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說明文字 |
體外震波應用廣,成復健利器
★ 王志成/台中報導
★
以往體外震波是用來擊碎結石,但隨著科技進步,一理通、萬理徹,相關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尤其是復健治療從骨頭癒合到五十肩或是足底筋膜炎,都可以得到緩解。78歲江姓患者是一位退休的農民,於109年4月7日騎車時發生車禍導致右膝腫痛無法行走,緊急送至外院急診室接受X光檢查及理學評估後,診斷為右膝髕骨粉碎性骨折併右側脛骨平台骨折,經長腿石膏副木固定後,建議骨科門診追蹤治療並做進一步手術治療之評估。
台中榮總復健科林修平醫師指出,患者於109年5月11日至骨科門診治療,因考量患者年紀大亦有慢性末期腎臟病(ESRD)暫時先不施行手術建議轉至復健科接受保守治療並以熱塑型長腿副木支架取代長腿石膏。但是經一個月後X光檢查顯示右膝髕骨及右側脛骨平台骨折癒合不良,考慮病患骨折之複雜性及採取非侵入性積極促進骨折癒合之方法,遂建議接受5次體外震波治療(ESWT) ,每次療程為2000發(impulse)且深度為1公分,頻率 6~8 Hz 左右,患者接受體外震波治療後並無不適症狀且右膝疼痛也有明顯改善。
經震波治療兩個月後患者於7月6日門診複查,其右膝關節疼痛較之前有明顯改善,且X光檢查顯示右膝髕骨及右側脛骨平台骨折也較為癒合,患者仍穿戴熱塑型長腿副木支架可以使用助行器協助下穩定行走短距離,其日常生活功能亦或獲得顯著進步。患者及其家屬對於目前之病況恢復情形也感到滿意!林修平強調,體外震波治療在復健科治療應用廣泛,舉凡足底筋膜炎、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肩鈣化性或非鈣化性肌腱炎(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甚至促進骨折之癒合,都可利用體外震波治療得到大幅改善。
★
體外震波應用廣,成復健利器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08日
☆ ☆ ☆
腹肌好難練,磁能機器增肌減脂是真的嗎?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04日/HIFEM
想要6塊肌、人魚線又懶得動?肌動減脂體雕計畫正夯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9月02日/HIFEM(同上)
肌力美學再創造,告別肌肉鬆弛,緊實不費力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03日/HIFEM(同上)
HIFEM科技幫你訓練骨盆底肌,超極限凱格爾運動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07日/HIFEM
★
★
中研院模擬漸凍人發病進程,盼找到致病機制
★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
★
漸凍症的致病機制可望被找到!中研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人則的研究團隊,利用化學生物學與光學技術,設計出光控探針,可以誘發致病蛋白在細胞中異常堆積造成病變,藉此模擬漸凍人致病的進程,並提供醫學研究人員探討致病機制。未來盼能擴及至亨丁頓氏舞蹈症、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ALS)俗稱【漸凍症】,由於無法早期診斷且病發後無法治癒,僅能透過治療延緩病情,因此找出致病原因與治療方式一直是研究者積極研究的項目。
黃人則說明,過去進行致病研究時是利用分子化學技術誘發神經細胞病變,但這項技術往往不能鎖定單一對象與位置,因此較難模擬出理想的研究樣本。透過精密的光學技術,則可以針對特定的神經細胞,使其病變,以達到研究罕見疾病的目的。近年 TDP-43 蛋白已被證實於漸凍症病友的細胞包涵體中堆積,但這個蛋白在致病機轉中所扮演的角色卻仍然不明,因此目前研究與醫療人員對於漸凍症的早期診斷及治療依舊束手無策。
黃人則表示,光控探針的技術不需使用複雜的顯微注射,利用光學照射的方式,即可讓 TDP-43 蛋白在特定細胞中聚集,進而引發神經細胞病變或死亡,藉此模擬神經細胞在退化疾病中的狀態。由於漸凍症屬於罕見疾病,因此病例收集並不容易。黃人則表示,這項研究已經進行了將近十年,目前團隊與台北榮總共同合作,透過檢測檢體,希望能找出致病的機制。
除了模擬致病環境外,未來這項技術可望投入第一線的醫療補助。黃人則說明,對於已經發病的病友,醫生可以透過這項技術檢測其活體細胞對於藥物的反應,藉此提供更為精準的醫療與投藥方針,減輕病患的痛苦。目前這項技術以漸凍症作為研究標的,黃人則表示,希望未來能逐步用於亨丁頓舞蹈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檢測與治療,造福更多病友與家屬。
★
罕病》中研院模擬漸凍人發病進程,盼找到致病機制
自由電子報/健康醫療~2017年08月10日/神經退化
新知》漸凍人翻床不是夢!他們做到了
自由電子報/健康醫療~2017年08月24日
漸凍症與腸炎救星出現了,GRx7、GRx8是關鍵
match 生活網/好醫師新聞網~2020年02月14日
找回長輩好肌力,成大藉AI科技提供訓練並即時記錄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10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研究細胞自噬,日學者獲諾獎
★ 諾貝爾獎網站、東京工業大學網站
★
2016年諾貝爾獎昨揭開序幕,71歲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以「發現及闡述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獲諾貝爾生醫獎殊榮。細胞自噬有如細胞資源回收過程,大隅以突破性研究,確認與細胞自噬有關的15種基因,解開細胞自噬之謎,有助於研究抗壓、抗老化、癌症、糖尿病和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他得知獲獎時略感驚訝,表示「倍感殊榮」。負責評選的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肯定大隅在1990年代針對細胞自噬的出色研究。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細胞自行瓦解和回收的過程。當人體接收到飢餓或壓力等訊號時,細胞會先將多種蛋白質和脂質形成吞噬泡,吞噬泡會將受損的胞器或蛋白質包圍,形成「自噬體」。自噬體有如裝滿垃圾的垃圾車,會與扮演垃圾處理場角色的「溶小體」結合,受損的胞器或蛋白質最後會在溶小體內分解或代謝,完成自噬作用。大隅昨稍晚在擔任榮譽教授的東京工業大學開記者會,面對媒體大陣仗,他表示得獎是至高榮譽,也稱「感受到諾貝爾獎特別的份量」。
據諾貝爾官網,透過大隅的研究,人們發現細胞自噬作用可快速提供細胞能量,有助於人體應付飢餓或各種壓力。當細胞感染時,該作用可消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細胞自噬也與胚胎發展和細胞分化有關。細胞更可透過自噬作用,消滅受損的蛋白質和細胞器,有助於對抗老化的負面結果。細胞自噬作用出現問題時,將導致巴金森氏症、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這是連續3年有日本科學家獲得諾獎肯定,大隅是第4名獲生醫獎的日本學者。他曾在2012年9月應邀來台演講。
中研院生化所副研究員陳光超昨說,大隅是細胞自噬調控基因的研究先驅,該機轉對目前只能延緩惡化的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可望藉細胞自噬扮演「清道夫」角色,清除細胞內不正常的蛋白質堆積,有治癒機會。 陳光超說,細胞自噬現象約在1960年代就被發現,但對其調控基因一直都是謎,直到大隅1990年投入研究後,經過近50年才揭開細胞自噬調控基因的神秘面紗,且自2000年起,細胞自噬研究領域蓬勃發展,目前已和神經退化疾病、癌症和感染醫學等連結,可望用於臨床治療。
專長癌症治療的陽明大學免疫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慕華表示,大隅的偉大發現讓細胞自噬可望用於臨床治療,目前已知癌細胞為抵抗化療,會透過細胞自噬求生,如口腔癌患者化療後,會有少部分的癌細胞無法被清除、出現抗藥性,推測與細胞自噬有關,將來若針對癌症開發抑制細胞自噬藥物搭配化療,有機會進一步清除頑強的癌細胞。
在東京工業大學擔任教授的大隅獲獎後受訪時提到為何投入細胞自噬研究,「我想要一些與他人不同的研究。我認為(細胞)自行分解是有趣的主題。」他說:「人體不斷在重複自行分解或自噬的過程,會在形成和分解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這就是所謂的生命。」諾貝爾獎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大隅可獲800萬瑞典幣(約2940萬元台幣)獎金。細胞自噬(autophagy)是從植物到人類,所有動植物共通、細胞最基本的功能。如今科學界逐步證明,它和下列各種生理機能有關。
★
研究細胞自噬,日學者獲諾獎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6年10月04日/神經退化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清大用晶體結構解開腦部鈣化之謎,治療失智露曙光
★ 王駿杰/新竹報導
★
類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病症起因之一是腦部基底核出現鈣化,腦細胞表面的膜蛋白通道阻塞,無法傳送信號分子及營養到細胞內。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孫玉珠研究團隊利用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光源,進行X光繞射磷酸鹽轉運膜蛋白晶體,得出繞射圖後進行運算,成功解析出膜蛋白的立體結構,並透過基因序列找到膜蛋白突變的確切位置,讓人類得以首次「看到」失智症的病因。
孫玉珠研究團隊與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蕭傳鐙實驗室合作,解開「磷酸鹽轉運膜蛋白」分子結構之謎,使失智症的治療露出一線曙光。這項由科技部尖端計畫支持的研究成果登上今年8月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成為台灣膜蛋白研究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孫玉珠表示,膜蛋白是鑲嵌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負責傳遞信號並供應能量到細胞內,在藥物開發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磷酸鹽轉運膜蛋白則是將磷酸鹽及鈉離子運送到腦細胞內的重要通道,一旦發生病變,通道阻塞,磷酸鈣就會沈澱在細胞膜表面,最終導致腦部基底核鈣化,產生類帕金森氏症的動作障礙或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病變。孫玉珠指出,解析磷酸鹽轉運膜蛋白並找到突變位置已為治療腦部鈣化踏出了第一、第二步,接下來將與醫師合作,以此結構為基礎來設計藥物,利用電腦計算及模擬,實驗篩選出有效的化學小分子,讓膜蛋白恢復正常,「重新打通阻塞的傳遞通道,撥開失智症患者腦中的迷霧。」
要解析膜蛋白分子結構,首先要培養出膜蛋白晶體,才能用X光繞射的方法看到其中的結構。孫玉珠展示顯微鏡下只有芝麻粒十分之一大小的膜蛋白晶體,「它有稜有角、晶瑩剔透,且蘊藏著重要的分子結構資訊,對我來說比鑽石還珍貴美麗。」主要負責培養膜蛋白晶體的是研究團隊中的清華大學生資所博士後研究員蔡佳吟。她說,培養第一顆的磷酸鹽轉運膜蛋白晶體就花了一年的時間,之後又耗時一年才得出優化穩定的晶體。
★
清大用晶體結構解開腦部鈣化之謎,治療失智露曙光
udn 元氣網/科別~2020年08月31日/腦細胞
☆ ☆ ☆
新增說明文字 |
她老是愈睡愈累,「全身勞力不耐症」作怪
★ 江慧珺/台北報導
★
你總是覺得疲勞,而且愈睡愈累?小心可能是「全身勞力不耐症」作怪。一名60歲熟女老是喊不舒服,覺得全身燥熱像發燒,即便補眠仍感到疲累,到醫院做各項檢查,結果都正常,還一度被認為「裝病」,後來才發現是「全身勞力不耐症」,經抗憂鬱劑治療並補充維他命,不適症狀才見好轉。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蘇家霈說,該案例長期感覺勞累、不舒服,這裡痛那裡痛,吃了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都沒改善,以前睡一覺精神就轉好,後來常常覺得睡不飽,檢查卻都沒問題。
對此醫療團隊推測,可能是「全身勞力不耐症」惹禍,於是建議患者維持正常作息,並多補充維他命,結果病況隨即好轉。針對此症,蘇家霈說,「全身勞力不耐症」舊稱「慢性疲勞症候群」,是可以造成生活上重大影響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但與纖維肌痛症或精神疾病症狀相似,且患者健康檢查往往正常,所以常被誤為詐病;直到2015年美國醫學研院才將其定名,並予以確切定義與診斷標準。蘇家霈解釋,此症較常發生於女性、年輕及中年人,平均發病年齡為33歲,但仍有小於10歲或大於70歲的個案;患者常感到疲勞、發燒、頭痛或關節痛等,但就醫檢查多半無異狀。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則說,此症最大特色,在於發病前後體能明顯下降,活動力大不如前,且不管怎麼睡還是覺得累。至於此症發生原因,蘇家霈說,確切病因不明,目前研究可能與EB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失調、內分泌代謝功能異常,及神經精神疾患有關,且無明確藥物可根治。康宏銘表示,此症患者多數找不到病因,大部分尋求精神科或疼痛科治療,如今正式更名,也有新的證據顯示此症與病毒感染、導致輕微免疫功能失調並引發慢性發炎,或導致無力、疲勞有關。
不過蘇家霈也提到,即便此症沒有確切藥物可治療,但患者多會因對疾病未知感到恐懼,所以適用「認知行為治療」,即藉由充分說明讓患者了解此病,並搭配使用抗病毒藥物、抗憂鬱劑或補充維他命,便可望改善病情。蘇家霈建議,若日常工作沒有明顯增加、睡眠習慣也沒有改變,卻持續感覺疲累,且休息後不見好轉,或常感身體燥熱、頭痛,量體溫卻未發燒,也找不到病因,當這些問題持續半年以上,便有可能是此症作祟,記得到家醫科詳細檢查。
★
她老是愈睡愈累,「全身勞力不耐症」作怪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9月01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漸凍人靠「腦波溝通」,將助末期患者解凍
★ 黃仲丘/台北報導
★
有如X教授的腦波溝通,將可能幫助漸凍人「解凍」,台北科技大學與漸凍人協會與曹仲植基金會,歷時近一年研發出「腦波溝通系統」,設計出15套腦波溝通系統可供有需求的漸凍人在家使用,這套系統可憑意念,偵測出病友YES或NO的意願,將來可讓末期患者的心智,不再冰封。漸凍人協會理事長林詠沂表示,促成這套系統的研發,是在3年前,本身是漸凍人的漸凍人協會前理事長陳大謀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台北科大副研發長、機械系副教授劉益宏,理解到原來漸凍人到末期,連眼球都無法轉動,但實際上腦波活動仍然很健全,為避免心智健全,身體卻遭冰封的殘忍情境不再發生,因此有了想開發「腦波溝通系統」的強烈動機。
負責研發這套系統的台北科大副研發長、機械系副教授劉益宏表示,開發需要相當的資金因此展開募款,但在一年前由曹仲植基金會董事長曹國賢慷慨提供資金才促成這次研究。劉益宏表示,約一年前取得資金後,隨即與北科大的學生們共同展開「腦波溝通系統」的研究,這套系統可分為戴上電極帽,負責偵測腦波的電極組、腦波機與AI人工智慧軟體等來協助判讀腦波,當時為開發這套系統,同學們幾乎以實驗室為家,甚自自行到迪化街找老師傅,製作出客製化電極帽的圓型,人工智慧系統,歷時一年終於開發出這套「腦波溝通系統」。
劉益宏表示,這套系統可透過偵測患者抬右手的動作的腦波,以具體動作的想像,來表達YES或NO,現已開發15套的系統,自今年7月起,開始供漸凍人在家庭中實測,目前國際上的腦波溝通工具研究,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北科大這次的研究則是首度讓腦波系統,實際投入家庭;透過漸凍人家庭的使用者,北科大也會蒐集更多生活常用字句,北科大將來也會開發更多主動字句的表達模式,讓讓漸凍病友由被動溝通轉換為主動溝通。
漸凍人家屬黃景祥先生表示,過去與太太陳俊芝溝通時,因為太太的發音受限,表達有時需要透過音調用猜的,有這套系統方便許多;病友陳俊芝透過打字表示,「溝通困難是許多漸凍人心中的最痛,小則因身體不適狀況無法被了解與排除,而與家人、看護產生誤會、爭執或衝突;大則有危及性命的風險,腦波溝通則可以提供病友另一個溝通方式是令人期待的輔具。
★
漸凍人靠「腦波溝通」,將助末期患者解凍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8日/腦波
☆ ☆ ☆
新增說明文字 |
脊椎電子貼片刺激,下身癱瘓者能走了
★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
★
美國3名腰部以下全癱瘓的患者,拜植入脊髓的電子貼片之賜,終於能重新走路。專家稱,這種刺激裝置裝在脊椎受傷部位下方,協助原本從大腦無法傳出的訊號抵達腿部肌肉,讓患者可以行走。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項由路易斯安那大學與梅約診所(Mayo Clinic)合作的研究結果,昨天同時刊登在《自然醫學》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其中兩名患者為完全性脊髓損傷,即受傷部位以下完全喪失運動與感覺之功能,如今靠助行器可以走路。
23歲患者湯瑪斯(Kelly Thomas)是接受路易斯安那大學治療的兩名患者之一,裝貼片後進行數個月密集復健。她說:「參與這項研究,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給了我一個在車禍受傷後不敢想的希望。」湯瑪斯說第一天自己跨出第一步時,是復健過程很令人激動的里程碑,「我將永生難忘」。因騎登山單車出意外癱瘓的35歲男子瑪奎斯(Jeff Marquis)也是受惠者,如今他靠助行器或旁人扶手,也能走路。
第3名受惠者是29歲的奇諾克(Jered Chinnock),他是騎雪地摩托車出意外,他在梅約診所接受治療,能靠助行器走逾100公尺。電子貼片無法修復損傷,但能刺激脊髓下方神經,包圍受損脊椎,讓大腦的訊號傳到目標肌肉上,讓患者可控制自己的行動。當刺激關閉,患者有意識的動作也會停止。領導梅約診所團隊的神經外科醫師坎道爾李形容這項成果:「十分令人興奮,不過它還在初步階段。」包括治療的精確作用機制,以及適用哪些患者等都需進一步研究。
★
脊椎電子貼片刺激,下身癱瘓者能走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25日/腦波
☆ ☆ ☆
新增說明文字 |
三軍總醫院研發CAR-T細胞治療,造福淋巴癌及血癌患者
★ 陳敬哲/台北報導
★
掉髮、嘔吐與腹瀉等副作用,讓許多癌友畏懼化療,甚至中斷治療,日前三軍總醫院公布「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初步成果,晚期淋巴癌及血癌患者,只需治療一次,治療副作用低。三總前院長暨軍醫局副局長蔡建松表示,2017年美國FDA批准CAR-T細胞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瘤,但生產時間長、技術門檻高,且費用昂貴,對於經濟狀況不佳的癌友來說,是一大負擔,「國內有必要自主開發CAR-T細胞治療」。CAR-T細胞治療中文名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能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
就如同在抗癌免疫細胞軍團中的T細胞,安裝了辨識癌細胞的GPS,只要CAR-T遇到體內癌細胞,立刻辨識鎖定CD19表面抗原,啟動毒殺機制,進而消滅癌細胞。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強調,在CAR-T細胞治療下,將不再出現「好細胞及壞細胞通殺」問題,能提高癌症治療效果,且大幅減輕治癌副作用,可有效提升病人存活率。淋巴瘤及血癌主要治療以化療及免疫治療為主,雖5年存活率達6至7成,但3成患者面臨復發或難治療窘境,因缺乏有效藥物控制,存活率極低,CAR-T細胞治療被視為一大契機。
王智弘指出,三總與藥廠合作CAR-T細胞治療新藥,一期臨床試驗已獲衛福部核准執行,該項療法對於治療淋巴癌及血癌的效用顯著,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腫瘤完全緩解率達5成,治療副作用低,只需治療一次治療。三總副院長、研究計畫試驗主持人何景良說,CAR-T細胞治療為客製化,患者在醫院端抽取血液,進行白血球分離術,以生物技術挑選出T細胞,透過基因工程插入會辨識癌細胞的CAR基因,待大量培養,再將CAR-T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對抗癌症。
臨床顯示,這項治療的副作用較少,以腹瀉居多,症狀相較輕微,但也可能出現棘手的免疫風暴,因此,患者在輸入CAR-T細胞前,需要先接受淋巴剔除性化療,將患者體內的T細胞殺光,降低自體免疫互殺。紀君霖指出,各國CAR-T細胞治療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價格昂貴,且也不能保證治療後不會復發,建議衛福部應該整理預後數據,作為病人治療前的參考。
★
三軍總醫院研發CAR-T細胞治療,造福淋巴癌及血癌患者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07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認識罕病,逢希伯‧林道症候群
★ 罕見疾病基金會
★
逢希伯‧林道症候群是基因異常造成血管細胞過度增生的疾病,由德國眼科 Eugen von Hippel 醫師與瑞典病理學家 Arvid Lindau 報導發現而命名為 Von Hippel-Lindau 症候群。這些異常增生的血管會在全身各處會形成小結節(瘤)(littleknots)或是囊腫,例如:大腦、脊髓管、腎臟、脾臟和視網膜。血管細胞異常增生的原因在於位於第三號染色體短臂(3p25.3) 上的 VHL 腫瘤抑制基因發生變異所導致,若此基因突變失去功能,無法抑制細胞不正常的增生而形成腫瘤。
逢希伯‧林道症候群是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無論何種性別,患者的下一代皆有50%的致病率。目前國內發生率不明,研究指出國外的發生率約1/36,000。大約80%的病患是由上一代遺傳而來,20%是新的突變所致病。逢希伯-林道症候群無特定發病年紀,臨床多是在成年之後確認診斷。此外罹病的家族成員間或不同家族彼此的臨床表徵差異頗大。臨床症狀會因血管增生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徵。
若血管母細胞瘤 (Hemangioblastomas) 發生在腦部,會出現頭痛、嘔吐、輕微的動作失調;若發生在脊髓或耳咽管附近則造成疼痛;視網膜的血管瘤通常是此症最早發現的病灶處,嚴重會造成失明;約有70%的患者會有腎臟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且會有致命的危機;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 通常無症狀,但會引起持續或陣發性的高血壓;脾臟為神經內分泌性腫瘤;內耳內淋巴囊腫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s) 則會造成聽力的損傷。
診斷上除了觀察各種異常細胞增生現象,亦可進行 VHL 基因檢驗。目前此症無法完全治癒,視臨床症狀的控制。視網膜血管瘤的治療端賴腫瘤的嚴重程度,小腫瘤可用外科雷射手術,大腫瘤則建議使用低溫治療法(cryotherapy)。患者務必定期回診,包括眼科、泌尿以及聽力檢查等科別追蹤治療,早期發現腫瘤及追蹤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可降低疾病轉成惡性之機率。
★
認識罕病,逢希伯‧林道症候群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2017年09月10日/血管細胞
逢希伯‧林道症候群 ( Von Hippel-Lindau Disease )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范育綺~2008/年11月/血管細胞
☆ ☆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齡者健康操
《照護線上合輯 1/24》四分鐘運動~跑步後瑜珈伸展
☆ ☆ ☆
健康醫療1089輯~幹細胞
健康醫療1088輯~照護☆
健康醫療1087輯~腫瘤癌症☆
健康醫療1086輯~科研☆
健康醫療1085輯~血管☆
健康醫療1082輯
健康醫療108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