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 星期日

腦心血管10901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什麼是沾黏?

★ 照護線上 編輯部

相信很多人曾聽說,肚子開刀後的患者偶爾會肚子痛,吃什麼吐什麼,甚至要送醫院,被插上鼻胃管。原來,這可能就是發生術後腸沾黏。沾黏可以發生在身體各處,最常見是發生在腹部與骨盆腔手術之後。動過腹腔與骨盆腔手術的患者中,大多數人會有腹腔、骨盆腔沾黏,幾乎可說是人人中獎,發生率極高!那究竟「沾黏」是怎麼樣一回事呢?我們腹腔、骨盆腔內的臟器表面是相當光滑,沾黏產生時這些原本光滑、不相連的臟器表面,被條狀、成束的疤痕組織連結在一起,像是圖片裡兩段小腸被沾黏相連在一起這樣。
為什麼會造成沾黏呢?這是我們身體對組織創傷的自然反應,也就是在手術後,身體啟動了自我修復的能力,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把附近的組織都連結在一起,而就產生了「沾黏」!沾黏造成的症狀可能延續幾個月到多年之後。凡是接受過腹部手術,不管是曾經經歷闌尾炎破裂、腸穿孔、腸道切除等相關手術,醫師都需要用紗布、手套、縫線等觸碰體內的器官與組織,種種因素都會促使身體誘發發炎反應,約在手術後3小時內,傷口進入修復癒合過程,可能把附近不同的組織或器官包在一起,進而形成沾黏。每個人體質狀況不同,沾黏發生程度也不相同。
接受過腹部手術的患者,腸子大多有一定程度的沾粘。部分患者即使有腹部沾黏也不曾有症狀,但有不少患者會在術後運動、伸展、呼吸時感到腹部疼痛,可能就是沾黏所引起的。而沾黏後引起的影響中,最惡名昭彰的不外乎是腸道阻塞了。想想看,原本活動自如的腸子若被沾黏掐住,就會讓腸道蠕動受阻,等於是勒住了腸子,腸子內的腸液、食糜無法往下送,僅能積存於前端腸子,尤其在進食時,患者會感到腸胃絞痛,脹痛脹氣或噁心、嘔吐。
當沾黏愈嚴重,或腸道阻塞後脹大狀況難以回復,嚴重可能會影響血流,失去血流供應的腸子逐步壞死,最後演變成腹膜炎,需要緊急開刀處理,將沾黏在一起的腸子分開,並切除壞黑腫脹的腸子!骨盆腔沾黏可能會影響女性的生殖。當骨盆腔因為曾經的婦科手術而產生沾黏後,這些不正常的纖維組織會改變器官的正常位置,可能改變生殖器官的型態,就像上圖呈現的「綁手綁腳」的狀況。如此一來,卵巢釋放卵子之後,難以順利地通過輸卵管,前進到子宮。因此,可能導致女性不孕。
「有辦法預防手術造成的沾黏問題嗎?」既然沾黏源自於身體自然的修復反應,想要「防沾黏」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一是減少手術對身體的侵襲性,二是採用物理性隔絕。狀況許可時,醫師會盡量減少手術時間,並在手術中保持組織濕潤度,來降低組織在術後的發炎反應。至於所謂的物理性隔絕,是指在器官與器官之間,或器官與腹膜之間以防沾黏產品隔開,減少纖維組織的形成。
防沾黏產品會存在體內數日至數周,之後漸漸被身體吸收。在手術前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手術範圍、術式,了解使用防沾黏產品有沒有幫助。防沾黏產品能暫時隔開器官與腹膜,減少身體在修復過程中形成纖維組織把器官黏在一塊兒的狀況。倘若能減少腹腔手術及骨盆腔手術的術後沾黏,就可能降低沾黏併發症的發生,以及因沾黏而再次開刀的機會。

什麼是沾黏?
CareOnline 照護線上~2018年07月18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小腿抽筋?身體的5個症狀告訴你可能得了高血脂症


★ 陳亦云

根據國健署從2013年到2015年進行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脂盛行率為20.87%,也就是說,每5個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盛行率竟然還高於高血糖,成為標準的「國民病」之一。高血脂在初期跟另外兩高一樣,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被稱為健康最隱蔽的溫柔殺手,血液中的總膽固醇(非禁食))的理想濃度為 <200mg/dl,血液中三酸甘油酯 (禁食 12 小時)的理想濃度為 <130mg/dl。
當血液中之三酸甘油酯和總膽固醇,其中之一或兩者皆超過正常值時,即稱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除會導致心臟疾病之外,也與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因此,如何在平日掌握與控制血脂濃度就變成非常重要的課題,除了到醫院進行正規的檢查來判斷血脂高低之外,人體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症狀,可以幫助斷血脂值是否正常。5個異常症狀與現象,代表可能出現高血脂症
★ 一、出現眼瞼黃斑瘤:眼瞼黃斑瘤的出現被視為血脂增高的標誌,是因為皮膚不正常地出現脂質所致,讓膽固醇沉積在皮膚的真皮裡,在雙眼上下眼瞼均有可能出現,內側較外側常見,最常出現的位置是上眼瞼內側,經常會對稱性生長。眼瞼黃斑瘤較易發生於女性,初期像是米粒一般大小,嚴重時就會布滿整眼瞼,根據皮膚科醫師葉家銘在個人社群網頁中分析,眼瞼黃斑瘤有50%是跟高血脂的症狀有關。
★ 二、出現结節性黃色瘤:如果在短時間之內,手背、指關節、肘關節、膝關節或是臀部出現黃色、橘色或是棕紅色的結節,斑塊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現黃色或橘色條紋,就代表血脂值高。結節性黃色瘤與人體膽固醇控制不佳有關,發疹性黃色瘤多是三酸甘油脂太高引起,患者檢驗值常飆破1千,超出正常值甚多。
★ 三、出現小腿抽筋:當人體內膽固醇過高無法正常代謝時,這些膽固醇就有可能積聚在周圍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縮,從而導致抽筋。此外,過高的血脂很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使得血管變窄,導致局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環不暢,肢體末端因為缺血而會出現抽筋、疼痛等不適症狀。
★ 四、頭暈嗜睡:臨床觀察發現,大約90%的高脂血症患者,都會有早晨起來之後頭暈、不清醒、迷糊,思維反應遲鈍的現象。此外,午餐後睏倦也是血脂增高的一種普遍性反應,但是往往在午睡之後,不但無助於提振精神,反而容易變得更加沉重、混沌而無精打采。
★ 五、眼球周圍出現角膜老人環:角膜老年環是指眼球邊緣被一灰白色、寬約1到2毫米的圓環或半弧形環所包圍的症狀,跟血脂代謝不正常和動脈硬化有著密切聯繫,臨床統計數據顯示,有「角膜老年環」的人,他們的總膽固醇水平高於正常水平的幾率增加了60%。而沒有「角膜老年環」的老年人,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的幾率分別降低了40%和50%。如果出現了上述這5個症狀或現象,千萬不要輕忽大意,要儘快去醫院檢查治療,更重要的是要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嚴格執行「飲食清淡、固定運動、控制體重與戒菸戒酒」的16字養生原則。

連小腿抽筋都跟它有關,身體的5個症狀告訴你可能得了高血脂症
HEHO 健康~2018年09月03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16%偏頭痛跟吃有關,紅酒、3C食物上榜


◎ 林芳如/台北報導

全台偏頭痛患者估有150萬人,9成患者發作前毫無預兆,不過部分偏頭痛也被證實與食物有關,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指出,約有16%患者因體質問題,吃了特定食物容易偏頭痛,最常被提及包括紅酒和巧克力、起司、柑橘類等3C食物。但每個人狀況不同,建議做飲食紀錄,倘若某食物每3次有2次吃完就頭痛,代表高度相關應減少攝取。王署君表示,根據雙盲研究,紅酒已證實遠比白酒更容易引起偏頭痛,主要認為是紅葡萄皮中某種成分導致。
一般來說,喝蒸餾酒、高濃度的酒比較不會偏頭痛,例如威士忌、白蘭地;喝非蒸餾酒如水果酒、啤酒、紅酒等比較容易發作。除了紅酒,巧克力(Chocolate)、起司(Cheese)和柑橘類(Citrous fruit)等3C食物也被發現容易產生偏頭痛。王署君指出,有一說法是因為起司和巧克力含有酪氨酸(tyramine),但很多食物也都含有酪氨酸,很難單純歸咎於此。另外,很多病人秋天就開始頭痛,進一步了解才發現是吃了比較多葡萄柚和橘子。
過去研究也發現鮪魚罐頭可能引起頭痛,王署君解釋,鮪魚罐頭放久後裡面的組織胺會上升,所以如果鮪魚三明治放太久才吃,偏頭痛的機率就會增加;還有些病人吃酪梨、濃度較高的黑巧克力就偏頭痛。王署君強調,不見得每個人喝紅酒或吃3C食物就會偏頭痛,最重要是做飲食紀錄,如果某種食物每3次有2次吃完就偏頭痛,就代表這項食物與偏頭痛高度相關。找到特定食物後只要少吃就能降低偏頭痛機率,不一定要吃藥治療。

【一日壹蘋果】16%偏頭痛跟吃有關,紅酒、3C食物上榜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6月24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預防半夜抽筋6對策

★ 圖解健康

熬夜加班太疲勞、運動前沒有好好熱身,這些都有可能是造成腳抽筋的原因。最討厭半夜睡得正香甜,被突如其來的腳抽筋痛醒擾亂睡眠,長期下來,不但精神不濟,也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其實抽筋是可以預防的!以下分享一些小方法,可有效預防夜間腳抽筋糾纏,有效舒緩抽筋不復發! 日本睡眠醫師表示,這種稱為 「睡眠關連下肢抽筋」的肌肉疼痛原因有很多種,雖稱不上嚴重疾病,卻會對生活造成影響,想要改善必須勤勞做按摩。
睡眠專門醫生坪田聰曾參加睡眠學會,專門幫助人一夜好眠,他也長年擔任健康網站 All About 的睡眠專欄作家。坪田聰指出,這種半夜抽筋並不罕見,尤其 五十歲以上的人幾乎一生都曾發生過一次。肌肉在2~3秒間極速收縮,接著持續30分鐘肌肉疼痛。遇到這種半夜抽筋,就算沒有睜開眼睛,睡眠也被中斷,隔天醒來就會覺得沒睡好。這種半夜抽筋原因有很多種。健康的人可能因為過度激烈運動、長時間步行或是因為游泳造成。
容易半夜抽筋的可能疾病或原因:① 糖尿病。② 肝硬化。③ 副甲狀腺機能低下。④ 關節炎、脊椎炎等等。⑤ 而服用降血壓藥或是注射男女性荷爾蒙,則可能因為服用藥物而產生半夜抽筋的副作用。⑥ 懷孕的女性也容易半夜抽筋,這類情況通常在生產後就會獲得改善。因為半夜抽筋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果一直無法改善只能尋求醫師協助,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此外,平常在家裡也有些小技巧可以改善抽筋的情況:
★ 一、補充營養素:若你每天都有夜間抽筋的困擾,可以多多補充鉀、鈣、鎂等營養素,或是在睡前補充檸檬酸鎂。💗 含鉀食物:香蕉、芹菜、蕃茄、芭樂、奇異果等。💗 含鎂食物:紫菜、綠色蔬菜(蘆筍、綠花椰菜)、堅果(腰果、杏仁)等。💗 含鈣食物:奶類(牛奶、優酪乳、乳酪)、黃豆類(豆腐、豆干)、芥蘭、木耳等。
★ 二、試試看側睡:當我們仰睡的時候,腳踝會伸展,肌肉就會鬆弛,加上棉被壓在身上,更容易造成抽筋。不妨改成側睡,並蓋上不那麼厚重的棉被,或許能改善肌肉抽筋的問題。
★ 三、睡前伸展:睡前最重要的就是伸展。首先先盤坐,然後其中一隻腳向外伸直,同側的手也伸直把腳尖往自己壓,或是用毛巾套住往自己拉,另一隻腳也是一樣。此外還要記得伸展小腿,可以站著想辦法讓小腿有拉扯的感覺,伸展一陣子後再用手輕輕按壓小腿肌。
★ 四、泡腳:家裡有浴缸者可以泡在浴缸裡按壓腳部肌肉幫助肌肉放鬆。如果沒有浴缸,也可以坐在馬桶上,把腳放進裝溫熱水的水桶內泡腳。溫熱水有助於血液循環,養成泡腳的習慣不但能大幅降低半夜抽筋的機率,還能幫助放鬆入眠。
★ 五、穴道按壓:小腿後面正中、用力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呈現尖角狀凹陷處的穴道稱為「承山穴」。承山穴是小腿最粗的地方,平時按壓可以預防半夜抽筋,半夜真的抽筋時按壓此穴也有急救的功效。
★ 六、雙腿墊高:抬高雙腿 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浮腫疲憊,不必特地購買足枕,使用枕頭、坐墊,甚至是毛巾皆可,抬高的高度以10~15公分為佳,以能夠自然入睡的姿勢為前提(如果睡相不佳,擔心雙腳無法保持在枕頭上方,可使用較長的抱枕或是毛巾),不需要太過勉強。😂 注意:超過15公分的話,會對腳跟的靜脈造成壓迫,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超過20公分以上,高血壓患者恐會引起頭痛。

預防半夜抽筋6對策
HEHO 健康~2019年03月23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銀髮族好記憶~別忘了11種健腦食物

★ Weitseng Lin

對於老年人來說,營養均衡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平時攝取膳食營養,搭配充足休息和規律運動,有助於銀髮族的大腦和身體健康。因此,銀髮族可以多補充以下11種健腦食物,幫助記憶力強化,並延緩記憶力衰退,腦筋彷彿又更年輕靈活了。
01. 魚類:研究顯示,飲食中含有較多魚類的老年人,其大腦會比缺乏魚肉攝取的人更加健康。事實上,多攝取富含Omega-3的鮭魚和鯡魚,對維持身體和大腦健康非常有幫助(懷孕婦女也能多補充Omega-3),Omega-3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當中的DHA為大腦細胞膜重要的組成成分,會影響大腦血流量、氧氣輸送、神經元的包覆維護,以及神經訊息傳導等大腦相關運作,此外,多攝取Omega-3,也能預防老年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降低其發病率。
02. 綠葉蔬菜: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B6、B12,以及葉酸,幫助身體代謝升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升半胱胺酸會增加細胞氧化壓力,是導致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造成健忘,甚至演變成阿茲海默症。因此,透過攝取捲心菜,羽衣甘藍,菠菜等補腦益智的綠葉蔬菜,也能有助於預防失智。
03. 巧克力:許多科學家提出的研究成果顯示,可可成分中的黃酮醇(Flavonols)為有效的抗氧化劑,能增加大腦血液流動,輸送氧氣和養分,並且維護大腦健康。
04. 茶:腦細胞可以新生,科學家稱之為神經增生(Neurogenesis)。新鮮泡製的綠茶含有兒茶素(Catechins),可以促進腦細胞新生,維持腦細胞的數量,幫助大腦功能正常運作,還可以提振精神,保持頭腦清醒。
05. 水果:水果富含抗氧化劑,是大腦必需營養素的食物來源,幫助維持長期記憶力。例如蘋果被稱為「記憶之果」,因其含有微量元素鋅,而鋅是構成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充足的核酸可以改善腦中血液循環,對抗有害蛋白質對腦部的傷害,減少腦神經細胞受損,提升記憶及認知能力。香蕉是「智慧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鉀、磷、維生素B6等。而酪梨則富含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維持大腦健康。此外,莓果類也是銀髮族健腦水果好選擇,含有黃櫨素(fisetin)和類黃酮 (flavonoid),可抗氧化抗發炎,幫助提升腦力,讓您能輕鬆回味往日時光。
06. 咖哩:薑黃素(Curcumin)是咖哩的主要成分,可抗發炎抗氧化,幫助清理大腦中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澱粉蛋白沉積,平衡發炎反應,對抗大腦衰老,維持認知功能。咖哩不僅有益大腦健康,還可以協助銀髮族對抗糖尿病及心臟病。
07. 蛋:蛋的營養成分極高,各類營養素一應俱全,尤其是維生素B12,維生素B12能維護大腦健康,預防萎縮,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其大腦萎縮的機率大大提高,此為阿茲海默症的前兆,不可不防。
08. 穀類食品:葉酸被視為大腦食物,穀類食品富含葉酸,如糙米,燕麥,全麥麵包,小麥,大麥等,葉酸有助於增加通往大腦的血流,提供氧氣及養分,維持腦細胞正常分裂與複製。全麥食品則富含維生素B6,以及硫胺素(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1)能幫助身體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能醒腦提神,提高記憶力,若缺乏硫胺素(維生素B1)則造成元氣不佳,難以集中精神。
09. 南瓜:南瓜是首屈一指的健腦蔬菜,是銀髮族大腦的完美補品,其富含的麩胺酸(Glutamic Acid),是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能增加神經元活性,有助於提升神經細胞和大腦的代謝反應。
10. 牛奶:牛奶是公認最有價值的營養來源之一,能提供銀髮族蛋白質、鈣,及其他大腦必需營養素。除了補給營養,銀髮族在睡前喝下一杯溫牛奶,還可以幫助睡眠。
11. 堅果類:堅果類泛指富含油脂的種子類,諸如花生,玉米,小米,杏仁等,對大腦十分有益。花生被稱為「長壽果」,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腦磷脂及許多營養素。研究證明,經常吃花生可以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延緩腦細胞衰老,增強記憶力。對銀髮族來說,飲食不僅能維持生命之所需,透過適切食材的攝取,更能改善大腦健康,在維持生活機能及心智上,都是極為關鍵的,因此,應該好好規劃每一餐,享受每一道營養。

銀髮族好記憶~別忘了11種健腦食物
Hello 醫師~2019年03月23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冬天裡的手腳冰冷好困擾!按壓這三部位可讓身體熱起來
★ 彭幸茹/責任編輯

氣溫明顯下降,越晚越可以感受到冷意,這時候最害怕的就是洗東西,因為在這氣溫之下的水溫,就跟冰水一樣,總是要深吸一口氣才能讓自己打開水龍頭。但最怕的手腳冰冷是身體裡傳出來的冷,可透過按壓 3 穴位來緩解喔!造成的原因有基礎代謝功能低下(肌肉量、內臟功能問題)、精神壓力自律神經失調(呼吸短促、精神緊張、胸廓僵硬等)、生活習慣紊亂(運動不足、飲食不正常等)。女性怕冷的人比較多,這是因為比起男性,女性的肌肉量較少,因此多半有「基礎代謝功能低下」傾向。要按摩哪裡?
① 按壓鎖骨後面(斜角肌):鎖骨後面的斜角肌要是緊繃,位於它前端的手臂就會血液循環不良。按摩後使之放鬆,血液就容易流到手臂了。
② 搓揉腳底(湧泉穴):腳底僵硬的話,足部關節的活動便會受到限制,以致走起路來卡卡的,無法吸收衝擊,招來小腿緊繃。一旦肌肉的幫浦作用無法順利發揮,血液循環就容易變差。放鬆包含「湧泉」穴在內的腳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消除怕冷和浮腫的症狀。
③ 摩擦肩胛骨(天宗穴):肩胛骨周邊要是緊繃,很容易表現成感覺手臂怪怪的。多半會併發頑固的肩膀僵硬,按摩這裡也能同時改善自律神經的平衡。
為什麼是這裡?是要讓血液流到手臂,斜角肌附著於鎖骨後面的肋骨上。這個部位要是僵硬,手臂的血液循環便無法順暢,手的末端就會冷冰冰。自我按摩的重點在於邊施壓邊舉高手臂。暫時抑制血液循環再放開,就會有血液湧動的感覺了。(內容授權自/肌筋膜‧經絡穴位‧激痛點,對症手療身體疼痛地圖全書/石垣英俊/方言文化出版)

冬天裡的手腳冰冷好困擾!按壓這3部位可讓身體熱起來
HEHO 健康~2019年12月02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健檢揪代謝症候群,避免三高纏上身
◎ 張桂榕/優活健康網

依據臺北市104~106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分析顯示,臺北市參加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比女性為58.8%,男性為41.2%,女性參加率高於男性約1.4倍,資料亦發現40歲以上受檢者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33%,男性整體代謝症候群高於女性,而代謝症候群為慢性疾病的重要共同危險因子,呼籲40歲以上市民已符合成人健檢篩檢資格,可定期使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即日起至109年2月29日止,凡設籍臺北市40歲至64歲民眾,可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臺北市合作醫療院所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中壯年逾3成易有代謝症候群】依據臺北市104~106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分析顯示,40歲以上健檢民眾腹部肥胖率約40%;血壓偏高約60%,血糖偏高約40%,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30%,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20%,經由上述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計算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33%,其中整體男性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高於女性,女性代謝症候群隨著年齡而上升。
【代謝症候群患者,增加三高機率】社團法人台灣慢性病全人醫療學會理事暨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楊昆澈主治醫師表示,民眾常因「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而未定期做成人健康檢查,加上現今職業類型偏向長時間的坐式生活型態,工作壓力、欠缺運動以及飲食的精緻化影響導致。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2倍,約有6成以上民眾超過半年沒量過或從未量過腰圍,因此,必須強化市民代謝症候群防治相關識能,量腰圍是最簡易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方法。
【實行健康生活5絕招】① 聰明選、健康吃 ② 站起來、動30 ③ 不吸菸、少喝酒 ④ 壓力去、活力來 ⑤ 做檢查、早發現。
【定期參加成人健檢,勿忽視自己的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建議年滿40至64歲市民可運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之3年一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內容包括了健康行為調查、身體檢查、抽血檢查、驗尿、健康諮詢等,可有效對國人常見六項健康問題(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及健康體重)進行評估,同時提供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等多項健康諮詢,另外民國55年以後(含55年)出生且滿45歲民眾及40至60歲原住民,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方案可加碼接受終身1次的B、C肝炎篩檢,未受檢過之臺北市市民一定要多加利用,不要忽略自身的健康權益。
【40歲以上市民,作伙做檢查送好禮】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民眾重視自身健康,即日起至109年2月29日(六)止,凡設籍臺北市40歲至64歲民眾,於活動期間內,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臺北市合作醫療院所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即可獲得好禮1份(每人限領1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歡迎大家攜手揪厝邊,做伙來去做健檢。

健檢揪代謝症候群,避免三高纏上身
myBook 文章~2020年01月09日
☆ ☆ ☆
腦心血管10907輯~血壓
腦心血管10906輯~中風
腦心血管10905輯~腦神經
腦心血管10904輯~中風
腦心血管10903輯~心梗
腦心血管10902輯~血管
腦心血管1090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