉摘下來後,被貯存時的溫度要求也較高,一般為11-13攝氏度,而冰箱中存放果蔬一般為4攝氏度左右,最高達8攝氏度。香蕉若置放於此環境中,易被凍壞,放一天就會變黑,且質變軟爛,口感也變壞,甚至出現斑塊或腐爛。
4、忌空腹食用香蕉
我們說香蕉可充糧食,但不能空腹大量地吃。因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鉀、磷、鎂,對於正常的人,大量攝入鉀和鎂可使體內的鈉、鈣失去平衡,對健康不利。所以不可空腹食過多的香蕉。
5、香蕉搭配禁忌
香蕉+酸牛奶
同食易產生致癌物。
▶ 香蕉+土豆
同食會引起面部生斑。
▶ 香蕉+芋頭
同食會引起腹脹,中毒。
▶ 香蕉+甘薯
忌同食。

香蕉千萬別和這些食物一起吃,90%會得癌 ...
健康者 健康開心每壹天~2017年10月21日
☆ ☆ ☆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7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6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5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4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3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2輯
老人關懷~健康、醫療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冬蟲夏草並無抗癌效果,中醫:藥效被誇大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國內學者研究指出,冬蟲夏草不含抗癌成份,戳破中國人多年來對冬蟲夏草的迷思。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冬蟲夏草確有保肝益腎功效,但未必對醫治癌症有作用。冬蟲夏草價錢高昂,然而坊間卻有不少中草藥具類似藥效,例如花旗蔘或石斛,價錢卻便宜得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關之義又指,過去一直反對過份誇張中藥功效,因中草藥不單是藥物,還會被商人塑造成商品。
個別商家為了利益,自然將個別中草藥無限放大誇張,民眾也受誤導而去盲目購買。此外,這不單民眾有損失,連中醫界亦被殘害。礙於社會環境,除非傷害民眾健康,業界未必會刻意拆穿商人生意,反而只好勸導普羅大眾,不要盲信商業資訊。他指出,身體有不適,應去看醫生,讓醫生根據其身體狀況,處方藥物。

冬蟲夏草並無抗癌效果,中醫:藥效被誇大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21日
☆ ☆ ☆
養生~飲食、運動1077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6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5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4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3輯
養生~飲食、運動1072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跟 Pilates 導師學簡單三招,肩頸痛操
★ 生活真有趣

都市人一整天做低頭族,長期姿勢不正,難免會有肩頸傷患的出現。今次帶來喚醒人類自我康復能力、強化核心肌肉及脊椎的Pilates運動矯治,以解決惱人的肩頸痛問題。馬上有請運動矯治導師 Mercy Mak,分享她平日對付肩頸痛的懶人操。
第一式:向上伸展鬆膊頭
時間: 15~20秒,每次2~3組。
功效: 在向上伸展過程中,有肩頸痛問題的人士會感到麻痺或被針刺的感覺。透過這個訓練,可幫助肩頸及脊椎放鬆,再次返回正確的位置。
步驟1:盤膝而坐,雙手向上伸直。同時幻想有一股力量由尾龍骨通過脊骨再往指尖,並保持臂部緊貼地面及腰背挺直。
第二式:床邊鬆肩頸操
時間: 每次放鬆8~10分鐘。
功效: 放鬆肩頸繃緊肌肉。
步驟1:雙腳曲起睡在床邊,同時把頭部沿床邊位置放鬆垂下,雙手向前伸直,保持十指緊扣姿勢。
步驟2:慢慢放鬆身體,並幻想有水滴沿著雙手滴下,同時腹部不斷下沉至背部緊貼床褥表面。(過程中有肩頸問題患者會有麻痺感覺,這屬正常現象。)
第三式:平躺曲膝治膊痛
時間:15~20秒,每次2~3組。
功效: 放鬆肩頸繃緊處,鍛鍊雙手靈活度。
步驟1:雙腳曲起平躺於地上/床褥,雙手向天花板方向伸直,保持上背緊貼地面。
步驟2:伸直手臂以相反方向慢慢地上下畫半圓,過程謹記保持上背緊貼地面。
注意: 由於 Pilates 強調的是脊椎及肌膜等的鍛鍊,所以在進行練習時,請切記即使進行不同部位的訓練,脊椎都要時刻維持良好姿勢。​

跟Pilates導師學簡單3招,肩頸痛操
健康者 生活真有趣 ~ 2017年06月18日


誤吃變質秋葵,奶奶扒光衣服滿地亂摸
★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中心

有「植物威而鋼」之稱的秋葵,如果變黑切勿亂吃!香港《蘋果日報》報導,中國廣州一名七旬奶奶,近日進食秋葵後胡言亂語,還說自己很熱,要脫掉所有衣服,甚至蹲在地板上不停亂摸。家人立即將她送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室。醫生確診為「急性精神錯亂」,可能是因為吃了變質的秋葵。
報導中說,譚姓主治醫師表示,這位奶奶的發病比較突然,3日晚間6時吃過晚飯後,說有一點頭暈,8時就完全變了另一個人似的,因為,如果是「腦炎」,發病不會那麼急,查問家人後,確定是吃了秋葵。譚醫師指出,秋葵屬於高蛋白、高糖的食物,蛋白質食物一旦變質,就會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毒性物質。
譚醫師解釋:「一般情況都不會(中毒),是比較安全的食物,一般秋葵中毒的話,是在變質的情況下,它會損害到肝臟,有些人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秋葵)變質的話,外觀看得出會變黑。」譚醫師說,曼陀羅果實與秋葵相似,只需小量就會中毒,秋葵中毒症狀還是比較輕;一般來說,食用秋葵的話,最好是新鮮的,不要食用變黑的,要從正規途徑購買,確保食物安全。

【臭酸別亂吃】誤吃變質秋葵,奶奶扒光衣服滿地亂摸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07日
☆ ☆ ☆
健身、紓壓活動~1071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6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5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4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3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2輯
養生~飲食、運動106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