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紅塵~迷障1074輯

是什麼因緣,讓人變成一個滿身是刺的能量體?
☆ ☆ ☆
家暴發生時,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 律師樓接線生/法律服務業

「家暴」這個議題衍生出種類繁多且複雜的相關案件。隨著民智漸開,也開始有比較多人藉由113的通報以及聲請保護令,開始保護自己以及幼小的孩童。但事實上,傳統的觀念依然束縛著我們。根據司法院的統計,2017年一、二月就有在法院高達6440件保護令受理在案,並核發2203件「禁止實施家庭暴力」的保護令。平均一個月就有一千多個家庭是無法忍受暴力的對待而尋求協助並被法院確定需要保護的,更不用提不敢討救兵,只能在淒雨暗夜中忍受痛楚的受害者。
今日看到去年7月間屏東高樹鄉子殺父命案已被偵結起訴,真的非常不忍心。連檢察官都請求從輕量刑,阿嬤跟姑姑更是在案發後至警局跪地哭喊,大罵兒子惡質。厝邊頭尾也都知悉死者對死者妻子的長期暴力,但卻無人通報家暴專線,甚至連死者妻子也默默忍受,卻忽略了長期的家暴,造成兒子的無法平衡,情緒失控下才造成如此人倫悲劇。如果時光倒流,再給死者的妻子一次選擇,他會寧願讓兒子做出殺父(我不認為該用弒這個字)的行為,斷送大好前程,也要忍受嗎?阿嬤、姑姑們還會選擇隱忍嗎?街坊鄰居們還會選擇無視嗎?在實務的法律工作中,可愛又老實的受害者們有種種疑問:「我想報案、我想申請保護令,但我該怎麼做?」「他打我的那一瞬間,我沒有錄影,是不是就不能報案了?他用棍子打我但看起來沒有很嚴重,警察會不會不理我?」在這邊要釐清幾個觀念:
▶ 1. 不是只有被打到手腳斷掉才能報案,有傷就可以驗傷並報案
證據當然是越多越好,但證據少不代表不能報案,即便你可能沒有錄音錄影,持驗傷單警察還是會受理的。但當然有錄音錄影等相關證據,可以比較確定保護令成立,對你的保障也才能更確實。若聲請保護令卻因蒐證的關係無法通過,施暴者是否會被激怒?現在手機就有錄音App可以下載,蒐證沒有想像那麼難。準備好之後就去警察局吧!警察局也是24小時不關門的,請大聲地說「我要聲請保護令!」
▶ 2. 不是只有身體的傷害才能報案申請保護令,言語的暴力也是傷害
實務中申請保護令成功的案子,有許多是言語污辱:「你就是賤啦」、恐嚇:「你如果敢惹我,看我怎麼對付你」、「小心我殺你」、「你再這樣我就讓你看不到小孩」、壓迫性言論:「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或是一些肢體上、生活相處上的摩擦,讓你感受到極大的壓迫感(例如跑去上班公司撒冥紙、瘋狂傳簡訊等)這些也是有可能讓法官核發保護令。不過,心靈的傷害無法驗傷,就需要比較多的人證物證,且需要證明對方是持續的傷害你,不是偶發的。
▶ 3. 保護令是一時的,若要遠離傷害,需訴請離婚,不過還是要先聲請保護令保護自己。
通常保護令年限少則半年,長則一兩年,但你跟對方還是配偶阿!因此若真的無法維持婚姻,分開才是真的能保護自己的方法。若有孩子,更應該看看這個例子,想想你的孩子活在陰影下,所謂「健全的家庭」真的健全嗎?
▶ 4. 不是只有夫妻才能聲請保護令
我們回到一開始提到的屏東那個案子,父親對母親百般污辱,造成同住的其他家人身心飽受煎熬,且父親也的確對孩子有家暴行為,孩子難道就只能吞忍嗎?阿嬤跟姑姑難道都只能忍耐嗎?不是的。保護令的對象包含:
① 配偶或前配偶
② 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的伴侶、家屬等
③ 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姻親
④ 現為或曾為四親等內的旁系血親或姻親
⑤ 現為或曾為男女朋友或同性伴侶
⑥ 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
此六種被規定在《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以及第63-1條。只要今天你符合這六個要件,你自己就可以為自己聲請保護令。那,鄰居呢?如果今天隔壁老王打老婆跟打沙袋一樣,但你又不能聲請保護令,阿老王的老婆也不知道想不想被知道(他還有氣嗎),怎麼辦?你可以「通報」。發現老王又在練拳,一樣是打113通報即可,就會有人去察看老王跟沙袋的狀況了。若今天救了一命你可是積陰德喔!反正陰德有一天都會用到的,多存一點也好。
悲劇需要被終止,很多人期待法官大人、檢察官大人、警察大人,給我們公平正義,但得要有人cue他們出場啊!在他們出場時,得要知道誰在叫救命啊!而且還要分辨哪些是真的受害者,哪些又是作賊喊抓賊,真的是很忙碌!在家暴發生時,我們能做的真的還有很多,就從協助受害者了解權益以及通報開始吧!

家暴發生時,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11日
【長照悲劇】失智父譙三字經,子失控毆父「我媽被你害死」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29日
【咩姊台語】兇手女兒為父喊冤,撰文驚爆母親有小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08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離婚總波及孩子,高市社工首駐法院助諮詢
◎ 周昭平/高雄報導

兒童福利聯盟指出台灣一年超過5萬對夫妻離婚,其中一成五走上法院程序,連帶不少小孩因父母離婚而變更監護權歸屬,光是去年就有1757名孩子深陷父母監護權爭奪戰。兒福聯盟以前年所作離婚子女困境調查為例指出,高衝突離婚家庭孩子普遍要面對選邊站、當出氣筒及當傳話筒等三大難題,所以首開全台先例與高雄少年及家事法庭合作,於法庭派駐社工與離婚家長當面討論親職教養問題,並連接或轉介資源協助分居或離異後的父母合作,擔負親職教養的角色與責任。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今指出,父母在面臨離婚人生關卡時常忽助略孩子的需求,甚至將對對方的不滿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多年經驗發現離婚的家長也需要專業的協助,特別是擬定子女照顧計畫注意原則,若經親職課程說明將有助父母更注意到孩子需求,因此特別經高市府社會局經費補助,派駐社工進駐法院,提供離婚夫妻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未成年子女照顧計畫等專業諮詢服務,另有親職教養專線 0800-532880,分擔離婚或分居家長們煩惱。
高雄少年及家事法庭庭長羅培毓則指出,在法院常見父母親在離婚官司過程互相攻擊而傷痕累累,難憑自己力量繼續樂觀正面面對孩子、更難和對方合作,因此前年開始與兒福聯盟合作推動親職課程提醒父母要注意孩子心聲,協助親子關係修復並以友善態度面對對方,進而在今年3月開始派駐專業社工進駐法院成立親職諮詢站。
期盼除原有親職課程也能提供父母深度一對一的親職諮詢服務,鼓勵多對話溝通 ,讓家事案件當事人帶著愛與希望走出法院。兒福聯盟最後呼籲離異家長面對婚姻困境時,要「停」止衝突、「看」見孩子、「聽」聽建議,避免在孩子面前衝突、讓孩子夾在衝突間,要以孩子最佳利益為前提,共同討論規畫未來照顧方式,同時面對孩子情緒上的不適應,可求助外界資源多聽建議與溝通。

離婚總波及孩子,高市社工首駐法院助諮詢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25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貧困悲歌,單親病母攜子燒炭二死一傷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0月11日
40年幽靈人口,艱苦拚生活,姊妹情深伴屍共眠【微視蘋~弱勢族群】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27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分手其實不可怕,失戀讓人成長的五個理由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人生總有碰到心碎分手的時刻,當某個再熟悉不過的人突然從你的生命中退場,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實在令人難以承受。對每個人來說「失戀」是愛情的悲劇,也是最糟的結局,但沒經歷過失戀階段,你的人生就無法有成長的機會。《MF變型男》網站整理了5點失戀會帶來的收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① 學會感恩
剛分手時,一定會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甚至責怪對方的狠心無情。不過,當你逐漸平靜下來後,就會不自覺回想起那些過去愛情中美好的部分,感謝對方過去的付出及在人生中曾陪了你一段路。
② 有了放手的勇氣
如果沒有經歷過分手階段,你大概會害怕對一個人放手,因為你沒辦法想像失去對方的生活到底該怎麼過下去。其實這一切都只是慣性依賴在作祟,有了第一次的分手經驗後,你會知道這世上沒有人會因為失去另一個人而活不下去。
③ 變得更堅強
如果能聰明坦然地走過失戀的磨練,你將會更加堅強獨立。對第一次分手的人來說,那種感覺就好像世界末日般的悲慘,當你深刻體會到從未曾有過撕心裂肺之痛,往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擊倒你了。
④ 懂得珍惜
在愛情的世界裡,往往只看到對方,而忽略了身邊的人。當你失戀低潮時,才發現到那些為你加油打氣的親朋好友永遠對你不離不棄,於是你不再看自己失去什麼,而是看自己擁有了什麼。
⑤ 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愛上一個人後,整個人的生活習慣與作息,全都圍繞著她而運轉。跳出這段感情後,恢復理智的你終於可以將重心慢慢擺回自己的身上,重新檢視上一段感情失敗的原因,了解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這樣才能讓下段戀情更加成熟。

分手其實不可怕,失戀讓人成長的五個理由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5月08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長照悲歌】「吃老沒用」,病翁求死妻竟成全他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9月26日
☆ ☆ ☆
勵志~新聞1077輯
勵志~新聞1076輯
勵志~新聞1075輯
勵志~新聞1074輯
勵志~新聞1073輯
勵志~新聞1072輯
勵志~新聞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付不出薪!屏二家長照中心突倒閉,61長者轉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0月12日
☆ ☆ ☆
紅塵~迷障1077輯
紅塵~迷障1076輯
紅塵~迷障1075輯
紅塵~迷障1074輯
紅塵~迷障1073輯
紅塵~迷障1072輯
紅塵~迷障1071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