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勵志~新聞1081輯

幼兒園老師會在一旁幫忙徐又立
☆ ☆ ☆
五歲單腳天使盼上學沒人說奇怪,天真笑容看了好心疼
◎ 戴之聖、蔡進男/高雄報導

基隆一對徐姓夫妻5年前生下僅有單腳的女兒,曾造成社會軒然大波,徐家目前仍與接生的醫院訴訟官司中,徐爸爸為了生計南下到高雄市三民區明賢街創業開設「央宗米線」,並獨自照顧單腳女兒徐又立;今年又立已經5歲了,現在就讀高雄一家幼兒園,徐爸爸表示,面對新的一年,雖然店內生意不佳,但他要繼續堅強活下去、打拼賺錢,才能給女兒更好的環境,而努力與生命搏鬥的又立,則在一旁小聲地說,「希望我上小學時,不會有人再問『妳的手跟腳好奇怪』」。
2013年徐姓夫妻生下女嬰,但怎麼都沒想到女兒竟然只有1隻左腳,而且雙手手肘以下缺損,只有半截上臂,夫妻倆因此為女嬰取名「又立」,希望她能夠堅強的站起來面對人生,期間,徐爸爸因為工作關係,必須到大陸,徐媽媽則在基隆上班,又立到新竹護理之家,一家人每3個月才能相聚。徐爸爸日前受訪時表示,老天跟他開了一個玩笑,懷孕過程中,雖然照了9次超音波都是正常,可是當又立出生時,卻只有1隻左腳,不過,女兒一路走來,從第一次喊他爸爸到現在會自己吃飯,他覺得女兒很努力活在這個世界。
徐爸爸不諱言表示,對於又立他是位嚴父,不論在生活與學業,他都會嚴格要求又立,因為他擔心「哪一天我死了,又立怎麼辦」。徐爸爸說,女兒雖然只有5歲,但她的心智年齡絕對不像5歲小女孩,又立很清楚自己的狀況,女兒曾經對他說,爸爸今天店裡生意不好,我們要節省一點。又立很會察言觀色,當又立知道爸爸心情不好,她就會安安靜靜的在店裡,不會給徐爸爸製造任何麻煩。徐爸爸近日很苦惱店裡的生意,他表示,我會開店就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又立,希望生意可以上軌道,將來把店交給又立,至少女兒生活不會匱乏。
又立目前就讀高雄市立裕誠幼兒園,當她看到《蘋果》記者時,稍微想了幾分鐘說,我記得你,你曾在醫院拍過我,你變胖了。因為剛過午休時間,又立跟小朋友一起摺疊棉被,又立用靈活的左腳,擺動著小小身軀,很快速的收好棉被。接著老師幫她綁頭髮,綁頭髮的同時,老師規定又立一定要多喝水,老師表示,之前又立因為上廁所覺得麻煩,竟開始憋尿,甚至不喝水,這樣對身體相當不好,才會要求又立多喝水,只要聽到又立喊要尿尿,老師就會立刻抱著她如廁。
又立只有一隻腳,在幼兒園老師都是利用娃娃推車協助又立移動,不過,校方為了讓又立的肌耐力增強,會利用觀看影片、喝水等時間,訓練她能獨自單腳站立,她目前已經可以獨自站立約15分鐘,這是非常耗費體力,所以又立準備很多衣服,只要一流汗,老師就幫忙更換衣服。採訪當天,校方安排小朋友到園區辦家家酒,老師先幫又立裝上義肢,因為義肢重約1公斤,加上與皮膚摩擦,讓又立相當不舒服,接著,又立獨自利用助行器,一步步往戶外走去,遠方的小朋友則大喊「又立妳慢慢來,我們等妳一起玩」。
因為義肢沒有關節,又立無法蹲下或坐著,卸下義肢後,又立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扮家家酒。老師開玩笑的說,別看又立只有5歲,她懂得去找班上的最受歡迎的人,甚至變成她的閨密。幼兒園老師吳惠琴表示,又立去年9月到幼兒園,班上共28位小朋友,都很喜歡又立,又立個性活潑開朗,很積極參與班上活動,甚至學校舉辦戶外闖關遊戲,又立都堅持全程參與,她很想表達自己,每次小朋友舉手發問時,都會看到又立也舉起手臂不斷晃動,又立的舉動,讓身為老師的她相當感動,因為又立的積極,等於在鼓勵周邊的人要有向上的心。
每天下午4時許,徐爸爸就會來幼兒園接女兒,又立看到徐爸爸,大喊「拔拔來接我了」徐爸爸抱起女兒放到娃娃車內,父女倆沿路對老師、小朋友說再見,最後,徐爸爸幫女兒戴上安全帽,將娃娃車放在機車前方腳踏板,騎機車約10分鐘,抵達位在高雄三民區的店面。徐爸爸在準備晚上客人要吃食材時,又立則默默地在一旁,用左腳夾住畫筆畫畫,有客人進來用餐,又立還會大聲喊「歡迎光臨!」還會跟客人介紹店裡的招牌菜。
徐爸爸忙完後,就會為女兒準備晚餐,徐爸爸笑說,女兒喜歡吃菜,卻不吃白飯,所以他會把青菜放在最下方,上方則是滷肉飯,又立一定得慢慢吃完白飯,才能吃到青菜。徐爸爸回憶說,又立最讓他驚訝的就是能自己吃飯,聽起來簡單的動作,可是又立沒有雙手,也沒有人教她,居然自己學會吃飯。另外,她在學校看到老師在教陶笛,回家就吵著要買陶笛,結果她居然學會,雖然不成調,可是能正確吹出音符。徐爸爸感性的說「又立這孩子真的有無限可能」。
徐爸爸表示,又立目前雖然沒有任何重大疾病,但手臂的骨頭不斷在成長,前陣子骨頭甚至刺破皮膚滲出血水,經過開刀將骨頭磨平,醫生表示,這狀況會持續到又立20歲。至今,徐爸爸非常感謝社會各界的幫助,1位台南的張先生,願意利用3D列印技術,免費幫又立製作手部義肢。未來有機會看到又立用手寫字。最後,徐爸爸說,有人認為我利用女兒宣傳,藉此讓生意變好,但是,女兒就是他最大的鼓勵也是動力,以前為了工作無法陪伴,加上與妻子離異,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每天陪在又立身邊,好好培養父女感情,讓她平安長大。

【微視蘋】五歲單腳天使盼上學「沒人說奇怪」,天真笑容看了好心疼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4日
單腳天使徐又立笑容催熱淚,爸爸米線爆賣謝暖心客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5日
☆ ☆ ☆
徐爸爸開餐廳獨力扶養女兒
☆ ☆ ☆
妻救人抗SARS亡15年!夫女憶往哭謝嚴凱泰
◎ 張欽/台北報導

是怎樣的深情,可以思念不停歇,持續15年?和平醫院已故護理長陳靜秋因抗煞染病離世已15年,她的丈夫唐四虎15年來貼身帶著陳靜秋遺照,彷彿妻子一直陪伴他身邊。而陳靜秋離開時,才念小二的女兒唐嘉汝如今已是研究生,她與父親接受《蘋果》專訪時,吐露出15年來對母親的思念,淚崩說:「以前沒有好好看過您、陪伴您,看到您的照片都在笑,現在才真正知道您像個天使,活潑又樂觀,請您放心,我會跟爸爸努力地活下去。」看到對女兒毫無隱瞞地道出心中思母之情,父女兩相擁而泣,讓記者都不禁鼻酸。
■ SARS奪愛妻,午夜夢迴痛哭不已
陳靜秋1983年進入和平醫院服務,2000年晉升護理長一職,卻在2003年遇上SARS肆虐,當時陳靜秋負責B棟8樓病房,也就是安置疑似SARA重症患者的病房,她身先士卒,照顧病患,積極蒐集各種SARS相關資訊,計劃安排各種防護流程,且率領護理人員一手扛起照顧SARS重症患者的重任,不眠不休。而在2003年4月20日和平醫院封院前,原本預計要跟丈夫唐四虎一起去花蓮露營的陳靜秋,突然發燒,感到身體不適,21日轉往台大醫院就醫,23日轉送林口長庚醫院隔離醫治。
就在2003年4月30日晚上,陳靜秋自知可能時間不多,她擔心家人也感染SARS,特地在插管前打電話給唐四虎,告訴他:「我要麻醉插管了,不要擔心。」在確認丈夫跟女兒都沒感染SARS後,陳靜秋僅說了一句:「那我就放心了」,沒想到竟成最後遺言,隔天5月1日清晨,陳靜秋辭世了,唐四虎當下悲痛不已,但想到太太因救人而光榮殉職進入忠烈祠,不僅為她驕傲,更獨自肩負起照顧女兒的重擔。15年來,他強忍思妻之情,白天他總是讓自己忙碌著,除了從事無人投幣式洗衣工作,還加入獅子會廣交朋友,就是避免讓自己有多餘的時間傷心。
但「每到夜深人靜,靜秋的身影還是不斷出現在我腦中,常常想著想著,就痛哭到不能自抑。」痛失摯愛雖然令唐四虎悲痛,但軍人退伍的他,從未把傷心寫在臉上讓外人看見,每當心情低落時,他不會藉酒消愁、也不曾有過一天的夜生活,而是騎著心愛的重機或開車到處跑,他說追風之後,就覺得所有壓力都釋放掉了,輕鬆了。而當初下單預訂重機,就是想著要載著靜秋一起追風、環島,還特地託友人從美國替靜秋購買黃色防風重裝,只是沒想到,如今車、衣俱在,人事已非。
唐四虎感嘆地說:「10幾年來,台灣每個角落幾乎都走遍了,若靜秋還在,我一定會載著她到處跑。」其實,唐四虎對靜秋的感情,並未隨時間有絲毫消逝,因為自靜秋過世後,他就將靜秋的遺照縮小、護貝,隨身帶著身上,不論騎重機四處走,或是出國,他都隨身帶著。唐四虎在訪問過程中,從皮夾拿出那張靜秋的照片,照片中,靜秋依舊笑得燦爛,彷彿不曾離開,唐四虎說,帶著照片讓他感覺靜秋就在身邊,「好像是她時時刻刻在保佑我」。
■ 女兒憶母喪 悲泣「怕連爸爸也走了」
相較於唐四虎,女兒嘉汝對靜秋的印象有點模糊。靜秋過世時才8歲的嘉汝,如今已23歲是化工所的研究生,她回想起小時候,媽媽因為在醫院工作,因此她平常都是由保母照顧,跟媽媽相處見面的時間並不多,但她始終記得那天晚上,「當時爸爸打電話說媽媽過世了,見不到媽媽,媽媽回不來了,我當下大哭,因為我難過的是怕連爸爸也走了,剩下我一個人該怎麼辦?」嘉汝用顫抖聲音訴說內心的恐懼,眼淚卻忍不住的一直落下。靜秋走時,嘉汝才小二,因為很早就失去母親,很小嘉汝就被訓練地很懂事、很獨立,她知道爸爸壓力很大,所以很多事她不太敢跟爸爸多說,怕爸爸難過。
「很慶幸求學期間同學都是在安慰我,自己也想當個正常人,所以心情不好時,同學安慰我,我會說沒事、沒事。」但看到其他同學跟母親可以向朋友一樣聊天,還是會有點難過。嘉汝說,她對媽媽的記憶其實已經有點模糊,但在這次訪問過程中,她重新翻出媽媽的照片,才發現「我沒有了解過她,看照片才發現她很常笑,應該是個很活潑的人,拍照也會擺很多姿勢,感覺是個很樂觀的人。」但她卻沒有機會再多了解媽媽,只能從照片中想像,讓嘉汝忍不住在訪問過程中淚崩。
■ 向媽媽訴情,「會跟爸爸努力活下去」
在嘉汝保存媽媽的物品中,我們看到嘉汝15歲時母親節寫給媽媽的信,當時她寫到:「8年多了…,我15歲已是少女,您的少女時期如何,我很好奇......,雖然身邊沒有媽媽,我還是要過,媽媽只是在過著另一個新的旅程,所以彼此祝福,…您在那裡過得好嗎?若想我可以托夢給我…,希望大家都有個像天使的媽媽。」字裡行間看得出嘉汝對媽媽的思念,與父親一樣深厚,只是埋藏得太深。
重新整理情緒後,嘉汝對我們說出她想告訴媽媽的話,「媽媽,我很久很久沒跟您說過話,對您的記憶也有點模糊,但現在長大了更懂事,我才知道,妳真的很偉大,雖然以前妳大都不在我身邊,但我知道您都在幫助別人,我一點也不會怪您,您不用擔心,我會跟爸爸努力地活下去,開心地讓自己過得更好,不用太多牽掛,您也要過得開心喔!」訪談中,唐四虎與女兒提到在這15父女倆相依為命的日子裡,一直有位貴人默默幫忙、守護著他們,那就是日前過世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
■ 淚憶嚴凱泰助學,感嘆「來不及說謝謝」
唐四虎說,當時靜秋剛過世,嚴凱泰就主動對他們父女伸出援手,表示要負擔嘉汝從小學開始到大學的全部學費。而提起這件事,嘉汝又忍不住落下感激與傷感的眼淚。嘉汝說,她是直到上了大學,知道有學貸這件事後,才知道如果沒有嚴凱泰的幫助,她的求學路可能會有經濟困難,但她沒想到就在她長大知道此事,想要感謝他的時候,嚴凱泰卻突然辭世。嘉汝哽咽地說:「我很感謝嚴凱泰先生,來不及跟他說聲謝謝,真的很遺憾。」
看著女兒淚流不止,唐四虎輕輕拍著她的背,安慰她,他說15年來,她獨力撫養女兒,很感謝嚴凱泰對他們父女的幫助,未來他們會繼續努力生活、相互扶持,他也會繼續懷念靜秋,他說:「懷念靜秋是一種幸福,我會好好看著女兒成家立業,我會永遠愛著靜秋,我跟女兒都很好,希望靜秋放心,在另一個世界照顧好爸媽,我在這也會照顧好身邊的人。」

【微視蘋】15年悲淚1秒崩落,妻救人抗SARS亡!夫女憶往哭謝嚴凱泰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0日
腦瘤妹月薪萬元照顧半癱哥,手足之愛把淚變成笑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20日
☆ ☆ ☆
又立與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玩辦家家酒
☆ ☆ ☆
腦麻女求生拒施捨,感恩暖心婦麥芽餅牽成
◎ 江孟謙、朱姵慈/台北報導

「麥芽餅1支10元,1支10元…」台北車站旁的Z2出口,每一日重複著女子的叫賣聲,有人剛好嘴饞買上1支,有人想幫家人帶零食一次買20支,但也有熱心的民眾直接塞鈔票不拿餅,這讓認真叫賣的女子不是滋味,「我不是乞丐,是真的想把東西賣出去!」這樣的日子持續2年多了,賣餅女子甘之如飴,「總要出來討生活賺錢,不能一直依靠家人。」叫賣麥芽餅的女子叫莊淑秋,今年35歲,自她有記憶時,右半身就肌肉僵硬,行動起來都一跛一拐,只能緩緩的移動,搬東西時也有些吃力。她說,「阿母告訴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發了高燒,那個晚上一直哭,一直哭。」
但家人沒多留意,等到3歲,莊淑秋開始學走路,全家才發現她走路重心都偏向左邊,原來高燒引發的腦炎,讓肌肉麻痺了。30多年來,莊淑秋學著與不太協調的四肢共存,她樂觀說,「我還算幸運了,頭腦沒有燒壞,不算嚴重!」只是,求學過程中,偶爾有同學會模仿她走路,讓她相當難過。上個月,一位國中與她不錯的朋友路過看到她在賣餅就停下來與她敘舊,還邀請莊淑秋到同學會,「結果一到只有6個人耶!」莊淑秋大笑,其實心裡頭很開心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同學。
賣餅不是莊淑秋第一個工作,她曾在庇護工場上班,也當過裁縫師的助手,但身體先天上的劣勢,讓她工作效率打折扣,時常被老闆罵,「那時候幫人家拆縫線,一個月不到800元。」2年多前莊淑秋父親的一位朋友聽聞她薪水又少的可憐,便請她一起來賣麥芽餅,「阿姨(父親友人)真的人很好,真正辛苦的是她,還要養兩個孫子!」
莊淑秋口中的「阿姨」,是61歲的陳奶奶,10多年前因家中變故,她一肩扛起家計,每天親手包數百支麥芽餅,跑來台北車站附近擺攤討生活,回頭還得照顧兩個還不懂事的小孩,如今一男一女都已上國中,「賣餅10幾年了,生活還是要過,想當初他們都還小…。」《蘋果》走訪時,陳奶奶剛到學校接孫女放學,把她帶到攤位上一起幫忙,每一晚都到快10點才會收攤。
其實,本來莊淑秋賣餅的位子是陳奶奶的,後來陳奶奶把人潮較多的位子讓給她,自己跑到30公尺外的另一個出口擺攤,也因此,莊淑秋口中的「阿姨」,就是一個心地善良且脾氣很好的長輩。莊說,「我脾氣其實不好哦!只要有人把銅板丟在我面前,我就會在心裡默默發飆。我不是出來討錢的乞丐,是要認真工作的。」有些人則是看她可憐給了鈔票不拿餅,《蘋果》記者與她閒聊時,就有路人直接把100元放進莊淑秋手中就離開,礙於行動不便莊也追不上,只轉頭無奈說,「你看,又來了。」
《蘋果》記者走訪那一天,適逢假日附近又辦活動,莊淑秋的生意不錯,才傍晚時兩箱共240支的餅都賣光了,她轉頭說,「我再去前面拿,幫我顧東西哦!」便拖著緩慢的步伐去找陳奶奶「補貨」,一去就是20分鐘。原來,她還順便去了洗手間,但行動實在不方便,才會花上這麼久的時間。先前有幾回,路過民眾看攤位沒人,就順手偷走了莊淑秋的隨身背包、用品,有一次連心愛的外套都不見,讓她相當難過,向陳奶奶哭訴,陳奶奶只好安慰她,「不見就算啦!下回我經過市場再幫妳買就是。」
當然,生意也不是天天都好,有時到了晚上10點,麥芽餅還沒賣完,莊淑秋最怕遇到這種狀況,走路都有點困難的她,要把剩餘的餅帶回家,深怕一跌倒就把餅乾壓碎。旁人都說她辛苦,不管颳風下雨都來賣餅,莊淑秋笑說,「才不是,雨真的太大我不會出門阿!」但常常是,花了一段時間從住處來到台北車站,才發現已經下雨了,既然來了,就穿著雨衣叫賣,2年多來,她不喊苦,也第一次遇到有人陪她聊天一下午,笑說,「每個行業都有累的地方,我看你們記者才辛苦吧!」

【捷運出口】我不是乞丐!腦麻女求生拒施捨,感恩暖心婦麥芽餅牽成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5日
☆ ☆ ☆
【斷指阿嬤】白天賣魚蛋晚上讀書,無悔遇上負心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4日
【捷運出口】結婚三年夫亡留稚女老母,餃子媽捏出人生中場的幸福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4日
【捷運出口】我是負擔、兒子要養太太,七旬輪椅爺爺離家街賣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2月12日
【捷運出口】他磨刀剪養育9兒女,92歲阿公妙手神技傳三代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2月19日
【微視蘋】獻身半世紀,德修女成台灣織品之母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05日
【微視蘋】八仙塵爆40秒火吻留疤,她蛻變「火海中的美人魚」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3月08日
【人生轉角】奧運跆拳女神窮過來,深山掘寶救貧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3日
【人生轉角】輪椅美人向天宣戰,屢敗屢戰爆發驚人生命力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2月10日
【人生轉角】單親媽推腦麻兒,笑著和死神賽跑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3月03日
☆ ☆ ☆
徐又立今年已經5歲了
☆ ☆ ☆
女孩罹罕病半張臉畸形,樂觀向上成彩妝網紅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相信自己,活出自信!英國一名14歲少女數年前確診「腦動靜脈血管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自此右臉出現不對稱的外貌,成長過程不斷遭到惡意訕笑及發問,但她沒有掩飾這份不同,反而在《YouTube》建立個人頻道,介紹彩妝、美食烘焙及日常生活等,向觀眾傳達個人生活觀。《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現年14歲的英國少女克里斯托(Nikki Christou),6歲時被醫院確診罹患「腦動靜脈血管畸形」,導致她的左右臉部不對稱,右臉長出猶如腫瘤般的外狀,此後她的日常生活就常聽惡意的抨擊及訕笑,更有人曾跟她說:「誰人打你?妳太噁心了。」
克里斯托面對這些說話時相當難過,她坦言自己外觀跟別人不同,但無須掩飾真正的樣子,並認為透過展示真我,將更能建立個人自信心。此外,克里斯托自8歲起於《YouTube》建立頻道,不時上傳化妝教學、美食烘焙等影片,目前頻道已有逾52萬人訂閱,更曾讓父親替她化妝,一起合作拍攝彩妝影片。對於旁人歧視,克里斯托處之泰然,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的樣子跟其他人不同,不要嘗試隱藏或掩飾這份差異、為這份差異感到羞愧,並表示:「只要相信自己,排除不好的一面,我們都能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女孩罹罕病半張臉畸形,樂觀向上成彩妝網紅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7日
☆ ☆ ☆
幼兒園老師協助又立穿上義肢
☆ ☆ ☆
父癌過世母斷指,新台灣之子努力上進獲頒自強兒童
◎ 賴筱桐/新北報導

新北市家扶中心將於12月9日在板橋第一運動場舉辦歲末聯歡感恩園遊會,今年共推薦7位自強兒童,將於當天接受表揚,包括擁有國手夢的謝柏毅、新台灣之子陳越宇及孝順貼心的蔡承勳等人,這些孩子突破環境限制,仍努力進取,不放棄自我,朝夢想前進。今年國三的謝柏毅為隔代教養家庭,自幼由奶奶撫養長大,爸爸生病住院時,柏毅時常陪伴左右,柏毅從國小開始鑽研武術,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夢想成為國家選手。為了分擔奶奶的辛勞,柏毅課餘時間會幫忙顧雜貨店,店內的物品與單價,他都記得很清楚,並幫忙補充貨品。
新台灣之子陳越宇就讀國二,母親是越南人,父親因癌症過世後,小宇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先前在工廠工作,右手指不慎被機器切斷而失業,目前只能從事手工和居家清潔工,收入微薄。小宇放學後會主動幫忙打掃家裡,媽媽不認識中文字,小宇總是耐心地為媽媽翻譯重要信件,小宇在校成績優秀,每次段考都名列前茅,時常領取家扶獎助學金,減少母親經濟壓力。就讀建國中學一年級的蔡承勳來自單親家庭,母親從事會計工作,拉拔承勳三兄弟長大,個個獨立自主,大哥就讀中央大學,二哥考取警專,立志當警察,承勳個性乖巧穩重,成績優異,取得獎助學金資格,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承勳也利用週末到外婆家幫忙挖竹筍及爬樹採苦茶籽。

父癌過世母斷指,新台灣之子努力上進獲頒自強兒童
自由電子報 生活~2018年12月06日
☆ ☆ ☆
全職義工不領薪,闡述「真正的快樂」
◎ 香港蘋果日報

大家流行講斷捨離,除了斷除一屋雜物,還我空間,但其實,雜亂的家居會影響心情,反映思緒。心境不夠澄明,選擇飄忽不定,無論你丟得多乾淨。今次的受訪者自在社創辦人周華山,二百多平方呎家居面積,有張梳化,三個衣櫃/雜物櫃,一張工作桌一張椅一部電腦一個筆筒一張床,廁所加廚房,結束。 問他幾時、花多久時間大掃除,沉寂五秒:「哎...不好意思...我沒有大掃除概念。」「因為我已經好簡單,沒什麼東西可丟了。」「我在網上看到斷捨離這個字,覺得,我已經做十幾年囉!」
「我連我收藏了很久,好大堆的情書全丟了。當年是好豐富的!對我而言,我覺得象徵著過去的我消失了。」他沒有刻意讓自己活在生存線上,只是認清了要什麼,不要什麼。電話好少開機,減少無謂社交:「人頭費超過二百元的聚餐不去。好些高級餐廳吃一個換一個碟,好煩啊,又不環保。我想和朋友聊天,人世間的快樂,都是免費的。」緊守「買一件丟兩件」的原則,購物三思而後行。
因為要主持講座,他有好多衣服。衣櫃裡掛了幾件唐裝衫,幾十年累積的褲子掛在床頭。身上穿著的紅T Shirt,是1995年在台灣很前衛有名,討論女權議題的女書店買的,他笑:「有些事我還有感情,還未斷清。還好吃得清簡,30年來腰圍維持28、29吋。好些衣服都是朋友送的,對上一次買衣服給自己?7、8年前吧。」有電視、上網但從不開冷氣,廁所沒門是怎樣的開放式家居理念?「裝修師傅忘了裝,再約他來我又嫌煩。現在掛塊毛巾,12港幣(台幣約47元),都OK啊!」
30年前真是沒人想到他能這樣過活。他80年代已在理工大學教書,他的囂張,得罪人多,人所共知:「我小時候好窮,忽然有數萬元收入,飛上枝頭變鳳凰,好風流,好炫耀,出入酒店,貪圖物質名利權色。買好多襯衫,彩色的螢光的,就是想人『Look at me』!」「個自我好大,男人的特權、年輕的特權、中產的特權、大學講師的特權,都用盡了。」30多歲時,他存到夢想的一百萬。興奮的去印存摺,去公園仔細品嘗存款簿上的「快樂」,才兩分鐘,感覺如潮水退去:「我發現我依然食同樣的食物,穿同樣的衣服。 我不會因此多一個朋友。那刻覺得好難過,覺得自己好像走錯路了。」
1998年,他到四川省雲南摩梭族女兒國,做母系社會文化的研究,生命逆轉。除了日常衣服,連同大堆參考書與文獻,只有一個26吋行李箱的東西,一住五年,行囊維持不變。那邊太落後,吃住都好簡單,也沒得選,但他適應得好好,好快樂:「摩梭人好簡單,總說我是香港來的王子,捱不了農村生活。他們不知什麼是處女,第一次跟第二次有甚麼分別?講半天都解釋不了。他們沒精神病,以為香港是天堂,很震驚香港好多人自殺, 嚇到尖叫。」物質慾望正式瓦解,回來後,就默默的開始丟棄身邊物。華山博士創辦了自在社,並與幾位好友創辦身心靈平台和香港感恩運動。講座、計劃、聚會日日忙得不可開交。
九年前,當他在講台上氣勢如虹地喊著:「真正的快樂,不在於你擁有什麼 ,是能夠放下什麼,當我不需要擁有任何事,我就有真正的快樂!」講完就有個觀眾大喊出來:「周博士,你有幾萬元薪資就這樣說,到你沒錢你就不會這麼說了。」抛棄了一直覺得自己內心,仍有些表裡不一,虛偽的他。回家左算右計算,積蓄,老來把自住樓作安老貸款。就發了封電郵,以後不收分毫全職義工。現在他每月花費3千,「朋友有時請我吃飯,就有剩。」千帆過盡,他覺得得到真正的自己。

【簡單生活】全職義工不領薪,闡述「真正的快樂」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2月24日


輪椅情侶攜手賣滷味,半癱人身拼湊完整人生
◎ 黃瑞娟/花蓮報導

有緣千里來相會,輪椅情侶歐淳友、蔡美雅,兩人因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原本自我封閉,直到遇上「命中註定的另一半」才改變人生觀。兩人四處擺攤賣滷味,勤勉的態度連四肢健全之人都自嘆弗如。熱心公益的歐淳友擔任「花蓮縣脊髓損傷協會理事」常以自身經驗鼓勵輪椅族,「要勇敢走出去,才有機會遇見幸福」。12年的一場大車禍,讓歐淳友下半身喪失知覺,他原本是熱愛運動的陽光男孩,遭逢此劫讓他無法接受現實,足不出戶整整3年,每天都有想死的念頭。9年前,他因緣際會來到桃園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認識了相同遭遇的蔡美雅。
歐淳友說,對我而言,美雅不只是一個「伴」更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半」,沒有了她,我的人生就不完整。兩人為了鼓勵彼此,變得積極樂觀,蔡美雅勇敢追愛,從桃園遠赴人生地不熟的花蓮,兩人創業「小胖子煙燻滷味」透過網路及擺攤行銷,逐漸在花蓮打開知名度。輪椅族擺攤大不易,歐淳友說,對四肢健全的人而言,面對階梯可能只是「一個檻」但對脊髓損傷的人而言,那卻是跨不過的障礙,因此在擺攤前我和美雅必須先到現場「勘景」,雖然人潮即是錢潮,輪椅到不了的地方也只能無奈放棄。
輪椅情侶擺攤,兩人各展專長,蔡美雅細心負責出貨管帳,歐淳友熱情外向善於和顧客互動,雖然偶然會接收到「異樣的眼光」但更多的是鼓勵與支持,兩人說:「就算是坐輪椅還是可以做很多事,不要把自己鎖在家裡」。熟識輪椅情侶的花蓮名店三立冰淇淋老闆林功浤說,淳友因下半身癱瘓,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壓瘡、傷口,甚至爛到見骨,無論身體如何不適,卻都是笑臉迎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對生命的熱愛,以及不對挫折妥協的態度,實在令人好感佩。
輪椅情侶除了擺攤不易,連「約會」都是大工程,歐淳友說,「想去,不代表可以抵達」是兩人最大的遺憾,休假的時候頂多只能逛大賣場,或者在鄉間小路遛狗,為了幫助輪椅族「走出戶外」兩人擔任無障礙設施勘檢委員,一邊約會一邊勘景,無論輪椅推到到哪,總是成雙入對。歐淳友說,0.5加0.5等於1,半癱人身「幸虧有她相伴」,完整了我的不完美人生。

輪椅情侶攜手賣滷味,半癱人身拼湊完整人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2月24日
☆ ☆ ☆
〈他是我兄弟1〉腦麻少年攻博士,克服身障滾球拿冠軍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1月25日
【微視蘋】十年打一鼓,小學美術老師化身非洲鼓園丁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8日
【微視蘋】熱血師全年無休待校12小時,教書六年奪師鐸獎代價是老婆想休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19日
【微視蘋】她的一世姊妹情,嘉惠百萬人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3月16日
【專訪】厲害了這少年!手做氣球麒麟隨時飛天,後空翻一字馬還是小廚神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07日
☆ ☆ ☆
勵志~新聞1078輯
勵志~新聞1077輯
勵志~新聞1076輯
勵志~新聞1075輯
勵志~新聞1074輯
勵志~新聞1073輯
勵志~新聞1072輯
勵志~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又立穿上義肢並用助行器行走
☆ ☆ ☆
吳念真的一世真情
◎ 蔡育豪/作者

很多人喜歡聽吳念真說故事,或許是他獨特嗓音和敘述節奏,引聽者自然在腦海中勾勒畫面,就像電影般一幕幕放映,而且對白不斷。這日,我坐在吳念真辦公室的舒服沙發上,再聽一次他的人生故事。「再」聽一次?是的,認識吳念真十幾年,他的事我熟,他的人生我聽過不下十次,但就像是周潤發演的《英雄本色》,百看不膩。「我父親連清科在嘉義民雄出生,16歲時知道九份有採金礦,便隻身北上,但未滿18歲不能入礦坑,只好在鍊金工廠做助手小工,有日看到一位歐巴桑傷心哭訴兒子病死了,他心腸一軟說,讓我當妳義子吧!」
吳念真繼續說,幾年後,21歲的父親到適婚年齡,義母為他在貢寮草嶺古道附近相親了一位15歲女子,先是收為養女報了戶口,再招贅父親入門,完成這樁複雜親事,並言明要抽「豬母稅」,二人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必須姓吳。媽媽隔年產子,6個月時卻么折,第二年再生一男,取名文欽,「就是我。」吳念真的本名就是吳文欽。但當時,父親認為文欽是次子,應該不必姓吳。只是這位叫文欽的嬰孩體弱多病,不僅不喝奶水且肚子漸漸怪異腫漲,親友都說「兩姓的祖宗在爭後代」,只好依約姓吳。
某日一位神醫異士看完嬰孩後,開了帖5個藥引的怪藥方,醫囑必須在下午5點前將藥灌進才能存活,否則必死無疑。吳念真憶述母親的話,全村總動員協助尋找包含泥土中的蚯蚓等5個藥引。「5點前搗藥完成,餵食成功,沒多久我放了個長響屁,拉出很臭的大便,肚子消了,也開始吵著找阮母仔身上的奶。」媽媽抱著他跪在門前向天許願:如果這孩子活下來,他結婚那天,她願意跪謝一百次。
吳念真開玩笑著說:「每個偉人小時候一定有傳奇。」他結婚那天,家裡除了殺豬公,媽媽穿著旗袍向天地跪拜一百次。她怕少算,還請鄰居準備一百個銅板,每跪一次就將一枚銅板丟進鼎中,全家哭成一團。吳念真從小功課好,猴硐小學畢業時拿縣長獎,考上基隆中學,九份大粗坑的里長伯還為此全村廣播:「科仔ㄟ囝子考中第一志願基隆中學,這是咱庄頭二三十年頭一遍,大家若有睹著要講恭喜。文欽仔個頭很小,但辣椒若要辣,一點就會辣!」每個人都來跟父親恭喜,內斂的父親卻回答:「唉,大漢加栽啦。(長大後才知)」
初中三年,從大粗坑到八堵基隆中學,必須先走90分鐘山路才能到猴硐車站轉車,放學時亦同,正值青春成長期的吳念真體型瘦小,每天都處在長距離步行與飢餓中,他說:「更慘的是,家裡窮到註冊費都要用借的,連通勤車票費都沒著落,父親竟告訴我:你可以走票(逃票)嗎?」回憶至此,他神情蕭索:「冬天有霧,送葬的嗩吶聲…」這是他對九份永恆的印象,而非盛夏的大海遠景。
同樣是16歲,吳念真循著父親同齡的命運,決定到台北呷頭路,希望能幫助家計並讓弟妹念書無虞。「我先在一家診所打雜包藥,一年多後換工作,並考上延平中學補校。」那時他已開始投稿到《國語日報》,錄用一兩篇,錢不多,但帶來很大自信,17歲時再將自己被工作介紹所欺騙的經驗寫成「少年仔找工作」,獲《聯合報》採用。1975年退伍後,吳念真進入台北市療養院當了4年圖書館管理員,這工作是他人生轉折點。「我在市療認識當護理師的妻子,台灣心理學專家吳靜吉博士、遠流出版社王榮文騎著摩拖車來找我出書,這三人在我生命中是貴人。」
在市療第一年,他眼見許多精神病友的遭遇,是外人難以想像的誇張、痛心,於是改寫一個案例成為短篇小說,投稿到報社。市療院院長看到刊載後約見他:「在醫院工作,第一個規定就是不能洩露病人秘密,雖然你隱去姓名,但你要答應不可再寫。」吳念真守住承諾,從此不再寫精神病患的故事。1976年吳念真利用半工半讀考上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系。
「我永遠記得數學成績10.18分,但英文考76高分,因為我在金門當兵時看很多過期的 penthouse(閣樓雜誌),內頁有論壇,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性經驗投稿,為了翻譯給老兵解飢,遇到不懂的字還要查字典,然後加油添醋的說起色情故事。大家都很愛聽。」吳念真除了寫小說,也開始嘗試寫劇本,有個機會可進中央電影公司,他敬重的市療醫生們說:「麥啦,不要成為國民黨豢養的文藝打手。」不過當年中影總經理明驥惜才求才,直接打電話給市療院長要人。
在中影8年,吳念真與小野結識並翻轉了中影的舊思維,成功引進許多年輕導演,造成台灣電影史的新浪潮。吳念真也得到人生第一座金馬獎,那年他29歲,當時(1981年以前)是金馬獎史上最年輕得獎者。我打斷話題說,中影的部份就跳過不談,讀者google就可以了。國外的影展獎項不說,吳念真除了拿過6次金馬獎,也得過2次金鐘獎、1次金曲獎、1次金鼎獎,台灣滿貫4金10次獲獎,應該是台灣第一人吧!吳念真幽默反問:「但集四金可以換什麼?我有問過當年的新聞局長鄭文燦。」
1989年明驥下台,中影經營方針改變,「時地不宜,請辭」吳念真用六個字的辭呈離開中影,小野也跟進走人,成了當年影劇版頭條新聞。吳念真仍不停創作,寫小說、劇本、拍電影,沒真正閒著。但他也發現台灣的電影因市場小開始走下坡,決定開公司拍廣告。「曾經寫5、60封信給各廣告公司表達我可以拍廣告的意願,都沒有下文。」直到遇上保力達公司,他建議不要找名人代言,而是回歸到工人的心情。他分析發現,保力達藥味太重,並與同類型的維士比無法區別。
「少年時為了家庭一直拼,年久才知是割肉在換錢,保力達是漢藥底、顧筋骨,明仔早的氣力,今日給你傳便便。」這支廣告成功打響商品與吳念真在廣告的知名度,一拍就拍了二十年,他甚至為許多廣告口白配音、代言。用30秒如何呈現一支廣告?他認為:「一句話或有個畫面,一定要讓人記得。」不然廣告拍再美都沒有意義。他喜歡把屬於這塊土地、常人的生活特質表現在廣告中。
■ 為什麼不再拍電影了?我再度打斷吳念真談廣告的興頭。
他可能被突如其來的問題卡住,停頓3秒後,丟出一大段話:「最老實的理由是,我不能保證可以幫投資者把錢賺回來。年輕時,我有把握還人情債,但此刻不可能。除非我自己出資拍電影。」他說,在台灣要拍電影賺錢,很難!任何文化的東西背後要有強的政治力量,不是喊爽打手槍。別再說韓國怎樣了,台灣為何不能怎樣,對,就是不能怎樣。
台灣前面有個大國在處處打壓阻撓,除非你是侯孝賢、蔡明亮、楊德昌,否則連參加國際大影展的機會都沒有。「我當然喜歡電影,但我寧願做舞台劇,成本低,一樣可讓很多人看到。」吳念真說,小說、電影、廣告、舞台劇都是自己喜歡的,但寫小說文責自負,電影與廣告得要考慮有沒有幫到客戶。
■ 太嚴肅,聊些別的吧!
很多吃過吳念真手路菜的朋友都會鼓勵他開餐廳,他說,這輩子他最怕的二個字是責任。當自己沒有把握煮兩碗麵的品質是一樣時,他就沒有開餐廳的念頭。我上回訪問小野提到他做了首洗腦神曲,沈雁唱的《一串心》,吳念真一樣寫了首傳唱幾十年的《熱線你和我》。吳念真說,同為九份人的音樂大師李壽全有次深夜來電:有首要給劉文正唱的曲沒有詞,你可以幫寫一下嗎?「我又沒聽過曲,怎麼寫詞啦?」李壽全只得變通說:「就幾個字一段,再幾個字一段,重複後再幾個字一段,再幾個字一段。」
吳念真就以這通深夜來電為主題,寫出「這是一條情感的線路屬於你和我,鈴聲響起那就表示情話悄悄說,除了我們別人休想佔有半秒鐘,因為時間對我們來說,永遠都不夠 …」話題聊回剛結束的選舉,吳念真說,選舉就像颱風,過程中樹被吹斷、葉被吹落都很正常。如果被別人批評時都要出面一一解釋,只會更加麻煩。而且媒體只會拿著你的回答當成問題再去問對方,把亂的東西弄得更亂,求的只是點閱率,這是病態。
颱風過後,大家一樣要認真過生活。吳念真感嘆,小野去當柯文哲競選總幹事時,他的朋友們就活該都要被拖出來罵死。「這次選舉我根本沒出面說過話,就被罵死,臉書上有3、4千則留言罵我,甚至說難怪你弟弟死於非命,這已是沒有人性,但我選擇不回應」。最後依然連累到紙風車劇團的公益演出經費、快樂學習協會的課輔基金被要求退款。
他終於忍不住在臉書直播:「為何不同顏色的人,不能一起做好一件事?選舉為何要搞到世仇、瘋狂呢?」他相信,百姓英明,就不需要一位英明的領導人,台灣的選舉投票率如果降到30%,台灣就健康了。結束訪談前,吳念真說他好想退休喔,想要到日本某個漁村終日釣魚看海。只是他接著又自己說破也看破:「唉!應該是不可能的,性格決定命運啦!」

【蘋中人】吳念真的一世真情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01日
《新潮文庫》五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向張清吉先生致敬
◎ 林衡哲 專欄/醫師
民報 新聞~2018年12月08日
☆ ☆ ☆
【人生轉角】唸歌界天后,撥弦催笑催淚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27日
【蘋果人物】美國型男律師來台20年,只為這件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13日
【蘋果人物】16天跑1609公里,亞洲最會跑的男人淚訴家差點沒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31日
【蘋果人物】神鵰俠侶鳥友版,妻伴癌夫自願當腳架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2月04日
☆ ☆ ☆
勵志~新聞108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幼兒園老師協助又立穿上義肢
※ ※ ※
※ ※ ※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社會公益~新聞1081輯

社工像小蜜蜂一樣嗡嗡嗡,幾乎從早忙到晚
☆ ☆ ☆
24小時待命救受苦兒童,熱血女社工命豁出去只為一朵微笑
◎ 黃羿馨/新竹報導

任職新竹市社會處的社工督導喬羽華(45歲),不但成功幫助無國籍棄嬰出養北歐成全國首例,還幫助一對兄弟跨海出養,今年更榮獲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服務績優獎,但身為社工背後卻有許多甘苦辛酸,喬羽華說,社工工作全年無休,即使半夜接到通報也要馬上出勤,若孩子有危險也要馬上啟動安置程序。家訪過程也會遇到許多危險狀況,「你永遠都不知門的另一端有什麼」,也常有家長帶著冥紙到辦公室來叫囂「還我孩子」,但只要看到孩童的改變和微笑,再怎麼辛苦都值得。
「孩子沒有選擇,更需要我們伸出援手」,喬羽華說,原本她在婦女庇護所服務,服務期間看到許多婦女被丈夫或同居人打得遍體鱗傷,自己也非常憤怒和訝異,發誓要保護這些婦女、幫她們討回公道。但她發現這些家暴婦女身後,總被自己孩子的無辜大眼盯著瞧,這些幼童們無助的身影在她腦海裡揮之不去,才驚覺這些孩子沒有選擇、也無法發聲,甚至在大人的世界裡被漠視和工具化,因此毅然決然轉戰兒少保護工作,沒想到一做就是8年。
喬羽華在同事眼中是個溫柔的媽媽,但為了受虐孩子也會硬起來拍桌對抗不公不義,也常因為孩子受到安全照顧而開心鼓舞。喬羽華說,很多人都很好奇兒少社工的工作,說社工像小蜜蜂一樣嗡嗡嗡真的不誇張,幾乎從早忙到晚。每天踏進辦公室時,就會接到大量的通報單,而這些個案都是要24小時內馬上處理的案件,收到後不僅要跟相關人聯繫,還要查訪這些孩子是否有立即危險、是否需要安置,並依序完成通報事件的調查報告,做出適當的處置。
「社工家訪時,也會遇到許多未知的危險」。喬羽華說,記得有次到一個像廢墟一樣的地方家訪,正訝異竟然有人住在這惡劣的環境時,沒想到門一開,一名只穿內褲,渾身酒味的彪形大漢站在門口惡狠狠問她「要幹嘛!」,而男子身後,一個需要被緊急安置的孩子不時探出頭,當下她雖然感到害怕,但為了孩子她沒有退縮,一邊先藉故撤退到暗地連絡警方,等待警察來到,再入內將孩子緊急安置,現在回想起當初的畫面仍心有餘悸。喬羽華指出,若孩子有立即危險,就要啟動保護安置措施,而當措施一啟動,家長通常都會暴怒,在孩子被帶走時,還有可能跟社工拉扯、咆哮或是攻擊社工。
這時通常都會請警方陪同,而孩子安置後,社工也會接到家長程度不一的「抗議」,輕則打電話來理論、重則甚至恐怖威脅,曾經也有發生過到辦公室撒冥紙,或跟蹤同事上下班的經驗。「發生社會案件後才要社工才來承擔結果,是很不公平的」, 喬羽華說,在兒少保護工作中,被威脅恐嚇、被彈劾糾正都是守護兒少外,還需額外承受的隱形壓力,即使社工的付出被看見、肯定,但這內心的感受五味雜陳,是別人很難體會的。雖說社工的工作充滿變動及挑戰性,但喬羽華希望自己就如同那點點微光,帶著正向及對生命的熱忱,散發光亮與愛在各角落。

【蘋果人物】24小時待命救受苦兒童,熱血女社工命豁出去只為一朵微笑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10日


父舌癌氣切,國二女的期盼與遺憾,再叫我一次名字好嗎
◎黃瀅璇/新北報導

採訪時,45歲因罹舌癌4期而氣切的王子鏞正躺在床上,要用胃造口管灌營養品,只見床邊的三層櫃都放滿了藥袋、棉棒、紗布等醫療用品,34歲太太潘玉婷說,若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家裡的孩子也會幫忙管灌。11歲讀小六的么子小中熟練地將營養品奶粉一勺一勺倒入水杯裡,在一旁13歲讀國一的次子小韋則幫忙將藥丸磨成粉倒入營養品中,最後由14歲讀國二的小如輕輕拉起爸爸胃造口的管子,細心地將營養品倒入灌食空針內,待它慢慢一點一滴消退,給予王子鏞營養,3個孩子齊心協力只盼爸爸能趕緊好轉。小如說,「希望爸爸可以加油,堅持到底,因為還有我們這4個小孩需要他,希望他可以趕快健康起來。」
「如果爸爸可以再講話,我希望他可以再叫一次我的名字。」小如說出自己微小卻又艱難的願望。小如也說,很後悔以前怎麼不常常找爸爸講話,現在他生病後都沒辦法再講話了……。一旁媽媽潘玉婷說,先生王子鏞6月發現罹舌癌4期,因舌根腫瘤阻塞呼吸和飲食,只好作氣切,無法說話只能用筆寫,先生現在持續做化療控制中,身體虛弱需要人看顧,幸好家裡分別17歲讀高三的小元、14歲讀國二的小如、13歲讀國一的小壬和11歲讀小六的小中,4個孩子都相當聽話乖巧,也都會幫忙照顧爸爸。
提及爸爸病況,小如表示,聽到爸罹癌時很驚訝,想說原本都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變舌癌,而且氣切傷口像被人用美工刀割了好幾刀的樣子。小如說,除了擔心爸爸之外也煩惱家中經濟狀況,「因為現在家裡剩哥哥和媽媽在撐,我們3個都無法做些什麼。」在採訪過程中,「咳咳…… 咳咳……」氣切的王子鏞不時因痰而猛烈咳嗽,坐一旁的孩子們著急地將面紙和垃圾桶遞上,一個不及,痰從氣切孔噴出,潘玉婷趕緊幫忙先生擦掉痰噴濺之處,待整理完後,潘玉婷接著說,先生因咳痰一天就要用掉好幾包面紙,氣切管傷口早晚要換藥,且因無法進食,有裝設胃造管管灌營養品,醫療耗材開銷大。
提及經濟狀況,她苦惱地說,一家6口原靠先生做工地零工一個月約賺2萬餘元和低收補助14200元,加上自己做家庭代工,一個月約3千元貼補家用,但現在自己需貼身照顧先生,家裡僅靠低收補助14200元和長子半工半讀,一個月賺約1萬多元,難敷一家6口生計。王子鏞家困境,經蘋果《暖流》披露《「換我照顧你」 癌子挺過化療 鼓勵癌父「不用怕」》獲讀者捐款共85萬4212元。
17歲讀高三的小元說,爸突然這樣倒了,真不知道家裡怎麼辦,自己讀夜間部,白天則在工廠打工,賺時薪貼補家用,「一個月很努力賺也只有1萬多元,還是不夠家裡開銷,老實說,壓力還滿大的。」問及半工半讀的辛苦,小元說,為了爸媽付出並不覺得辛苦,反而很心疼他們,因為自己讀小三時曾罹再生不良性貧血症,爸爸下班後,還會到醫院徹夜陪伴照顧,給當時年紀尚小的他加油打氣。
他也說,爸爸這次在氣切手術前曾表示害怕,則換他安慰爸爸:「不要怕,聽醫生說的做就對了。」收下善款,潘玉婷說:「感謝大家讓我們暫時不用擔心金錢的問題。」她也說,這筆善款可以減輕很多壓力,除了先生的醫療費,也幫助到一家6口的生活開銷和孩子們的就學,真的很感謝大家,一旁王子鏞無法言語,便以筆代口寫下「謝謝大家」向捐款人表達謝意。

【暖蘋果】父舌癌氣切,國二女的期盼與遺憾,「再叫我一次名字好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1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愛家夫買便當撞成癱,四肢無知覺,只想老婆孩子怎麼辦
◎ 黃瀅璇/宜蘭報導

「只希望自己能趕快可以走路,這樣太太就不用這麼辛苦了。」走路對一般人來說是如此簡單的事,但對46歲因車禍脊損的羅自典來說,卻連站立都需要拚盡全力。今年6月羅自典出門幫家人買便當,不料竟車禍,導致頸椎脊損,只能癱躺在床,但他為了家人,這幾個月來努力復健,現已可在人攙扶下短暫站立約20秒。提起先生倒下情況,44歲太太周秀菱說,自己和先生有兩個孩子,分別為9歲讀小四的女兒小萱和7歲讀小二患有過動症的兒子小鈞。
而以往都是靠先生在汽車零件廠擔任作業員,一個月收入約2萬5,自己則是偶爾接家庭代工,一個月約5千塊收入貼補家用,一家四口雖生活過得清簡,然還是很幸福知足,先生放假時也會帶他們一起出外走走。「因為家裡沒有瓦斯爐,所以先生會出去買經濟實惠的便當,沒想到那一天他為了買便當而出車禍,我一直搥心懊悔,想說為什麼我要叫老公去買呢,我沒有叫老公去買的話就不會出事情了,但老公都反過來安慰我,事情已經發生就不要再自責了。」
周秀菱也說,先生因為脊損生活無法自理,這段期間都是靠她一人照顧家庭,白天一早就要接送孩子上學,緊接到醫院帶先生做復健,等到孩子放學時再一起帶到醫院繼續照顧先生。夫妻兩人皆無法工作,存款也都已用罄於醫療費上,醫生說,先生還需持續復健至少半年的時間,周秀菱最擔憂的便是家庭生計,腳上的鞋也因在家裡和醫院來回奔波而磨平毀損了,但她說,「沒關係還可以穿就好,它壞掉的地方已經被我用快乾黏了好幾次,但還撐得住,也已經穿出感情了。」
羅自典家困境,經蘋果《暖流》披露《夫摔脊癱 婦堅強育2子喊「一起度難關」》獲讀者捐款共112萬8410元。記者轉交善款及善心人士轉寄的5千元家樂福禮券時,在病床旁的7歲兒子小鈞不時地大吼大叫,又或在一旁櫃子爬上爬下,讓周秀菱除了照顧先生外,也要費心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提及在醫院的狀況,周秀菱說,「幸好女兒很乖巧,都會自己在一旁乖乖寫作業,或者幫我照顧爸爸,兒子的話,就比較需要人照顧……」
周秀菱話剛講到一半,小鈞又因為打翻飲料而開始放聲尖叫,周秀菱趕緊衝過去收拾殘局,羅自典則無奈地笑說,兒子就是比較好動,雖然有時會失控,但只要看到孩子們和太太都在身邊,就覺得很開心。不斷地耐心安撫,終於讓小鈞靜下來的周秀菱也提到,先生積極一週5天復健,每天都有一點點進步,雖然看他復健痛苦的樣子很難受,但也只能狠下心叫先生要加油,這樣才能好得比較快。在一旁剛跑腿買回晚餐的小萱也說,希望爸爸趕快好起來,才能一起回家。
收下善款,周秀菱說,「很感謝也很想掉眼淚,但我在醫院不想哭出來,因為還要照顧先生,等到回家裡孩子都睡了之後,我才敢哭出來放鬆心情。」她也感謝地說,「真的很感激這些善心人士的捐助,讓我們有了一些希望,真的超級感謝他們。」羅自典也說,很謝謝大家的愛心,會努力復健趕快能恢復正常走路,讓太太不必再這麼辛苦。

【暖蘋果】愛家夫買便當撞成癱,四肢無知覺,只想「老婆孩子怎麼辦」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2日
☆ ☆ ☆
小明老師張世明表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丑
☆ ☆ ☆
單親母中風傷腦吃拉全靠76歲老父,「我也不希望這樣」
◎ 黃瀅璇/台中報導

今年3月腦中風的43歲單親媽陳美雪坐輪椅上,語氣遲緩且無奈地說:「我也很難過,我也是不希望這樣子,沒辦法啊……」在一旁整理家務的76歲爸爸陳政吉說,女兒9年前因重度三尖瓣閉鎖不全裝置人工瓣膜,今年3月因瓣膜退化欲置換,沒想到過程中心肌梗塞而引發腦中風,於加護病房住了3個多月,在6月返家,但因傷及腦部,以前的事都不記得,會認得人,但說話和反應皆變得緩慢。陳政吉說,自己和76歲老伴總共有5個孩子,陳美雪排行老大,雖有4個弟弟但幫忙有限,小弟失聯,其他弟弟也都經濟狀況吃緊和工作忙碌,只能偶爾關心。
陳政吉也說,女兒單親育有分別20歲讀大二和7歲讀小二的孩子,不幸腦中風致左側手腳偏癱,只能躺床、坐輪椅,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人照顧,而20歲讀夜間部大二的孫女小瑄原本暑假可以照顧,但開學後晚上要上課,白天要打工補貼家計,無法常回家照顧,剛好自己本來就和老伴租屋住在女兒租屋處附近,但老伴因早年車禍導致聽障,因此就由他來照顧女兒和7歲讀小二的孫子小丞。陳政吉無奈嘆道,「以前女兒很聰明,頭腦很好的,就算之後恢復,也沒辦恢復成以前的樣子了。」
小瑄也感嘆說,以前家裡的事都由媽媽打理,但現在媽媽連吃飯都需要人餵,但她也提到,醫生說若媽媽復健進度佳,手腳部分半年後有可能恢復到可靠枴杖自行走路,但說話遲緩的部分還要再評估觀察,不過媽媽有時會藉著陪弟弟一起念課文來進行復健。提及平時照顧女兒的情況,陳政吉說,有次自己只是去上個廁所,沒想到女兒竟跌落床下,導致眉上縫了3針,這讓他之後都不敢隨便離開,幾乎整天都看照著女兒,但女兒「一下屎、一下尿,一下要回(房)、一下不要回(房)。」陳政吉坦言,女兒生活吃、喝、拉、撒、睡樣樣都需仰賴自己。
陳政吉表示,女兒現在還持續每天復健中,原先都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動,現在左手能緩緩舉起至胸前,但身體四肢依舊無力,只能坐輪椅,至少還需休養半年無法工作。小瑄說,媽媽原一個月可賺約2萬多元,加上低收補助1萬7309元支撐一家三口的生計,但現在媽媽倒下,只好靠她打工做行政一個月約2萬元來補貼家裡,媽媽和弟弟就交給阿公照顧,但媽媽失禁所需尿布費用高,加上弟弟年紀還小,只靠自己仍難以撐起一家3口。
陳美雪家的困境經蘋果《暖流》披露《單親媽罹心臟病又中風 大二女扛3口》獲讀者捐款共111萬3950元。收下善款,陳政吉說,謝謝大家幫忙。小瑄也表示,「很謝謝捐款人的幫助,真的幫家裡很多,也不用擔心媽媽和7歲讀小二的弟弟錢的問題,很謝謝他們。」記者問及捐款人幫忙,因腦中風而說話遲緩的陳美雪點頭說,「謝謝他們……謝謝他們……。」
陳政吉也表示,雖然照顧半癱的女兒很累,但「要不是我細心照顧,她到現在應該都還躺在病床上不能動」,陳政吉說,原先小瑄因為沒時間照顧媽媽,想要將陳美雪送安養中心,但他捨不得,所以每天照顧女兒,抱她上下床,準備三餐餵吃飯,並偶爾推她去公園散步。陳美雪的手從完全無法動,經努力復健和爸爸照顧已經可以稍稍使力張開,大小便失禁的陳美雪也因陳政吉勤幫女兒換床單和清理,房間內乾淨無異味,對於照顧女兒的辛苦,陳政吉只說,「有救起來我就很高興了,趕快復健趕快康復。」

【暖蘋果】單親母中風傷腦吃拉全靠76歲老父,「我也不希望這樣」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9日
☆ ☆ ☆
社區長輩在亭仔腳做運動、共食午餐,舊聚落人情味再度重現
自由電子報 生活~2018年12月04日
宜蘭20家餐廳,為偏鄉小學耶誕義煮
讓孤老暖起來,華山發起守護天使招募
自由電子報 生活~2018年12月05日
從創傷中走出,林心慈獻身環保貢獻己力
自由電子報 生活~2018年11月26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38歲男牙齦肉瘤腫成10公分變癌末,稚女哭喊不想離開
◎ 黃瀅璇/苗栗報導

6歲讀小一的小卉在醫院停車場前的空地放聲大哭,「我不要自己回家,我要跟你們留在醫院……我只要跟爸爸媽媽在一起,我要跟你們一起睡,我不要自己睡覺 ……」小卉哭得眼鏡都起了霧,緊抱著34歲媽媽黃惠雯,小卉的外婆還等著要接送小卉和她兩個姊姊返家。媽媽黃惠雯安撫、威脅、利誘的話都說盡了,小卉還是堅持不肯放開媽媽,在一旁因罹口腔癌4期身體虛弱而坐輪椅的38歲爸爸陳建銘不曉得如何安慰孩子,只能安靜地在一旁等候。
離別的場景令人鼻酸,媽媽黃惠雯說,從去年3月開始,先生口腔癌狀況愈來愈差,時常進出醫院,先生血壓低較無力,因此她都須在醫院陪同、照顧先生,為了不影響孩子生活,這段日子都請自己媽媽去家裡照顧3個孩子,分別為11歲讀小五、9歲讀小四和6歲讀小一的小卉,等他們放學後再一起載去醫院探望先生。黃惠雯說,小卉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癌症」,只知道爸爸嘴巴裡長了東西,生病了,爸爸媽媽都需要在醫院,晚上不能回家陪她一起睡覺。
在離別之前,小卉的心情原本還不賴。她在病房內的椅子上或站或躺,時而玩弄媽媽的頭髮,時而向媽媽撒嬌討抱抱,行為就和其他同年紀的孩子無異。但其實小卉也都注意著躺在病床上的爸爸的一舉一動,一旦爸爸要起身,小卉便會馬上替他把鞋子擺在他面前,或直接替爸爸穿上鞋,而當爸爸想出去透透氣,小小身子的小卉就會奔去替他把輪椅推至病床前。黃惠雯接著說,38歲先生陳建銘前年底發現臼齒處長小肉瘤,後確診為惡性腫瘤2期,而在去年3月又發現已擴散至骨內,醫生評估已為4期,無法手術根除,於是採用口服化療方式。
但化療沒有起太大效用,加上現口腔內腫瘤已長到約10公分,腫瘤過大且經常出血,因此療程還待觀察評估。陳建銘因口腔左側內的腫瘤大如拳頭,甚至已擠壓到牙齒,因此難以言語,只能很含糊地說,「最擔心的就是太太和小孩,也擔心錢不夠用 ……」太太黃惠雯說,家裡3個孩子都還小,原一家5口都靠先生做裝潢工作,一個月約4萬元收入撐持生計和7千元房租,但如今先生倒下,加上先生無法進食,只能用胃造口管灌營養品,醫療耗材需求量相當大。
她也說,為了養家,在照顧先生之餘,有去縣府做以賑代工,每月賺約1萬元養家,靠一人的收入實在難敷一家5口的生活、房租,和先生的營養品、醫療耗材費用,為了錢的問題實在很煩心。陳建銘家困境,經《蘋果》暖流披露《年輕癌爸憂「時間有限」,憾「難陪3稚女長大」 》獲讀者捐款共178萬5911元。收下善款,因口腔內腫瘤難以說話的陳建銘模糊地說,這善款幫助我們很多,很謝謝大家,「希望能趕快好轉,可以回家陪孩子們。」太太黃惠雯則說:「很感謝善心人士對我們家這麼幫忙,讓我不用擔心生活、房租和醫療開銷的部分,真的很謝謝你們幫忙我們全家,讓我們暫時可以安穩地生活,度過這次的難關。」

【暖蘋果】38歲男牙齦肉瘤腫成10公分變癌末,稚女哭喊不想離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8日
莿桐國小食農教育,蔬菜自種自採自食
自由電子報 生活~2018年12月05日


10歲女孩父身障、嬤洗腎,只想要一個大一點的水壸
◎ 李佳玲/綜合報導

期待一份聖誕禮物是每位孩子夢想,但在分享祝福季節中,許多貧困家庭孩子卻因環境不允許,讓微小願望沒機會發芽。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蘋果基金會)關懷偏鄉學童,自2005年起每年從「不指定捐款」中提撥基金,添購孩子所需用品,今年蘋果基金會來到南投縣長流國小、雲林縣內湖國小及高雄市木柵國小為89位孩童添購保暖外套、背包及運動上衣。並由蘋果基金會長期捐款公司恒亞貿易有限公司、佳音英語豐原及南陽分校,化身為聖誕老公公,認購122位偏鄉孩子聖誕心願,讓這份祝福為孩子帶來永遠溫暖記憶。
南投國姓鄉長流國小校長呂秋明說,校內含幼兒園僅71位學童,家長多為打零工,且弱勢家庭就占了1/4,「自己以往曾在南投信義鄉山區國小服務,因偏遠山區反而受到關注較多,許多單位都會主動聯繫把物資送到學校,但長流國小就是「不山不市」國小,但受到注目眼光更少。」呂秋明提到,學校位於在山邊旁,早晚溫差大,「謝謝蘋果基金會今年聖誕節送給孩子們保暖的外套及背包。」
從2011年至今每月以不指定捐款支持基金會的捐款人陳亭懿,一同至長流國小將外套與背包發送給孩子們。陳亭懿說,自己住在北部,接到基金會邀請參與活動時,就算身體微恙,仍排除萬難前來,「參與這次活動,更能了解捐款人捐助的「不指定」除了用在家庭急難救助外,基金會還用在哪些方面,此次實際參與童夢成真「聖誕送暖」,覺得有意義的事情,看到孩子們很珍惜禮物樣子,很感動。」
聖誕節前夕,長流國小孩子首次許下聖誕心願,分別為:「手錶、樂高、蛇板等」,並由佳音英語豐原及南陽分校老師及家長們完成願望。讀小四的小慧收到蛇板時,興奮得說:「很神奇!沒想到許下願望可以實現。」佳音英語豐原分校呂孟茹主任說,豐原及南陽分校是第4年參與蘋果基金會活動,短短兩周就收集好所有的禮物,「有的孩子想要保溫杯,而不是玩具,他們是真的是需要這些東西,我們補習班家長們很感謝說可以藉由每年聖誕圓夢活動,讓自己的孩子也學會惜福,有機會可以幫助別人。」
蘋果基金會捐款人恒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煙平,3年前開始參與基金會「聖誕圓夢」活動,今年與公司同仁一同化身聖誕老公公,至雲林縣內湖國小及高雄市木柵國小,實現51位孩子願望。雲林四湖鄉內湖國小22位孩子們在聖誕樹掛上心願卡,期待著聖誕老公公帶來。就讀小四小麗,父親是身心障礙者,同住阿嬤年邁且一周洗腎三次,家中僅靠外配母親在鄰近丸子工廠工作,照顧她和幼稚園弟弟,埋藏在小麗心中的小小願望,就是希望能夠「有一個大一點的水壺」
內湖國小校長程淑玲說,學校位於雲林縣沿海,家長多為務農,校內雖然只有22個孩子,但隔代教養、單親、外配等弱勢孩子就占60%,孩子生活在在雲林縣鄉村個性十分純樸。教導主任林麗蘭也說,孩子們多是隔代教養,由阿公阿嬤照顧孩子,老人家體弱多病,也沒交通工具帶孩子到太遠的地方去,「很多孩子的父母工作不穩定,能夠提供三餐就很不錯,哪有可能讓孩子們買想要的東西,因此孩子們也都很珍惜,寫下願望都是自己需要的禮物。」
林麗蘭主任也說,自己在校服務20多年,「總看到孩子們冬天時常薄薄的衣服看了也很心疼,而校外教學時,更有孩子們是拿著塑膠袋裝東西,因此很感謝蘋果金會這次為孩子添購外套及背包及恒亞貿易帶給孩子一個很棒的驚喜,感受到滿滿的溫暖。」恒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煙平說,公司同仁盡力達成孩子們願望,「能親手把禮物交給孩子,看到他們笑容很感動,也激勵我們要多關懷偏鄉,善盡企業責任。」恒亞貿易公司同仁也說:「孩子們的願望都很單純,幾乎都是在賣場可以買到的東西或生活用品,能夠滿足他們小小的願望,是很棒善舉。」
位於高雄內門區木柵國小校內包含幼兒園孩子僅有29位,且是內門區7所學校內人數最少。校長劉俊男提到,校區位於丘陵地,難耕作經濟作物,因此家長多至外地工作,「家長經濟狀況都不充裕,因此孩子們之前所穿的運動服,是3-4年前上一任校長媒合慈善單位補助所添購,但孩子長大也不合身,謝謝蘋果基金會採購孩子的運動上衣,孩子們收到都好喜歡,馬上就換上。」劉俊男也說:「孩子們所想要的禮物不論大或小都是內心最想要的,但因為家庭經濟緣故,他們不敢對爸爸媽媽要求,謝謝蘋果基金會與恒亞貿易同仁一起幫孩子們圓夢,其中一位孩子們也和我分享,希望等他長大經濟允許的時候,也會去偏鄉幫助需要幫忙的人。」

【暖蘋果】聖誕老人會來嗎?10歲女孩父身障、嬤洗腎,只想要一個大一點的水壸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23日
☆ ☆ ☆
【暖流】單親中風母自責「沒給一個家」,高二女安慰「妳是最重要的人」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1月26日
【暖流】單親相依15歲女,癌末父仍至工地討生活,工頭嘆「苦命人」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1月27日
【暖流】少婦流產三次才得幼女,現罹癌倒盼老天給福報,「伴女兒到成年」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1月28日
【暖流】36歲男腹脹如臨盆婦愧對妻小,婦不讓孩子沒了爸,要把命救起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1月30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小五童傷心因父罹癌不能哭,只能將憂心難過放心裡
◎ 黃瀅璇/高雄報導

10歲讀小五的小峻將碗盤洗完後,整齊地擺放在洗碗槽旁瀝乾,他說,因為爸爸得癌症沒有力氣,媽媽又需要工作到很晚,自己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先關心爸爸有沒有吃飽,或者是否有不舒服,接著洗好澡、完成作業後,就開始幫忙做家事,拖地、洗碗、洗廁所,樣樣都會。訪談過程中,感覺出小峻比同齡孩子來的沉穩懂事,問及爸爸病況,小峻說,自己不曾因為爸爸罹癌的事哭過,「因為爸爸說男生長大就不能哭了,所以我不會哭出來,但是悶在心裡,就會傷心。」尤其,當看到爸爸媽媽在哭的時候,心會很痛。
41歲罹口咽癌4期的爸爸黃正一說,5月確診時原本還不敢告訴太太、孩子,但醫生說要馬上住院開始化療,只好向他們坦白,他回憶道,「知道罹癌的當下全都亂掉了,小孩還小,太太又外籍,整個都亂了,和太太只能抱在一起哭,也不知道怎麼辦 ……。」黃正一也說,當初蘋果基金會記者於8月採訪時,因咽喉內腫瘤太大,無法開刀切除,只能電療和化療控制,但10月時醫生發現癌已擴散至淋巴,故先開刀切除口腔旁淋巴及腫瘤,而咽喉內腫瘤還是只能做化療控制,共計35次的電療及每周一次的化療雖已告一段落,但身體仍虛弱,有時連爬樓梯都沒力氣,後續每兩周回診追蹤。
一旁36歲太太阿芳說,聽到先生罹癌自己整個人都在抖,先前公公、婆婆都因癌症病逝,沒想到這次竟換先生。阿芳也說,先生原做水泥工一個月約賺2萬多元,自己是工廠作業員每月薪水約2萬多元,雙薪4萬3口生活,如今先生罹癌,暴瘦20多公斤,身體虛弱無力工作,但營養品和術後傷口照護的醫療耗材費用一個月就需6千多元,加上先生回診時怕傷口感染,不能騎車,只能搭計程車一趟車資就要400元,家中生計變得更加艱難。黃正一家困境,經蘋果《暖流》披露《癌男體弱掉30公斤 愧疚「太太為家計發愁」》獲讀者捐款共87萬4473元。
採訪時,發現客廳角落立著一塊白色木板,上頭歪斜的寫著「綠豆湯、青草茶,一瓶40元」,10歲的小峻說,暑假時因為爸爸生病不能工作,只有媽媽在賺錢,所以爸爸想說賣綠豆湯來賺錢,而因為爸爸身體虛弱無力叫賣,所以自己主動幫忙喊「綠豆湯~綠豆湯來了~」,希望能幫爸爸媽媽多分擔一點辛苦,但後來因生意不佳一天只能賣2、3瓶,加上爸爸身體愈來愈虛弱就收攤了。
一旁阿芳說,小峻真的很乖巧,放假時不會吵著要出去玩,反而主動陪爸爸一起去市場賣綠豆湯,而自己因為工作時間較長,為早上8點至晚上8點,回到家已晚,因此小峻放學後都會幫忙照顧爸爸,也會做家事打理家裡。收下善款,阿芳說,真的很驚訝有這麼多人幫忙,沒想過會有這麽多善款,真的很謝謝大家,這筆善款大大幫助了先生的醫療費和一家三口的生活,不然只靠自己一個月2萬多元的薪水實在很難撐。
坐一旁黃正一說,很謝謝這些善心人士,也謝謝蘋果基金會,家裡只有太太在賺錢,自己在休養時也會煩惱家中生計,有了這筆善款,減輕很多負擔,自己終於能安心療養。他也說,會好好加油,希望能看兒子長大,最大的願望是自己能趕緊好起來,再去工作分擔家計。貼心的小峻則握住爸爸媽媽的手說,希望爸爸不要因為身體方面太煩惱,不要太難過,也不要擔心,家裡還有我和媽媽,只要照醫生說的做就好,也希望爸爸能趕快好起來!

【暖蘋果】小五童傷心因父罹癌不能哭,只能將憂心難過放心裡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30日


9旬老兵環保心不老,樂當志工為社區服務
◎ 萬于甄/台南報導

「活到老,學到老」現年91歲的抗戰老兵宋廷風,退休後在台南永康成功里定居,因關心社區環境,2010年加入成功里環保義工隊,迄今已9年多,宋廷風從不缺席每月的環境清潔日,也時常到社區活動中心幫忙打掃,讓社區民眾有乾淨的場所使用,今年也獲選長青環保志工。「退休這件事等我100歲再考慮」個性嚴謹的宋廷風,17歲就展開軍旅生活,造就其凡事按表操課的習慣,雖今年已高齡91歲,但作息生活正常,也讓他身體相當硬朗,每天早上8點就能看到他在活動中心前幫忙拿報紙,整理環境。
宋廷風育有四名子女,退休後開始在社區服務鄉里,2010年應里長之邀加入社區的環保志工隊,當年雖也高齡82歲,不過,他依舊到新化參加環保志工培訓,努力取得志工資格,成為台南市永康區成功里環保志工一員,今年更獲選台南市長青環保志工。擔任環保志工長達9年的時間,宋廷風說,自己還能走路、也能推車,而且當環保志工讓他心情很快樂,雖很多人勸要退休享福,但還是喜歡繼續當志工,且過程中他也學到很多環保知識,他要繼續為社區服務,當個快樂的環保志工。

9旬老兵環保心不老,樂當志工為社區服務
自由電子報 生活~2018年12月04日
☆ ☆ ☆
【暖流】不放棄!精壯弟中風癱倒不識人,瘦弱兄「過去他挺我 現我顧他」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4日
【暖流】婦罹腦癌,五年前伴夫抗癌恐懼升起,「別讓孩子也沒了媽媽」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6日
【暖流】妻化療第2次呼吸衰竭驟逝,視茫病夫「哭到沒聲」允完成遺願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7日
【暖流】43歲腸疾婦痛泣「像整天活在便堆裡」,由高三女照顧「苦了她」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10日
【暖流】單親癌末父對高三子的沈重託付,全因對二憨女的這些牽掛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12日
【暖流】子中風癱,八旬老病夫妻向天祈求:不要讓我們帶著牽掛進棺材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21日
【暖流】食道癌襲泥水工,五口靠他撐,要拚一拚活命機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24日
【暖流】單親媽罕病又罹癌,為孩子勇敢求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26日
【暖流】婦腳麻動胸椎手術竟成癱,嘆原能走進醫院,現靠國中女兒照顧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27日
【暖流】扛家夢再碎!男挺過食道癌,未料又罹舌癌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31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79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8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7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6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5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4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六歲時罹患血癌的雲林縣小學女學生蘇玄樺,上課要戴著口罩
☆ ☆ ☆
多一分關注,成為弱勢學童的守護天使吧
◎ 顏碩廷/瑞愛生醫創辦人,交大電子博士

■ 教育環境與資源,關係到學童的日後發展
一顆落在土地上的種子,只要陽光充足,水分充沛,沒有強風侵襲,沒有野獸或人為破壞,它就可以成為神木。反之,一棵種植在盆栽裡的樹苗,它已經注定無法長成蒼天大樹,除非有人願意為它移植。在海拔1000多公尺的桃園市復興鄉光華國小的校園裡,許多泰雅族原住民的小朋友正在接受他們的國民義務教育,從孩子們天真燦爛的笑容裡,不難想像他們在偏鄉的學習生活中,還必須分擔家裡的工作。
無論是種植水蜜桃、甜柿、香菇期間的勞務,或是採收時搬運、分裝、銷售的體力負擔,孩子們絕對會共同承擔。這些孩子小學畢業後,為了求學只能離家往山下的國中就讀,這時才發現,課業的水平已經與山下的同學們落後一大截,要趕上,只能拼命讀書,讀不了的,大多也不知該如何主宰自己的下一步。
■ 多一分關注可能就改變了弱勢學童的一生
小美是高雄市區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家住學校附近,她每天都很期待上學,也結交了幾位好朋友。噹。噹。每天放學鐘響時,小美會和幾位同學一起走路回家,一路上說說笑笑,走著走著,就到了同學A的家門口,同學A說,「要不要到我們家玩呢?」小美笑得開懷,立刻說好。同學A的媽媽會幫他們準備水果與餅乾,讓他們做功課時可以吃,做完功課,小美就在同學A的家中,一起看電視聊天,直到晚上八點半,同學A準備要洗澡睡覺時,小美才起身說要回家。有時候,小美則會到同學B或C的家中作客,一起寫功課、看電視、吃東西,直到晚上八點半左右才離開。
有一天,小美的班導師劉老師接到了一通電話,是同學A的媽媽打來的,家長說,「小美已經連續三天放學後,都到我們家待到很晚才離開了,我覺得有一點困擾,不是不歡迎小美來,而是小美都太晚才離開。」劉老師聽了之後,直覺告訴她,小美有問題,於是她立刻拿起電話,打給同學B的媽媽問看看是否有相同的情況,家長說,「小美先前也很常來我們家玩,但我都在晚上八點以前,就會請小美離開,後來,小美就比較少來我們家了。」於是,劉老師想要知道小美的家庭情況,首先打電話給小美的爸爸媽媽,但是都沒接通。
接著,劉老師跑去找學校幼兒園帶過小美的老師,幼兒園老師說,「小美是現在的父母領養來的,也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哪裡。」聽完之後,劉老師立刻到教室找到小美,叫她回去跟爸媽說,老師要去作家庭訪問。兩天後的星期六早上九點,劉老師到了小美家,那是一棟高雄市區很難見到的矮平房,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場雨,劉老師一踏進門,明顯地看到地上擺了四個用來盛接天花板漏水的臉盆。當天只見到小美的爸爸,他以打零工維生。小美是一個弱勢家庭的小孩。
小美是一個過於早熟且能輕易分辨大人臉色的小孩,她知道同學A的媽媽是個很親切的人,但也明白她臉上顯示出的無奈。這一天晚上大約七點半左右,同學B的媽媽打電話給劉老師,跟她說,「剛剛我請小美回家去了,不過我看她的表情有一點悲傷,我有點擔心小美,她應該還沒走遠。」掛上電話後,劉老師就騎著機車回到學校,跑到學校附近的公園,果然看到小美一個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劉老師跑過去,慌張地對小美說,怎麼還不回家?小美回答,「媽媽不讓我回家,要等到九點左右爸爸工作回到家時,我才能回家。」
劉老師後來終於明白,小美的媽媽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會不明究裡的要求小美放學後不能回家,要等到父親回來才能進門,小美才小學一年級,放學後肚子餓就往同學家裡去,吃完了東西也寫完了功課,才回家洗澡睡覺。劉老師擔心小美這樣的情況恐怕會影響到她的身心發展,於是想辦法讓小美免費參加學校舉辦的夜光天使課程,和其他中高年級的學生,一起留在學校做功課吃營養晚餐,劉老師甚至會每天安排讓小美到學校的衛浴空間洗澡,洗完澡後回到家就可以直接睡覺了。
就這樣,劉老師溫暖的引導小美,直到小美要升小學三年級時,才換成另一個班導師接手。午夜時分,孩子們都睡著了,我轉向身旁的劉老師,問她說,「算起來,小美現在應該已經念大學了吧! 你知道小美現在的情況嗎?」劉老師閉上眼睛,語氣輕聲平穩的說,「那群孩子後來都有加我臉書,小美現在正在就讀大學護理系,最近我還看到她和同學A一起出遊的照片呢!」

多一分關注,成為弱勢學童的守護天使吧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1日


這樣做,孩子們唱出了希望,也彈出新人生
◎ 李佳玲/綜合報導

我覺得我們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就是把我們台灣的文化跟音樂,向世界散播出去!」談這份榮譽「天籟合唱團」一員田燁祖驕傲說著。成軍僅3年高雄寶來國中「天籟合唱團」,今年7月代表台灣至南非參加有合唱界奧林匹克之稱「2018世界合唱比賽」(2018 World Choir Games),在公開競賽「有伴奏民謠組」14組隊伍中,脫穎而出,不只獲金牌更是積分第一名肯定。世界合唱比賽從2000年至今,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7月於南非舉辦,是世界規模最大合唱比賽之一,2018年共有105個國家參賽、208場比賽項目、9591個合唱團,總計約有41萬6573位選手參與。
■ 寶來國中弱勢家庭佔半數 成立合唱團建立孩子信心
寶來國中校長羅慶璋表示,學校位於高雄六龜區,人口外移嚴重,學校3班共60位孩子,4成為原住民,將近一半以上為弱勢家庭,「學校3年前決定成立合唱團,希望建立孩子們自信心,邀請在六龜高中擔任合唱團老師的陳俊志牙醫師,擔任指導老師,成軍1年後便得到「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系」優等。陳俊志提到,自己也為六龜高中合唱團指導老師,六龜高中曾受邀至日本國際合唱音樂節演出,獲悉世界合唱大賽今年將於南非舉辦,孩子很有天分,希望帶著他們一起挑戰世界比賽。
「世界合唱大賽是最有指標性比賽,有合唱界奧林匹克之稱,加上南非音樂與原民許多元素都十分相似,去年底便寄送影片先進行初審審查,獲得前往比賽資格。」羅慶璋說,此次前往南非,機票、住宿等約500萬元旅費,政府支持80多萬,剩餘400多萬來自於民間基金會、企業及民眾小額捐款。
羅慶璋說:「今年初還擔心款項不足可能無法前往,但當5月得知通過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審查獲172萬支持,真的很感動,讓我們放心許多。」羅慶璋也提到,當地家長們多為臨時工,生活普遍辛苦,連要幫孩子辦護照一千多元,都是負擔,「家長雖無法到場替孩子加油,但透過臉書直播,看到他們站上舞台唱著布農族族語時,都感動得掉淚,完成這份榮耀路上,感謝許多人不求回報支持,孩子們也不負期待,為台灣爭光!」
■ 蘋果慈善基金會延伸捐款人愛心 246萬支持弱勢圓夢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蘋果基金會)延伸捐款人「不指定」捐款愛心,2018年「蘋果陪你這夢想」方案以246萬元支持3校出國比賽交流,協力偏鄉學子表現優異,獲出國比賽或表演機會時,能不必為籌無經費擔憂,分別支持高雄寶來國中「天籟合唱團」172萬元、屏東青葉國小「魯凱歌謠兒童合唱團」50萬元及高雄三埤國小「傀儡戲團」24萬元。
另外與社福團體及偏鄉學校共同攜手,培植弱勢孩童投入才藝學習,支持社團長期訓練經費,讓孩子們能登上舞台展現自信,以188萬3574元支持「愛樂種子」、「極光打擊樂團」、高雄三埤國小「傀儡戲團」及花蓮宜昌國小「直笛團」協助2校2社福團體。
就讀寶來國中3年級陳聖文說,這次至南非比賽,看到世界各國隊伍和各種族的人,但自己卻能代表台灣穿著族服唱著族語,覺得十分驕傲。陳聖文也說,「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這個冠軍不只是屬於我們的,也是屬於你們的。」陳聖文說,返校後同學們唱歌時更投入,「也會主動教導學弟妹,以前覺得在台灣我們已經很強,到國外去才發現厲害的人好多,一定要更努力才行。」
陳俊志說,孩子們回到部落時,村民跟家長更是放鞭炮夾道歡迎,「比賽凝聚了村莊向心力,也許情緒和氣氛會隨著時間而沖淡,但孩子們被刺激過了,相信他們會永遠記得,寶來國中是第一次參與國際比賽,因此這次只能報名公開競賽組,但因為獲得第一名,更取得進入冠軍競賽組資格,2年後將至比利時,與更多曾有國際比賽獲勝的隊伍們一起競爭。」
■ 屏東三地門青葉國小童 遠赴加拿大感動海外人士
今年9月在2018加拿大台灣文化節上,來自屏東三地門青葉國小孩子們,高聲唱著魯凱族歌謠,富有生命力歌聲感動全場將近2千名觀眾。青葉國小校長賴維振說,青葉國小連續5年獲得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成績,去年獲邀至義大利羅勒托國際聖樂節演出,今年至加拿大台灣文化節表演,「部落的孩子雖有實力卻缺乏自信,藉由出國演出,不只增強他們自信心,同時也讓更多人看見原民文化,這些年為了籌募所需費用,孩子們也很努力,利用假日接活動、尾牙存錢,感謝蘋果基金會給予支持,分擔孩子夢想重量。」
周日上午9點,響亮直笛聲從花蓮吉安鄉宜昌國小校園傳出,宜昌國小直笛團31位孩子正為12月底第14屆台灣直笛大賽加緊練習。直笛團指導老師朱瑜琪說,直笛隊內有三分之二是隔代教養、單親、外配等弱勢家庭,因有蘋果基金會經費支持,從一周只有3次練習,增加每周日一次團練及個人練習,並請聘請大學教授指導。
■ 愛樂種子服務中低弱勢孩子 以音樂扭轉他們人生
校長李國明表示,感謝今年蘋果基金會協助參與縣賽及年底直笛大賽經費,「孩子及老師們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練習更有凝聚力,期盼12月底可在全台直笛大賽取得前10名名次,取得明年3月至日本參加『第40回日本直笛大賽』參賽權,未來有機會贏得金賞獎榮耀。」
愛樂種子3年前開始「公益提琴計畫」,募集二手提琴及招募音樂老師、志工進入國小,服務中低收、弱勢孩子,藉由音樂扭轉他們人生。愛樂種子謝淑莉秘書長說,弱勢孩子因家庭因素,缺乏自信跟企圖心,就由音樂學習長期陪伴紮根,讓音樂走入他們的生命,「並非希望孩子成為音樂家,而是藉由學習提琴過程,讓孩子產生企圖心,謝謝蘋果基金會的協力,讓我們這個學年能夠延伸服務至桃園、新竹、基隆等地。」

【暖蘋果】這樣做,孩子們唱出了希望,也彈出新人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25日
☆ ☆ ☆
【暖流】 慈父拼買房中風昏迷,17歲罕病女聲聲喚不醒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02日
【暖流】妻才動心臟手術,愛家運將驚罹癌瞞半個月,小孩怎麼辦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03日
【暖流】32歲單親媽勇抗癌,二子幼「提醒我不能太早走」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04日
☆ ☆ ☆
社會公益~新聞1083輯
社會公益~新聞1082輯
社會公益~新聞108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餐飲供食~弱勢族群1081輯

苗栗通霄白西里~里長供愛心便當
☆ ☆ ☆
出身清寒,里長揪店家推愛心待用餐
◎ 陳韋劭/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區員林里長蔡黃地,出生於礦工家庭,幼年時曾歷經餐三不濟吃不飽的生活,因為曾接受過他人恩惠,他發願如果未來有能力,一定要盡己所能扶助弱勢族群,3年前他當選里長後,每月自掏腰包提供弱勢民眾免費的餐點,甚至結合里內自助餐、蚵仔麵線等愛心的店家一同推動「待用餐」,讓弱勢族群不必擔心沒錢吃飯而挨餓。今年56歲的蔡黃地出生於三峽大埔地區,父親在三峽煤礦當礦工,除了他以外,家中還有7個兄弟姊妹,當時僅靠父親微薄的收入,家裡經濟情況非常不好。
父親為了養家,在人借了錢後,到三峽市區開了一家餐廳,不到2年就因經營不善倒閉。父親積欠了大筆債務後跑路,母親為了躲避債主追債,帶著一家人搬到了桃園居住,為了養育小孩兼差幫人帶小孩、洗衣服,但因為收入不高,全家時常三餐不繼,小時常沒吃飽、餓肚子,讓蔡黃地能深刻體會「甘苦人的困境」也立志未來如果有能力,一定會盡己所能來幫助弱勢民眾。
為了減少家裡負擔,蔡黃地國中畢業後選擇就讀大同補校,白天在大同公司的工廠上班,晚上讀書,工作賺的錢幾乎都拿回家貼補家用,高中畢業他沒有繼續升學,退伍後他和朋友投資成衣買賣,當時適逢台灣經濟起飛,成衣市場無論內銷外銷訂單量都很大,最顛峰時期年營業額都可以破億,因為當時有賺到錢,他開始定期捐錢慈善團體做善事,10多年前兩岸開放交流後,大陸成衣傾銷台灣,壓縮台灣成衣業利潤,無奈下只好結束營業。
3年前當選新北市土城員林里長後,透過訪查發現有許多家境清寒家庭,僅靠救濟金過活,家裡的孩子常常餓肚子,他看了後相當心疼,常常私底下自掏腰包給予協助,後來得知里內原本就有提供愛心待用餐的蚵仔麵線店、自助餐、美食樓餐廳等3家餐飲店家,他便與店家合作,撥出部分資源回收獎金來一同協助貧困民眾,只要到店家報上他的名字,就可以免費領餐,讓不少貧困民眾不再餓肚子。
蔡黃地表示,現在經濟不景氣,失業率越來越高,貧苦家庭也越來越多,雖然新北市政府跟四大超商合作推出了「幸福保衛站」,提供清寒家庭18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到超商領取愛心餐,但有家裡仍有大人可能會餓肚子。蔡黃地說,有一位70多歲的高先生,多年前一生積蓄都被外籍配偶騙走,2年前被民眾發現他和年僅10歲的女兒居住在山區簡陋的鐵皮屋,高先生因年邁生病無法工作,生活困苦無助,雖然透過慈善團體搬遷到市區,但每月僅靠1萬多元的社會救濟金過活,父女倆人三餐不繼,,他得知後常讓志工送餐和日用品,讓高姓父女擺脫有一餐沒一餐的過生活。
提供愛心待用餐的蚵仔麵線廖姓老闆娘表示,其實早在5、6年前就開始提供免費麵線、肉圓讓有需要的人食用,一開始量並不是很大,直到3年前和里長結合後,收到的愛心捐款開始增多,幾位住在附近的低收入戶也較常來領餐,只要真正能幫到有需要的人,就會感到非常開心,以後將持續讓愛心待用餐推廣下去。

【回饋片】出身清寒,里長揪店家推愛心待用餐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27日


愛心里長的待用餐,貧童不再白飯配青菜
◎ 曾佳俊/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區員林里長蔡黃地因曾見有貧童只敢點一碗白飯配青菜,讓他有感而發,每月自掏腰包結合當地愛心店家推動「待用餐」運動,讓弱勢家庭有免費餐點不怕餓肚子,種類多元包括有蚵仔麵線、炒飯、炒麵及自助餐等,他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一起做公益。蔡黃地有感於老人共餐平均每個月2次,無法隨時供應有需的人,剛好里內的蚵仔麵線店、水上鮮美食樓餐廳、永福精緻全自助餐3間愛心店家願提供待用餐點,因而加入他們一起協助弱勢。
蔡黃地除撥出部分資源回收獎金,並自掏腰包做為餐點經費,空閒時也會到攤位幫忙招呼客人。一遇有需要幫助的弱勢民眾,蔡黃地就會告知前往這些據點領餐,領餐僅需報蔡黃地里長名字即可,店家不會過問取餐者原因,像是里內有家境清寒小學生,一開始到其他店家吃飯,只敢點一碗白飯加青菜,有了這些據點可免費取餐,讓他能夠安心用餐,營養也兼顧許多。
「有愛心最快樂」蚵仔麵線店老闆娘黃月裡說,起初自己從1碗開始捐起,陸續有許多善心人士加入,漸漸增加待用碗數,至今2年多,大概知道有哪些需求者,只要看到人來就會免費給餐。此外,蔡黃地也在活動中心及週遭闢建開心農場,由里內志工因應節氣變換菜種,夏天種地瓜葉、菜瓜,冬天種芥菜、大頭菜等,收成的蔬菜也提供給弱勢。
附近幼稚園過來校外教學時,蔡黃地還親自教孩子們如何種植、收成,並灌溉愛心幼苗,告訴孩子們收成蔬果可別忘了幫助有需要的人。民政局地方行政科長陳炳仲表示,蔡黃地里長積極打造員林里友善溫馨環境,協助弱勢高風險家庭、獨居老人獲得照顧,並藉由種植體驗,讓都市小孩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也凝聚年輕爸媽的社區意識,堪稱是里長中的模範。

愛心里長的待用餐,貧童不再白飯配青菜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7月31日
☆ ☆ ☆
土城員林里長蔡黃地推動愛心待用餐,讓弱勢民眾不再挨餓
☆ ☆ ☆
婆媽義工來幫忙,白西里供愛心便當
◎ 吳傑沐/苗栗報導

苗栗縣通霄鎮白西里本屆新任里長王家和,因賄選案被取消資格,其妻王繆昔代夫出征補選,順利當選後,她號召里內婆婆媽媽當義工燒飯煮菜,由丈夫出錢出力,加上鄉親力挺捐助白米、蔬菜等物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開辦里內老人愛心便當送餐服務,受惠里民直呼:揪甘心!有魚有肉的4菜鐵飯盒,午晚餐由義工專人送到府,里內訂餐的老人只需負擔30元,比苗栗縣學生營養午餐還便宜。訂餐民眾為防送餐時人不在家,都在住家大門擺掛菜籃子,方便擺放便當盒,也成為地方「愛心」特色。
面對《蘋果》採訪,王繆昔低調不願面對鏡頭,只以台語簡單說句:「我認真做就好!」王家和則開心的說,這個理想能夠實現,真的要感謝這群煮菜的婆婆媽媽及送餐義工。他說,白西里約有300戶,年輕人多都在外地打拼,大部分老人家在家開伙省簡,營養均衡堪憂,才有這「大鍋炒」團膳構想;目前僅限服務里內65歲以上老人,上月開辦有60人訂餐,1餐20元,但結餘後發現負擔較大,加上這個月又激增30多人,才會加收10元,主要是希望這項服務能長期做下去。
才1個多月時間,地方民眾口碑相傳,緊鄰的白東里很多老人家也紛紛要來訂餐,但都被婉拒,只有少數身障及孤苦獨居老人也受惠。王家和解釋說,目前廚房空間不大,義工人手也不多,為了維持飯菜品質,很難再多幫忙收受其他里的里民訂餐。廚房最年老義工阿珠姐(75歲)既熱心也抱怨說,有時還是會接到「投訴」電話,說是便當送太早涼了或送太晚餓了,感覺很不是滋味。
75歲騎車送餐義工駱伯伯說,自己從新北市清潔隊退休後才回鄉,現在還有能力回饋家鄉父老,真的很開心,午晚每趟花30分鐘送餐,不會辛苦啦!也算是彌補長期在外工作,積欠鄉里的一份情感。有訂餐的駱老先生讚許說,這才是真正的「1人當選、兩人服務」寫照,便當盒飯菜新鮮可口,比自己煮的好吃又便宜,也比政府發放老人年金卡實在。

婆媽義工來幫忙,白西里供愛心便當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5年11月29日


送菜給窮苦人吃,他做了37年不喊累
◎ 許家峻/撰文

清晨,太陽剛探頭,力行菜市場內叫賣聲不曾間斷。一輛老舊貨車停放在市場旁,貨車後頭吊著一片塑膠牌,上頭寫著「今日送獨居老人院、教養院、低收戶」。站在貨車上堆貨的蔡阿和嘴裡嚷嚷:「有時候我也不知道這堆菜、那箱肉是誰放的,像這一大袋紅蘿蔔直接放著就走了,大家都惦惦在做善事。」講完,蔡阿和呵呵笑,他肉肉的臉龐,還有大肚腩,看上去像一尊「行走的」彌勒佛。有人這樣說過嗎?「有喔,我愛笑、愛吃,興趣就是做善事。」
民國六十九年原本跟著爸媽在市場賣菜的蔡阿和,遵照爸媽的主意,每逢農曆初三、十七,便把賣剩的菜送給住家附近的原住民。「以前很多來都市討生活的原住民,生活艱苦,沒學歷,都做臨時工,連米都沒有。我心軟,覺得幫的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家庭。」就這樣,市場愈來愈多人知道蔡阿和在分送物資助人,大家開始有魚出魚、有肉出肉、有菜出菜。蔡阿和更勤奮,只要有人把物資拿到菜市場給他,他便會把物資轉送到那些有需要的人手裡,「目前有二十二個弱勢家庭,還有育幼院和老人院,有的我載到里長那邊放,鄰長、志工會幫忙分。」
接近中午,蔡阿和的菜攤旁同樣堆滿待送物資,他邊收攤邊說:「不光是菜市場攤販拿來的,有些住比較遠的朋友,有空也會送來。」見我們在拍照,隔壁豬肉攤的大姊開玩笑叫喊:「阿和你要穿西裝,上鏡頭才會緣投啦!」蔡阿和靦腆地笑了笑,趕緊把地上的物資提上車,還順便向我們介紹,「今天有豆干、滷蛋、兩大袋豬腳 …,還有那麼多包米。」
話還沒講完,蔡阿和就被被騎車載鹽過來捐的彭阿姨打斷,「我載十多年了,一包鹽巴才幾百塊,人不能總是手心向上跟人討,也要多幫助別人。」接著羅大哥也拿了兩大包的豬油過來,「我在賣肉粽,快過年了,想說豬肉多出來的油,就拿來做愛心,送給獨居老人吃。」蔡阿和用紙筆紀錄要怎麼分配這些物資,再一一打電話給對方,確認他送達的時間,「社會雖然進步,還是有許多窮人連三餐都沒得吃,申請政府補助也沒那麼容易啊!」出發前,他多次環顧四周,深怕這些愛心物資被遺漏,「做三十幾年喔,不是送一、二次,是長期送,我都訪查得很清楚,人家也很信任我。」
隨車跟著蔡阿和沿路分送物資,他說著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的狀況,「我跟他們相處就跟兄弟姊妹一樣,不分你我;像昨天有個人沒錢買棺材,我LINE一發,親朋好友問一問,募到五萬多塊補貼他。對我們來說,幾萬塊不算什麼,對窮人卻是很大的幫助。」問他做了這麼多年,會不會倦怠?「賺呷郎對艱苦人比較有同理心,我做得很甘願啦!古早人說,做善事,福報會迴向,我太太、小孩也支持我。我只是橋樑,負責幫有愛心的人和窮人牽起一條線。」坐在搖搖晃晃的貨車上,我不經意地看到蔡阿和的筆記裡,寫著一句話,「只有美德能留傳到後世。」這似乎也說明了一切。

【壹週刊】送菜給窮苦人吃,他做了37年不喊累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2月15日
☆ ☆ ☆
桃園大溪菜販蔡阿和
☆ ☆ ☆
教會推送餐服務,也是救命的一餐
◎ 劉智維/高雄報導

高雄市內門區木柵教會近年推出送餐服務,為教會周邊地區的獨居長輩及弱勢民眾提供送餐到府服務,該教會牧師莊約翰說,教會每餐最低只收取20元餐費,但志工們卻會利用送餐時注意長輩們的生活及健康,對獨居長者來說「不只是溫飽的一餐,關鍵的時候也是救命的一餐」。內門木柵教會社工員力于君說,高雄市內門區地處偏僻謀生不易,年輕人多數外流帶外地謀生,村莊裡多是年紀較大的獨居長輩,這些長輩除對外交通、行動困難外,甚至連平常生活起居及三餐也是問題。
莊約翰說,當地除了獨居老人外,也有不少外籍配偶面臨就業問題,教會於是雇用外籍配偶擔任廚工、送餐員等,一方面增加當地就業,也能在平日時代替長輩子女送餐到家,並安排訪視員到各長輩家中訪視,長輩在寒冬中從送餐員手中接過熱騰騰的餐點,也備感窩心。木柵教會牧師莊約翰說,「對於弱勢長輩,教會只收取每餐20元的餐費,但卻安排送餐、每日訪視等服務,比保全更加貼心。但受限於市府及聯合勸募協會補助的經費有限,教會只能以教友奉獻辛苦經營,目前服務附近區域約30位長輩,他也希望政府能協助以替代役男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社工員利于君則表示,曾有獨居長輩因身體不適卻無人發現,直到送餐員上門才緊急通知家屬及救護車協助送醫,防止可能的不幸發生。「20元不只是溫飽的一餐,更是救命的一餐」。住在木柵里的蕭姓民眾說,老母親已經九十歲了,平日雖有家人照顧,但年輕人常需外出處理事務或上山工作,透過教會送餐服務讓他們能夠不必掛心家中長輩,確實對他們幫助很大。

教會推送餐服務,「也是救命的一餐」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5年01月09日


中學生寒冬送暖,做年菜分享慢飛天使
◎ 李宗祐/嘉義報導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為了讓若竹兒基金會慢飛天使們,也能感受到過年的氣氛,私立協同中學同學發起「協同紅十做年菜,愛心送暖弱勢童」活動,招募全校同學一起做愛心,不但向若竹兒基金會購買愛心禮盒,並且親自動手做年菜,送至基金會,與院生一起分享過年的喜悅。負責這次活動的高文心表示,平常在家不用自己煮菜,頂多在媽媽旁邊當個小幫手,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做菜,但是為了要將愛心送暖弱勢院童,特別跟媽媽學做黃金豆腐來和大家分享。

中學生寒冬送暖,做年菜分享慢飛天使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9日
☆ ☆ ☆
郭明裕醫師與妻子,長年在山區義診並關懷弱勢
☆ ☆ ☆
228不出遊,房仲相揪做公益
◎ 于靜芳/綜合報導

228連假,民眾多選擇出外踏青或出國玩,但21世紀不動產高雄楠梓台糖店13位員工則在今天前往屏東慈幼之家力行做公益,由店長洪玉樹領頭,陪小朋友們一起包水餃,讓孩子感受歡樂溫馨氣氛。除了齊聚包水餃、吃團圓飯,房仲並捐增100斤大米及酒精、紗布等不可欠缺的醫療用品,並向夜市租來射氣球攤位,讓慈幼之家小朋友吃飽飽,也玩得不亦樂乎!
21世紀不動產高雄楠梓台糖店店長洪玉樹表示,因為慈幼之家小朋友們一直很想要逛夜市,但條件可能不這麼允許,所以決定就跟夜市租攤位、道具,並準備獎品,讓孩子能夠參與一日夜市的活動。洪玉樹表示,店內定期都會捐贈各地育幼院物資及擔任志工,希望藉由此次活動,能幫助到慈幼之家,這些孩子目前居住在鐵皮搭建的房子,缺乏物資,呼籲民眾關懷弱勢。

228不出遊,房仲相揪做公益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5年02月28日


另類寒冬送暖,現烤披薩供孤困家庭享用
◎ 蔡進男/新北報導

雖然陽光乍現,但天氣持續冷颼颼,金山警分局結合「富基鎮海宮」,今日上午10時起由老梅所所長吳振宗帶領、勤區警員林俊雄、洪煥清及老梅警友站長曲金龍、幹事李青田、義警、民防們陪同「富基鎮海宮」江成ㄧ主委與善心信眾,前往轄內清寒家庭、及獨居老人住處慰問,贈送暖暖包及民生等物資,並在現場烤起熱騰騰披薩給老人們享用,幫助他們度過寒冬。警方今前往67歲郭奶奶住處關懷,警方表示,郭阿嬤獨自扶養5歲及14歲男孫,這幾年她因雙腳老化,出門不便,常1個便當分2餐吃,甚至有一餐沒一餐過生活,菜吃完就把剩飯熬粥果腹,生活清苦。
其實,有許多像郭奶奶一樣境遇的獨居老人,隱藏在社會上看不見的角落。曾在偏鄉服務過的所長吳振宗,對於獨居老人及弱勢家庭的辛苦更感同身受,「想要把愛心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希望將來可以串連更多好人一起送愛。金山警副分局長林柏宏表示,派出所員警除治安、交通勤務外,為民服務也是重要工作項目之一,多加留意清寒家庭及獨居長者給予更多關懷,希望藉著這次社區關懷活動,建立良好的社區夥伴關係,給予民眾適時、適當、適切之協助,建立「警民一家親」形象。

另類寒冬送暖,現烤披薩供孤困家庭享用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4日
☆ ☆ ☆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科
☆ ☆ ☆
暖男老闆撐不下去,台中深夜愛心便當恐成絕響
◎ 鮮明/台中報導

台中公園旁「深夜愛心便當」恐成絕響!台中市公園路義式餐館年輕老闆何宇淨,每天晚上將剩餘食材做成便當,默默放在公園變電箱上給需要的街友,但他最近卻在臉書透露,因餐廳生意不好,2月底將結束營業,令許多網友不捨。何宇淨說,未來想改採行動餐車方式經營,「行善不會因此停止!」何宇淨(32歲)大學時期曾在義式餐廳打工,去年5月在台中市中區公園路開設「多納餐館」,開業沒多久即發現對街變電箱有不少街友乞食,於是決定將餐廳每天剩餘的食材做成便當招待街友。
起初放在店門口,但他發現街友不敢來拿,於是改放在對街變電箱上讓街友自行取用,何宇淨稱之為「奉食」,外界則稱為「深夜愛心便當」。怕街友吃不習慣西式餐點,何宇淨主要製作炒飯、雞湯、羹麵、海鮮粥等中式熱食,每次烹煮六至十多份不等,有時沒有剩餘食材,還會從冰箱拿出庫存貨,但他最近卻在臉書透露餐廳只做到2月底,令不少顧客錯愕,有網友在臉書為他加油打氣:「社會需要像你這般願意送暖的好人,很多人會記得你的善行!」
何宇淨說,餐廳結束營業主要是因為生意不好,與奉食無關,未來想經營成本較低的行動餐車,善行也會持續下去,「但要賣什麼?用什麼方式行善?還需要進一步思考!」網友在《蘋果》即時留言「好心人!台中人一定要支持一下。」「只能給他一個讚,年紀輕輕的,就這麼有愛心,難得,祝福他」、「這才是真正台灣精神,用自己能力堅持做好事,默默行善。」

【幫QQ】暖男老闆撐不下去,台中深夜愛心便當恐成絕響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9日


醜蔬果起死回生,廚娘餵剩食負債500萬
沈君帆、侯世駿/台中報導

為了解決一個社會議題,你甘願義無反顧地投入,甚至負債五百萬也在所不惜嗎?全台灣大概找不到幾個這樣的憨人,楊七喜是其中之一。她所創立的「七喜廚房」,因緣際會成為台灣第一間剩食餐廳,靠著網友爭相走告而爆紅。在她的努力之下,剩食的問題愈來愈被重視,她的願望是讓台灣成為零剩食的國家,如果真有這一天,她覺得此生不枉矣。所謂的「剩食」,是指每天銷不完的食材,有的在產地就因為外觀不佳就被淘汰,有的在市場因為賣不完而被丟棄,但這些食材本身其實還是新鮮可食用的狀態。
原本的「七喜廚房」不賣剩食,賣的是咖哩料理。有一天楊七喜不願再把她辛苦料理卻沒賣完的咖哩倒掉,在臉書上發文,以「共享剩食,自由定價」為號召,邀請大家來把這些咖哩吃完,「用肚皮做一件對地球好的事」。想不到這一篇文章在網路上發酵,一夜之間被轉貼了三百多次,一覺醒來她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點進去看每一篇留言才發現,大家誤以為台灣終於有了第一家剩食餐廳。一般人看了多會急著去澄清,但她偏偏卻覺得「這有很難嗎?」,如果台灣沒有剩食餐廳,那就由她開始做起吧。美麗的誤會成真,「七喜廚房」真的轉型成為台灣第一間剩食餐廳。
覺得不難跟楊七喜過去的經歷有關,她很早就出社會,做過二十多種工作,早午晚市場她都待過,知道如何跟市場的攤商打交道,開口跟他們要賣剩的菜對她而言是很容易的事。她到附近的「向上市場」嘗試,但跟第一家攤商成功要到剩菜之後就不敢再去問第二家了,因為光是一家菜攤淘汰的菜量,就超過「七喜廚房」一天的用量,好一陣子為了不浪費食材,她與夥伴每天都要多炒很多菜,把大家搞得筋疲力竭。
後來漸漸發展成一套模式:將收集回來的醜蔬果清洗挑揀之後,放在店前供人免費拿取,社區居民也養成習慣下午來挑選適用的菜,合作的攤商從原本一兩家,增加到17、8家。一位攤商林小姐回憶,一開始楊七喜來跟她洽談時,她很高興,因為他們也不願意浪費食材,但是賣不完也只能忍痛丟棄。目前「七喜廚房」每天可以從「向上市場」搶救45~60公斤的醜蔬果。每天晚上位於華美街的「七喜廚房」幾乎都滿座,六點半準時開動,大家一起吃飯,吃完自己洗碗,再決定該給多少錢。
台灣第一家剩食餐廳打響名號之後,來客量暴增,但是座位只有12個,無法再供應更多的客人,讓楊七喜思考是否再開一間分店。對她而言,「七喜廚房」華美店是一間社區型的剩食食堂,它已經能做到自給自足,收支平衡,但這樣的模式頂多只能搶救一個傳統市場的剩食,對於整個台灣浪費掉的食物僅是冰山一角。她相信,如果能以商業模式來經營剩食餐廳,找到獲利的空間,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才能有效解決台灣的剩食問題。這樣的想法成型之後,育德路剛好有一間條件符合的餐廳在頂讓,楊七喜寫計畫到四處借錢,籌到兩百萬頂下,「七喜廚房」育德店就這樣開張了。
既然要走商業模式,就要有足夠吸引人的特色。楊七喜與知名品牌合作,其中不乏百貨公司的高級超市,收購他們的「格外品」,這些產品都是很好的食材,只是不符合廠商的規格而已。由專業廚師將這些食材做成一道道美味的料理,以平價販售,等於是讓顧客可以較低的價錢吃到高級食材的料理,又好吃又可以救地球。開張至今半年,楊七喜坦承現在還在虧損中,雖然漸漸有客人回流了,但還是叫好不叫座,「大家只知道我們的理念很好,卻不知道我們的料理也很好吃」。
現在楊七喜已經負債五百萬了,但她仍然無所懼怕,她和團隊還是行程滿滿,忙著研發各式產品並拓展更多銷售管道,也針對不同的剩食問題提出各種解決計畫,都在付諸實行中。即使育德店經營沒有起色,她覺得這個嘗試還是把剩食議題往前推進一大步,這樣看來不算失敗。更何況失敗,只是她一個人負債;成功,卻是整個台灣剩食議題的成功。用她一人的負債換取整個台灣的成功,對她而言是很划算的買賣。

【人生轉角】醜蔬果起死回生,廚娘餵剩食負債500萬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1月05日
☆ ☆ ☆
花蓮道家人文協會~志工將將各項物資送至各戶案家中
☆ ☆ ☆
愛心待用餐如何面面俱到
◎ 林金展/躍愛協會理事長、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研究生

在屏東營業滿一年的「春風滿麵」,成立之初相當風光,如今宣布結束營業,有人歸咎於被「吃倒」,也有股東出來聲明是「管理不佳」。不管如何,從春風滿麵愛心待用麵的新聞事件上,我們可以理出一些平時在愛心公益上常見的兩難。愛心待用餐的三不即是來者「不拒」、「不問」你是誰、「不管」你打哪來,卻相當容易產生許多漏洞。兩難的是「管理」與「尊重」,這二項常是無法兼具的。筆者認為針對使用待用餐的民眾,仍應做進一步的確認,以求社會資源沒有被濫用。
「愛心待用餐」是採用國外待用咖啡的觀點,強調「待用」的用意是給有需要的人,不限任何身分,只要有人領用,店家就應該給。筆者認為,所謂有需要的人,本來就是應該有身分上的區別,否則,只是來了一群「想要」的人,而非「需要」的人。國外的作法是,在身分的認定上沒有多疑與猜測,只要你來,即認定你是有急迫的人,本質上還是要服務弱勢底層。但是,我們如何去辨別哪些是弱勢底層,若能即時發展出一種辨別的機制,便能兼顧人性尊嚴與社會資源的控管。
國外的觀點,相當的理想,或許成效非凡,但是一個公益理念的推動,必須將社會文化與風俗民情納入考量。待用的定義並非不能修改,為什麼不由我們自己來詮釋?為何不能應「地」、應「創立理念」制宜?任何公益性的餐食服務,打從一開始的輸送設計,都應走出自己的路,我們可以大方對外揭露:我們就是要服務經濟困難者。只是,如何將他人的,甚至是國外的「理念」,透過你的「轉念」,最後變成「信念」,相當重要。
「躍愛廚房」公益便當待用餐成立之時,已先做好簡單的社會調查,評估出以該地區服務人數大概有多少,並與村里組織建立連結,只要是公部門或社福團體推薦的民眾,即不再確認身分,減少標籤化情形產生,而一旦確認符合待用餐條件者,依需求評估發與數張餐券。餐券本身只有一種版本,與一般購買的餐券相同,待用餐使用者並不會產生被歧視的感覺。掌握好地區的人數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設定好每日供餐的數量。躍愛廚房愛心待用餐限制早、晚餐皆為5份,若是僅以總量管制,不限制一天領取份數,當一天內越多人領取時,最後就會有從眾效應,人數必定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總而言之,一旦掌握好社會需求之後,才能有效發展出各式管理舉措。躍愛廚房有個看板呈現捐款數字,隨著餐食的領取或是捐款而增刪。數字高低會影響善心人的捐款動機,當數字太低時,捐款者意識到款項是有被使用的,此時捐款者會發揮愛心,當款項太高時,捐款是稍慢的。不管如何,躍愛廚房的愛心待用餐以一整年來做規劃,年度未用完的款項,化被動為主動,於年底時舉辦寒冬送暖寒士宴,請街友與弱勢朋友一同前來用餐,讓該年的數字歸零,不應留下任何款項到隔年,新的年度應有新的捐款,而非一直累計,讓愛心無法「流動」。
筆者認為,當愛心待用餐接受捐款的同時,即發生獲利,所有累計的金額,全數皆是民眾的愛心,在款項與用途,皆應落實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不應為了便宜行事,而盡快消耗預算。雖然,我們都知道商家都相當地忙,並不是每個提供待用餐的商家,都能做到如此面面俱到,但是只要做到「財務透明」與「設定待用餐資格」,就能確保大部分的愛心不被濫用了。最後,期勉所有的伙伴單位,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適時做好企業組織自我覺察,才能永續經營。

躍愛協會林金展:愛心待用餐如何面面俱到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2月28日
☆ ☆ ☆
餐飲供食~弱勢族群1082輯
餐飲供食~弱勢族群108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中山大學丑果食物銀行,募集物資給弱勢居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